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tbcollege logo
 
简体 正體
綱目模式
頻次搜索 
AND OR
 
02-034-0135 主講人 : 淨空老法師
             小字號    中字號    大字號

大乘无量寿经  (第一三五集)  2002/12/28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档名:02-034-0135

  请掀开经本,科会第三十七面倒数第二行:

  菩提道场第十五】

  从十三品都是讲依报的庄严,世尊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,表面上看是说西方世界的生活环境,实际里面所含藏的义理很深,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。从第十四品到第十七品的科题,你们在科判里面看到,「重显依报庄严」。我们读过《华严经》,都晓得依报里面没有一法不是很深很广的表法义趣,我们从这个地方去观察、去思惟、去体会,才能得到如来甚深的妙法。

  今天这是第十五品『菩提道场』,品题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「道」,题目里头最重要是道。什么道?菩提道。「菩提道」这三个字是指究竟圆满大觉世尊所证的大道,这是转凡成圣的处所,所以叫菩提道场。十方世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在这个道场很自然的、很容易的就能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。这是一切诸佛世界里面都没有的事情,唯独弥陀净土特殊,所以十方诸佛没有一个不赞叹。

  我们在《弥陀经》里面,诸位常念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,「六方佛赞」;罗什大师的翻译随顺中国人的喜爱,中国人喜欢简单,把十方省略为六方。诸位如果看到玄奘大师的译本,你就知道《弥陀经》里面赞叹是十方佛;十方、六方意思都一样,说明一切诸佛无不赞叹阿弥陀佛,而弥陀净土里面的中心就是菩提道场。最不可思议的是菩提道场处处都有,不在一个地方;要在一个地方,我们又感觉得困难了,恐怕自己很少有机会去亲近了。殊不知弥陀确确实实神通广大,这样的菩提道场在西方极乐世界也是遍国土,处处皆是。

  在《华严经》上,我们看到无时无处不是菩提道场,问题就是你会不会。禅宗宗门大德常常测验学人,问:你「会么」,这两个字里面的意思深妙无穷。问题你会不会,会是什么?你能够懂得六尘说法,见色闻声无一不是悟处,我们佛家常讲开悟。帮助你开悟,转迷为悟,转识成智,转烦恼为菩提,转六道为一真法界,转一切众生为诸佛如来,这是菩提道场。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懂,然后你才晓得菩提道场里面,事里头显示著它的深义、它的密义。

  我们学佛的同学都明了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他们自己也是从凡夫,跟我们一样,修成正果,修成无上的佛果。他怎么修的?离不开戒定慧三学。诸佛如来帮助一切众生,就是他自己修行证果的经验,传授给我们,提供给我们;也是三学,转恶为善是戒学,转杂乱为专一是定学,转迷惑为明了是慧学。你在哪里转,那个地方就叫道场,道场不一定要有房舍、宫殿、建筑,不一定!你在什么时候转,什么时候就是道场。我这个讲法诸位好懂,一定要记住。

  我们看佛为我们留下来这么多经典,现在编成一部丛书,我们称为《大藏经》;《大藏经》里面分类,就是分的经、律、论,叫三藏。经偏重在定学,律偏重在戒学,论偏重在慧学,还不是以这个教人吗?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把它的纲领掌握住,原则掌握住,这就是佛法里常讲的总持法门。佛经里面讲的总持,现在我们所说的总纲领、总原则,就是戒定慧三学;如果违背戒定慧三学,你就不是学佛法了。我们究竟有没有在学佛?常常跟这三个原则、三个纲领要去对一对。

  戒律无论再多,总的原则就是转恶为善,你首先要明了什么是恶?什么是善?对於善恶没有能力辨别,那就是愚痴,我们一般人讲的糊涂。这个辨别实实在在不容易,佛教初学,给我们讲的善恶的标准,最简单了,得从这里下手,就是十恶十善。十恶分「身、语、意」这三类。身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淫欲(在家同学不邪淫),这是三善,身的三善。口,不妄语、不两舌(两舌是挑拨是非)、不绮语(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别人)、不恶口(恶口是说话粗鲁,话讲得很难听),这是口的四种善。意,意是心意,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这些合起来是十善,十善的反面就是恶。这是佛教诫初学,最低限度我们要把十善做到,断十恶,修十善。

