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tbcollege logo
 
简体 正體
綱目模式
頻次搜索 
AND OR
 
02-031-0069 主講人 : 淨空老法師
             小字號    中字號    大字號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 (第六十九集)  1996/4  美国圣荷西  档名:02-031-0069

  请掀开经本,第一百零五面,第五行,从四十六段看起:

  会疏曰,能见六道众生,死此生彼,苦乐等相,及见一切障内障外,世出世间,种种形色,无有障碍也。】

  这是说「通」的能力,从这段文来看,大致上是讲的天眼通跟宿命通。能够见到六道众生,在这一道死,生到另外一道,他所受的苦乐种种境界,这些事实都能够很清楚的看到,这是讲通的能力。『及见一切障内障外』,我们现在晓得佛经上这一句所说的意思,正是现代科学家所发现的不同的时空,现在科学家讲的三度空间、四度空间、五度空间,我们没有办法突破时空的障碍。像我们现在人道,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叫三度空间,四度空间是个什么样子,我们不晓得,五度、六度更不晓得。三度、两度我们知道,这是「障内」的,透过三度之外的,还有无限度的时空,那是「障外」的。这个里面世间跟出世间『种种形色』,由此可知,神通力量发现,就突破了一切障碍,这样才把事实真相看清楚。今天科学家无论用什么方法去探测其他太空星球,发现或者有没有生物,都是障内的,因为他没有办法突破时空。

  这桩事情,如果对於佛法稍稍有一点涉猎的人都知道,我们这个世间是凡圣同居土,有菩萨住在我们这个地方,我们凡夫见不到。诸位看看《虚云老和尚年谱》,这个书架上大概就有,虚老和尚朝五台山,文殊菩萨住在五台山,只有特别有缘分的人见到,没有缘分的人见不到。在过去,法照禅师他老人家,曾经参与过五台山文殊菩萨的法会,离开之后,沿途还做记号,怕迷失路,希望下次再来。结果走了没多远回头一看,那个道场没有了,一片荒山。这就是说明,菩萨时空跟我们世间人时空不一样,他是得菩萨神力的加持,在那个时刻突破,他能够参与。

  《三昧水忏》里面迦诺迦尊者的道场,那是阿罗汉的道场,悟达国师去治人面疮,到他的道场把人面疮治好。离开道场,回头再看看那个庄严的道场,也没有了,也是一片荒山。都证实不同的时空,这是讲菩萨、罗汉。实在讲,鬼、狐仙里面,你们看《聊斋》,看《子不语》,还有《阅微草堂笔记》里面所记载的,这些鬼神变幻出来的境界,有的时候人有缘也到那里去了,也跟他们很欢乐,到第二天睡觉醒过来,是坟场里面。昨天晚上那个欢乐、那个气氛、那么多人,那么庄严的宫殿都没有了。鬼神跟我们的时空也不相同。所以,你要不能突破时空,你怎么能够知道宇宙众生的情况?这不可能的事情。在中国笔记小说里面,记载这么许多的故事,外国传说也很多,中国人跟外国人没商量过,可见得这些确实都是事实真相,必须有能力突破。

  佛教给我们,用什么方法来突破?用禅定,这很有道理。首先你要了解,这种不同时空是怎么形成的?大乘经上佛说得很明白,时空原来没有障碍,所以称之为一真法界,没有障碍。一真法界变成了无量的法界,原因就是妄想分别执著。执著是最糟糕的,执著那个圈子是最小的,你要能够破执著,就破了一部分的时空。如果能把分别也断掉,妄想分别断掉,那就是无量的时空全部突破,恢复到一真法界。而一真法界里看的芸芸众生,还在那里妄想分别执著,他们所现出来的那些境界,人家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为什么?他住的是无障碍法界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「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」,他住的是无障碍的法界。所以诸位要晓得,障碍与无障碍就在妄想分别执著。佛的确是千经万论、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,离开一切妄想执著,时空就突破了,你才能够见到真相。只要你有妄想分别存在,你就有障内障外。不但障外的事情你完全不知道,障内的事情你知道也很有限,这是实在的。再看底下这一段。

