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tbcollege logo
 
简体 正體
綱目模式
頻次搜索 
AND OR
 
01-003-0079 主講人 : 淨空老法師
             小字號    中字號    大字號
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 (第七十九集)  1984/12 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 档名:01-003-0079

  请看《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》,第一二七页:

  玄义於是器中,辈之品之,成三成九,九之又九,三之又三,又细分之,复应无量,如二部中说。】

  这一段是讲西方极乐世界的品位。

  疏次明阶等也。】

  『次』,这是讲第二段,『明阶等』,说明西方极乐世界品阶等差。

  疏辈者,大本三辈,品者,观经九品,故曰三九。三辈之中,复三辈之,则成九辈。九品之中,复九品之,则成八十一品。】

  『三辈』当中又有三辈,三辈是上、中、下,上里面有上上,上中,上下,下里面有下上、下中、下下。三里面又有三,这样就成九辈。九品当中每一品里头又有九品,那就成八十一品。

  疏辈之无穷,品之不已,则成百千万亿辈品,故曰复应无量。】

  这段话说的是真相。诸位平常看经,好像西方极乐世界品阶很简单,只有三辈九品,实际上不然。像世间念书一样,学校分多少个年级,纵然是同一个年级,考试名次还有第一、第二、第三,一直排下去,这些都是属於品阶的意思。因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每个人的功夫不相同,所以品阶就多,这是非常合理的事情。

  疏所以然者,均名念佛,同一往生,而修有事理,功有勤惰,随因感果,地位自别。】

  这就把理由给我们说出来了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品阶?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他们的修行功夫不相同,有事有理。理事,实在说都一样的好,在我们一般看起来,当然明理比不明理是要好得多,好在哪里?实在讲就是一句话:死心塌地念阿弥陀佛。你把这个理都搞明白了,死心塌地了。如果理没有明了也能死心塌地,他的果报跟那个明理的人确实是差不多的。不管明不明理,都要念到见思烦恼尽了,才能得事一心不乱,这点诸位要记住。念到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这是理一心不乱,这是刚刚证得。西方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是理一心,这是我们用《华严经》来分判,从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在西方极乐世界都叫做理一心不乱。由此可知,理一心里面功夫浅深差别很多。理一心如此,事一心与功夫成片也不例外,也都是这样的情形。所以功夫要勤奋、要努力,要把我们宝贵的光阴用来念佛,这样感得西方极乐世界果报的地位自然就不同了。

  疏故涅盘说十二因缘,曾无二法。而下智观者,得声闻菩提。中智观者,得缘觉菩提。上智观者,得菩萨菩提。上上智观者,得佛菩提。】

  同是一桩事情,随著个人智慧的浅深,分许许多多的差等。『下智』还是有智慧,不能说没有智慧,比我们强多了,我们连下智都没有。下智直观本体,佛经里面常说「万法无常,万法皆空」,他观十二因缘,从十二因缘里面得到的启示。这种观法,他的成就不过是声闻而已,小乘的阿罗汉。「下智是但解偏空,而根稍钝者」,这是根性比较钝的人,所看的只是看生灭十二因缘,天台四教里面讲得最浅的是生灭十二因缘。『中智』,智慧比阿罗汉高,「亦但解偏空,而根大利者」,他的根性比阿罗汉利,聪明。他在十二因缘里面能观察到不生灭因缘,对於甚深因缘法,他所体会、所理解的比阿罗汉高得多。这样的人则成辟支佛、缘觉,『缘觉菩提』,菩提是觉悟的意思。

  『上智』的人是指菩萨,只有菩萨才真正明了中道,才真正懂得中道。他观十二因缘,他的看法比前面两种高明得多,他看到十二因缘是不思议生灭因缘,心量广大,因此也成了广大的行门,六度万行。这是「得菩萨菩提」,成就菩萨的智慧。『上上智』是指佛,如来果地上,不但他能透彻的理解中道,而且真正在不思议不生灭因缘里面得到了清净,清净是佛法,是一切佛法皆成就故,这是『得佛菩提』。由此可知,同是十二因缘一法,从无明缘行、行缘识、识缘名色,乃至老死,同是十二因缘法,每个人所看的、每个人所体会的、每个人所应用的就不相同。这是举一个例子来说。