  十善修好了,是不是就做了佛?也可以这么说,佛法做到究竟圆满就是十善业的圆满。十恶,丝毫的恶念都没有了,不但是恶行没有,恶的念头没有,十善圆满具足,到究竟圆满具足是如来果地。你看看佛教人真是慈悲到极处,一丝毫吝法都没有,你头一天来就把究竟圆满的法传授给你,到究竟圆满还是这个法,这才叫好老师、真善知识。古时候善知识教学大概都是这样,你看在世间法里面教童蒙,四、五岁的小朋友可以开始念书了,念《三字经》。《三字经》一开头就是把圣人所证的大法传授给你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那是大圣大贤他们所证得的,一开头就传授给你。你将来一生就是求证实这一桩事情,这是一生修学的总方向、总目标,肯定一切众生本性是善的,在佛法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。

  人为什么会变成不善?为什么会造作罪业?那是习惯,染上不良的习惯,习惯久了就变成习性,习性不善;习性不是本性,本性里头决定没有,这是习性,染上这个习性。现在世出世间大圣大贤教导我们,教什么?把习性放下,恢复本性,这是圣贤的教育,这个道理我们要懂,这种教学就是菩提道场。所以我们要肯定三学是道场,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,我们学佛一定要记住,从哪里学起?从十善业道学起。

  我们净宗学会成立,在缘起里面很清楚、很明白的提出,我们行门五个科目,这个非常重要!能解不能行,你是凡夫,你解决不了问题。什么问题?三途六道,你出不了三途六道;要想出三途六道,你要行要证,信解行证。你有信有解,你在这个世间算是一个很聪明的人,但出不了六道轮回,也没有办法往生极乐世界。你真正要想往生极乐世界,你要修行,要把你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。什么是错误的行为?十恶是错误行为,十恶就是不孝父母。为什么?父母心里难过,你怎么造这种罪业?十恶就是不敬师长,怎么对得起老师?父母、师长这是德行的大根大本。

  我们学佛整个来说,所依靠的指导原则就是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世尊跟韦提希夫人所说的三种净业,我们通常称为「净业三福」。头一条教导我们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我讲过很多,孝亲、尊师、培养慈悲心,统统落实在十善业道;没有十善业,前面三句是落空。前面三句全部落实在十善,十善不重视那怎么行?

  《十善业道经》在过去我们详细的讲过一遍,希望诸位对这些道理要真的明了;真明了了,你就一定肯做。你为什么还做不到?实在讲,你对经义没有通达、没有明了。这个话是早年章嘉大师跟我讲的,他告诉我佛法(就是佛法的修学)知难行易。这个行易是有证明的,《华严经》上善财童子一生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,这容易!《法华经》上说龙女八岁成佛,容易,不难!行真的容易,知难。那行为什么你做不到?你不了解,你不明了;如果彻底通达明了,做实在是太容易了。所以释迦牟尼佛一生,当年在世一生讲经说法,天天教学,帮助我们明了。

  释迦牟尼佛,在经典上没有看到他打一次佛七、打个禅七,没有,从来没有过。为什么?修行是你自己的事情,那不是难事情,难在你对於事实真相了解得不够深、不够透彻。所以要劳累他老人家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,帮助我们信解,行证是我们学生自己的事情。你解得愈深、解得愈透彻,你的信心才坚定,信心是正信、真信。落实在哪里?落实在行证。肯定,不是讲天天,时时刻刻反省检点,改过自新。起心动念,言语造作,佛说的这些经论,经论里面的道理,经论里头的教诲,那就是善恶的标准。符合佛所说的是善的,我们一定认真努力去做;与佛所说的相反,那一定是不善的,我们一定要把它断掉,断得干干净净,这就对了,这叫修行。

