華嚴經第七迴向章 (第六集) 1986/12 台灣華藏圖書館 檔名:12-001-0006
請掀開經本第五百三十六頁:
【佛子。菩薩摩訶薩以所集善根。於念念中如是迴向。】
經文講到此地,是把前面所講種種的布施這些功德用來迴向,迴向行在佛法裡面來說是相當的重要。學佛首先要明白我學的是什麼,我為什麼要學,我學到些什麼,這都是很重要的問題。同修們都知道學佛就是要學覺悟,覺而不迷。學佛就是要學無上心,無上菩提心,換句話說,就是真心顯露,把我們的真心顯現出來。我們今天的真心都是被妄心蓋覆住,真心好比太陽,妄心好比烏雲,雲把太陽遮住,雖有光明透不出來。學佛就是要把雲彩除掉,使本性的光明能夠透出來,無非是學的這個而已。我們要想真正能達到這個目的,經教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,字字句句都是幫助我們恢復本性。種種的善行是性德,本性裡面的德能,修這些善行其目的也是顯示性德而已。如果不能這樣子修學,我們性德光明就沒有辦法再恢復,所以修行就非常的重要。我們一切錯誤的想法、看法、行為都要把它修正過來,像前面講的種種善行。
今天這段文要講到迴向。這一段迴向是大慈大悲,慈悲決定是利眾生,我們剛才念的這段是總說,『菩薩摩訶薩』是大菩薩,『以所集善根,於念念中如是迴向』。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,迴向跟願不同,什麼地方不同?迴向一定要有善行,我的確修了這麼多善行,我把我的善行迴向給眾生。願不見得有,我沒有善行,我也可以發願。所以發願,願沒東西,空的;迴向是有真東西,有真實的功德,真實的善根,這是前面所說他所修集的善根。
怎麼迴向法?諸位特別要記住經典裡面所講的三個字「念念中」,換句話說,我所修的善事就是為眾生;不是修完之後特別再念個迴向偈迴向他們,那個就不太相應。起心動念都為眾生,所做一切善事全是為眾生,為眾生就能夠破我執,就能夠斷見思煩惱,見思煩惱是從我執生的。迴向實際就能破無明煩惱,迴向菩提,迴向實際,能破法執。可見得如果你要是不迴向,我所修集的善根我自己積的德,這個樣子就是增長我執,這就不是破我執,增長我執。增長我執,你所修集的這些善根都變成三界有漏的福報,我們世間人有很多人福報很大,他那個福報都是修集種種善根而得來,但是他不能出三界,他不能了生死,原因在哪裡?他沒有迴向,念念是為自己做的,或者為我一家人做的,可見得這個心量很小,這是增長我執。
前面跟諸位說過,修一切善業,如果忘失菩提心,就是沒有菩提心,所修集的善業都叫做魔業,魔業就都是魔障。你福報大,障礙也大,不是說世間人福報大的人就沒有障礙,障礙還是很多。美國雷根總統今天可以說是自由世界的領袖,選舉當中還要受國會的牽制,那就是障礙,做事情不能隨心所欲,處處要受別人的牽制,他有障礙,那麼大的福報還是有障礙。你要是知道迴向就沒有障礙了,念念為眾生,不為自己。我們看這段文,這段文相當長,講慈悲迴向。下面是別顯十願:
【所謂願一切眾生財寶豐足無所乏少。】
財豐,以財布施故。《華嚴》處處都是講十波羅蜜,布施是其中之一,財施又是布施裡面的一種,其餘的九願都可以說是法布施。說到財,財裡面有法,這一句完全是講財布施。由此可知,為什麼把財布施放第一條,這裡頭一定有道理。說法是應機說法的,釋迦牟尼佛在我們娑婆世界、在我們地球上為我們講經,換句話說,講經就是治我們的毛病。我們這個世界眾生沒有不貪財,沒有不愛財的。不愛財的人當然有,少數,太少太少了,絕大多數的人都貪財。從前錢當中都有個洞叫錢眼,鑽到裡頭都出不來,以前那個錢,那個形相很有味道,像枷鎖。當你拿到錢,你看到那個形狀,你就會想到這是枷鎖,不是個好東西。造錢的形狀,它都有很大的學問在裡頭,叫你看到那個樣子有個警覺心,你要能突破,不要鑽到錢眼裡頭出不來,那個問題就嚴重。
