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tbcollege logo
 
简体 正體
綱目模式
頻次搜索 
AND OR
 
02-031-0073 主講人 : 淨空老法師
             小字號    中字號    大字號

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 (第七十三集)  1996/4  美国圣荷西  档名:02-031-0073

  请掀开经本,第一百一十二面,倒数第二行,从末后的一句看起:

  四者,於忍辱中生决定心。】

  《弥勒发问经》里面讲的十种心,这也是求生净土的重要条件。前面三条我们读过了,这个第四条,『於忍辱中生决定心』。忍辱范围包括的很广,在大乘菩萨法里面是个很重要的科目,我们在《金刚经》上可以看到。《金刚经》是大乘菩萨法,菩萨法里面修学的纲领就是六波罗蜜,经里面,在六波罗蜜里面特别提到布施与忍辱,讲得最多。布施是修福,忍辱是能够保持,如果没有忍辱,一切功德都不能成就。忍辱,佛经上分为三大类,第一类是天然灾害的忍受。这些在近代,我们在资讯里面所听到的,相当频繁,比过去几年有增无减。当然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,生活、修学都要有极大的耐心,要能够忍受。

  第二类是人为的加害。人为加害,实在讲,也有很复杂的业因。那个人为什么找我麻烦,不找别人麻烦?凡是遇到这些事情,自己一定要认真反省。我这一世当中没有得罪他,他来找我麻烦,必定是过去生中的过节。不学佛的人往往不了解这个道理,於是他不甘心、他不服气,这里面就产生怨恨、报复,这个事情真的就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,这是一桩非常残酷的事情。六道众生里头,最不幸的就是这桩事情,就是冤冤相报。学佛的人,如果我们要说他所得的殊胜利益,第一殊胜利益是什么?就是听了佛这些开示觉悟了,凡是与我过不去的人我都能够忍受,我也都能够原谅。自己深深反省,必定是过去世也是这种态度对他,他今天报复过来。能够忍受,这个帐到此地就了结,绝不能够有丝毫怨恨之心。这个关系很大,这是真正第一殊胜利益,是真实的受用。这一生在世间,不怨天、不尤人,无论遭遇什么样的灾害都不怪别人。我们在《金刚经》上读到忍辱仙人,那是修菩萨道的时候,菩萨修忍辱波罗蜜,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,那是无枉之灾。遭这么大的劫难,忍辱仙人没有动一丝毫的瞋恚心,而且发愿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他。

  所以,外面境界实在讲没有好坏,好坏是在自己一念心,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观念,好坏都是在自己的观感。忍辱仙人对歌利王,为什么不责怪他,将来成佛还第一个度他?这就是他们的观感跟我们不一样,我们认为受了很大的委屈、很大的伤害、很大的耻辱,我们以为是这样的,决定不能忍受,非报复不可,这是凡夫的观念。修行的人的观念,遇到这个境界,他是菩萨、他是大善知识,他成就我忍辱波罗蜜。他给我这种伤害,看看我能不能忍受?能不能在这个境界里面还是心平气和,还是丝毫没有波动?观念不一样。他要不给这个境界,我怎么晓得我的忍辱波罗蜜圆满了,我成就了?这一念观感不同。所以外面境缘哪有好坏,好坏的确是在自己的念头,自己心清净,念头善,世间没有一桩恶事,也没有一个恶人;自己烦恼不断,这个世间连佛菩萨也不是好人。这是我们要懂得的,我们要忍受的,无论什么人一天到晚板著面孔,看到我们就讨厌,我们见到了恭恭敬敬,在这里头修,修忍辱、修清净心、修平等心,这就是真正善知识。不能把他看作恶人,把他看作菩萨、看作善知识,我自己成就了。善的境界里面没有贪爱之心,恶境里面没有瞋恚之心,这是修忍辱波罗蜜。

  第三类的是修法。我们今天讲学佛,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如果没有耐心,你的道业不能成就。所以,修道也要有高度的忍耐的功夫。