  修行,诸位必须要知道,在哪里修?在起心动念。我这个念头起来,觉得对自己有好处,对别人不利,这是恶。对自己有好处,对别人不好,怎么是恶?明明是好事,对我有好处!你的标准跟佛所讲的标准不一样,佛讲的标准真有道理,我们的标准错了。错在哪里?佛在经上常讲,大小乘一切经论上都说到,你为什么会堕落到六道?你为什么会堕落到三途?就是因为你有个「我」,起心动念「对我有好处」是增长我执。增长我执的果报在哪里?肯定堕落在三途六道。

  什么是智慧?无我。你看《金刚经》上不是说「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」,那是觉悟的人。我们早年对於经教没有深究,含糊笼统,总以为佛说的这个话是大菩萨的境界,这不是凡夫,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。仔细看看《金刚经》的经文,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是什么人的境界?须陀洹,小乘初果!小乘初果四相就破了,当然他的四相破得不够深;阿罗汉也破四相,权教菩萨也破四相,法身菩萨也破四相,破的浅深程度不一样。换句话说,须陀洹的是最浅的。六道的凡夫已经不能跟他相比,没有法子相提并论,这个道理要懂。

  六道里头,你修的福报再大,你能够享受果报,大梵天王、摩醯首罗天王,这是六道里头福报最大的了;还是有寿命,还有生死,还有六道轮回,它不是究竟法。定功再深,你生到四禅天,生到四空天,出不了六道轮回!既然出不了六道轮回,你一定要知道,就像《地藏经》上所说的,生生世世肯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,三善道的时间短。佛在经上也是这个说法,说得非常肯定,我跟大家解说也非常肯定。我们凭什么这样肯定?相宗里面跟我们讲八识五十一个心所,心所法里面有善心所、有恶心所,善心所只有十一个,恶心所有二十六个。这就说明这是习性,习性里面恶多善少,所以人起心动念恶念多过善念,道理在此地。这是有道理,不是没有道理的!

  外面的境界,恶缘多过善缘,在今天的社会,诸位已经很清楚、很明白了。我们受影响是受恶的影响多,受恶的影响严重,受善的影响少,受善的影响那个力量很微弱。因此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自自然然就恶多善少,天天在造恶业。善业敌不过恶业,到临命终时,还是先到恶道里面去消业障;恶道不是不好,饿鬼、地狱、畜生是替你消业障的。你要不造恶业,根本就没有三恶道,三恶道是恶业变现出来的。这何必?

  人天,天上阿修罗也算是善道,善业变现出来的,不是真的。清净心里头没有这个东西,一真法界里头也没有这个东西,所以这些现象是幻相,梦幻泡影,它不是真实的。我们非常不幸,落在这个里面,就像作梦一样,梦中境界,经典里面佛常常用「梦幻泡影」来做比喻。虽然说了四个,最主要的是梦,其他的是陪衬,人生一场梦,何必做恶梦?何必在梦里头造业?

  总得要觉悟,头一个一定要断恶修善,人能断恶修善,你的命运就改变了。所以印光大师,这是我们最近的一位大善知识,他对於我们现前的社会了解得很透彻。挽救世道人心,帮助苦难的众生,他不用佛经,他用《了凡四训》,他用《感应篇》,用《安士全书》,真正是慈悲到极处。我们真正要想把恶断掉,真正发心修善,这三本书(印祖给我们选定的)就是最好的教科书。依照这个方法修学,首先肯定不堕三恶道,人天的身分你有把握掌握住,从这个基础上再提升,那就是佛法了,修学佛法了。

  所以你看看佛经一切经里面,你常常念到「善男子善女人」。那个善是什么标准?小乘里面的标准就是十善业道,断十恶,修十善,这样的男子女人是佛在经典里面所称赞的,最低的水平!再提升一级,那就是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这是佛法里面的善男子善女人。具足断恶修善,具足十善业道,不犯十恶,这是世间的善男子善女人,不是佛法的。佛法里面,具足三皈五戒,包括出家所有一切戒律,小乘的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;发菩提心,那就是大乘的善男子善女人,菩提心跟菩提道就相应了,那就是大乘的善男子善女人。佛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就怕我们自己错会了意思,自己恶念纷飞,嘴里头能讲一点、讲几句佛法,就以为自己是善男子善女人,这个犯的错误就太大了。对於佛法信不信?自己以为信,实际上没有信。