  疏是则诸天共器,食有精粗。】

  这几句话是出在《净名经》,就是《维摩诘经》。《维摩诘经》说,天人在一起吃饭。天上一切都是变化成就的,比我们人间福报大得多。天人要吃什么东西,变现出来的,吃饱了,这锅碗盆碟也都变空了,这跟西方极乐世界一样的,所以这福报大。可是生到天上去的人,每个人修因那个功夫不一样,因此生到天上之后,福报还是不相同,同样是一锅饭,福报大的去吃那个饭就很香、就很细;福报小的人,看那个饭就是粗饭,这也是随著自己功夫变现出来的。说这些话干什么?无非是劝勉我们要努力,要加功用行。不但是决定要往生极乐世界,而且到极乐世界要高增品位,这才是诸佛菩萨对我们的愿望。

  要晓得世出世间一切法,只有这一法是真的。诸位在平常你冷静的去想一想,这个世间是假的,什么都是假的,没有一样东西是自己的,包括这个身体。你每天晚上睡觉,睡熟的时候,你就把这个身体忘掉了,人家把你身体抬走,你都不晓得,连身都不是自己的,哪有身外之物!一定要觉悟。佛在经上常常说: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。所以起心动念的造作,我们要特别的留意,要真正做到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。

  善恶的标准,在佛经里面讲了许许多多种,这些标准都是比较而显示出来的。我们也举个例子说。天比我们人善得多,天修十善,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,比我们人间修五戒,那是要高明得多。可是天比起阿罗汉,甚至比起须陀洹,他也不善。为什么?他天福享尽还会堕三途。须陀洹不堕三途了,这样看起来须陀洹善,天不善!须陀洹比不上阿罗汉,阿罗汉比不上辟支佛。善恶有许许多多的等级。经论上给我们讲一个最起码的标准,我们要把它记住。凡是利益众生的事都是善,於别人有利的。这个利还要加以说明,这一世利,这一世得好处,来世还得好处,这才是真正的利。现在得好处,来世得苦报,这个不善;真正这个善,现在得利益,来世还要得利益。凡是自私自利的,这就是恶。为什么说自私自利就是恶?中国俗话说「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」,人哪有不为自己的?为什么佛法说为自己这是恶呢?你要晓得,为一切众生是真正为自己。这个道理很深,诸位要细细的去参究。

  你能为一切众生,一切众生自然就为你,这个多自在!一切众生都为你,你的福报享不尽,你不会遭遇到困难的时候。我们佛门里面讲:法缘殊胜。你的法缘好!走到任何地方都有人招待,都有人照顾。这是怎么修来的?就是你起心动念都是为别人,你才会得这个果报。念念只为自己,不想到别人,这种殊胜的果报是得不到的。善恶我们要有一个标准的概念,多替人想,多替别人做,这个人决定有福。能把自己忘掉了,那个福就更大,为什么?我执破了。我执破了,念佛就是事一心不乱。再进一步,法执也破了,你就得理一心不乱,在菩萨位次上叫法身大士。所以断恶修善一定要努力。

  疏三兽同河,渡分深浅,焉可诬也。】

  这个比喻出在永嘉大师《禅宗集》。『三兽』是大象、马、兔子,这三兽过河。它们体积不一样,兔子在水表面就游过去了;马过河,它身体比较重,涉在水里一半,涉的水就深了;大象身体更重了,它是一步一步从河底走过去。这就是讲浅深不一样,比喻三种不同根性的人所得的果有浅深不相同。

  疏傥其自负利根,闻说念佛若将浼焉,宁知辈品天渊,存乎其人而已。终不念佛,钝置汝也,好奇负胜之士,幸平气而思之。】

  这几句话是勉励我们,晓得西方世界真正的情形,激发我们要精进不懈努力去修持。这是假设的话,如果你自以为根很利,『闻说念佛若将浼焉』,浼这个字的意思是以事托人,拜托人的意思。因为根利的人,他听到这个法门他不愿意学,为什么?我自己修行靠自己就成功了,何必还要拜托阿弥陀佛?这个法门叫二力法门,何必要拜托阿弥陀佛?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自己一定要晓得,西方极乐世界的类品太多了,完全看我们自己如何去争取。

  如果你修学其他的法门,对於念佛法门不相信,也不发愿,莲池大师此地说,这个人是真正的钝根,绝对不是聪明人。李老师在《无量寿经》眉注上他就写:不求带业往生,非愚即狂。这是这个经文读了之后深深有感。因为《无量寿经》里面举了事实,里头有一些菩萨,这些菩萨们生生世世都发菩提心修菩萨道,在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,结果还有隔阴之迷,还有退转。所以李老师说:不求带业往生,不是愚人就是狂妄。此地也是这个意思。勉励我们要仔细的去反省,其他的法门真行吗?