  龙树大士曰,二乘中小声闻不作意,一千界为通境,若作意者,见二千国土,大声闻不作意者二千,作意者三千,缘觉小者,不作意二千,作意三千,其大者,作意不作意,皆见三千大千世界事。】

  这里面讲的一千、二千、三千,有末后这一句就非常清楚了。这个一千、二千、三千是讲的小世界。佛在《华严经》上跟我们说世界大概的情形,佛只能讲大概,不能细说,为什么?细说很复杂,而且不一定。所有一切法,诸位要记住,都不是定法。你要问为什么法不一定?因为众生妄想分别执著不一定,千变万化,刹那刹那在变,哪有一定?能够说出来的,只说出一个大概,就是他起伏变化有个幅度,我们常讲大致不离谱,他有个动的范围。就这个范围上来说,我们就有个相当的概念,这是佛说一切法。

  大致上,这一个单位,称一个单位世界,佛经上讲的是以须弥山为中心,同一个日月所绕。我们今天天文学家发现的单位世界,我们讲太阳系,但是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,并非须弥山为中心。太阳绕什么转?那个中心大概就是佛经上讲的须弥山。所以黄念祖老居士在《无量寿经》注解后面有一篇文章,他附在里面,他提出他的看法。现代科学证明了,我们太阳是绕著银河系转的,银河系的中心,在天文上称之为「黄极」。像我们地球,地球自转有个轴心,这两极,南极北极,有个轴心。银河也有个轴心,银河轴心称之为黄极,我们中国历法里面叫黄道吉日,黄道就是黄极的赤道,不是我们地球上的。可是八大行星的运转都在黄道,都在这个轨道,八大行星,这是很早时候就发现了。因此,黄老居士提出的看法,他认为佛经上讲的一个单位世界,是一个银河系,而不是一个太阳系,是一个银河系才对。

  以一个银河系作一个单位世界,佛经上说了,一千个这样的单位世界组成的才叫小千世界;佛经上讲的小千世界,就是一千个银河系。再以小千世界为单位,集合一千个小千世界,这叫一个中千世界。此地讲的『一千界为通境』,就是一个小千世界。『二千国土』就是两个小千世界,因为一个小千世界里面就有一千个世界。声闻、缘觉他的通力大到极限,也不能超过三千大千世界,这就是讲的娑婆世界。娑婆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,大千世界称为三千,是因为它有小千、中千、大千,是这样组成的。所以三千大千世界,诸位要晓得是一个大千世界,不是三千个大千世界,是一个。这是一尊佛的教化区,这个范围非常广大。在宇宙当中,像这样的大千世界无量无边,不可思议。

  诸佛菩萨见无量世界事。】

  我们要问,为什么二乘圣者他们的能力不能够越过三千大千世界?再给诸位说,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六道轮回。这些圣者执著断了,我执破了,但是分别妄想未断,所以他的能力超不了大千世界,没有办法超过。必须把妄想分别也断掉,他才能跟诸佛菩萨一样『见无量世界事』,就是无量大千世界的这些事他才能见到。龙树菩萨这段话讲得很好。再看底下这一段,四十八段。

  宋译第五愿曰,一切皆得清净天眼,能见百千俱胝那由他世界,粗细色相。】

  宋译是指《无量寿经》五种原译本最后的一种,就是《大乘无量寿庄严经》,这是宋译的经题。夏老会集就是采取宋译的经题,完全采取,「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」,只是把经字省掉了。后面这段是汉译的经题,他是把两个经题合在一起,汉译的经题是《清净平等觉经》。他把这两个题连起来,真是也都是现成的,这个题也是选得太好了,题也是会集的。在愿文里面,宋译的好像是三十六愿。它这个愿文里头是『一切皆得清净天眼』,「一切」就是所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乃至於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者,这个一切都包括在其中,到西方极乐世界都得「清净天眼」。