  这一桩事情,我记得我在讲席里头也常常勉励大家。我学佛七年出家,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,就讲经,两年之后我才去受戒,受戒的因缘成熟了,我去受戒。受戒之后,佛门都有规矩,去谢老师,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,我到台中去向他老人家礼谢。我在门口,他在里面看到了,看到就招手要我进来。我走进去,他手指著我:你要信佛!你要信佛!说了好几句「你要信佛」。我的头都大了,我是佛学院的老师,现在又受了具足戒,怎么叫我信佛?他叫我坐下,告诉我信佛不容易,有许多老和尚到八、九十岁,死了还不信佛。这是愈讲我愈不懂了。

  怎么样叫信佛?依教奉行才叫信佛,我这才明了。佛教你十善业道,十善业道你没有做到,你不信佛;佛教你三皈,三皈是觉正净,「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,净而不染」,你没有做到,你不信佛;五戒一条也没有做到,你不信佛。会讲经、会入定没有用,他不信佛,那有什么法子?我们这才真正懂得老师所讲的这个意思。你看看老和尚到临走的时候了,贪瞋痴还放不下,不信佛!为什么?他还是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,心里头还有是非人我,还有贪瞋痴慢,牵肠挂肚的事情还很多,不信佛!佛心清净,一尘不染。这是我受具足戒之后见老师,老师教导我的,那个标准是真实的标准,不能以我们自己妄想分别执著做标准,这个标准肯定落三途,一定要用佛的经教做标准。

  所以在家人,我们不讲佛弟子,在家人一定要能够做到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这样的人生生世世不堕三恶道,他的福报在人间天上,这是世间一般人。学了佛之后,那比他们就高了。高在哪里?你依照佛陀的教诲,修正你错误的行为。这个修行,我刚跟诸位讲在起心动念,在言语动作,念头才一起,立刻就要觉察这个念是善是恶,这个念跟佛在经上所讲的相应不相应。如果是个善念,好,你要保持;如果是恶念,赶快就要把它断掉,不能让恶念相续。

  第一个念头起,这是正常的,因为习气,无量劫来的习气,它会起念头。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,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念起是个自然现象,你在六道里头薰习这么久已经成了习惯,它会起来,这个不怕。怕的是什么?怕的是觉悟太迟,赶快觉悟!

  我们净宗觉悟的方法妙极了,这个觉悟就是一句佛号。念头才起,「阿弥陀佛」,把念头压住了,念头都归到「阿弥陀佛」上去,这个好!特别是要控制恶念。我劝勉同学们,特别是劝勉出家的同学,我们功夫不得力,不但功夫不得力,连经教都没有能力受持;再说得浅一点,经教不能够透彻理解,不能正确理解,解错了,曲解了,这种现象太多太多了。什么原因?烦恼覆心。头一个烦恼是自私自利。释迦牟尼佛没有自私自利,他一切都放下了,这是他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、好模范。

  我们如果还有名闻利养,还会贪图五欲六尘享受,你这些东西不能放下,经听不懂,真的!什么时候你能听懂,你听得会有味道,听得有悟处?你要把障碍去掉。我讲十六个字,常讲!「自私自利」要放下,「名闻利养」要放下,「五欲六尘」要放下,「贪瞋痴慢」要放下。你能把这十六个字放下,断恶修善你很容易做到,一点都不难。再进一步,三皈五戒对你不是难事情,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,对世法对佛法,你确实能够做到「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,净而不染」,你能够入佛门了。这十六个字放不下,你入不了佛门;入不了佛门,就是经典你入不进去。