第一個是教我們捨財,把這一層看淡,財能夠看淡,諸位要曉得,真的天下就太平。今天這個世界之亂,為什麼?還不是為財,每一個人都視財如命,都在那裡拼命競爭,爭不到就搶,再殺人放火,都是為了財。佛把這個擺在第一條,教我們捨,教我們把它看淡,我們自己看淡,願別人財寶豐足。人人都把這個據為己有,菩薩是願一切眾生得到,自己能捨棄。學佛的人就要給世間人做一個榜樣,做一個典型,每一個修行人都能做到。世間貪財的人一看到學佛的人,他心裡會生慚愧心,我們拼命在爭,人家為什麼不要,人家不要也過得滿好,也生活得很快樂。能夠促成他的反省,能夠給社會帶來祥和,這種潛移默化的功德無量無邊,所以佛弟子要認真去做。
還有一些人,我聽說的,他說他今天走到寺院裡面,看到之後他起反感,他說寺院的出家大和尚生活像皇帝一樣,住的是宮殿,享受不亞於帝王,所以看到起反感。這個說法他說的沒有過分,確實是如此,在家的佛弟子財要看淡,出家的更要看淡。我們看看過去高僧大德,不要看得很遠,遠的你看經典上記載的,天台智者大師這是了不起的人,天台宗的祖師,一雙草鞋穿三十年,人家多節省。晚近我們看到印光大師,看到虛雲老和尚,他們的生活非常節儉,你說他沒有錢,他錢太多太多了,信徒都幾百萬、幾千萬供養的不計其數,他沒有多做一件好衣服穿,沒有開個小伙單單吃一點好東西。那樣的出家人,社會人士看到,恭敬心生起來了。所以有一些出家作皇帝的,叫人看到心裡當然難過。這些話我們聽到之後實在要深深反省,我們在受用上有沒有做得太過分,所以佛門的衰,佛門被社會人批評,不是沒有道理的,有道理。
第一個要把財寶看淡,要捨棄,要能夠幫助眾生。像虛雲老和尚,他幫助出家人,出家人初學的,沒有福報的,沒有地方住的,他拿錢建廟修廟,修好之後就找這些人去住,他就離開了。一生多半都做這個事情,復興叢林寺院。印光大師一生就是印經布施,我們在護國息災法會開示講演錄當中看到他老人家自己所說的,一生所有的供養統統印經布施,他在蘇州有一個弘化社,就是佛經流通處,救濟災難,人家錢都用在這上面,自己不敢用一文,這是真正出家人給我們的榜樣。所以經典裡面把布施擺在第一條,尤其是把財布施擺在第一條的第一條裡面,它有很深的意思在。再看第二句:
【願一切眾生成就無盡大功德藏。】
什麼叫『大功德藏』?「藏」就是倉庫的意思,「大功德」就藏在那個裡面。在這一句裡面,我們著眼點就是功德。什麼叫做功德?功是功夫,德是收穫,就是得到,這個德跟得失那個得是一樣講法,你有功夫下去,當然你就有收穫。功德是指什麼?是指定,是指慧,定慧是功德,戒都不算。持戒這個戒要是得定,那個戒也算功德;持戒而不能得定,那個戒不算功德,這一點諸位要分清楚。持戒的目的就是得定,為什麼持戒而不能得定?那就是持戒持錯了。怎麼持錯?他這個戒律不是戒自己,他戒別人,看到這個人也不守戒,那個人也不守戒,他自己戒律雖然很清淨、很精嚴,他的心七上八下,看這個不順眼,看那個心裡難過,所以他不能得定。他那個戒就變成福報,變成人天有漏的福報,不能得定,所以那個不算功德。
持戒要怎樣才能得定?六祖說得好,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他人過」,我自己戒律很清淨,我沒有看到別人不清淨,他就得定,他心清淨了,這是佛門真正的持戒。佛教給我們持戒,只教給我們一個人,沒有教給別人,這一點諸位要曉得,佛是教我們自己持戒,沒有教我隔壁這個人持戒,沒有教他。所以我持戒,我不見他不持戒,我沒有看到他不持戒,我這個戒才能得定,定才能開慧,這是功德。因此《華嚴經》上最後佛真是苦口婆心,真是大慈大悲,還用一個人來做一個示範,就做一個修行的榜樣,你看看他怎麼修法,這個人就是善財,修行人就一個,他沒有同伴,他沒有同參道友;他要有一個同參道友,他就不成功了,他這一生不能成無上菩提。你們諸位曉得,為什麼?有一個同參道友,你跟我差不多,你看看你一身的毛病,他心就定不下來。他沒有一個同參道友,學生就是我一個,除了我一個,統統是佛,統統是菩薩,統統是老師。做善事的是佛,做惡事的也是佛,佛為什麼做善做惡?幫助我修平等心,幫助我修定。我看這個善惡,看看我的心有沒有起伏,我在這善惡境界裡心都不動,我得定了,我定怎麼得的?善惡幫助我得定,所以自己成功。你對於善人惡人起平等的恭敬心,為什麼?他都是佛,所以才能成功。
