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tbcollege logo
 
简体 正體
綱目模式
頻次搜索 
AND OR
 
01-001-0005 主講人 : 淨空老法師
             小字號    中字號    大字號

佛说阿弥陀经  (第五集)  1983 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 档名:01-001-0005

  《佛说阿弥陀经》第五讲。今天我们可以正式的讲到经文,在讲经文之前,先要将佛经的体例,做一个简单的介绍。这就是所谓的经开三分,第一是「序分」,第二是「正宗分」,第三是「流通分」。这个体例的分法,起源於东晋道安法师,东晋道安法师也是与鸠摩罗什大师同时代的人,他与罗什大师也有相当深的渊源。与净土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,都是很好的同参道友。当年他将一切经做这么一个分法,有许多人不太赞同,认为佛所说的一切经都是一个整体,不可以将它任意的分裂。到后来玄奘大师译出佛的经论之后,佛的经论也有这三种分法。於是乎大家对於道安法师这样一个分判,尊称之为「弥天高判」。以后无论是注解、讲经都采取这三分的分法。

  至於应当从什么地方分起,这些历代讲注的大师们,各人的看法也并不完全相同。就以本经而论,莲池大师的《疏钞》,幽溪大师的《圆中钞》,与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,他们这个三分经文起止就不相同。我们这次跟诸位介绍的,是依据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,虽然不能将科判一一的标示出来,但是在大段落一定会交代的。我们先看一看经开三分,「亲光菩萨」,这是《佛地经论》,就是玄奘大师所翻译的。「晋朝道安,弥天高判」,这三分,序分相当於亲光菩萨的「教起因缘分」,正宗分相当於「圣教所说分」,流通分相当於「依教奉行分」,这是一切经都不例外,都是这三种分法。

  再看看「本经」,本经的三分,序分,蕅益大师所说的是提一部经的纲领。正宗分里面,这是主要的内容,本经分三个大段落。第一大段落陈说西方世界依报、正报种种庄严,目的是启发我们的信心。第二个大段是劝勉我们应当发愿求生净土,这是第二个大段,主要的是劝我们发愿。第三个部分,是指示「执持名号以立行」,建立修行的法门。这个地方我们很明显的看出,信、愿、行这是净土法门的三资粮,也就是求生净土三个必须具备的条件。流通分是「流传万古,通达十方」,经文目的是在此地。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里面这么样的说,「谁堪倡募流通,唯佛与佛」,这里说明这部经的流通不简单,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,唯有佛与佛。在此地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,与十方无量恒沙诸佛,「乃能究竟诸法实相」,这是说明得有这样的功夫,有这样的境界,才有资格流通这部大经。「此经唯佛境界,唯佛佛可与流通耳」,蕅益大师这几句话说得并不过分。

  现在在此地,我们要特别说明的,第一个「依教修证流通」,这是讲净土宗的道场。如果没有修证,这个法门就算是断绝了,这个法门存不存在这个世间,要看修证。并不是讲这部经典还在世间,还有这么许多人在读诵,还有这么许多人在念佛,这是形式上的流通。实际上的流通,要真正发心修行,要真正能够证得一心不乱,确实往生西方世界。这是流通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部门,就证明这个法门确切是流通在我们世间,这是净土宗的真正道场。像当年慧远大师,在庐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莲社,提倡念佛法门。当时有一百多人随著远公念佛求生净土,个个成就,这是净土宗真正的道场,是我们要晓得、要效法的。

  第二种这就是「印送经疏流通」,或者是印经,这个疏就是有注解的。像我们法施会印的有《弥陀经》,有《弥陀经疏钞》,有《弥陀经讲义》,有《弥陀经要解》,这就印送经疏流通,普遍是赠送给十方道友。希望这些经疏能够启发他,能够诱导他,使他知道这个法门,理解这个法门,依教修行这个法门,这是个很重要的流通方法。

  第三就是「弘讲」,弘扬、宣讲,这非常的重要。因为纵然是有注解的经本,一般对佛法没有研究的人,看到这个注子也未必能够看得懂,所以一定要讲解。佛当年在世的时候,每天都在讲解;佛灭度之后那些弟子们,也是每天都像佛一样的在讲经说法。建立道场的目的,就是弘扬佛法,讲经的一个场所,讲席之所在。现在随著科学进步,除了弘讲之外,像我们用的「录影、录音流通」,便利一些远道的同修没有机会能够到讲堂里面来听讲。所以这两种方法在今日之下,的确是一些学佛同修的福音,可以利用这个工具传达到远方。

  在录影方面,我们是尽可能便利於大众同修,从这次起,我们将经文、注解都写在字幕当中,即使你没有经本,也都能够看清楚,也都能够听明白,这是更为方便了。所以只要你有这套录影带,你就可以得到完整的弘讲记录。这个录影带在「华藏佛教视听图书馆」流通,如果诸位有需要的话,我们这里可以代你拷贝。图书馆所流通的录影带和录音带,以及印送的经疏都没有版权,欢迎翻印,欢迎拷贝流通。