  这三类忍辱往往有连带关系,所以这三大类它是融通的。我们成就道业不简单,今天我们生在这个环境当中,说是要找一个很理想的道场,到哪里去找?走遍全世界你也找不到。什么地方人事物能如你意?为什么原因?我们过去生中,生生世世所修的不善业,这一生的遭遇都是果报。我们幸亏遇到佛法,幸亏遇到大乘,我们在这个境界里面得到解脱。什么是解脱?就是善恶我都不放在心上,顺逆环境我都能够忍受,境界就平等了。平等的境界就是最好修学的道场,一切时、一切处皆是道场,这样才找到一个真正的归依处。如果你心里面烦恼没有舍离,是非人我没有放下,你走遍全世界,你也找不到一个修学的道场,你也找不到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,你找不到。

  所以,在忍辱当中生决定心,什么决定心?决定不为顺逆境界所动,决定不为善恶境界所动。一心求出离,求出离三界,一心求生净土,就对了。这是第四个,决定心。

  五者,身心清净,不染利养。】

  这条非常重要。我们看看古今中外,在家出家,多少修行人到最后失败了。失败的原因就是贪著『利养』,这个例子太多了。我们有没有?如果细心去反省一下,也许就觉悟了。我今年年初在新加坡讲经,新加坡有位老太太,也是念佛往生。在临走之前,她这一口气咽不下,其中有个同修晓得,她有一栋房子,是政府给她的。这个老太太没有儿女、没有亲人,好像有八十多岁,是个孤单的老人,有些学佛的同修平常就照顾她、看看她。当中就有个同修告诉她,他说你是不是那个房子放不下?她点点头。他说不要管它了,随它怎么去。她还想找个人把房子处理掉。这个同修好,说不要管了,随它怎么去吧!她点点头,十分钟就走了。有一丝毫牵挂,差点就去不了,这是我们要高度警觉到的。我还有多少事情,要怎样怎样交代、吩咐吩咐,那就完了,阿弥陀佛来接引你,还得等待你去交代清楚,哪有这种道理!在平常就不挂在心上,钱也好、产也好、事也好,随它去,你才洒脱。哪有什么交代的?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

  佛法有护法神去护持,众生各有各的因缘,各有各的业报,你管这些事情干什么?我常常遇到有些同修,他要来问我,想印这个经,想印那个经,这些事情问我干什么?我的这些录音带,他们要拿到这里去听,拿到那里去广播,全与我无关,我讲完之后就没有了。要真正放下,彻底放下,丝毫不挂,心净则土净,你才能往生得了。有一丝毫沾染,这个佛堂,我走了之后要交代哪一个,要叫他怎么做,你决定不能往生,你决定还搞六道轮回。要真正把它舍得一干二净,谁拿去与我都不相干,这才行,你才能往生的了。这是我一生辛辛苦苦经营,那就完蛋了,你来生还得辛苦经营。无量劫来,多少人念佛不能往生,就害在此地,这个念头放不下。所以,好事不如无事,无事才能往生,好事不能往生,唐朝庞居士留下这一句开示。你做好事,你将来顶多是修一点有漏福报而已,你能往生吗?你的心能清净吗?不能,不可能,你心里面挂的东西太多了,这是最大的伤害。经上一再告诉我们,纵然供养恒沙圣众,圣众指佛菩萨,都不如这一生当中修正觉,我们改成这一生当中念佛往生,才是真正的正觉。不是念佛往生,都不是正觉。

  我们这一生这个成就,就是无比殊胜的成就,为什么?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你亲近阿弥陀佛,亲近十方一切诸佛如来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你要度多少众生!尽虚空遍法界是你的活动空间,哪里像我们现在拘束在此地,动弹不得。三界是牢笼,地球是个牢笼,没办法出去。这个国家、这个社会、这个小城是个牢笼,确实是重重监狱围绕著你,过这种苦日子。还有什么好留恋?还有什么放不下的?我劝大家的话都是真心话,我今年七十岁了,古人常讲「人生七十古来稀」,李老师七十岁那年就常讲了「我该死了,我应该要死了」。李老师七十岁以后,我们常常听到他这句话,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「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」,再不欺骗人。我要走了,要滚蛋了,这个世界与我无干了,我讲的话都是客观的话。所以你们修学佛法的,发心讲经的,我都劝你们,讲经是第二、第三,念佛求生净土是第一。你要把讲经摆在你一生的大事业,你也就完了。一定要明了这个道理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是无比殊胜稀有的因缘。你讲经的功德,弘遍全世界的功德,也不能与往生相比,那真是天上天下不能比。所以讲经是附带的,不是我们的正修,有缘就做,没缘就不做。