我們今天不會修行,就是管閒事管太多,不管自己,專管別人,所以你不能成功。幾時你要是明白過來,特別在《華嚴經》,念《華嚴經》這些門道你要沒看出來,那個《華嚴經》就白念了。要曉得無上菩提道上,學生只有一個人,到後面把解行歸納為十大願王,第一個禮敬諸佛,我們這個禮敬對一切人、一切眾生同樣的禮敬,同一個恭敬心。不能說我對這個恭敬,對那個輕慢,你這不能成功。為什麼?你用心不平等,不平等就是你用妄心,你沒有用真心,真心是平等的,真心是清淨的,你在這個境界裡面心不清淨,你這個心裡有煩惱,有喜歡、有討厭,這就不行,有喜怒哀樂就是有起伏,心不平等。你要是用這個妄心去修行,《楞嚴》上講你修到無量劫、恆河沙劫、塵點劫,經上有個比喻,好比蒸沙做飯,永遠不能成就,你煮一鍋沙,想把沙煮成飯,哪有這個道理!
佛經裡頭講的,「因地不真,果招迂曲」,你修因錯了,用心錯了。佛教我們用真心,佛教我們修清淨心。用真心,修清淨心,就要把所有境界看平等,所有境界是無上的境界、佛境界,對於任何一個眾生不敢輕慢,與對毘盧遮那佛、對釋迦牟尼佛、對阿彌陀佛同等的恭敬,我們就成功了,這叫做功德。功德是自己修的,福德可以代別人修,別人的福德也可以給我們,我們的福德迴向也可以給別人,功德不行,功德是自己修自己得。願一切眾生成就無盡大功德,是他成就。當然我們也能幫他成就,我們稱讚他幫他成就,我們罵他毀謗他打他,也是幫他成就,他要真正在這個境界裡頭不動心,真正在這個境界裡頭心得平等,那就是成就。我們念《法華經‧提婆達多品》,釋迦牟尼佛對提婆達多非常的稱讚恭敬,他說要沒有提婆達多,他不能成佛,至少成佛沒這麼快。那種惡劣的境界裡面,他起平等心,他起恭敬心,所以他成就了,幫助他提前成佛。你要曉得功德藏,功德藏就是這個心。第三句說:
【願一切眾生具足一切安隱快樂。】
我們需要安穩、需要快樂,也要叫一切眾生得到安穩、得到快樂,菩薩道裡面第一個條件就是這個。四悉檀,悉檀是印度話,翻成中國叫遍施,施就是布施,普遍的布施,平等的布施,第一個叫「世界悉檀」。世界悉檀是什麼意思?就是無論在什麼地方,不要叫別人生煩惱,要叫一切眾生生歡喜心。他討厭我,我就迴避他,迴避他,他歡喜了。總而言之,不叫眾生生煩惱,能叫一切眾生得安穩快樂,這樣才能夠攝受一切眾生,才能夠接引一切眾生。這裡頭的境界廣大無邊,我們要好好的想,要把它應用在生活上,在家庭裡面,一家人安穩快樂;在一個團體裡面,這個團體安穩快樂;在這個國家,這個國家每個人安穩快樂;我們在這個世界上,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安穩快樂。當然這些人裡面有信佛的,也有信外道的,只有自己虔誠恭敬、不生分別、不生執著,才能令一切眾生安穩快樂,否則的話,你是個外道,你是邪知邪見,哪裡來的安穩?必定鬥爭,你看不順眼別人,人家也看不順眼你,這就不安穩,那就不快樂。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們反省,換句話說,都是我們現前的境界。第四:
【願一切眾生增長菩薩摩訶薩業。】
『業』是事業,菩薩的事業是什麼?是教化眾生,佛法是教育,佛陀的教育,所以佛陀當年在世跟孔老夫子一樣,到處教學,講經說法就是教學,菩薩是繼承佛陀,繼承老師的,幫助老師教化眾生。所以菩薩的事業是教化眾生,這叫菩薩業,也叫做佛事。今天我們聽到佛事,是給死人念經叫做佛事,這就錯了。佛經裡面講的佛事,就是講經說法教學,這個是佛事,這個是法會,法會也是講經說法,這叫法會,我們大家研究佛法、修學佛法,共同在一會,是這個意思。
【願一切眾生成滿無量第一勝法。】