  『能见百千俱胝』,「俱胝」是「百万」,这个数字是百千俱胝。下面这个单位是亿,『那由他』翻成中国意思是「亿」。他通的能力有这么大。『粗细色相』,这么多的诸佛刹土,此地所讲的世界是大千世界,不是前面讲的小千世界,是大千世界。这是说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。

  所以,这些经实在是殊胜无比,稀有难逢,我们要是没有接触到,哪里晓得这么多事情。知道这样殊胜、这样稀有的弥陀净土,我们为什么不求生?不求生的,那真叫大傻瓜。李老师在注解里面,讲那些不求生净土的人叫「非愚即狂」,不是愚痴人,就是狂妄人;换句话说,他不正常。一个正常的人,哪有不希求西方净土的道理?李老师说这个话过不过分?实在说得不过分。我们要问问,我们现在有没有求生净土?嘴里各个都说我求生净土,心里面跟净土所讲的完全相违背。怎么相违背?今天有人赞叹你、称赞你,你喜不喜欢?今天有人欺侮你、欺骗你,甚至於伤害你,你有没有瞋恚?如果你还有喜怒哀乐,你就是假的,你不是真的求生净土。真求生净土的人,世间五欲六尘、七情五欲统统放下,这是真正求净土的人。往生西方净土,诸位同修要知道,不是佛号念得多,不是《无量寿经》念得多,《无量寿经》一天念一百部也不能往生。阿弥陀佛佛号一天念十万声、二十万声也不能往生,古人讲的「喊破喉咙也枉然」。怎样才能往生?心净则土净,那边是净土。

  大小两本,大本是《无量寿经》,小本是《阿弥陀经》,教给我们修学的方法,都教我们信愿持名,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难道念错了?佛说得没错,我们自己搞错了,我们自己以为念这一句佛号就能往生,搞错了。错在哪里?我们只有持名,没有信愿。他不晓得这三个东西是一而三,三而一,不能把它分成三段。我执持名号,我发愿求生,你的愿不是真的,你对这个世界还舍不得离开,可见得你那个愿是假愿,不是真愿。这诸位要知道。我信,信也是假信,不是真信。果然真信切愿,对这个世界一切人事物决定不会挂在心上。刚才我跟他们同修们说,弘法利生的事情也不挂在心上。诸位要晓得,弘法利生是福报边事,与往生净土毫不相干,这也是修的人天福报。必须要做到像《金刚经》上讲的无住生心才行。弘法利生的事情可以做,做了怎么样?若无其事,他心清净,心里干净。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,行;无作就是无住,作就是生心,无住跟生心是一桩事情,这才叫清净心、这才叫做修净土。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念而无念,无念而念,那就行了。你在念里面有分别、有执著,这不行!如果在这个世间还有所贪恋、还有所好恶,那就完了。那所修的就是六道轮回里面的福报,这一生决定不能了生死出三界。这事总得要搞清楚、搞明白,不要错用了心。

  佛法教给我们是高度的智慧,我们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要高度的智慧。所谓高度的智慧,就是清净心,就是一切都可以应付,心里头若无其事,干干净净,丝毫不染,这与净土就相应。

  望西曰,或土众生,以不见於诸苦果,故不恐苦因,亦以不见诸乐果,故不修乐因,法藏愍念此等众生,选择此愿摄众生也。】

  『或』是或者,『土』是国土,就是或者有些国土里面的众生,因为他没有看到苦果。这一句所说的,就如同佛经上讲我们娑婆世界的欲界天、色界天,天人享受天福,没有看到受苦的人。经上讲欲界天,讲忉利天,忉利天层次不高,只有在临命终时七天才现五衰相。他的寿命那么长,苦的相现出来的时候,不过七天而已。所以一般天人把苦果疏忽掉、遗忘掉了。因此,他对於苦的因也疏忽了、也不著重了。若在人间,经上讲二十种难,「富贵学道难」。富贵人天天享福、天天享受,他样样都不缺乏,他觉得人生很快乐,也把苦因疏忽掉了。苦因是什么?贪瞋痴慢,这是苦因。你跟他讲西方极乐世界好,经上念了,不错,毕竟他没有见到,因此虽然念佛,也不肯认真,为什么?乐的果没有亲自见到。