  参禅可以得禅定,腿一盘,坐十天半个月不起来,不要吃饭也不要喝水,这做得到!可是告诉诸位,这出不了三界,不能了生死,断不了烦恼。禅定功夫再深一点的,知道现在、过去、未来,不昧因果,他还是有因果报应,决定比不上带业往生的下品下生。我们为什么不取西方净土?取西方净土才是真正究竟圆满。

  取净土的条件就是三资粮:第一个要深信不疑,第二个要有恳切的大愿,我这一生当中只有一个愿望:见阿弥陀佛,生西方极乐世界。我们要想,想阿弥陀佛;要念,念阿弥陀佛,要把其他的统统放下,你这样才行,如果想别的事情就叫打闲岔。纵然一天到晚受持名号,这里头也叫夹杂,为什么?你想别的事情。所以要记住,万万想不得。你要是想你现前的家亲眷属,家亲眷属总要分离、要告别的,没有法子得到圆满,没有办法常相聚,不可能的事情!唯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那就常相聚了。所以你自己念佛,家里人不肯念,你做个样子给他看,他就会念了。

  倓虚法师《念佛论》所讲的郑锡宾居士,他学佛学得很虔诚,把自己事业都放弃了,都不要了,天天去念佛,他会讲经,到处给人家讲经说法。他的弟弟就非常不高兴,到以后他往生的时候,他弟弟看到了,他往生的时候没有害病,预知时至。他往生的时候也是在讲经,讲完经之后,大众都散了,还有十几个人,他就给那些道友们说,请他们替他租个房子。结果这些道友就很奇怪,「你说你要走了,租房子干什么?」他说:我不是到别的地方,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是死在别人家里不方便,你替我租个房子。同修们听到这个事情,「我们没有忌讳,你到我家来好了」,每个人家都欢迎他,「我们不忌讳,你真有这个本事」,这个不是简单人!他又没害病。好!郑锡宾就答应,就在一个朋友家里。临走的时候,朋友们替他助念,还跟他讲:古人往生都要说几个偈子留作纪念,你也应该给我们说个偈子。郑居士说:不必了,看我这样子就行了。大家给他念佛十五分钟,他就走了。他弟弟看到他这个样子才觉悟过来,所以弟弟也拼命念佛,三年后也是预知时至往生了。这是把家人都度了。

  所以自己真正有成就,必定是度化一方。像这些地方,我们要认真的去多想想。学佛,任何一个法门比不上念佛。念佛,你这个心不够踏实,那你就多研究经典。经典研究哪些?经典太多了,我们这个地方印的这一大本,这是《阿弥陀经》三种注解合订在一起,值得研究。夏莲居居士《无量寿经》会集本,非常之好。《无量寿经》有五种不同的译本,真正要研究《无量寿经》还是要参考原文的译本。

  玄义总收者。】

  这就是总结,这一章的总结。

  玄义但持佛名,必生彼国。】

  这个语气非常的肯定,必定生西方世界。

  玄义则或高或下,或圣或凡。】

  因为他品位不相同,所以有高下、有凡圣。在凡圣同居土的就是凡,方便有余土以上的就是圣,就是圣人。方便有余土要在我们这个世间,他们是等於阿罗汉,小乘的圣者;而实报庄严土是明心见性的菩萨。这叫三贤十圣。

  玄义乃至或信或疑,或赞或毁,知有彼佛,便成善根,多劫多生,俱蒙解脱。】

  这几句话实在是不可思议。

  疏高下者,以上品即登彼岸,下品犹胜天宫,则品位虽殊,皆得不退故。】

  这是西方极乐世界不可思议的地方,上品上生是『即登彼岸』,彼岸就是成佛,一到西方佛极乐世界就成佛了。赞佛偈里面常常念的「花开见佛悟无生」,那是上品上生,一往生就成佛了。『下品』,这是讲凡圣同居土的下品,西方极乐世界地位最低的,他的享受超过天宫。『天宫』是指欲界、色界,甚至包括无色界。为什么?欲界天有五衰,还是要堕落。三禅,有火灾、水灾、风灾。古人说,「纵然修到非非想」,那是无色界,二十八层天最高的,到非非想天了,「不如西方归去来」,比不上到西方极乐世界下品下生。因为西方极乐世界下品下生没有五衰相、没有退转、没有天灾,二十八层天怎能跟他相比!这是『下品犹胜天国』。