『勝』就是殊勝,一切法裡面什麼法最殊勝?當然是佛法,一切法裡頭佛法第一殊勝。佛法裡面什麼法最殊勝?大乘,大乘法最殊勝。大乘法裡頭什麼法最殊勝?給諸位說,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最殊勝,怎麼曉得?《華嚴經》講到最後,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勸你往生西方淨土,這是《華嚴經》的總結論,總結歸當然是第一殊勝。所以我修念佛法門,死心塌地深信不疑,從哪個地方知道的?從《華嚴經》上得來的,曉得念佛法門是第一殊勝。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頭也講得很好,這是我在講席當中常常引用他老人家這句話,經上常常教我們發無上菩提心,我們不知道怎麼發法,甚至於無上菩提心自己還搞不清楚什麼叫無上菩提心,怎麼個發法。蕅益大師一句話簡單明瞭,給我們解釋得清清楚楚,就是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「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就是發無上心,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」,這使我們一下就明白,再不會疑惑。這是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頭說的。第六句說:
【願一切眾生得不退轉一切智乘。】
『一切智乘』就是一乘法。《法華經》裡面所說的,「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」,這叫一佛乘。這是願一切眾生都有這樣殊勝的機緣能聞一乘法,能解一乘法,能修一乘法,能證一乘法。一乘法的經典,古德判經這一切經裡頭只有三部經是屬於一乘法,第一部就是《華嚴經》,第二部是《法華經》,這二部經叫圓教一乘;另外還有一部經是別教一乘,雖然是一乘法,比這個要差一點,就是《梵網經》,所以屬於一乘法只有這三部。但是我們在《華嚴》裡面、《法華》裡頭也都能看得出來,統統都是結歸到彌陀淨土,那我們也可以說《彌陀經》是一乘之一乘,《華嚴》是一乘,一乘最後推歸到西方淨土,西方淨土那不是一乘,一乘人為什麼要往生西方淨土?華藏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都是得不退轉一切智乘的人,他們還要求生淨土,我們對於念佛這個法門不能輕視,對於《彌陀經》要曉得它的分量,要知道尊重。只有無知的人,沒有善根的人,才輕視淨土,才把《彌陀經》看輕了。我們今天開講這部大經,用意在哪裡?從這個經裡頭證實阿彌陀佛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所讚歎的,一切菩薩所修行的,使我們對於念佛法門深信不疑,我們講《華嚴經》的目的就達到,這是由華嚴入淨土。
【願一切眾生普見十方一切諸佛。】
這個願也不落空,要怎樣才能見到『十方一切諸佛』?給諸位說,除了念佛往生淨土之外,沒有別的辦法。你修別的法門,生到其他諸佛的淨土,你沒有能力見十方一切諸佛。唯獨往生西方淨土,你有能力普見十方一切諸佛,因為那個經是《一切諸佛所護念經》,因此念阿彌陀佛這個人,就是一切諸佛所護念之人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哪有不見十方佛的道理!第八句是:
【願一切眾生永離世間諸惑塵垢。】
『惑塵垢』這三個字就是惑業苦,起惑、造業、受報,這是我們要永離。諸菩薩們他們覺悟了,他已經離了,已經捨掉。我們看看他們能捨,他們為什麼要捨,你要把它搞明白,明白之後,我們才能夠效法那些菩薩們,我們也很樂意的把這個世間無明煩惱、業障、果報統統捨掉,自己才能得大自在。
【願一切眾生皆得清淨平等之心。】
那些諸菩薩已經得到,他得到的時候,他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得到。希望別人得到,自己要先得到,才能夠叫別人得到。譬如你學佛了,你自己心地不清淨,人家看到你的人,學佛的念頭起不來,他看到你學佛學那麼多年也不過如此,我沒有學佛跟你差不多,這個佛學與不學沒什麼。你學了幾年,果然得到清淨平等,快快樂樂的,一看你就不一樣,你這學佛是不相同,那我也得要學學。所以攝受眾生、教化眾生,自己要做一個樣子給人看。叫別人不生煩惱,自己天天生煩惱,這沒法子教人。叫別人快快樂樂,自己一點不快樂,這不行,這個不能教人。先自己得到,菩薩們他們得到,他做了個樣子來給我們看。清淨平等心非常非常的重要。