  这是「佛弟子本分之事」,佛弟子应当帮助佛弘法利生,应当帮助佛流通经疏,现在更加上流通录影带和录音带。讲到建立道场,今日之下,应当是以流通佛法为最主要的一个目的,因为现在的社会,已经进展到相当高度的工业社会,尤其是所谓的资讯时代来临。在以往建立寺院、建立讲堂,那是农业社会的时代,唯有寺院讲堂才能够建立佛法,才能够弘传佛法。今日之下我们进入到高等的科技社会,每个人都忙碌著他本身的工作,所以已经不可能有长期休闲的时间住在寺院丛林里面来修行。因此今天的道场,应当建立在每个人自己的家庭。

  佛法流通的所在,当然最理想的就是图书馆,也不必要大型的图书馆,有小型的图书馆就够了。譬如说以我们本省来讲,能够有个二、三十坪的这么个小的场所,有两个人负责照顾,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。这里面的经书可以供给大众,里面有录影带、录音带,可以出借给大家,照顾这一个地区。这种设施的成本是相当的低廉;如果我们建个寺院,总得要上几千万,甚至要花上几亿。可是建立一个小型的流通处,也就是小型的图书馆,所费不多,拿目前来讲有个几百万就足够了,包括全部的设备都够了。确实可以帮助一方的同修,这个地方、这个地区的同修。所以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,要从这个地方去发展。

  除此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工作,就是培养人才,也可以发展建立小型的佛学研究班,研究所这样的性质,来培养弘法利生的人才。同时在这里录制一切经讲演的录音带和录影带,这是现代社会弘扬佛法,无量无边的真实功德。我们正在做,向著这个方向去努力、去发展;更希望诸位同修们,希望你们也努力,也向这个方向去发展。在你们自己居住的地区,或者利用你家庭有多余的房子,你自己本身就可以兼事诸佛弘法的事业,就可以修以前人没有机会修的真正福报。我们图书馆会尽心尽力的来协助你,来帮忙你。这是讲到今日之下,流通的方式,我们要跟著资讯科技来发展流通佛法,利益众生。而不是把经文里面流通分念念,回回向就好了,那是无济於事的。我们要懂得佛陀教导我们真实的用意。

  古人所说这个三分的作用,中边皆甜,所谓是「如人食蜜」,像蜂蜜一样,中间、旁边都甜,都是一样的。序分里面表法的意思很浓,所以我们一看序分,就晓得这部经它是属於大乘,还是属於小乘;它是属於藏教,还是属於圆教。它是什么样一种性质,一看就了然,特别是佛经的序分,它犹如一般开会的会议记录一样。譬如说我们看到有个集会,看看那些出席的人,我们就会想到它这个会议的性质,它这个会议的重要性。佛经序分里面所列的这些大众,全都是表法的,所以你一看这些出席的人,就知道这次会议的性质。譬如说我们世间,政府召开个什么会议,如果出席的全是财经首长,财经界的要人,你一定就晓得,这个会议必然是讨论经济、财务上的事情。如果出席的都是教育界的人士,你一定想这个会议是讨论在教育上的问题。所以你看它出席的是哪些人,就晓得这个会议情形。佛经里也是如此,所列的这些人不是随便列的,这个我们一入序分,都能够看到的。

  诸位请看这个表上,我们先把这个序分,序分分为两段,一段是通序,也就是证信序;另一段是别序,是发起序。我们先把经文,在这里我们念一遍:

  如是我闻。一时。佛在舍卫国。只树给孤独园。与大比丘僧。千二百五十人俱。皆是大阿罗汉。众所知识。长老舍利弗。摩诃目犍连。摩诃迦叶。摩诃迦旃延。摩诃拘絺罗。离婆多。周利盘陀伽。难陀。阿难陀。罗睺罗。憍梵波提。宾头卢颇罗堕。迦留陀夷。摩诃劫宾那。薄拘罗。阿[少/兔]楼驮。如是等诸大弟子。】

  这是一段,现在我们就跟诸位介绍这段的经文。这一段是通序,所谓通序是通一切经,诸位只要展开佛经,你就会看到这样的字样,就有这么一段文字,只是列的人名不相同。像『如是我闻,一时』,佛在某个地方,它都会有这个字样。通序也叫做证信序,也称为经后序,这里面内容就包括六桩事情,所以也叫做六种成就。第一个叫我们起信,这信成就;第二个是闻成就,因为经是佛说的,但是佛当年只说而已,并没有文字的记录。结集经典这是阿难担任主席,所以阿难说是「我闻」,他亲自听佛所说的,并非传言;传说不可靠,自己亲自听到的这个可靠。第三是讲经的时间;第四是讲经的主人,也就是说法主;第五是讲在什么处所讲的,这说的处所;第六是当时在会是哪些人,我们在一起同听,这个众就是听众。有这六种,当然我们就可以相信了;不是某个人自己在那个地方捏造的。而确实是有事实的依据,所以有这六种成就,这个我们留在后面再说。

  说到通序的来由,必须要追溯到释迦牟尼佛入灭的这个时候,当时阿难尊者还没有证得阿罗汉;换句话说,他的感情还相当之重,佛将要入灭,他内心很痛苦,心也就乱了。有个同学就提示他,他说「你是佛传法之人」,阿难尊者在佛的法会里面,大家晓得他是多闻第一。他是佛的侍者,佛一生所讲的经,他是一次也没有漏掉,即使他没有听到的,佛也重复再讲一遍给他听。换句话说,四十九年所讲的,唯有阿难听得最完整,一句都没有漏掉;阿难的记忆力又非常之好,他全都能够记得住。所以同学提示他,佛灭度之后不住在世间,以后有几桩大事你赶快去请示佛,你不能在那里哭。阿难就问,他说我应该问什么?我现在心都乱了,不晓得问什么。