  经典里面的理论不能够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,经典里面的教训不能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,这样学佛就白学了。利益在哪里?阿赖耶里面落一个佛陀的种子,好处就在这里。这个种子是金刚种子,永远不坏,不知道到哪一生哪一劫你再遇到缘。我们今天能够遇到佛法的法缘,都是过去生中就是种了这个种子。假如过去生中能学得好,现在怎么会跑到这个地方来?最低限度你们到四圣法界去了,不会在六道里头。在六道里面,换句话说,是没学好,没有真懂,没有认真去修行。所以,这个最高的指导原则要掌握住。

  道场,黄念祖老居士在注解里面,他说了五个意思,这五个意思都是经典当中所说的。第一个意思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印度菩提树下示现成道,那个地方叫道场,这是第一个意思。第二个意思,指得到修学的方法,像《维摩经》上所讲的「直心是道场」。《维摩经》里面讲得很多,就看看你真的觉悟了,你是在哪个方法里面觉悟的,那个方法就是道场,这是讲法是道场。第一个讲的是场地、场所是道场,这是讲法是道场。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觉悟的,《无量寿经》是道场;《弥陀经》里面觉悟的,《弥陀经》是道场。像六祖惠能他从《金刚经》开悟的,《金刚般若》是他的道场,这是第二个意思。

  第三个意思,通常我们一般供佛的场所称为道场,这就是现在所讲的寺庙庵堂。家庭里面,你家里有个佛堂;没有佛堂,有人在客厅里面也供佛像、供菩萨像,都叫道场,所以道场意思很广。第四个意思是学道的处所。第五个意思是通指一般寺庙作道场。这个地方所讲的是第四个意思,我们学道的场所。学道的场所没有一定,我们在此地一起共同学习,这是我们的道场。

  学习要真做,要像诸佛如来、祖师大德,前面一品里面讲的「宝树遍国」,意思就是讲的要树立学习的形象。特别是学道,这个道就是觉正净。觉正净在哪里表现?在我们的身相上表现,那么你走到任何地方都是道场。果然行道,你一定是大慈大悲,你一定是普度众生。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,遇到一个人你也会给他讲。不是讲一部经,不是讲一部论,讲什么?点醒他,帮助他觉悟,帮助他改过自新。看到他犯了错误,你会劝告他,那就是道场。你在路上碰到他,劝他几句,那个马路上就是道场。所以这个道场是广义的,不是狭义的。

  这个品题是「菩提道场」,看到菩提我们就想到菩提树,因为经文一开端:

  又其道场。有菩提树。高四百万里。】

  树就是什么?树立形象,这是宝!宝,我们从最浅显的含义里面来说,中国人讲道德,在佛法里头也讲得通;道德是宝,这就是佛经里面常常用菩提树来表法。道是自性的理体,是自性的德用,一切众生个个具足,法尔如是。这是佛在经上常讲的「在凡不减,在圣不增」,所以佛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。为什么?他看到你的道,你时时刻刻表现都是道,他看到你是看你的真如本性。真如本性在哪里?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很好,「六根门头放光动地」,在眼叫见性,在耳叫闻性,在鼻叫嗅性,这个性就是真如本性,就是佛性,跟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两样。

  我们麻烦出在哪里?麻烦出在第二念,我们眼见色、耳听声,第一念是真性,第二念就糟了,第二念就是习性了,习性取代了真性,这个麻烦了。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他们高明在哪里?他们永远保持第一念,他们没有第二念。第一念里头,跟诸位说,没有真妄、没有邪正、没有是非,就像镜子照外面境界一样,清清楚楚明明了了。你还没有起心动念,岂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的!那你不是佛,什么是佛?就在你第一念的时候,你是真佛,不是假佛;第二念就堕落了,就变成凡夫,麻烦就在此地。你要真正觉悟,你才能够保持第一念,永远不堕第二念,你就是不会再堕落成凡夫,这就是我们讲的功夫了。

