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tbcollege logo
 
简体 正體
綱目模式
頻次搜索 
AND OR
 
01-009-0008 主講人 : 淨空老法師
             小字號    中字號    大字號
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  (第八集)  1991  台湾电台  档名:01-009-0008

  四如意足(放得下、回首如意、回头是岸)定、福。】

  我们接著讲『四如意足』,「足」是满足,「如意」就是自在的意思,这四个项目就是『放得下』,放下就满足了,就如意了。所以我们中国人常讲『回首如意』,我们做的「如意」,那个头都是扭转过来的,在佛门常讲『回头是岸』。所以这四条是修的『定』,是修的『福』,也是戒行、定行、福行的根本。前面两个项目是「戒」,就是「欲如意足、精进如意足」,后面两项是属於「定」,「念如意足、慧如意足」。这四条古今的注解都不好懂,我在此地用最通俗的词句来解释这四个名词,大家一看不难体会。

  第一个是「欲」,「欲」是欲望,欲望是没有止尽的,欲望愈多,你的生活就愈苦,所谓是「欲海难填,回头是岸」。因此,佛教给我们对於欲望,无论是物质上的生活,精神的生活,财富、眷属、权位,一定要「知足」。出家修道的人,物质生活更简单,所谓是「三衣一钵」,当然这是说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,那个时候的社会型态。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,只要我们衣服够了,能穿得暖,能够吃得饱,有个小房屋能够遮蔽风雨,这就足够了,满足了就自在了,才真正能做到「於人无争,於世无求」,心开意解,他怎么不自在?

  精神生活上也不能多求,也要知足。世出世间的学问没有止尽,一昧去追求也增加精神上的负担,所以佛教给我们修定,要定在「一」。因此无量法门当中我们细心的去选择,适合於我们的程度,适合於我们生活的环境,依照这个法门修学不困难,没有障碍,很自在,我们就决定取这个法门来修学,一门深入,一生读一部经,学一个法门,这就是於法门知足,精神生活知足。也许有些同修听到,说「这样岂不是很枯燥无味?是不是很消极?」其实你错了,真正在一门上定下来了,定就能开慧,智慧一开,实在是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,般若经上讲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,所以一门就是求无知,无知而后才能无所不知。所以「欲」决定不能多,多一定是障碍自己的真如本性,障碍自己的清净心。所以佛教给我们知足,一切都要知足。

  第二个「精进」,「进」是进步,进步要精进,就是精而纯的求进步,绝对不是多进,绝对不是乱进,能够精进就得到「常乐」,「常乐」在佛法里讲「法喜充满」,确实可以得到,一门深入才能得到法喜。今天年轻的朋友学佛的很多,我看到他们很用功,但是得不到法喜,原因就是他学得太多、太杂、太乱,所以虽然是很努力,得不到法喜,他这个进是多进、是杂进、是乱进,而不是精进。所以这个两条属於「戒」。

  第三条是「念」,念也叫心,「念如意足」实在就是「心安」。心要安於道,什么是道?知足是道,精进是道,断恶是道,生善是道,四念处是道,读诵大乘是道,一心念佛是道,所以你的心能够安於道上,这就得定了,在净宗法门就是讲你得「一心」了,一心当然不乱。所以一心不乱,有些同修认为很困难,很不容易得到,说实在话,我们这个世间人如果真正做不到的,佛决定不会为我们说出的,凡是佛能说得出的都是我们这个世间人可以做得到的。你为什么不能得一心?就是你的欲望太多了,妄想太多了,执著太多了,所以你才没有办法得到一心。如果我们像前面所说的,无论在物质、精神、生活方面,乃至於修学,我们都归了一,一就是一心,你的心才能安,心安了以后,智慧就透出来了,所以叫「慧(思惟)如意足」,叫「慧如意足」,理就明白了。这个理是不是学来的?不是的,是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,所谓是「因定开慧」。四如意足实在就是戒定慧三学,戒定慧是真正的福德,这个才能够「成就一心,不退菩提」。

  如果就净土修学来说,四如意足应该怎样落实?我们一心一意欣求极乐,这就是欲如意足。所以我们的欲望在哪里?欲望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的愿望是要见阿弥陀佛,除这一个愿望之外,没有其他任何愿望。只进不退,这是精进,精进如意足,向著一个目标、一个方向努力精进。念不驰散,这就是心如意足。心决定不散乱,念念就是抓紧了这一句阿弥陀佛,唯有这一念是正念,唯有念佛的心是真心,如果心里面失掉了佛号,那就是妄心,就是迷心,心自然就不能安了。二六时中这句佛号不舍弃、不忘掉,这就是心如意足;这一句佛号句句分明,字字清楚,这就是慧如意足。这样的修学怎么能不往生?既然决定往生,你现前怎么不快乐!换句话说,「知足常乐,心安理得」这八个字你圆圆满满都得到,所以你个人、你的家庭一定是幸福圆满。