  同学就告诉他,你现在第一桩大事情,你要问,佛在世我们是以佛为老师,佛领导我们;佛不在世,我们要跟谁,谁是我们的老师?这是很大的事情。还有同学当中当然也是龙蛇混杂,良莠不齐,那些顽皮捣蛋的学生,佛在世,佛会呵斥他,会管教他。佛不住在世,我们都是同学的身分,我们去管他他能听吗?我们对这些调皮捣蛋、不守清规的同学,我们怎么办?这个事情的确是很大的事情。再说佛一生辛辛苦苦为我们说了这么多法,说了这么多道理,这么多的法门。我们总不能说佛灭度之后,这些法门也就丧失掉了;所以必须要好好的把它记录下来,写成书本,流传给后世,这是我们应当做的工作。这是弟子对老师,报答老师的恩德,应当做流通弘法的工作。

  在结集经典,结集这些经前面要加什么字样。因为在印度的习惯,外道的经典,前面都加一个「阿忧」,要加这个字样,这是印度传统习惯。他说我们佛经不同於外道,我们应当要加些什么字样?这个问题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通序,所以通序是佛的遗教。佛就告诉阿难,将来你们结集佛经,前面要加「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什么地方,与哪些人在一起」,要加这个字样。所以今天我们展开佛经,前面都有这种字样,这所谓是六种成就,这样法会才能够建立。

  至於别序,也叫做发起序,就是这部经发起的因缘,是不能够通用别部经典,一部经是一种特别的因缘。通序,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都是相同的,所以一切经前面要加上这样的字。这也是一点佛学常识,我们应当要晓得的。

  在通序里面,第一句「如是我闻」,这四个字含义非常之深,蕅益大师简单的开示我们。如,「实相妙理,古今不变」,这叫如;是的意思,「依实相理,念佛求生净土,决定无非」,这叫是。这两个字是讲的「信顺」,我们先来说这两个字,在《疏钞》里面,这是莲池大师他老人家说,阿难唱「如是我闻」,这四个字里面含有三个意思,第一个意思是「断疑故」,第二个意思是「息诤故」,第三个意思「拣邪故」。阿难在结集经的时候他一升座,所现的相好就像佛一样。这种情形,诸位如果要留意会看得到,就是以我们一般法师讲经说法这个例子来讲。法师,平时你看到他这个样子,到他在讲台上讲经,你再去看看,往往相貌不一样,比他的本来的相要庄严,要好得多。这就是讲他相貌会变,他下台了,他又变回来;升了台,他相会变,诸位要留意的话,会有这个感觉。

  阿难一上台,把佛当年所讲的经,重复再讲一遍,在讲的时候他这个相好突然变了,变得跟佛一样。於是乎有人讲,这不是释迦牟尼佛怎么又再来,又回来了?佛已经灭度,佛不会回来,那是不是他方佛来?不是他方佛。那是不是阿难成佛了?所以大家有这三种疑惑。於是乎阿难一说「如是我闻」,大家:这是阿难尊者。所以这种疑惑就断掉了,这是第一个意思。阿难是同学,而且在同学当中他所证的果位不算太高,比他高的人多得很;年龄也不是最大,比他年岁大的人也很多。诸位想想,如果是阿难来讲经,这些大众能服气吗?不服气。那不服气他讲的就会有争论,阿难一说「如是我闻」,听佛所说的,大家没争头了,这不是阿难讲的,佛讲的息诤论。

  第三个意思,这就是拣别外道,刚才说过外道经典一开头用「阿忧」,阿忧两个字就是有无。换句话说,外道经典里面,所讲的理不是讲有,就是讲无,是从这个地方建立的。佛法不如是,佛法是建立在实相的基础上,尤其是一切大乘经典都是建立在实相的基础上。这在前面,我们在《要解》玄义里面,已经跟诸位说明过,在这个地方就不必多说。

  「如是」这两个字所含的意思非常的丰富,诸位如果有兴趣深究,而实在讲是应当要深究的,可以去读《大智度论》。《大智度论》是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的注解,龙树菩萨所造的,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。玄奘大师所翻的是《瑜伽师地论》,这是我们佛门里面的两部大论。《大智度论》一共是有一百卷,原来的梵本有一千卷,罗什大师知道中国人喜欢简单、明了,最怕繁琐,所以将一千卷浓缩为一百卷。这是供养我们中国这一个地区的众生,可见佛祖真正是大慈大悲。讲信顺,我们必须要晓得,阿难结集经开头说「如是我闻」这四个字,意思是说闻佛所说,我听佛怎么讲的,我也怎么讲,不增不减,表示信实,真实,能够顺一切众生的心。所谓是佛法大海,信为能入,这是如是、信顺的意思。

  我们要晓得,「圣人」,这是指佛说法,所说的一切法。「但显於如」,这个如的意思就是真如本性。佛在《法华经》里面给我们讲「十如是」,这如是讲了十种,天台大师将它扩展为「百界千如」。佛讲了个十如是,天台大师把它一演绎成为一千个如是。实际上世出世间一切法哪一法不如是?「唯如为是」,这才是如是两个字的本义;换句话说,这部经所讲的就是讲个如是,你要真正懂得如是,这个经你就全都懂了。不但这部经讲的如是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经,无不是讲如是而已。这个后面我们会讲到,这是简单来说。