  一生没有做弘法利生的事情,往生的人也不少。可是你要晓得,你真正往生了,你已经做了弘法利生的事情,你做了个榜样给人看!你说法是言教,他做出个榜样是身教。谛闲老法师,民国初年,他那个念佛的锅漏匠,那个念佛的徒弟,一个字不认识,一部经也没学过,因为他不认识字,做粗活出身的。出家之后,老和尚只教他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就告诉他,你就这一句念下去,念累了你就休息,休息好了再念,日后准有好处。老和尚开示就到此为止,什么好处他也不晓得,他就听话,老老实实念了三年,你看人家走的时候站著往生。死了以后还站了三天,等谛闲法师替他办后事。你说他有没有做弘法利生的事?他做了。今天提起他的事迹,让我们晓得,我们起了感动,他这一表现就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,度众生不在乎言语。种种法门、种种善巧方便无量无边,不必执著,凡事随缘就好,这个要紧。你的心真诚,方法不懂,你所讲的也感动人、也能动人心。你的心不清净、不真诚,方法再巧妙,说得天花乱坠,讲的时候,人听得满有趣,出了讲堂门,什么也没有了。这些都是事实。所以,名闻利养决定不能沾染,统统放下。什么时候放下?现在就放下,就不要去理会,不要去放在心上。

  六者,发一切种智心,日日常念,无有废忘。】

  这一句就是常说的发无上菩提心,『一切种智』就是无上正等正觉。佛法里面讲智,有三种,有一切智,有道种智,有一切种智。一切智就是无上正等正觉里面的正觉,正觉是一切智,正等正觉是道种智,无上正等正觉是一切种智。我这样给你说明,你就容易懂了。所以,这一句就是发菩提心,菩提心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,大家容易理解、容易辨别起见,就是高度的警觉心,念念觉而不迷。

  『日日常念,无有废忘』,常念的是念无上正等正觉,大乘佛法修学的目标就是这一句。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「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」,这一句就是说这个。你要是得到这个法,就叫成佛。这个法有没有一定?没有一定。无有定法,名为佛法,「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」,《金刚经》上有明文。这个理与事都很深,确实像法藏比丘所说的,非我境界,这真的,不是我们的境界。《金刚经》是佛对谁说的?对法身大士说的,不是对普通人说的。什么是法身大士?四相破了就是法身大士,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,这就是法身大士,通常我们讲圆教初住、别教初地。还有我相、还有人相,决定没有证得法身;换句话说,他决定没有证得圆教初住的地位、别教初地的地位,他没证得。

  这个事情对我们来讲是真难,不是假难,我们不是上根利智,幸而遇到念佛法门。蕅益大师说得好,我们日常念念求生净土,念念想见弥陀,要无有忘废,就是这个心,这就一点都不错。其他的全都是虚妄的,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唯独这桩事情真实,忆佛念佛,没有事,想佛、念佛,只有这个是真的。所以一定要「日日常念,无有废忘」。

  七者,於一切众生,起尊重心,除我慢意,谦下言说。】

  这也是烦恼里面极重的烦恼,贡高我慢,自赞毁他。自赞毁他在「瑜伽菩萨戒」里面是列入重戒,在「梵网戒」里面它是轻戒,在瑜伽戒本里面它是重戒。这一条重要,为什么重要?这一条是普贤行的基础。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,普贤大士之德第一条就是礼敬诸佛。诸佛是谁?一切众生,诸佛里面讲的过去佛、现在佛、未来佛,未来佛就是一切众生。我们对一切众生有没有尊重心?如果你要是真想这一生往生,而且真想这一生上上品往生,你就非学不可。学什么?一切众生都是诸佛,一切众生都是菩萨,凡夫只有我一个。如果还有一个人是凡夫,我就瞧不起他,我还有一个瞧不起的;凡夫只有我一个,这才能做到一切恭敬,这是普贤行。他除障,这里说了,『我慢意』,慢是贪瞋痴,底下就是慢。极重的烦恼,由於这个烦恼,造种种恶业,有意、无意就造,障菩提道。