  接著我们谈「五根、五力」,五根、五力可以合起来讲,先说明什么叫「根」,什么叫「力」。「根」是「能持、能生」的意思,「持」是保持,就是能够保持的一种能力。像植物的种子,我们种下去之后,它就生根,这个根能生长,它能够发芽,能够成长,最后是开花结果,这整个过程都要靠根,根没有了,植物必然会枯死,所以根就是根本的意思,能够保持。「力」是它能产生力量,当然根逐渐长成,譬如它在成长过程当中,像植物发芽,芽还没有力量,必须长成了大树,树就有力量。所以比喻根在成长过程当中,到一个相当的程度,它产生力量,这个力量可以「断疑、成德」,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。

  根有五种,这个五种是「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」,信根、进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,五力也是这五个名词,所以它的名词(名相)是相同的。信什么?要信正道、要信助道,乃至於定慧,慧也是以正道、助道这两个项目。正道跟助道的范围都非常的广大精深,今天我们只就净宗的范围来说明。净土宗的正道是什么?这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的。净宗所依据的是「三经一论」,近代祖师大德们又增加了两种,成为「五经一论」,这是我们修学的依据。经典上告诉我们「持名念佛,往生不退成佛,一生成就」,这是正道,不但是正道,古德告诉我们这是正道中之正道,这个见地是不可思议的,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,所谓是真正过来人才能够见到,才能够说得出来。

  净宗的助道,最近这几年我们提倡「净宗学会」,在净宗学会缘起,我们选择了五个科目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准则,作为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的标准,这就是助道。这五个科目第一个是「三福」,取自於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佛在《观经》里面告诉我们,修学净宗要以这三条作基础。这三条第一条是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第二条是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第三条是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。换句话说,佛把一个修学净宗的人,在现前他的生活处事待人接物的标准,全都告诉我们了。我们仔细观察,它是建立在世出世间伦理的基础上,确实伦理是人生的大道,是出世菩萨法的根基,孝亲尊师,这是必须要修学的。我们中国人都喜欢求福,佛说这三条是福德,修福应该这样的修学,那你真正是一个有福之人。

  对人要修六和,确实「礼之用,和为贵」,「家和万事兴」,家不和,受别人欺负;国家不和,一定受邻国的侮辱,可见得「和」非常重要。佛告诉我们「见和同解」,就是今天我们所谓建立共识。「戒和同修」,这是劝我们大家都要守法,戒就是法律规章,我们一定要遵守。「身和同住」,同舟共济,「口和无诤,意和同悦」,大家各个都是法喜充满,「利和同均」。这是佛教给我们怎样与大众相处。实在讲三福、六和,不但是佛法,也是世间法里面做人决定不能缺少的基本的道德观念,这个东西要舍掉了,那确实家不成家、国不成国,必定是大乱的根源。

  往下这是佛法,「三学、六度、十大愿王」,这些统统建立在三福、六和的基础上,没有三福、六和就决定没有戒定慧三学,也没有菩萨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」的菩萨行。当然普贤十大愿王那是高级菩萨所修的,不是普通人所修的,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所见的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们所修的。

  所以这五个项目是以三福、六和为根基,这两条做不到,连世间人的资格都失掉了。佛法讲六道,讲十法界,六道里面人道,取得人道的资格就是三福、六和,相当於中国的五伦、五常、八德。伦常道德要舍弃了,人格就失掉,人格失掉那将来往哪里去?必定是三途,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必堕三途。所以我们不希望堕三途,希望在人天之中享福,不但今天我们做人,希望来生还生天,天福比人间福报大,天人比人间寿命长。怎样才能够生天享天福?那一定要真正遵守伦常道德,在佛法里面三福、六和是必须要修学的,这是助成心愿解行都能够同佛。所以这是五根、五力,我们要信、要进、要念、要定在正道、助道,要有慧解理解正道、助道。

  七菩提分(又名七觉分)於一切法善能觉了,功夫也。】

  我们再谈谈『七菩提分』,「七菩提分」也叫做『七觉分』。「菩提」是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觉悟,这就是说明这七种法是觉悟的方法。它的作用是叫我们对一切世出世间法『善能觉了』,能够觉悟,能够明了,这是属於修学的功夫。它是从四念处的慧,五根、五力的慧力所发出来的,这是真正无漏的智慧。「漏」是烦恼,烦恼去除之后,这个智慧是真正的智慧。