  「当理为如」,当是什么?完全恰当,与这个真理完全相应,这叫如。如就是如如之理,真理决定无非,「无非为是」,套佛学名词上「如为真空」。法性、性体叫如,真如本性的理体用这个字来代表;真如本性理体所起的作用,妙有,这叫是。「如为真空,是为妙有」,真空跟妙有是一桩事情。《心经》里面说得好,色,妙有是色,「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这就是「如是」两个字的意思。所以释迦牟尼佛,「世尊四十九年所说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,如是而已」。诸位只要能够通达如是,世出世间一切法无不通达,所以这两个字不能够轻易的看过去。

  圆瑛老法师在《弥陀经讲义》里头曾经说过,「念佛法门,心不异佛」,这是特别就这个法门来讲,心不异佛,「佛不异心,心佛虽有二名」,名词上一个叫心,一个叫佛。而实际上,「心佛无非一体」,从心佛一体,所以叫「如是」。这是就本门(我们这个法门)来解释「如是」这两个字。还有一个解释,「又万法俱寂,一心不乱为如」,这都是就念佛法门来讲的,可以说佛在一切经一开头,就把经典的宗旨标示出来。所以这个「如」,在本经里面来讲万法俱寂,一心不乱;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这是「是」的意思。从这个意思上来看,你才真正明了心佛不二,无非一体不二,这是「如是」简单浅显的解释。这个实相前面说过,我们就不必再多讲,这个意思大家都能明了。

  再说「我闻」这两个字,「我」是阿难尊者「随俗称我」。诸位要晓得,佛法,不但是大乘佛法,就是连小乘佛法都不例外,学佛先要破我执,佛法是智慧之法,是觉悟之法。如果我们要破迷开悟,先要把觉悟的障碍要把它破除掉,而觉悟的障碍就是执著,就是我执与法执,这两种执著是一切障碍的根本。所以在小乘法修学一定要破烦恼障,这在前面也跟诸位讲过,就是见思烦恼。小乘的初果已经断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,才能够证到小乘须陀洹果,换句话说,小乘入门。阿难尊者,譬如在楞严会上来讲,他已经证得初果了;换句话说,他绝对不再执著自己的根身是我,身见破了,所以他懂得。这是大乘里面讲,实相无我,无不我,体上讲绝对无我,在相上讲随俗无不我。所以为了说话,这就是对众生、对别人说话方便起见,也要随俗称我,称一个我。

  「闻,亲聆圆音」,如来一音而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,所以如来这个音是圆满之音。下面这四个字很重要,「如空印空」,这就说明真正会听,会听的人不执著,听了没有?听了,听了没有执著。假如你听法,要是有了执著,死在句下,所谓是念死书的,我们世俗人讲书呆子;听讲经要是死在句下,叫佛呆子。因为佛说法,诸位晓得是无说而说,说而无说;所以会听的人听而无听,无听而听。如空印空!这才能真正破一切执著障碍,开发圆满究竟的智慧,说听皆不可思议。这是我们佛法里面讲的「师承」,意思是在此地。

  在这个地方,我又要特别提醒诸位同修们,佛法所教、所学、所修、所证的,如果从智慧上来讲,不外乎根本智与后得智。根本智是实智,真实的;后得智叫权智,方便智。根本智是无分别智,后得智又何尝例外?这点是必须要明白的。因为在近代,有许多人误会认为根本智很难,为什么?一定从戒定慧里面产生的。经里面常跟我们讲,博学多闻,博学多闻是为的什么?无非是为了增长后得智;但是,你没有证得根本智,决定没有后得智。根本像树木一样,这个树它有根,根在土底下;它有本,本就是一根主干。后得智什么?枝叶花果。如果你没有根,没有主干,你想想看,哪来的枝叶花果?所以后得智是建立在根本智的基础上,才叫后得智。

  因此,佛说一切法是后得智,但是,他因为是依根本智而说的,所以叫说而无说。说是后得智,无说是根本智,无说而说,是从根本智起后得智,听法也是如此。这叫善说、善听,师资道合,这是佛门的教学。不但释迦牟尼佛如此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不如此,佛佛道同,没有例外的,这是希望同修们要特别留意到,不能误会。如果我们现在不在根本智之上下功夫,一开头就博学多闻,落到什么?结果不免落到邪知邪见。正如清凉大师讲,你不落在无明里头,就落在邪见里头,那就太可惜了。

  我们看古来这些大德,无论在家、出家,人家学佛三、五年就有相当的成就。我们现在学几十年,学一辈子都没有成就,原因在哪里?因为我们这两种智慧都没有。我们也没有认真去修学这两种智慧,所以走错方向,始终不得其门而入。如果方向要正确,怎么不入门?怎么可能说不成就?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,就是学佛必须要认真的在戒定慧上下功夫。等到你定成就了,慧现前了,这个时候就是像善财童子一样,百城烟水,参访知识,博学多闻,成就圆满的后得智,才有资格!这个里面意味深长,道理甚深,境界尤其不可思议。希望大家能够细心的去体会,这是「我闻」两个字的大意。