【願一切眾生離諸難處。得一切智。】
這個『難』讀去聲,有災難之處所。這個災難,佛經裡面常講三災八難,這是講大的;小而言之,不順心的環境,不稱心的人事。俗話常說,這個世間不如意事常八九,十樁事情裡頭總有八九樁都不能稱心如意,這也是難處。唯有在難處裡頭才開智慧,才能得一切智。可見得這個難處的地方、災難的地方,你要會用心不是不好,會用心是在這個裡面成就自己的忍辱,忍辱再提升一層就是得定,定再升一層就開慧。可見得不如意事正是磨鍊一個修行人,真正修行人在不如意的人事環境裡是大好修行的場所。這個「難」前面有個「離」,離不是離這個環境,是離這個心,離這個環境那就錯了。如果說離這個環境得一切智,那麼釋迦牟尼佛應該遠離提婆達多才行,他為什麼不離他?可見得這個離是離這個心,不是離境,境要常常在現前,心要不染,在這個境界裡面修清淨心、修平等心,然後得一切智,是這個意思。
這十句是顯示菩薩慈悲迴向,下面講迴向所為,我這樣的迴向為了什麼,這自己總要曉得,要明瞭。請看經文:
【佛子。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。發歡喜心。】
這是從真性裡面生起的喜悅,心開意解,法喜充滿,不發迴向願得不到。這個人自私自利永遠是痛苦的,念念都為一切眾生,這個人是快樂的,為什麼?自私自利它裡頭有得失心,得失看得很重,沒有得到的希望得到,得到又怕丟掉,那個心總是放不下,無量無邊的煩惱都從那裡生的,起惑造業。念念為一切眾生著想,沒有得失心,眾生得到了歡喜,沒有得到反正與我不相干,他自己沒有得失心,他這個心永遠是清涼自在的,可見得發迴向心時才能發歡喜心。
底下一共有一百一十句,一百一十句是隨義顯示,顯示迴向所為。一百一十句裡頭分二段,前面七十二句是講次第修學,就是修因之果,是有次第的。像我們講菩薩的階級,從十信位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,這是有階級、有次第的。後面有三十八句是講圓融,因圓果滿。這兩者沒有障礙,次第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次第,這就是迴向的意思。也可以說前面七十二句是菩薩自己的進修,在本位上進修;後面三十八句是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,百尺竿頭更進一步。前面這一段七十二句也很長,這裡頭可以分為六個小段,第一個小段裡頭有二十一句,二十一句是說修善趣賢首位之行。善是善巧方便,趣是往這個方向走,善巧方便向這個方向走。這個方向是什麼方向?就是圓融的十信位,十信菩薩。這二十一句我們要好好的看看,好好的想一想,我們平常用心像不像?如果不像,那自己十信位沒有,還在佛門之外;如果這二十一句我們能夠做到十之六七,大概你可以是初信、二信位,你就入了門,這可以對照自己的境界。
請看經文,前面那十句剛才念的每一句全是願,迴向的願,這個地方每一句是為令,就是為什麼,我為什麼要迴向,這是說明迴向所為。第一句是:
【為令一切眾生得利益安樂故。】
我們有沒有這個念頭,或者是學佛也學了不少年,我也常常希望眾生得利益安樂。可是自己常常跟大眾在一塊是替大眾惹麻煩,惹別人生氣,那你就與你的本願相違背了。我們讀這個經就是從這個地方著眼,拿這個來反省,對照對照自己平常的用心,我們有沒有做到?今天有利益,利益自己得,怎麼能給別人得?安樂也要歸自己,怎麼能歸別人?菩薩凡是有利益都讓給別人,凡是有安樂先叫別人去受,別人去享福。菩薩造福,讓別人享福,這是菩薩。自己造福自己享這是凡夫,這還是個本分的凡夫;別人造福我要來享,那就不是本分。第二句:
【為令一切眾生得平等心故。】
菩薩修行發願迴向,做一個模範給眾生看,看到這個修行人,心真正的慈悲平等,啟發眾生修平等心、得平等心,為這個。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能捨心故。】