  『谦下言说』,谦是谦虚,下是卑下,真正能够做到自卑而尊人。菩萨之中,有一位叫常不轻菩萨,常不轻菩萨就是示现这桩事情,菩萨见到任何人都顶礼。在民国初年,民国十几二十年的时候,中国江苏镇江的金山寺,有一位妙善法师,后来人称他作「金山活佛」。这位法师的行谊很像佛门里头流传的济公长老,不修边幅,人很随便的。乐观法师曾经见过他,跟他在一起住过二十多天,所以乐观法师写了一本《金山活佛神异录》,就是他的一些故事。这个书过去在台湾出版的,但是我没见到,我是到新加坡才看到,有一位同修拿来了这本东西来给我看。我一看是乐观法师写的,我就很仔细的从头到尾看了一遍,看了我很喜欢。乐老跟我也有一段因缘,我早年在台北,第一次讲《弥陀经疏钞》,那个时候我没有经本,听众大概有一百人的样子,在「莲友念佛团」。乐老知道了,送了一百本经书给我,我们对他非常的感激。所以这本书,我在新加坡就给它翻印了两千本流通。

  妙善法师的行持就是常不轻菩萨,任何人向法师顶礼,他一定跪在地下回拜。他不像一般的法师,居士顶礼,「好,一拜,起来吧!」他不是的,他一定拜在地下。确实,这一条「於一切众生,起尊重心,除我慢意,谦下言说」,妙善做到了,他是现身说法。他也没有讲过经,但是平常跟人家谈话,几乎句句都是佛法。

  八者,於世谈话,不生味著。】

  这就是跟世间人接触谈话的时候。世间言词里面有很好的、有很美的,像这些好的文学作品、诗词歌赋,也很能令人流连的,很能让人喜爱的。这就是世俗文人的习气,这个习气有碍於修行。早年东晋时代,慧远大师在庐山创建莲社,这是净土宗第一个道场,同修一百二十三个人。在那个时候,谢灵运这诸位读书人都知道,历史上有这个人,是东晋时代的文学家,文章确实写得好,古文里头收集的有。他想参加莲社,遭到远公大师的拒绝。远公大师为什么拒绝他?喜欢做文章、喜欢做诗,这个习气太浓,成天搞这些东西,扰乱人修清净心。远公觉得他文学习气很重,不欢迎他参加莲社。另外有个人,没有想来参加,远公倒是邀了他几次,但是他没有来,陶渊明。慧远大师找过他几次,欢迎他来参加,他没来。陶渊明洒脱,心地清净。

  所以与世间谈话,再美的言词也『不生味著』,这个「味」我们称为味道,「著」是执著。世间的文学什么味道?喜怒哀乐。文学作品里面最普遍的,中国的四大小说,《三国演义》、《红楼梦》、《水浒传》、《西游记》,你去看这个,动心。你的感情随著他文字在跳动,他喜欢你也跟著喜欢,他忧你也忧愁。现在这些作品很多搬到电视上去,搬到广播上去,世间人都贪著这些。比这个更次一点的就更多,不胜枚举,包括现在的歌舞、唱歌、跳舞、戏剧,统统包括在这里面。