  底下是时间,这是时成就,时间,经里面都是讲的一时。「一时,师资道合,说听周足」,这是讲的「机感」。这个时间不是真的,这是诸位要晓得不是真的。在唯识,像《百法明门》里面所讲的,这是唯识入门的一部书,许多同修们都读过。时间这一法,在百法里头是属於二十四种不相应之一。什么叫不相应?它与心法不相应,换句话就是心法里面没有,心所法里面也没有,色法里头亦没有。可见得这个时间的观念,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,它是属於抽象的,决定不是事实,所以时不是实法。因此佛讲经的时间,实在说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,甚至於上午、下午几点钟,阿难尊者难道记不起来吗?如果连这个事情他都记不清楚的话,他所记录的这些经文,我们都不能相信他。

 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看佛经,对於这点我就很不服气。阿难把经文意思记得这么清楚,地点也记得很清楚,与会大众也很清楚,老师那不必说了。唯独这个时间,只是笼统讲个一时,不服气,那一时什么意思?从前有一个时候,这个给小孩讲故事可以,这个话不确定。佛经是如来金口所宣,诚实之语,怎么可以用这种字样?后来佛经念多了,才真正体会到一时是绝对正确的。如果说记录在某年某月某日,这个意思就完全变了,为什么?过去的,不是现在的。这个一时两个字是活的,不是死的,所谓是师资道合,说听周足,周是周圆,足是满足,这两个字的意思也是圆满。为什么?初学有初学的满足,老修有老修的满足,人天乘的根性他有人天乘的满足,声闻、缘觉有声闻缘觉的满足,菩萨有菩萨的满足。真正是所谓「一音而演说,众生随类各得解」,不但各得解还人人都满足,这个真正是不可思议。

  所以师资道合这些话都是活的,众生是什么样的根性,是什么样的程度,诸佛菩萨就示现什么样的身分来教他。像《普门品》里面所讲的,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,应机说法,老师与学生才能够道合。佛为师,弟子为资,以资之机与老师之教,机教相契,叫做道合。就像我们世间人,所谓是说得非常投机;所以话不投机半句多,就不愿意听了。说得非常投机,程度浅的,说的理与事都浅,他很乐意的听;程度深的,说的理与事都深,他听得也非常投机,意思就在此地。你要问什么时候说的?就是机感相应,他这个学生根性成熟,有资格也有必要听这个法门。佛看到他能够接受,能够相信,能够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学,而得无量无边的真实利益。所以佛无问自说,这叫做一时。

  真正当机的人,就是程度正适合的人,他成就了;还有不当机的,就是程度还没有成熟,没有成熟的人也得利益。所谓是「一历耳根,永为道种」,他将来必定因为闻法的机缘,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,听到《阿弥陀经》这样的机缘,这个机缘就是金刚种子。我们今天利用电视录影带,这个录影带就是金刚种子。诸位如果说,听了一遍,不管你信或者不信,总而言之,你的阿赖耶识里面已经种了这个种子。在将来这个种子必定成熟,开花结果,往生西方世界,亲见弥陀,这就是今天所种的种子。这个种子永远不会坏,像《法华经》里面所讲的,「一称南无佛,皆已成佛道」,意思完全相同。如果记载某年某月某时,就过去了,这些意思全都没有了;所以那样记载是变成死的,不但是死的也是虚妄的。一时这两个字活活泼泼,而且什么?人人皆有分。

  像过去智者大师念《法华经》入定,亲见灵山一会,他定中见到灵鹫山,释迦牟尼佛还在那个地方讲《法华经》,所以他出了定之后,「灵山一会到现在还没有散」。可见得这是一时,机感相应的时候,他亲自参与释迦牟尼佛讲《法华经》的法会。《虚云老和尚年谱》里面所记载的,他老人家入定的时候到兜率天,听弥勒菩萨讲「唯心识定」。由此可知,十方诸佛菩萨所有的法会,会会都未散,这叫一时。在本经只要你一心不乱,你到一心不乱,十方诸佛菩萨这些法会统统没散,你机感相应都可以亲自参加。因缘多么殊胜!所以一时带给我们无限的期望,而且这是真实的,决定不是虚妄的。说法的时间。

  说法的主人是「佛」,这个说法的主人是本师释迦牟尼佛。佛这个意思有「自觉、觉他、觉满」,满就是自觉圆满了,觉他也圆满了。是「人天大师」,大师是对佛的尊称,一般人是不应该称的。譬如古来的这些祖师都称法师,像鸠摩罗什,你看都是称译经的法师,三藏法师,我们在经典里面是这样看到的,而没有看到说大师。这大师,唯有佛称大师,一般人称大师都是太过分。但是有个例外,就是净土宗的祖师称大师,就特别显示出这个法门是特别法门,所以这个法门的祖师称大师,这是一点佛学常识我们要晓得。

  下面就是「在」,在这个字是「应机示现,所以有在」,就是佛在什么地方,「在」实际上就是住的意思。为什么不用住,而说在?从前皇帝他的住处都叫在,叫行在。为什么?因为皇帝的观念说「富有四海,贵为天子」,他这个国就是他的家,所以他不能说住在哪里,只能说在哪个地方,是这个意思。我们问别人你住在某地方,你家在哪里?说我住在某县某市某街,这是你的住所。一个国王,你说他的家在哪里?一国就是他的家,所以一个国那么大,只好说他在哪里。像我们这个家里头,如果他在家里,你总不能问你家在哪里?只能说他在某一个房间,他在客厅,他在房间,只能这个说法。因为皇帝说这个国就是他的家,所以不能说他住在某个地方,只能说他在哪里。所以皇帝的住处叫行在,他的行动在某个地方,用这个字样。