捨就是布施,能放下。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一切施心故。】
施是布施,在第六迴向裡面講了六十多種布施,沒有一樣不能布施。布施是度自己的貪心,度自己的慳吝心。換句話就是真正能捨得,能放下,你能夠捨就捨得,得什麼?得的是清淨平等慈悲,得的是無上菩提,得的是稱性的功德福報,就跟經上講的諸佛菩薩自在受用,你就都能夠得到。再說得簡單明白一點,得生淨土,能夠得到西方極樂世界。你要是在娑婆世界裡頭有貪心,娑婆世界裡有放不下,吝嗇,捨不得,阿彌陀佛來接你,你也去不了,為什麼?你的貪心沒斷,這個也想帶去,那個也想帶去,你的包袱太重,去不了!這也捨不得,那個捨不得,你也去不了!你果然能夠把慳貪放下,念佛就能得一心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己就有把握。那些有把握的人說他要決定往生,他憑什麼把握?他的把握就是這個世界已經沒有留戀,這個世界統統放下了,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他就決定有把握,他有感應,就能往生。凡是念佛還沒有把握往生的,決定他心裡有牽掛,有放不下。真正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,要知道這個世界一樣東西都不能帶去,帶不去的,要捨。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歡喜施心故。】
這二十一句裡頭大多數都是講布施,特別強調布施波羅蜜,要歡喜布施,為什麼?曉得布施有大利益,有大功德,所以歡喜,這個功德利益無量無邊。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永離貧窮施心故。】
布施是因,所得的是果報,你以財布施,果報是財富不缺乏。經上常常講不乏,不常說豐足,豐足也是真的,但是不常說,只說不缺乏,不缺乏就很好,為什麼不常說豐足?怕說豐足,你貪心起來了,我為什麼布施?布施是放利息,捨一得萬報,這是做生意,一本萬利,那我趕緊去做了,雖然做得很多,增長貪心。所以經上常常講不缺乏,用這個言語不會叫你生貪心,財用決定不缺,這是自在。法布施得聰明智慧,得這個果報,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。可是諸位要曉得,往往一種布施裡頭這三種施都具足,譬如我們隨便說一法,布施的範圍很多,像我們印經,印經我們拿了錢財去印經,這是財布施;印出來的經典是佛法,我們送人家經書是法布施;人家讀了經之後,心地清淨了,就變成無畏布施,他心安理得了,就變成無畏布施。所以說是每一種施裡頭都有三種的意思在。我們供養道場也是如此,我們送一點道糧,這是財布施;修行人得到道糧,他沒有恐怖了,就變成無畏布施;他有強健的身體他才能修行,那就變成法布施。諸位要曉得,任何一施都具足三個意思。你要想永離貧窮,你一定要修布施。第七句是: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一切財寶施心故。】
這是講你要得到豐足的財寶。底下一句我們一起念下去。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無數財寶施心故。】
『一切財寶』跟『無數財寶』,一個是從種類上說的,一個從數量上說的,就是這一點不同。「無數」是從數量上說的,「一切」是從種類上說的。這些財寶是稱性的,不是從外頭得來的,本性裡頭本來具足,你要不用布施這個方法來修,你稱性的福報不能夠現前,所以一定要修布施波羅蜜。在一般的修學,跟諸位說,如果不能夠斷無明、證真性,你本性裡面的功德財你不能受用。阿羅漢能出三界,阿羅漢的福報不大,為什麼?他還沒見性,只斷見思,塵沙、無明沒破,一定要破一分無明、見一分真性,稱性的財寶才能夠現前。