  择法—善别真妄正邪是非善恶,不取虚伪法。】

  起的这些大用,第一个是『择法』,「择」是选择,「法」是方法,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。譬如在生活当中饮食起居,他善於选择,对於自己的身体,对於自己的环境,非常舒适,这也属於择法。修学的法门,无量无边的法门,他也善於选择他自己非常适合的法门,修学起来简单容易,快速的成就,能够达到圆满,诸位想想这样的选择,若不是智慧的选择是做不到的。所以它包括生活处事待人接物、修学,所以他『善别真妄正邪是非善恶』,如果对於一切法里面哪是真、哪是假不能辨别,你就没有法子选择。一切法里面哪个是正法?哪个是邪法?什么是是?什么是非?什么是利?什么是害?如果对这些事实的真相没有能力辨别,你如何抉择?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唯有心地清净,智慧现前,对於世出世间法的真相觉了不迷,你当然不会取虚伪之法,你在生活当中一定选择幸福美满,绝对不会自寻烦恼,凡是自寻烦恼,这确定没有智慧,不善於择法,这是第一条。第二条:

  精进—常勤於真正,不取无益苦行。】

  无益的苦行,不仅仅是用在修道上,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固然古圣先贤都教导我们生活清苦一点好,为什么?能够防止贪心的增长,对於物质生活、精神生活的满足,「知足常乐」,确实是有很大的帮助。但是也不必过分的苦行,过分的苦行伤害了身体,妨害了精神生活,这对於健康是不利的,这是佛不主张的,佛并不是教我们这样做。在修行过程当中,身心的健康一定要注意到,所以不取无益的苦行。我们精进,精进要正常的精进,真正的精进,这是对的。

  喜—住真法喜,不依颠倒之法而喜。】

  第三,『喜』,「喜」是欢喜、喜悦,『住真法喜』。这个喜悦是从内心里面生的,不是受到外面的刺激,譬如外面五欲六尘这种诱惑,在这个里面得到一点喜悦、安慰,那是假的,是不真实的,为什么?外面境界没有了,你的苦就又来了,所以佛说那种乐不是真乐,那叫坏苦;乐是坏苦,坏是它没有了、离开了,你的苦就来了,所以真正的欢喜是从内心里面生出来的。内心里面怎么会生喜悦?儒家四书里面开头第一句就说,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」那个「说」就是佛家讲的法喜,那不是外面的刺激,不是五欲六尘的刺激,是内心的喜悦。从哪里喜悦?「学而时习之」。什么是「学」?「学」是觉的意思,「习」就是生活习惯,对於宇宙人生,对於自己以及自己生活的环境,完全觉悟,彻底明了,般若经里面讲的「诸法实相」,你证得了诸法实相哪有不快乐的道理?这个叫真法喜。除此之外,外面种种五欲六尘的诱惑,使你产生喜悦,那叫颠倒之法,那不是正法,所以绝不依这些『颠倒之法』而喜,是「住真法喜」。

  除—断除诸见烦恼,不损真正善根。】

  第四是『除』,「除」是『断除诸见烦恼,不损真正善根』。真正的善根是什么?是戒、是定、是慧,这是「真正善根」。因此这一类必须要断除种种的邪见、妄想、执著,要把这些东西断掉,恢复到自性的清净心,清净心中自然具足戒定慧,所以戒定慧是性德。我们的性德不能现前,所以佛教给我们许多的方法来修学,依修德恢复我们的性德。所以戒定慧三学绝对不是约束我们的,不是释迦牟尼佛创造的学说、方法来拘束我们,是我们本性里头本来具足的。

  舍—舍所见念著境,永不追忆。】

  第五,『舍』,「舍」是对外,外面『所见念著境,永不追忆』,「舍」拿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舍外面环境的诱惑。实在讲「除觉支」跟「舍觉支」就是《金刚经》上所讲的两句话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」。「除」是内断烦恼,如如不动;「舍」是不取於相,外面的境界不执著;可以不可以受用?可以受用,可以受用而不执著它。换句话说,对於外境没有得失之心,没有好恶之心,离开一切分别、执著就对了。佛不是教我们不要去受用它,佛是教我们不要去执著它,执著就生烦恼,执著就迷惑颠倒,正知正见就丧失了。不但现前不执著,过去的不要去回忆,未来的不要去希求,你的心才能够永远住在正定上,有正定才有真正的智慧,有智慧才能得到真正的法喜,你的生活才充实、才美满,这是佛法教给我们修学的,也是自性圆满功德的流露。

  我们接著讲七菩提分最后的两个项目,第六是「定」,这个地方的定跟前面所说的定,意思都不相同,可以说这个「七科」里面「定、念」的名称相同的很多,但是它的含义不相同,这是我们要注意到的。