  佛,诸位要晓得,整个娑婆世界是他的教化区,他这个教化区的范围,比一个国家大得太多了,你怎么能说佛住在某个地方,不能。如果说他方世界说佛住在哪里?他住在娑婆世界,娑婆世界太大了。我们在娑婆世界里面,只能说佛在哪里。因此,这有应机说法的意思在。

  本经是『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』所讲的,这就是把说经的处所,很清楚、很明白的说出来了。「舍卫」是印度话,翻成中国的意思叫闻物。我们看舍卫大城,「舍卫国,梵语舍卫,此云闻物」,此是中国话,中国话的意思是闻物。所谓闻,我们的意思就是说出名,这个地方是很有名气;物是物产丰富。所以对比来看,就是人非常有智慧、有聪明,闻名於世,物资丰富。这也可以拿今天的话来讲,文化水准很高,人很聪明,都有智慧,可见得这个地区是非常好的一个所在。

  舍卫国,实际上舍卫是大城,是一个都市的名字,它是「憍萨罗国」的首都。憍萨罗国当时的国王就是「波斯匿王」,波斯匿王的都城,就是憍萨罗国的首都,叫做舍卫城。我们有的时候就把这个城来代表一个国家也行,譬如我们今天这个世间,你看有些报章杂志里面讲的,它讲东京有什么事情,讲东京就代表日本;讲华盛顿,就代表美国;讲台北,就代表中华民国。是以首都来代表一个国家也可以,这自古以来都有这个例子。这个地方是以舍卫这个城市来代表憍萨罗国,这个都市是很出名的。

  「只树给孤独园」,这里面有段故事,我们在此地简单的跟诸位介绍。只树给孤独园,只是「只陀太子」,只陀太子就是波斯匿王的儿子。只陀,中国的意思是「战胜」,大概是波斯匿王打胜仗,正好他生了一个儿子,所以取了个名字,就取为只陀。这就是舍卫城的王太子,憍萨罗国的太子。「给孤独」,这是翻成中国的意思,梵语称为「须达多」,须达多就是给孤独,须达多是波斯匿王的大臣,这两个人我们总得把他搞清楚。须达多这个号是别人送给他的,就是这个人非常慈悲,他常常喜欢布施孤苦伶仃的老人,他常常照顾他们。所以大家就送给他美称,一个很好的号,叫他给孤独,他常常能够救济这些孤独的人。

  在他的邻国,就是「王舍城」,有个国王叫「瓶沙王」。这个地方还有一个人要注意到的,就是「珊檀那长者」,我们现在来跟诸位简单介绍这个故事。这是有个时期,须达多长者为他的儿子娶媳妇,去下聘,他这个亲家是谁?就是王舍城的珊檀那长者,这是他的亲家公。正好须达多到王舍城去拜访这个亲家下聘,聘媳妇的时候,这个时候珊檀那长者正在迎接释迦牟尼佛,而把他这位亲家冷落在旁边。他就想了,你看两个人都是大臣,珊檀那是王舍城的大臣,须达多是舍卫国的大臣,都不是一个普通人物。而且须达多到珊檀那那里去作客,这是贵宾,同时又是亲家,这样重要的人,在一般常理来讲应当亲自要来接待,要来招待他。他把他放在旁边,去迎接释迦牟尼佛,而且看到他对释迦牟尼佛那么样隆重,那么样的尊重,他感觉得很奇怪。就向他打听,那是什么人?你对待他那么样的尊重,甚至於超过对於国王的尊重。到底是个什么人?

  於是珊檀那长者就给他介绍,说明佛的这些功德,度化众生这些事迹。须达多一听了之后,非常的感动,於是乎就要求珊檀那长者给他介绍引见,他去礼拜释迦牟尼佛。拜了佛之后当面就邀请,就是请佛到舍卫大城去弘法,就请佛。当然佛现在在王舍城说法,就请佛明年到我们国家去弘法利生。佛就告诉他说,「明年还是瓶沙王请了我,我没有时间」。给孤独长者说,那么就后年好不好?佛就答应了,好,后年我一定去。於是须达多长者就非常的高兴,结果一看看佛的这些弟子们,常随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是一个相当大的团体。这些人都是跟著佛,佛到哪里,他们就跟到哪里,不相舍去。所以要请佛一个人简单,这一请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必须要有相当一个宽大的场所来招待这些人。

  於是回来之后,他就想哪个地方能找到这么好的一个所在?看了好多处的地方都不太满意。到最后在城外看到只陀太子的别墅,是个花园,地方也很宽敞,里面的建筑非常的典雅。距离城又不太远,拿今天来讲,交通也相当方便,又离开都市在郊区,非常理想这个地方。於是乎想这个地方可以容纳世尊的这个团体,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没有问题,可以容纳得下。但是这个地方是太子的地方,一般人的地方,他出面来买很容易;太子的花园,要跟他买不太容易。於是乎他就找只陀太子来商量,只陀太子就跟他开玩笑,「长者,听说你很有钱,你家的黄金很多,你想要我的花园,行,你用黄金铺地,你把我这个园子铺满了,我就卖给你」。须达多长者真的有钱,在舍卫国那是第一有钱的人家,他回去真的打开他家的仓库,把黄金搬出来铺地。