  这是讲道、讲性德,这是一切众生统统具足的,而且在日常生活当中天天用它。天天用它不知道,你所知道的是你的习性,真性忘掉了,迷失掉。所以佛教人教什么?恢复性德而已。所以佛讲真话,《般若经》上讲真话:佛不度众生。你本来是佛,不是佛帮助你成佛,你本来是的,佛只不过给你做个增上缘而已。佛对众生,实在讲什么忙也帮不上,增上缘而已,提示一下,你是自己觉悟,自己修行证果。所以自悟自度,这是讲真话。

  佛确确实实是一个好老师,老师教学生,学生成就了,学生自己用功,自己发愤努力,他才能成功。老师没有办法帮他,老师帮他是增上缘,他要自己肯回头,自己肯努力、肯发愤。学佛,成菩萨、成佛亦复如是。所以老师很客气、很谦虚,他自己不居功,但是他给我们的指点这个帮助就非常非常之大,我们就感激不尽。如果没有他的指点,我们永远不会觉悟,永远不会知道第一念是真性,不晓得,永远迷在二念三念,愈迷愈深,深不可拔,永远沉沦在苦海。

  佛教给我们恢复自性也得慢慢来,所以「菩提道场」这一句要用现在的话来说,是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培育人才、教化众生的教学中心。这个教学中心处处设立,对於往生的大众带来了很大的便利,不必要很远的地方劳碌奔波,道场就在你现前,这是不可思议的功德。对我们来讲,我们毕竟是在娑婆世界,是在五浊恶世。现在这个世间,诸位都能体会得到,浊恶到了极处。浊是染污,恶是造恶业,起心动念都是恶业,社会上哪一个人起心动念不是损人利己?这就不得了,全错了!错得太离谱了。

  世出世间大圣大贤来跟他讲的这些正法,他听不进去。有些人,这还有很多是大学教授、学者们,听了之后怎么样?摇摇头,理想!是理想,不切实际。什么是实际?损人利己是实际,想什么方法把别人的钱挖到我的口袋里是实际,你说有什么法子?众生难度,众生真是迷惑颠倒,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一无所知,跟他讲他不相信。这个世间,中国外国,不管是哪个族群,不管信仰什么样的宗教,见钱眼开,哪个不求财?求财的心不正,求财的行为错误,他所求得的,他自以为很聪明,我得到了高官,得到了财富,以为自己很聪明,有手段,别人比不上;而实际上真正觉悟人眼睛里面看,他已经吃大亏了。

  你所求得的这个世间的功名利禄,都是你命里头有的。因为你的心不正、行为不正,你所得到的已经打了对折了,甚至於比对折还要超过。你命里头有十分的财富,你这一生只能享受三分四分,你说可怜不可怜!为什么你命里财富不能够圆满的享受?你心术不正,心是用心不善,术是方法错误、手段错误,所以你的功名利禄打折了。他自己还很得意,你说有什么法子!这就叫愚痴,这就叫颠倒,经上常讲的颠倒错乱。

  圣人教人走的是正道,你所得到的、所享受的,纵然不能享受你命中百分之百,大概享受命中所有的百分之七、八十是很可能的。如果完全相信圣贤教诲,完全奉行,你不但能够享受百分之百,还会增加。这个诸位细读《了凡四训》你就明了了,你要认真的细读,你就会明了。

  世出世间法都出不了因果报应的定律,佛法也不能超越。所以印光大师教我们「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」,这八个字了不起!这八个字足足可以教化世尊末法九千年一切众生,无论在家出家,真的是总纲领、总原则。「敦」是什么意思?诚恳、真诚,睦是和睦,用自己的真诚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,跟一切人事物和睦相处,这个世界永远不会有冲突,世界和平、宇宙和平可以落实,不是不能落实的。从哪里去落实?从我自己本身落实。你要想求一切人都能够做到,那佛菩萨、神仙也做不了。