  定—於诸禅定境界,不生爱见妄想。】

  七菩提分里面的『定』是「於一切禅定的境界,不生爱见妄想」的意思。禅定有浅深不同,浅的像世间的四禅八定,初禅比二禅就浅,二禅比三禅就浅,出世间的禅定层次就更多。定中都有境界,往往初学的人得到一点点相似的境界,他就贪爱了,就在那里打妄想,就执著了,这是错误的。这样一来,他这个禅定很容易失掉,不但失掉而且很容易招魔障,那受害就大了。所以佛在此地特别教导我们,所有一切境界现前,要记住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所以禅定当中不管什么境界现前,不要去理会它,决定不能贪爱,决定不能执著,也不要去生种种幻想,这就对了,这是七觉支里面的「定」。

  念—定慧均平。】

  第七个是『念』,此地的「念」是讲求『定慧均平』,定慧平等,定不能超过慧,慧也不能超过定,定慧均等,这是正常的现象。如果定慧不平等,那个现象就不正常了。譬如当我们的心在昏沈的时候,也就是常说提不起精神,容易疲倦,这个现象就是七菩提分里面所说的定多慧少,所以它这个定不是讲禅定。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对治?这要用择法、要用喜、要用精进这三种方法来对治,不能让自己老是昏沉下去,一定要把精神提起来。还有一种现象,心浮动,也就是说妄念非常多,自己想静下来就发现自己的妄想、念头一个接一个,自己没法子控制得住,这种现象在七菩提分里面讲就是慧多定少,那也就应该用除、用舍,就是内除妄想,外舍境界,把心定下来,用这三种方法来节制,使身心能够达到正常。定、慧要是适中,功夫就上轨道了,也就是功夫才能够得力。

  我们念佛的同修,特别在止静的时候会很容易发现,譬如念佛,通常在仪式里面,我们绕念,绕念一会儿之后坐下来念,这个时候这两种现象很可能就发生了。一种昏沈,我们常常在佛七当中看到同修们有坐下来的,坐下来几分钟他就打瞌睡了,甚至於打呼了,垂头丧气,这就是定多慧少,精神提不起来,当然他就不能用功了。另外一种人在止静的时候,心里头七上八下,许多的妄想伏不住,佛号怎么念也伏不住。所以在止静的时候有这两种情形常常发生,发生之后不晓得怎么办,有不少人来问我,这就是不知道择法。所以在昏沉的时候精神提不起来,大家止静,你不妨起来经行,或者地方小,经行不方便,你起来拜佛。拜佛是一种运动,一心一意拜佛,拜佛的时候想佛、念佛,这是忏除业障。昏沉跟掉举,就是心里头七上八下,统统叫业障,这业障很重,所以功夫不得力。

  如果是掉举这种情形,就是心里面七上八下,你要用除、用舍,要把一切妄念摒除,一心专注在佛号上。妄念起来,不要去理会它就好,愈理会就愈多,愈想把妄念断掉,妄念就愈断不了,所以干脆就不要去想它,不要去理会它,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佛号上,专注在佛号上。佛号跟妄念同时起,这不要紧,一个注意,一个不理会,时间久了,妄念自然就少了,妄念少的时候,功夫就得力了。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觉察到自己功夫得不得力,也能够观察到别人的境界好坏。所以主七和尚打佛七当中指导大家修行,他凭什么观察?就凭这个,看到同修们用功如法不如法,得力不得力,他在那里指导,帮助大家调适。因此佛七如果人数多了,主七师也就是形式了,为什么?他照顾不到。

  所以从前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常常教给我们,如果打佛七,决定不能超过十个人,超过十个人,主七师决定没有办法照顾。就是同学有昏沉的时候,主七师要想方法来警觉他;这个心妄念太多的时候,主七师也要用手段帮助他把妄念伏住,要叫每个人念佛用功要如法,功夫要得力,这是主七师的责任。所以大家念佛,他不是念佛,他在那里观察哪一个如法、哪一个不如法,如法,照顾他,不如法要帮助他改进,这才是真正主七师。现在我们所看到打佛七当中人数很多,主七师没有办法照顾每个人,变成佛七法会,真正达到克期取证的目标几乎都疏忽了。所以功夫得力,烦恼就轻了,智慧就增长了,这些功夫统统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。

  底下最后一个科目讲「八正道」,也就是「八圣道分」:

  修学成就,正智现前,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。】

  这是八正道。天台家说有四种,见思烦恼重的,这就跟他讲藏教的四谛三十七道品来对治,见思烦恼轻的就给他说通教四谛三十七品,无明重的给他说别教四谛三十七品来对治,如果无明轻的那就给他说圆教四谛三十七品来对治,由此可知,三十七道品是通於藏、通、别、圆种种不同的说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