  佛祖教我们读诵大乘,我们也有不少人依教奉行,天天在读诵大乘,可是读诵有口无心,不能领会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。这也不是偶然的,必须念到心地清净才能体会,一分清净心体会一分,十分清净心就体会十分。如果心地不清净,一天念一百遍也不能体会;换句话说,真实的受用你得不到。你如果真能体会到,向往之心、恋慕之心,他真生起来,对於这个世界他真放下。莲池、蕅益大师跟我们讲欣厌,对这个世界厌离,我们世间人讲厌世,真生厌离之心,厌离娑婆,向往极乐,这个心生起来。娑婆世界里面一切人事物与我都不相干,它善也好、恶也好,与我统统不相干,我们在这个环境里面生活才能得清净心。

  而学佛人最大的忌讳是造口业,口业太容易造了,天天张家长、李家短,批评人家的是非得失,叫造口业。你每天批评,就显示你的心不清净,你心有高下,心有严重的污染,你对於佛法修学毫不得力。真正修行功夫得力,心地清净,他口业就清净了,他身业也清净。身口是表现在外面,意清净,意是心。《无量寿经》讲的三大纲领很重要,「善护口业,不讥他过」,我们修清净心,外在能影响内在,内外双修,「善护身业,不失律仪;善护意业,清净无染」,这一句佛号念的功夫才叫得力。把所有一切是非长短全念掉了,这叫做念佛。因为一切是非、善恶那都是迷、都是惑,迷惑,我们用这一句佛号把迷惑念掉,破迷开悟。悟就是觉心,觉心是清净心,觉心里面没有染污。自己必须要入这个境界,我们这一生就没有空过,这一生遇到净宗的机会就真的抓到了。要在这一生超生,超越六道轮回,不再干傻事。

  假如你的心不清净,今天我们非常热诚的在修学佛法,也在很认真的断恶修善,烦恼、习气、妄想、执著没断,你所修积这些叫大福德。大福德到哪里去受果报?来生来世一定有大福报,如果你五戒十善能够达到这个标准,你来生得人身,得人身必定是人间的帝王,现在民主时代的总统。跟著你同修的这些人,将来都变成你的院长、部长,都变成你的大臣。因为你贪瞋痴慢习气没断,你在这一生当中结的冤家对头也不少,将来人家那些人也有大福德,他也建立国家,好了,你们两个国家就要发生战争,像一次世界大战、二次世界大战。你杀害那么多的众生,你的福报享尽,第三世堕阿鼻地狱,那个要出来就难了。唯有学佛的人头脑清楚,才会把这个事情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这个世间是什么?世间的真相,就是善恶业因果报循环相续的现象,就这么回事。所以世尊在《金刚般若》上教诫,「菩萨不受福德」,这个有道理。决定不接受福德,决定没有一念要享受福德的念头,都不能有,你才能保持清净心。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,生实相就是保持高度的智慧,你的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都保持著高度的智慧。高度智慧就是清净心,才能与净土相应。

  所以法藏比丘,这是讲他在因地里面,看到许多刹土里面有一类众生这个现象,所以『选择此愿摄众生也』。这是说明他为什么要发这个愿?可见他发这个愿是有根源的,愿不是凭空发的。

  会疏曰,肉眼昧劣,不见一纸之外,但缘目前,思从於此,不见地狱重苦,勤修无勇,不见净土胜乐,欣求念淡。】

  《会疏》这一段也讲得很好,都是讲我们现在修行人的状况,愚昧无知的状况。我们肉眼凡心,心量窄小,眼光浅短,隔一张纸就看不见了。我们的思想、见解就受了这个局限,不能够超越。『不见地狱重苦』,所以我们修行不能够勇猛精进,功夫常常懈怠、懒散,没有见到苦。等到地狱相现前的时候,后悔来不及,那个时候太迟了。『不见净土胜乐』,胜是殊胜,无比殊胜的乐报你没见到,所以对於净土求愿往生的心很淡薄,这个意念很淡薄。我们冷静去观察就很清楚,不要看别人,看自己。修行人最好不管别人的事,管别人的事,烦恼就现前,管自己。六祖讲得好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,世界的事情与我不相干,我要管他干什么?管自己。看看自己还有没有这些障碍?还有没有这些毛病?这些障碍就是障碍我们不能生净土。过去生中生生世世,我们曾经多次遇到这个法门而没有成功,那些因素我们都要了解,障碍我们清净心的。我们还见不见世间过?还要不要干涉世间过?如果还见到,还要干涉,那就坏了,那就是自己的过失。