  九者,近於觉意,深起种种善根因缘,远离愦闹散乱之心。】

  『近』是接近、是亲近,接近正觉。一个人能够觉而不迷,自然就正而不邪、净而不染,觉正净是一而三,三而一,一个得到,其他两个必定得到。从这里面自然就『深起种种善根因缘』。所以道人,修道人,一定要住在定境里面,『远离愦乱』,热闹场所要离开。这是讲环境能够影响我们心理,到环境不影响心理的时候,你已经得三昧,也就是说你已经住正定聚。这一切环境,人事、是非、善恶你都放下,你都不理会、都不在意了,你就入正定聚,那是正受,这是最难得的。如果功夫没到,环境还是会影响你情绪,那你就要觉悟,你最好能够离开、能够回避。古人懂得这个道理,所以修学的道场一定是建在山林之中,不但远离都市,就连村庄都远离。

  古时候在印度,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,因为他们行托钵的制度,道场建得与城市距离太远,托钵不方便。所以一般道场的建立,最理想的距离是三里,你托钵比较方便。可是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,托钵的制度在中国就没有能够实行,所以中国寺院、丛林都是自谋生活。有些寺院有山、有田地,这些山林、田地租给农夫去耕种,他收租,收租就是收粮食,那他主食就不成问题。蔬菜多半是出家人自己种的,寺庙旁边有菜园,自己种菜。所以我们在寺院执事里面,我们看到有菜头,菜头是什么?种菜的,在寺院里专门管种菜的,种菜也是修行。一百零八个执事里头有他的职位,有这么一份工作。

  在现代的社会又变了,从农业时代变成工业时代。古时候山林寺院现在也开了马路上去,变成观光旅游的点,也没法子修行,也得不到清净。佛在《法华经》上讲的话,我们愈想愈有道理,佛在那个时代,把我们现前社会已经看得很清楚。他说在末法时代,对一切众生弘扬佛法,只适合於讲大乘,不适合讲小乘。大乘、小乘差别在哪里?小乘是保守的,大乘是开放的。现在讲民主自由开放,你说保守,落伍了、不合时代,人家不要。所以现代一定要讲大乘,也就是说在自由民主开放的社会里面,我们应当如何「远离愦闹散乱之心」,这个事情比过去当然难,难得太多了。但是讲到成就,比过去的成就自然也高得太多了。从前远离这些境界他得清净心,现在在这个境界里面,复杂的社会里面得清净心,比从前人的确高多了;换句话说,古时候那些修行成就的人,如果生在现代这个时代,他未必能成就。现代这个时代能成就,决定超过古人很多倍,为什么?真看破、真正放下了。

  不但放下,彻底放下,知道世间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毫无滋味。这些现象究竟是什么?《般若经》上讲得非常清楚,是一种错综复杂业因果报的循环相续的现象。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决定不是真实的。《金刚经》上一首偈说尽了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这是讲现象,「如露亦如电」是讲它存在时间的短暂,露是讲它的相续相,电是讲它的真相。所以,要能够体会到这桩事情、认清这个事情,哪有放不下的?哪里还会再有执著?一切人事物在面前,你说好,好;你说不好,不好。你问我,我没有意见,毫无意见。为什么没意见?因为都是虚幻的、都是假的、都是一场空,还有什么意见?有意见就是真的,就不空。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你还有什么意见?这样才能够远离愦闹散乱之心。这是大乘法。

  十者,正念观佛,除去诸根。】

  这一句里头这个『除去诸根』,跟大势至菩萨所讲的「都摄六根」的意思是相通的,他都摄六根。此地讲「除去诸根」,是除去诸根的不正当的用途。眼分别色,耳分别声,六根分别六尘境界这是错误的,意根的贪著,把这些不正常的作用除去。除去之后,就是唯识家所说的,转八识成四智,由此可知,四智菩提是六根的正用,用的正确就叫菩提,错用了就是凡夫、就是烦恼。教给我们『正念观佛』,此地用观,为什么不用念?其实,观的意思跟念的意思相同,同中有不同,就是念里面,有离心意识念,有没离心意识念,都叫念。有没有离心意识很难辨别,但是用观,那就清楚了,观是绝对离心意识的,所以佛家讲「观照」。