  所以佛法最高明的地方,教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,佛法不要求别人,对任何人不要求,要求自己,这个教学法高明,世出世间我们没找到过。什么人是佛菩萨?什么人是善知识?除我之外,所有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,都是佛菩萨,都是善知识。每一个人他们所作所为都是教我的,他们所作善的,跟经典上讲的如法的,我要跟他学,他做出样子来给我看;他们所作所为是不善的,与这个相违背的,他来告诉我这个不能学。都是老师!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他示现那个果报给我们看。

  我上一次到杭州,杭州我们都知道岳飞的墓葬在西湖,我们小时候在书本里面读到的,秦桧夫妇两个的铜像,跪在岳坟的前面。每一个人到岳王坟那里,跟岳王坟都会行三鞠躬礼,对这个铜像都会吐它一把唾沫,恶人!秦桧夫妻是我们的好老师,善知识,他跪在那里教我们的是:千万不要学我。是老师!岳飞正面教给我们,他从反面教给我们,两个都是好老师。

  所以我年轻的时候,还没有学佛,我懂得这个道理。有些长官同事们在聊天,谈到秦桧,我告诉他秦桧现在在天上享天福。他眼睛瞪著:这个恶人不下地狱,还在享天福?我说他做了多大的好事,你知不知道?他做什么好事?他天天在那里教人不能做汉奸,不能做坏事。你想想看,他教了多少人,这个功德你们怎么没有把它算上去?

  所以,善人恶人、顺境逆境无一不是善知识,无一不是菩萨学处、菩提道场,问题是你会不会!我们智慧在哪里开,德行在哪里建立?就在这些地方。我们学会了,天天看,天天听,天天接触,学会了。善人给我们示现的,我们一定要好好学;恶的现象示现了,我们都叫他是示现,他不是真的恶。真的是什么?性本善!他是唱戏表演的,一个表演正派,一个表演反派。

  我们用这种心来看这个世间,看一切人,我们的心就平了,我们在境界里头时时刻刻都在学东西,他们在表演。我们不会说这是善人,这是恶人,没有这个分别心;我们的心是平等的,都是好人,都是佛,都是菩萨。像唱戏一样,他来表演,来给我一个人看,度我一个人,我一个人是学生,统统都是老师。不但这些人物是老师,山河大地、树木花草,情与无情统统是老师,六尘说法。我们这个世间跟极乐世界有什么差别?没差别,问题就在你会不会!

  你能够在境界里面常生欢喜心,常生智慧,不生烦恼,你走的是菩提道。遇到善缘、好境界就生欢喜心,欢喜心里面就生贪恋,烦恼起来了,你堕落了;逆境恶缘里头,你就生瞋恚心、不高兴,好,你又堕落了。无论在什么境缘,你走的是三途恶道。你错了,外面境界没有善恶,问题就是你会不会。会的人,同样境界里走菩提道,念念成就智慧,成就德行,成就相好;不会的人,无论什么境界,你都生烦恼,你走的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你走这个道,这是贪瞋痴。诸位一定要记住,贪,饿鬼道;瞋恚,地狱道;愚痴,畜生道。你怎么会走这个道路?贪瞋痴的反面,反过来就是戒定慧,戒定慧是菩提道,成佛之道,都在我们会不会。所以不要去拣别。

  最近几天我听人家说,电视台上《华严经》不播了,这是政府的意思,有人要向政府去提议。不必,你已经被境界转了,你已经在那里起心动念,不好!政府准许播,好事,不准许播也是好事,没有一样不好。所以我说「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」,我们行菩提道。一切众生对於佛法修学各有因缘,时节因缘不到,不能有丝毫的勉强。佛教导我们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我们恒顺政府,这多好!政府为什么不让播?他没有听到、没有接触到,他不知道这个好处。他如果真的听到、接触到了,我相信每一天会播二十四个小时,这就是真实利益、真实功德,这个一定要懂得。