  这些事情,实在讲不必是学佛人,学佛人是世间第一等智慧的人,世间的读书人都懂得一个道理,所谓「来说是非者,便是是非人」。这句话重要的意思,不是叫你看别人,那个人讲是非,他大概是个是非人,不是的,是讲自己。我自己要是常常讲是非,反省一下,我就是个是非人。六祖大师讲的话也是叫你照顾自己,时时刻刻照顾自己的清净心,时时刻刻防止清净心被污染,这叫守道,修道、守道。我们对於世缘这个意念,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意念,冷静做个比较,哪一个强?口里说强没用处,「我要求生西方,愈早去愈好」,话说得很好听,这边一样也放不下。由此可知,心与口是相违背的,它不相应,这是我们念佛人的大病。念佛人,在过去李炳老讲的,一万个念佛人能够往生的也不过就是三、五个,原因在哪里?都在此地,世缘没有放下,往生的念头很淡薄。

  我们翻过来看一百零六面。

  澄宪曰,呜呼悲哉,不见地狱饿鬼之苦果,不见父母师长之受报,厌离心缓,报谢思怠。】

  这是很沉痛的感叹之辞。『呜呼悲哉』是沉痛的感叹。凡夫『不见地狱饿鬼之苦果』,这是三恶道的苦报。在美国电视里面,常常有个节目,「动物奇观」,希望我们学佛的同修这个节目可以多看看,你可以看到畜生道的悲哀。你看动物的互相残杀,所以六道里面称之为血途。畜生死,没有不流血的,互相残杀。你看这个,再看佛经,容易生警惕之心。畜生道一部分苦我们见到了,饿鬼道、地狱道比这个更苦,我们没见到。

  『不见父母师长之受报』,我们的父母过逝了,他到哪一道去?他受的是什么果报?如果没有学佛,在世的时候造作罪业,像《地藏本愿经》里面婆罗门女、光目女她们的父母,在世的时候不信佛,杀生、吃肉、毁谤三宝,造作这些重业,他在哪里受报?师长之恩与父母是相同的。我们现在学佛了,没有学佛之前,有世间法的师长,学佛之后,我们有教授佛法的师长,他们果报在哪里?教我们佛法的老师,他是我们的榜样,他今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受的是乐报。不知道求生净土的,依旧在六道轮回。这些事实真相,因为我们见不到,所以对於六道厌离的心迟缓。

  『报谢思怠』,思是念头,报恩的念头,「报」是对父母,「谢」是对师长,谢都是报恩的意思,报父母之恩、报师长之恩这个念头懈怠了。为什么厌离心缓、报恩思怠?就是你没有见到苦乐的真相,你没见到,所以勇猛精进提不起来。再看底下这一段。

  渧记云,如会疏等言。】

  这一句是指古德对《无量寿经》的注解,综合古人所说的。

  愿兴约灭恶生善,厌苦欣净,若尔,则非真土所得之益而已。】

  『真土』是讲极乐。

  今正约真土所得者,或有净土,其土圣众,虽有天眼,或见二千世界,或见三千世界,不能普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国,或有净土,其土菩萨,但虽得天眼,而不能圆具五眼,是以殊兴此愿而已。】