  《心经》,观世音菩萨给我们做了个榜样,他用的是观,「观自在」,底下是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他用的是观照。这也是行门的纲领,这是从修行方法上来说的,方法里面的原理原则。最初就是从观照入门,观照怎么修法,不能不知道。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眼见色,耳闻声,鼻嗅,舌尝,这都在日常生活当中,在六根接触外面境界里面,学什么?学不分别、不执著、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就是观照,这就叫修观。外面境界清不清楚?清清楚楚,不是说我不分别,我就看不见,我不分别,我就听不见了。照听、照看,那是照,照里面清清楚楚,但是里面确实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没有起心动念。不起心、不动念是定、是清净心,不分别、不执著是慧,是真智慧,这是定慧等学。在哪里学?一切时一切处。所以前面讲了,菜园里面种菜的他也是定慧等学,他也是在修观照,跟在禅堂、念佛堂那里修行决定没有两样。这才真正能够明了佛所讲的,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。

  六祖惠能当年在黄梅八个月,碓房里头舂米破柴,别人在禅堂里面参禅,听老和尚天天讲开示,他们用的功夫怎么样?一样的。能大师舂米是参禅,破柴也是参禅。问题就是你会不会,会不会用功!他舂米是观照,在修观,破柴也在修观;菜头在菜园里头种菜,他还是修观。你说哪一法不是佛法?哪一门不能成佛?若有一法、一门不能成佛,佛法就算不了高明,佛法哪能说圆融?《华严》里面四无碍法界怎么能讲得通?所以你要懂得,法法皆是佛法,不但是佛法,法法皆是圆融的。唯有真正通达,深深体会,他生活里面得到乐趣,他的生活活活泼泼,真的活起来了。没有见到这个理,没有明白这些事,六道众生的生活,佛菩萨眼睛当中看到是死气沉沉。不要看他一天到晚好像忙得不亦乐乎,他忙什么?名利,钻到名利里去了,后果怎么样?三途里去了,暮气沉沉。佛菩萨、学佛的人的生活活活泼泼,前途是无限光明,无论在哪一行,无论做什么工作,他的功夫没有中断,正念观佛。佛是什么?佛是觉,佛是正,佛是净。

  佛法最要紧的是讲入,契入境界你才得真实受用。许多人学佛学一辈子没入门,不能契入,没入门,没有入门,得不到受用,还是烦恼、还是忧虑、还是苦痛,他没有得到解脱;如果入门的话,就得解脱了。解脱的相,是你的忧虑、牵挂这些东西统统没有,你的烦恼、苦痛都没有了,这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。如何能入?大小乘经论上告诉我们,入不二法门,入空、无相、无愿法门。任何一部经典,不仅仅是《华严》,你仔细去观察,里面必然有四个阶段,信、解、行、证。证就是入,信解行,你要不入、不证,得不到受用。证入是我们现实的生活,许多人搞错了,以为证果应该是死了以后的事情,死了以后什么事都没有了,哪里还谈得上证?证果是现在的事情。行,行怎么样能证?行要融合成一,就证了,所以我们念佛,提倡一心称念,一心就证了,就入佛境界。我们今天念佛为什么不能证?因为我们是二心、三心在念佛,不是一心称念。学教的,展开经本不知道如来真实义,什么原因?三心、二心在学教,这怎么行?不懂得一心绝妙!

  我们在讲席当中讲得很多,以净土来说,信愿行,如果把信愿行分做三个阶段,你没入,你不入这个境界,你没有得到净宗的妙处。三个要变成一个,你就契入了,你就证得了。信里面有愿有行,行里面有信有愿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,一、三不二,你就入不二法门。你要把这个分做三个,你就没法子入。所有一切法都出不了这个原则,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,这就是诸佛如来的境界。你要入这个境界,你就成佛了,你就得大自在。