  有人就跟只陀太子说,我在开玩笑的,真的,结果跑过去一看,果然在黄金铺地。只陀太子这下子被感动了,「释迦牟尼佛到底是什么样的人?你能够这样为他牺牲」。於是乎他就说明释迦牟尼佛的智慧、功德。只陀太子说,「原来是这样的人,这个功德、好事我们两个人做,不能让你一个人做」。给孤独长者不答应,他说「这个功德是我的,我不让给你。」他说「那不行,如果你真的要是不答应的话,好,你黄金可以铺我的地,我地卖给你;我房子要拆掉,我这里很多花草树木你不能铺,花草树木我统统把它砍得干干净净,给一块荒地给你。」那这个地方没有意思了,这是无可奈何,所以长者就说,「好!那好,我们两个人做好了。」

  这个花园算是给孤独长者的,里面所有这些树木、建筑物是只陀太子的,所以这个地方就两个人是功德主。只陀太子的树木、庭院,给孤独长者的花园,所以这个地方,因为只陀是太子的身分,须达多毕竟是大臣,所以把太子名字放在前面,他自己的名字列在后面,「只树给孤独园」。这是黄金布地来供养释迦牟尼佛,也就是供养三宝,这个典故就是从这来的。由这个地方可以能够看得出,在当时这些国王大臣,对於释迦牟尼佛的尊重,对於三宝的尊重,这样热心的来护持,帮助佛弘法利生,接引大众。这是这么一段的故事,所以这几个人物,我们都把它写在这个地方,这是「布金买园」,买只陀太子的园林,「供佛及僧」。

  下面我们要讲到经文里头,就是听众,「只园精舍大讲堂,主讲是本师释迦牟尼佛」。听众人数相当多,这个地方所列的名字叫「上首」,上首就等於是班长一样,领班的听众。听众里面,经文里头分为三类,「先声闻(小乘的听众),次菩萨,(菩萨列在第二,最后再列)天人大众」。这种排列法它里面有很深的意思,声闻排在第一位,因为这是出家人,全部都是出家的弟子,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这是出家弟子,是佛的常随众。佛不在世的时候,出家弟子要担负起续佛慧命,弘法利生的任务。也就是讲传法这个工作,是由他们来负责的,所以把他们列在首先。

  菩萨众,他这个相不定,为什么?有在家、有出家,不像声闻完全是出家相,菩萨在家的多,在家菩萨多。摆在当中也表中道的意思,先后,他在当中,所以菩萨代表的中道;菩萨不是佛的常随众,不常随佛。因为菩萨是大乘真正觉悟之人,佛在世的时候就要帮助佛去教化一方,也等於是佛的分身说法。只有在每年夏安居自恣法会,这个时候他要来见佛,参加一年一度的进修教育,就是每年有这三个月进修教育。其余九个月,他在外面代佛教化众生,所以他摆在第二位。

  最后有诸天、有国王大臣这些人,人众,这些大众也在法会当中。这些人摆在最后,因为他们也是当机,同时也是护法,佛法如果没有这些人来护持,是无法流通的。所以佛法的护持流通,佛在世的时候把这个工作,这个任务交代各国国王大臣。国王大臣来护持,佛法必定兴旺,佛法兴旺一定是国泰民安,天下太平,这是一定道理。因为佛法是最完善的教学,我们中国古人懂得这个道理,所谓是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,佛法是最完善的教学。所以在从前,国家施政里面,都列入第一个施政的项目。像中国过去行政组织里面,第一个就是礼部,这个礼部相当於现在的教育部,它是施政最重要的一个部门。

  经文里说『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』。什么叫做「比丘」?比丘是印度话,「佛门出家受具足戒之称」,具足就是圆满,出家的男子一共是二百五十条戒。二百五十条戒,每条都受了这叫具足戒,称为比丘;女子出家要受三百四十八条戒,称为比丘尼,尼就是女子的意思,这是出家人的称呼。比丘是梵语,这个字是含多义不翻,因为它里面含著有三个意思。第一个意思「乞士」,诸位要晓得,士是念书人,在我们中国从前社会里头,士、农、工、商,士是读书人,是有学问、有道德之人,为社会所尊重之人。但是他是个乞丐,这个念书人是个有学问、有道德的乞丐。因为佛在世的时候,这个制度是托钵,「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」,是托钵制度,在中国人就是讨饭。

  佛这个制度它里面含义很深,因为众生无始劫以来就具有傲慢的习气。行乞食的制度,可以断除我们无始劫的贡高我慢的习气,所以它有这个意思在。上乞法滋养自己的法身慧命,上面要向佛来求法;下则要向一切斋主乞食,乞食养自己的身体。我们有这个身体在,当然须要饮食,没有饮食怎么行?所以饮食要靠施主来供养,来滋养身命;求法这是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,所以称之为乞士。正如同佛在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里面所讲的,这修道之人三衣一钵,决定不能够储蓄财物。为什么?积财则丧道,修道的人什么都要舍弃。一心一意在道上,所以说无所蓄藏,一心一意在修道,在弘化。