  我们先看这一段。这段是综合古德所说的,古德所说的我们虽然看得不多,前面也曾经看到几条,都能够与这一段意思会通。『愿兴』,兴是兴起,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发愿。发愿,『约灭恶生善,厌苦欣净』,这个意思就是讲,发愿就灭恶生善来说,就厌苦欣净来说。「厌苦」是娑婆世界苦,娑婆世界六道轮回里面有三苦。欲界里面的众生,苦苦、坏苦、行苦统统具足,都得要受。无量无边之苦,归纳起来不外这三大类,这三苦。色界天,苦苦没有了,它有坏苦、有行苦。因为色界天人五欲断掉了,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我们常讲七情五欲,他断了,他有禅定的功夫,所谓是禅悦为食,禅定功夫这些烦恼不起现行。我们净宗里面讲伏烦恼,它并不是断,它伏住了,确实五欲的念头、七情的念头,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,这些念头他不会起来了,不会起作用,因此苦苦没有了。苦苦就是通常讲的八苦,他没有这个。他有坏苦,他有行苦。到无色界天人,四空天,无色界天人连身体都不要,因为他没有身体、没有色身,当然他也不需要住这些宫殿、房屋,他不需要,因此他坏苦没有了。但是他有行苦。所以佛给我们讲三界统苦,愈往上面去苦愈轻,愈往下面苦愈重,最轻的是四空天人,最重的是三恶道。真正知道苦你才有厌离的念头,不再干这个事情,要放下、要舍弃。「净」是讲西方净土,对於西方净土有充分的理解,有真正的认识,知道这个地方超越一切诸佛刹土。而且弥陀跟我们有缘,我们想去是真能去得了,为什么不去?「欣」是欢喜,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个强烈的愿望能够生起来。这是说两个世界做一个简单的比较,我们应当要这样做法。

  下面说『若尔』,假如是以这个为前提,『则非真土所得之益而已』,「真土」是极乐世界,若尔,那就不是极乐世界所得的利益。为什么?综合前面诸位大师所说,『今正约真土所得者,或有净土,其土圣众,虽有天眼,或见二千世界,或见三千世界,不能普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国』。这前面我们读过,这是指十方诸佛刹土里面大小圣者。『或有净土,其土菩萨,但虽得天眼,而不能圆具五眼,是以殊兴此愿而已。』这是法藏比丘在因地里面,因为看到十方世界这些修行人,二乘圣者、诸菩萨众,虽得通,他通的能力有限。像小乘的圣者,他通的能力不能超越一个大千世界。所以阿弥陀佛才发这个大愿,才兴起这个大愿,那大愿就是底下讲的,我们再看下去,底下是愿文。

  故愿成就文曰,肉眼清彻,靡不分了,天眼通达,无量无限。】

  阿弥陀佛发这么个大愿。他的愿都兑现了,若有一愿不兑现,他发愿不成佛。他现在成佛已经十劫,每一愿都兑现。这是说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殊胜,果报太殊胜。

  等谓得一天眼则圆得五眼。】

  他方世界菩萨,得天眼不能圆具五眼,西方极乐世界往生的人,得天眼就圆具五眼,那怎么能相比?「本经第三十品中,彼佛刹中,一切菩萨,修行五眼,是其证也」,西方极乐世界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,也是圆具五眼,也都修行五眼。

  是以能见尘数佛国。】

  『尘』是比喻微尘数,数不清的,无量无边。

  明照众生,死此生彼。】

  这里面的一切众生,从这一道死,那一道生,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所有一切的状况都看得清楚。

  济生利物,常作佛事。】

  菩萨看到这个事情,明了这些事实状况,大悲心自然就生起,应化到世间,普度一切有缘的众生,他普度『常作佛事』。佛事是什么?总而言之,唤醒众生的迷惑之事,都叫做佛事。佛是觉悟的意思,众生迷惑颠倒,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离苦得乐,这些事都叫佛事。所以,佛事的范围非常之广、非常之深。

  是此愿之胜益也。】

  『益』是利益,『胜』是最殊胜的利益。

  我们读这些文字,要紧的是要细心去体会,认真的去反省,不能够含糊笼统看过,那个样子就得不到利益了。底下一段。

  会疏曰,天耳通者,能闻一切障内障外,苦乐忧喜,语言音声,无壅也。】

  『壅』是阻塞,「无壅」就是通畅无阻。你要是得天耳通,西方世界的人天耳彻听,那个境界也是微尘数佛刹一切众生苦乐忧喜的音声你统统听得见,所以才生起大慈悲心。第五十五段。