  这些年,我们为了便利同修们修学,将佛法重要的纲领节录成十句。我们所修的就是修这个,我们所传的就是传这个,帮助别人的也是这个,千经万论所说的也不离这个。就是「真诚,清净,平等,正觉,慈悲」。如何能得到?最重要的关键就是「看破、放下」,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「自在、随缘」,最后我加个「念佛」求生净土,那就圆圆满满了。这个十句,一就是十,十就是一,你要懂得这个意思。什么叫真诚?清净是真诚,平等是真诚,正觉是真诚,慈悲是真诚,乃至於自在、随缘、念佛都是真诚。一个一定包括其余九条,这才是不二法门!什么是清净?真诚是清净,平等是清净,乃至於自在是清净、念佛是清净。每一条里面都圆圆满满的包含其余的九条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那个一不是定一,是任一,任何一个;任何一个都圆满包含著一切,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,你就入了,你入境界了,入不二法门。

  如果你看到这十条,还是十个,我心很真诚了,可是慈悲还欠一点,那是假的,你真诚是假的。一必定具足十,那是真的,少一条都是假的,你没有契入。所以你一条意思不懂,你看前面九条,九条是注解这一条的。它是圆融的,它是个整体,不是分割的。那你的心怎么会不清净?怎么会不平等?心清净平等,这里头有真乐,那个乐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得到的,真的乐。为什么你不能体会?你没入这个境界。古人有个比喻,「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」,你没有喝,你怎么晓得它的温度?你一定亲自尝到,你才晓得。但是你没有契入这个境界,你永远不会知道。无论怎么讲那也是道听涂说而已,不是自己的境界。

  这是十句,十句刚才说了,也是每一句里头都含摄其余的九句,这才叫一心不乱。如果不能圆摄、圆融,那不叫一心,一心里面的境界无量无边。我们再看底下一段,底下一段是接著这个来的。

  宗要曰,如是十念,既非凡夫(所能),当知初地以上菩萨,乃能具足十念。】

  这个的确,句句都不是我们现前的境界,但是我们要知道、我们要明了。虽不是我们的境界,但是可以做为我们现前修学的参考。做不到,要认真努力向这个方向去做。用它做标准,修正我们错误的观念、错误的行为,这就对了。要具足做到,前面跟诸位说过了,是法身大士的事情,他不是凡夫。这个『十念』就是讲弥勒菩萨的十念。

  望西云,宗家不尔,今之十念,但是口称,上尽一形,下至一念,通於三辈,摄於九品,莫不皆往。】

  这是解释第十八愿「十念必生」,我们引用了这么多的经论,弥勒菩萨也讲十念,但是跟四十八愿第十八愿里面讲的十念意思不一样。十八愿讲的是人临命终时,就是念佛,念十声佛号,这个叫十念。『宗家不尔』,「宗家」是善导大师,古时候这些大德们对於善导大师的尊称。宗家有一点像我们讲宗祖一样,世法里面讲宗师,有这些意思。过去也有称宗长,意思都相同,都是一种尊称,对善导大师。

  他说善导大师的说法,『今之十念,但是口称,上尽一形』,「一形」就是一生,一生修十念法,用这个方法来修行。我们也是得到这段经文的启示,所以我们提倡十念法,这个十念就是念十声佛号,一天念九次,最少念九次,当然次数是愈多愈好。因为这种念佛的方法时间短,你十声佛号念下去,大概一分钟可以完成。时间短,容易摄心,因为念佛主要的要讲求功夫,这里头决定要做到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。不夹杂是最难的事,念佛里面有夹杂,你的功夫全破坏了。我们十念当中求不夹杂可以做得到,太长的时间,妄想就起来了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,这十句里头没有夹杂,这个可以做到。所以我们一天多做几次,好,我这个是确实真实的功夫,里面就真正做到不夹杂。你每天修的次数愈多愈好,这是上尽一形,就是你一生。

  『下至十念』,这个「十念」是临终十念。『通於三辈,摄於九品』,由此可知,三辈九品都包括在其中,用这个方法都能成功。所以品位高下,是在你念佛功夫的浅深,不在乎多少。功夫是什么?真正念到心清净,我念佛的时候心清净,不念佛的时候心还是清净,能够保持著清净,这叫功夫,一心不乱是功夫。起了一个念头,那就不是一心,起一个念头,你的心就乱了,就不是不乱。如何能够长时期保持一心不乱,这是念佛的真实功夫,这叫做念佛三昧。所以『莫不皆往』,决定往生。

 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