  第二个意思就是「破恶」,恶是指的烦恼,一切不善之法统统要断除,断恶修善,绝不再堕在爱见上,决定不会堕落。第三个意思是「怖魔」,魔是指魔王,指天魔。天魔总希望他所统治的人口愈多,好像他这个威望也就愈大。这一出家要超越三界,他就苦恼,我这个人口减少了,人口都往外流,他心里就难过,就不高兴。所以当你要是成道的时候,魔就来扰乱,就想来破坏你,叫你退转,用意就在此地。你功夫不到家,魔不会来找你,你虽然有这个想法,有这个念头,你没本事,你出去不了,他不干涉你。所以到你真正有这个功夫,有这个能力,他就会来干涉你。因此,真正发心出家的比丘,登坛受戒,这个时候有地行罗刹,会把这个情形报告天行罗刹,天行罗刹辗转就会告诉魔王,魔王一听就很不高兴,这是讲真正发心。如果不是真正发心的,魔听到之后一笑了之,不把你放在眼睛里;你要是真正发心,魔他真恐怖。所以有这么三个意思称为比丘。称为「大比丘」,这讲大乘的比丘,不同於小乘,那就不一样了,这种回小向大的比丘。

  底下有「僧」,僧是「僧伽耶」的略称,僧伽耶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是「和合众」。这个意思,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,僧的意思是有理、有事,一共是七种和合。「理」,大家是「同证无为解脱」,无为是真理,像六祖大师所讲的,「本来无一物」是无为,「何处惹尘埃」是解脱。本经所讲的「一心不乱」,一心是无为,不乱是解脱。这都是讲的我们出家或者在家学佛,为佛弟子我们干的什么事情?就是要证无为、解脱,要证一心不乱,这是学佛目标之所在。

  我们大众在一起生活,这不是个人,是个团体,既然是团体,在佛法这个僧叫僧团,团体,四个人以上叫僧。团体当然要有团体生活的公约,这样才是一个真正和合的团体。众就是现在讲团体,必须要守住六条共同的生活规范,这六条是释迦牟尼佛定的,所以这也可以算得上基本的戒律。第一「见同解」,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,就是见解、思想要相同。如果大家的见解不相同,怎么能够同住?怎么能够共同生活?所以说一定要见解相同,志趣是一样的。这个见同解与理相应,我们大家都是这么一个见解,都是这一个目标,都是这个想法,都是向这个方向去走,这见解相同,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思想统一的。第二「戒同修」,戒是佛给我们制定的戒,是生活规范,我们必须要遵守的。小乘戒律是自律,是你私生活的规范;大乘戒律就是菩萨戒,是团体大众共同的生活规范。所以戒律是这两大类,一个就是你个人的生活,一个是团体的生活,这是大小乘两种戒律,生活规范我们要遵守。第三个我们「身同住」,我们住在一个寺院,一个精舍;「口无诤」,互相在一块的时候没有争执;「意同悦」,心里面每个人都法喜充满。正如同孔老夫子所说的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心里面有喜悦。第六是「利同均」,利是利养,这个十方的供养大家是均等,人人都有分,没有厚薄。不是住持当家的,他要得的多一点,没有,这是大家平均的,利同均。这个样子才称之为僧团,所以这也叫六和敬。

  由此可知,「僧」之一字,不是出家人的专称,在家人也能称,因为什么?它的意思是遵守这六条和合的条件。你的家庭,如果要是遵守佛所说的这六条去做,你一家就是个僧团,就能够称之为僧。如果你是个公司行号,你这个公司行号里面,从老板到伙计也能够遵守这六条。见解相同,都能够遵守五戒十善,身同住、口无诤、意同悦、利同均,你这个公司行号也是僧团。如果运用在学校里面,学校是僧团;如果运用在一个国家,这一个国家就是僧团。所以僧不一定是出家人,这个诸位一定要记住;唯独「比丘」是出家人的专称。前面跟大家讲过称和尚、称法师、称僧,在家、出家都可以称的,连阿闍黎在家、出家都可以称的。唯独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,这是决定出家人,在家人不能称,这也是一点佛学常识。

  「大比丘僧」,这是僧团,人数有多少?有一千二百五十人,实际上还有五个人,因为它这里是算一个整数,那五个人就包括在里面。这是佛的常随弟子,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是一生都跟佛的,佛走到哪里,他们就跟到哪里。因此在一切经里面,佛讲这个听众都是把他们列在前面,他们等於说是固定的听众,一个人也不会少,一次也不会缺席,这些是佛的基本听众,所以把他们这个人数表出来。至於这个里面列名字,前面讲过都是代表这次讲经的目的、目标,以及它里头的义趣。并不是说这部经那人听了,那部怎么没看到他的名字?不是的,这些人统统都在里面,而是为了表法才列名。

  因为这些上首弟子各有各的特长,标哪个人,这个经里头有什么意思在。譬如『舍利弗』,智慧第一,这个经上有他,这部经代表智慧的意思。『目犍连』神通第一,这个经上有他,这个经里头有神通第一,有这个意思在。所以诸位读《金刚经》,《金刚经》只有须菩提,须菩提是解空第一,那你晓得《金刚经》所讲空的道理,是用解空第一来说的。所以一看到经上列的名字,就晓得经的性质,他是代表这个经的性质。本经列的声闻众有十六位,它所代表的意思,「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」。今天就给诸位介绍到此地,上首中下次再给诸位详细的介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