  魏译曰,国中天人,不得天耳,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,不悉受持者,不取正觉。】

  我们先看这一段。这是阿弥陀佛的愿文,就是四十八愿的愿文。魏译是康僧铠翻的本子,康僧铠翻的是四十八愿。『国中天人』,就是讲西方极乐世界往生的这些人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阿惟越致菩萨,哪有天人?天人之说,世尊在经上明白的为我们开示,这里面有两个意思。第一个意思,是没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前的身分。像我们念佛发愿往生的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他叫我们天人,我们从人道去往生的,有从天道去往生的人。到那边,那边都是菩萨,身分就改变了。你是在没有改变身分以前,这个意思,这第一个意思。第二个意思,是不论佛力加持,是论你自己现在断惑头数的说法。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得阿弥陀佛本愿加持,作了阿惟越致菩萨。实际上,我们见思烦恼一品也没断,等於他方世界的天人,这是第二个意思。

  所以这都要清楚,不能够忽略的。怎么个说法,他都有说法的道理在里面,而且其中决定没有冲突,的确是圆融的。这是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品位最下、能力最差的人,他也得天耳,而且天耳的能力跟诸佛与大菩萨几乎无二无别。后面是弥陀发的愿,『不悉受持者,不取正觉』。悉就是全部,全部的意思,就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,都包括在其中。

  唐译曰,国中有情,不获天耳。】

  『有情』跟人天的意思差不多。有情,情就是烦恼,烦恼没断的,叫做有情。

  乃至不闻亿那由他百千逾缮那外名说法者,不取正觉。】

  这两愿是一个意思。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他们的天耳能够听到十方一切诸佛说法,他们的天眼能够见到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。所以,他可以不必离他的座位,十方诸佛说法他都见到、都听到。他还要到诸佛刹土那里去拜佛、去供养,那是表他的恭敬心,亲自到那个地方去供养诸佛。所以,上能闻诸佛说法,下能听到一切众生苦乐的音声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到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圆满。这一点非常重要,希望我们从这个地方深深的去体会,细心的去思考,我们当前应当怎么样修学?

  当前,自己一定要知道我是凡夫,我不是菩萨再来的,我没有能力了生死出三界,我没有把握往生。在这个时候,什么最重要?往生净土第一重要。弘法利生可以摆到第二、第三,你才是个聪明人,才真正觉悟了。因为生到净土,你的能力恢复了,你可以到尽虚空遍法界弘法利生。如果这一生当中,我现在把弘法利生摆在第一,最重要,往生摆在其次,你一口气不来,还要搞六道轮回。这一轮回,这一生所修行的就忘得干干净净,你岂不是大错特错!真正觉悟的人、真正明白人,怎么肯做这个傻事情?所以晓得我们今天是求生净土是第一,换句话说,我们修清净心是第一,其余的这些工作我们附带做的。虽附带做,我们也很认真、也很负责,我们随缘而不攀缘,就是有机会在现前,我们认真努力来做。虽做,记住,《金刚经》上说过的,要若无其事,如果损害我们清净心,宁可不做。古大德教我们的,唐朝庞居士就说过「好事不如无事」。他是个大富长者,把家里所有的财产集中船上,沉到江底下。人家说,你那么多的钱,做点慈善事业帮助别人不好吗?他撂了一句话,好事不如无事,你们想想这个味道。

  所以,人家找到我们了,我们是要替他做事;他要不找,我谢谢他,我才不去拉信徒,才不去向人化缘。向人化缘,那叫找事做,那叫无事生事,那个错了。人家供养送来了,我们应当替他做。所以多就多做,少就少做,没,最好了,没就不做。事实真相要看清楚,清净心是第一。真的是世界危脆,人命无常,求生净土是我们这一生当中最大的一桩事情。

 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