  『则品位虽殊,皆得不退故』,这是西方极乐世界最不思议之事,十方世界里面所没有的,只有西方极乐世界有,他不退转。不但不退转,而且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明白,是圆证三不退,特别要注意那个「圆」字。通常在我们这个世界,或者是讲十方诸佛国土,都是一样的,一定要把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,才证得「位不退」,你这个地位就不退转,就是永远不会退到三恶道,你在人天两道,你这个位不退了。断见思烦恼证阿罗汉果以后,回小向大,这个时候才证得「行不退」,这不容易!行就是讲修行,决定不会退到二乘,就是不会退到小乘。第三,要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这才能得到「念不退」,这是讲三不退。

  真正讲得三不退的是谁?圆教初住菩萨,这三种不退他都得到。西方极乐世界下品下生的人,他也有三不退,不但有三不退,他圆证三不退。那个「圆」字怎么讲法?刚才说了,初住菩萨虽然证三不退,没圆满。圆满的证三不退是谁?圆教等觉菩萨,像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,文殊、普贤,弥勒菩萨、地藏菩萨之类的,才是圆证三不退。所以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种种的享受,境界就跟等觉菩萨差不多,这样的好事到哪去找?查遍一切经典,释迦牟尼佛没这个说法。看看十方诸佛世界,诸佛世界里头没这回事情。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叫难信之法,真叫人难信!

  这些经论注疏,诸位要认真去研究,目的不外乎叫我们对这个法门死心塌地。念佛功德不可思议,念佛能避邪,有许许多多的例子,能驱除妖魔鬼怪,就这一句佛号就行了。

  疏圣凡者,以具缚凡夫,但得往生,即与诸大菩萨俱会一处,则终当成圣故,此专举其顺者。】

  西方世界特别,这一往生是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来迎接你,接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,你跟佛菩萨就天天在一起。也许你会怀疑,佛菩萨哪有那么多时间陪我?他真的不离开你,其实陪你的是他的化身,他有不可思议无量无边的化身。虽然在莲苞里面,莲花没开,诸佛菩萨以及海会大众都化身在里面,你天天跟佛菩萨在一起。这是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,这个上善就是等觉菩萨;三贤十圣是善,善里头最上的。上善是等觉菩萨,你与他们俱会一处,由此可知,早晚你会成佛的。这是专讲『顺』,顺是具足信愿行的人,必然是如此。底下讲不顺的:

  疏下言信疑赞毁。】

  或者相信、或者怀疑、或者称赞、或者毁谤,都没有关系。

  疏则兼违顺,无不获益也。】

  没有不得到利益的。以前,《了凡四训》、《感应篇》都特别强调,不能随便丢弃字纸,更不可以任意丢弃佛像。这个话在过去那个时代来说是绝对正确的,为什么?佛像、经书不容易得到。从前的经书是木刻版本印的,是一个字一个字雕出来的,印的时候用松烟刷,一张一张去刷,很费事情,印刷工人一天能印十本书就不得了。如果把这十本切好、装订好,恐怕都要两三天的时间,书不容易得到。另外一种就是手抄本,没有书的时候手抄,所以经书就非常珍贵。我们决定不能把它损坏,自己念了还要供给别人念,这个功德就大了。

  现在时代不一样,印刷术发达,我们一印就是几千本、几万本,几天就印出来了。因此现代人学佛的观念,也要跟过去不一样。过去纸画的佛像,放久了旧了,还得修补一下,还要来供养。现在旧佛像没人要,怎么办?当然把它焚化,这个没有罪过的。经书也是如此,破旧的书也应该把它烧毁。可是在有一种情形之下要注意,那就是线装书,年代久了坏了,我们裱,像裱画一样,底下再托一层,至少又可以保存五百年,这个我们叫善本书。善本书一定要珍惜,不能随便在上面圈点画画;影印的本子我们可以圈画作笔记,原本一定要保留,不可以损坏。

  我过去曾经提议在报纸上刊佛像。我在美国每到一个地方,我都劝他们同修应该这样做法,找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杂志,在里面刊一个佛像,使每天看报的人能有机缘看到佛。佛像旁边也要把佛号写上去,南无阿弥陀佛,使他每天能念一声,这个功德不可思议。不管他信与不信,西方净土的种子就种在他阿赖耶识里去了。有人说「那个报纸人家送到垃圾堆去」,这个不在乎,不怕。「这个造罪业」,造罪业也不要紧。如果众生都能得度,我造这个罪业下地狱,我甘心情愿,要有这个精神。你要晓得,这度多少众生!所以要有舍己为人的这个心,不要处处只顾到自己的利益,佛法不能够弘扬,不能够推展。底下大师设了个问答,给我们解释这个问题。

  疏问:信赞应尔,云何疑毁亦曰善根。】

  他相信赞叹,这当然是善根,这个我们不会怀疑。而我们怀疑的,不信、毁谤怎么也叫善根?