像《華嚴經》前面十二卷裡面所講,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,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依正莊嚴,你才能夠見得到,見到當然就受用得到,這是一般經論裡頭都是這麼說的。可是有一個特別,不見性也能享受稱性的福報,那就是一切財寶跟無量財寶,這必定得往生西方才行,往生西方生西方最下品的淨土,就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的淨土,他的受用也是一切財寶、無數財寶,這個法門非常特別,他方世界諸佛淨土裡頭沒有的,唯獨西方世界有,再看底下: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普施。無量施。一切施心故。】
這三句都著重在布施的心。『普』是普遍,平等,『無量』是心量的拓展,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自己修布施波羅蜜的對象,『一切』是指一切人、一切物、一切法,這個境界是大菩薩的境界,此地是十迴向品,上賢菩薩,三賢裡面就是上賢、中賢、下賢,這是上賢位。第十句是: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盡未來劫無斷施心故。】
這就是布施這個意念相續不斷,永遠的相續不斷,成了佛還是不斷。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一切悉捨無悔無惱施心故。】
這句裡頭著重在不後悔,凡夫布施,往往布施之後後悔了。布施決定得果報,我們看有許多人得果報得的很自在,有許多人得果報得來的很艱苦,他也得到,得到不容易,要費許許多多的心血才能得到。這是什麼原因?一個是從前修布施,施了之後沒有後悔,所以他果報得來的很容易;一個布施之後很後悔,他將來得果報要很困難才得到。我們今天看做生意發財,有的人做得一帆風順,有的人做得很苦,但是也發財,很苦很不容易,就是布施又後悔,一個沒有後悔。布施裡頭心清淨沒有煩惱,一個布施裡有煩惱。修布施,諸位要曉得,這二十一句就是給我們很大的啟示,布施是盡心盡力功德就圓滿。我沒有錢財布施,我到外頭去借錢來布施,這個錯了,這個不圓滿,借的再多,布施的再多,不圓滿。為什麼?你這個裡頭有煩惱,你借來以後要不要還人家?不還人家,人家要來逼債,布施裡頭有煩惱。盡心盡力沒有煩惱,我有一文錢就布施一文錢,我功德圓滿的,不要跟人家比賽,不要去愛面子。面子害死了中國人,好像我不多拿一點,人家多拿這麼多,我不拿不好意思,這是被逼著去布施,被強迫的。還有人被人家勸去布施,不布施好像對不起人,不是自動自發的,這個裡頭都是有悔有惱,這個都不清淨。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悉捨一切資生之物施心故。】
這就比前面更要進一步,真能夠捨己為人。『資生』,「生」是我們生活生命,資養生命之物,資養生命第一個我們要吃飯,我家裡現在只有一天的糧食,我看到一個沒有飯吃的人,我要是把這個布施給他,我就得餓肚子;我要不肯布施,我看他今天餓死了,這個是真正人之所難,菩薩行,能夠捨己為人。我明天沒得吃,今天還有,我今天還可以分一半給你,我少吃一點;我不能吃乾飯,我可以吃稀粥,我能分一半給別人,這就是能夠捨資生之物,能夠布施給別人。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隨順施心故。】