  疏答:常不轻授记诸人。】

  这是常不轻菩萨,我们在《楞严》会上看到他,《法华》会上也看到他,常不轻菩萨给人授记。

  疏皆当作佛。】

  一切众生,每个众生都应当作佛。

  疏人疑不信,乃至打骂。】

  别人听了这个话,不相信,就打常不轻菩萨,骂常不轻菩萨。好了,菩萨给你讲了真话,你不但不相信,你还要打他、还要骂他,这个罪过就重了。

  疏因堕地狱,从地狱出,终得成道。】

  他打骂菩萨那个罪报掉之后,他听了这句佛法,这个种子是真正的善根,永远不会消失,这是八识心田里面的金刚种子。凭这个金刚种子,他的业报报尽之后,遇到缘,他真的成就了,他与佛有缘!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。别人纵然是打骂、毁谤,我们也不在乎,不必去介意,我们晓得他将来必定成佛,因为他的佛种子已经种下去了。

  疏岂非骂打从疑而生,疑从知生,知从闻生,闻知有佛,然后生疑。】

  虽然生疑,佛他已经闻到了。

  疏曾未闻之,疑从何发。因闻知故,佛之一字,已蕴识田,投种土中。】

  功德利益就在此地。所以真正明理的人,不怕人不信、不怕人毁谤、不怕人侮辱,你应当尽心尽力把佛法介绍给一切众生,不管他信不信,我们一定要这样做。他阿赖耶识里头只要有这个种子,多生多劫之后,他一定遇缘,遇到缘之后,他一定成就。他那个时候成就,他会感激你,到成就的时候,宿命通就得了,他就会一下就看到,多少劫多少劫之前,哪一个人把这个佛法介绍给我。他会非常感谢你,为什么?是你度了他,你不给他种这个种子,他怎么能成佛?因此不要害怕,不要有任何顾忌,不要有任何执著。

  疏雨露忽滋,终有生日。】

  这两句是比喻将来遇缘。因为他有种子,遇到缘了,他一定生长,一定成就。

  疏彼毁佛者,义亦如是。】

  那个毁谤佛的,也是这么个道理。毁谤佛的人,将来都要成佛,不过他要受一段罪就是了,有一段时期的堕落,那个罪报完了之后,必定遇缘而成熟。

  疏故曰但知有佛,皆成善根,毕竟解脱,不闻不知,则不成种。】

  这几句话非常重要,尤其是佛法当中这个净土法门。因为你闻到其他一切法门,这一生不能成就,不但这一生不能成就,实在说,生生世世都不能成就。如果要想成就,还是要念佛求生净土。同修们听到我这个说法,也许会说我太武断,其实我讲这个话是有根据的,不是随便说的。根据什么?根据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华严会上到最后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。我们应该要觉悟!无不是以往生极乐世界为究竟的成就。假如他方世界也是究竟成就,圆教等觉菩萨何必要往生西方世界呢?那就用不著了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意义了。正因为圆教等觉还要发愿往生,我们才知道西方世界才是究竟真实的果报。

  既然晓得这个事实,现在为什么不修?现在肯修,那是经上讲的,你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缘这三个条件具足,不但具足,而且真正是大善根、大福德、大因缘。真正明了了,真正接受了,我们从今天起,不但世间法要随缘,随缘就是放下,放下,不是什么事都不问了,这个诸位搞清楚。放下是什么?不再攀缘,这就是放下。从今以后随缘度日,把整个时间用来念佛,要办我们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。

  出世间法里面所有这些经论也要放下,不要再去搞了,费那些脑筋划不来!多看几部经不如多念几句佛,为什么?你多看经不能增高品位,多念佛会增高品位。经看多了,思想就乱了,你会想到这个经上这么说,那个经上那么说,为什么说的都不一样?你反而怀疑,甚至於不相信了,退转了,因此不如不看!念佛的人只看三经一论,或者看《净土十要》,《印光大师文钞》,足够了,不要再搞别的了。这样修学,我们这一生当中决定会成就。今天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