布施不要去找。有很多人做好事,到處去找好事來做,那就是李老師講的好人好(音「號」)事,這就不好了。好事怎麼做法?隨緣做,你要是到處去找好事做,那是攀緣做,這就錯了。諸位要曉得,佛門自古至今真正正規的佛法裡頭沒有化緣的。現在到處化緣,化緣蓋廟,化緣印經,化緣做好事,這個不是佛法。佛法做這個功德好事是隨緣,不攀緣;化緣是攀緣,攀緣果報都不好。化緣募化來建的廟都有問題,不是一個真正如法興隆佛教的道場。古人有化緣的,那個化緣是化一個,找到齋主,我向你化個緣,像地藏菩薩跟閔閣老化一塊地,他說多大?袈裟大就可以了。那個是大財主,他那個袈裟往空中一拋棄,把整個九華山都蓋住,他趕快磕頭禮拜:我這個山供養法師。不零零碎碎找這個找那個來湊,這個不行。古來的高僧大德化緣,找一個人,而且真正曉得這個人他有這個力量,他肯發心,他與這個事情有緣,一個人做就行了。
我們印經發一個通知,本子大家隨便填,絕對不是去勸:你出多少,你出多少,不可以這樣做法,決定不能這個做法,那個做法就大錯特錯了。我們現在看化緣好像看慣了,不如法。經典上有說,古德也有講,不可以化緣。再好的事情,因緣沒有成熟,時節因緣沒成熟,用化緣這個方法促成是可以能夠提前,但是後果都不會好,所以學佛一定要如法。咱們找什麼人化緣?找佛菩薩給我們化緣,那就自在了。因緣成熟,自然佛菩薩來了,他想辦法,他來化緣,何必要我們人去化緣、去動腦筋,去搞這個搞那個,俗話說:和尚不作怪,居士不來拜。作怪幹什麼?無非都是變相的化緣,這個錯誤,這個不如法。總而言之,傷害自己的清淨心,令一切眾生生煩惱,這個不可以,應當是隨順施心,這個才好。
底下還有幾句,我們把它念掉,念到一段: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攝取施心故。】
『攝取』,拿現在的話就是接引,接引一切眾生,勸他學佛。勸他學佛第一個手段就是布施,四攝法裡頭第一個布施,第二個愛語,第三個利行,第四個同事,這是接引眾生的方法。攝取就是接引眾生,為接引眾生,為勸眾生學佛。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廣大施心故。】
這句意思是拓開心量,凡夫執著很重,心量窄小,心胸窄小。我們能夠普遍布施,他看到之後,他的心量會拓開,常常看到的時候,他跟你做朋友常常看到,為什麼我沒有你這麼大方?為什麼我沒有你這麼放得下?甚至於坐計程車的時候還跟司機討價還價,一毛都不拔。菩薩常常還多給幾個,零錢就不要找了。這樣的朋友要是常常跟你在一起,看到了,我不如你,真的這幾個錢何必要去計較!這就是能夠幫助他把心量拓開。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捨無量莊嚴具供養施心故。】
『莊嚴具』,我們說的諸位容易懂一點,像女同修那些首飾裝飾的就是莊嚴具,你們戴的手鐲、戴的項鍊、戴的瓔珞耳環,這都叫莊嚴具,這是你身上的莊嚴具。你家裡種陳設布置,是你家庭裡面的莊嚴具,就是美化生活,這一類都叫莊嚴具。這些莊嚴具能施,能夠過一個簡單樸實的生活,我們能夠捨,能夠拿這個供養別人。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無著施心故。】
布施的時候用心不著相,所謂三輪體空,不要把自己布施做這些好事常常掛在心裡,念念不忘我做了多少多少好事,這是貪圖福報的心,貪圖功德的心,還是增長貪心。布施是要斷貪心的,不但斷不了,還增長,所以一定要不著相,要離相布施。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平等施心故。】
這個好懂。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如金剛極大力施心故。】
就是金剛不壞心。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如日光明施心故。】
這就是正大光明,我們不為自己的利養,一切都不為自己,所謂是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。末後一句:
【為令一切眾生住攝如來智施心故。】
這就是三輪體空,離一切分別,與菩提道完全相應。到這個地方是一大段,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