  儒教导我们,儒跟佛是一样的,所以我说释迦牟尼佛在中国应化就是孔子,老子、庄子、孟子,哪个不是佛菩萨?都是佛菩萨应化来的。夫子教导我们五伦八德,要去做。我在讲席里头也常常说,道德从哪个地方开始?夫妻,「大道肇端乎夫妇」。有夫妻才有父子,才有兄弟,才有君臣,才有朋友,它是个开端。中国古人对於婚姻、结婚非常重视,礼节非常隆重,非常繁琐。为什么要这样做?告诉你不可以轻易离婚,告诉你这桩事情,所以那么隆重的礼节。离婚是把道德破坏了。现在人把离婚看得很平常,其实众生造作罪业,离婚的罪比什么都重,你不细细去研究,你不知道。它把伦常道德破坏了,把宇宙之间,这是我们佛法讲的性德,把性德的根破坏了,你说这个罪多重!所以社会的安定,世界的和平,根在哪里?根在夫妇。

  我在半年前,今年三、四月间,澳洲昆士兰大学他们有一个「消弭冲突促进和平研究中心」,这里面大概有二十个教授,专门研究这个事情。九一一事件发生之后,这些教授们在一起聚会,讨论冲突的问题。他们研究了八年,冲突愈来愈严重,次数愈来愈多,所以想到冷战热战不能解决问题,就想到用道德、用爱心来做消除冲突促进和平的一个方法。这个方法好!

  校长派了两位资深的教授到图文巴来看我,告诉我学校这个事情。这个我很欢喜,我听了很欢喜,邀请我跟他们举行座谈会。我很欢喜,我去了。先听他们教授报告,听完之后我就发言了。这一桩事情,今天的世界,真正主要关键的问题之所在,冲突从哪里发生,他们不知道,总是宗教、族群、国际之间利害得失,他们都想到这些。我说这不是冲突的根,从这个地方要化解冲突非常困难。冲突的根在哪里?根在家庭,家庭是夫妻冲突、父子冲突、兄弟冲突,你们有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?然后我再告诉他,这还不是真正的根,真正的根在哪里?真正的根在自己,自利跟利他不就冲突了吗?起心动念,我的利益,没有想到别人的利益。所以真正的冲突,我们东方人讲的,本性跟习性的冲突,这才是根。

  什么人没有冲突?佛没有冲突,菩萨没有冲突;再告诉诸位,声闻缘觉没有冲突;再说得浅显一点,我们在《金刚经》上看到的,须陀洹没有冲突。为什么?无我相。只要有我,我跟人就对立,对立就冲突;冲突是凡夫,没有冲突是圣人。所以我们修行在哪里修?要把内心、内在的冲突把它消除,菩提道就好走了。

  内在冲突就是烦恼习气,跟你自性的性德就发生冲突。菩萨修行的六个纲领,你们想想看,菩萨这六个纲领就是六波罗蜜。布施,布施度悭贪,布施跟悭贪发生冲突;持戒跟恶作发生冲突,忍辱跟瞋恚发生冲突,精进跟懈怠发生冲突,禅定跟散乱发生冲突,般若跟愚痴发生冲突。这个冲突化解了就是六波罗蜜,冲突化解不开那是六大烦恼,我们懂不懂这个道理?

  你真懂这个道理,在哪里修?在内心里头把这个冲突化解掉,然后才有能力帮助这个世间化解冲突问题。所以我跟这些教授谈了之后,我跟他们建议,我说这个课程在学校课堂研究没用处,不能帮助这个社会,不能够化解灾难。他说那怎么办?我说这个课程我们要用远程教学(澳洲远程教学是很著名的)、用网际网路对全世界的人来教学,我们用卫星电视向全世界来教导。我们的中心题目八个字,哪八个字?吉凶祸福、利害得失。我们只谈这八个字,跟全世界谈这八个字,社会的吉凶祸福,个人的利害得失,讲清楚讲明白了,哪一个人不希望趋吉避凶!

  一定要人觉悟,不觉悟不行。只有少数人觉悟,化解整个世界的冲突不容易,要多数人觉悟。所以那一天我就跟这些教授们谈,我说我们本身有冲突,他们就是皱皱眉头想不出来。我说教授都很清高,生活都不富裕,但是你们有著作。教授都点点头,每个教授都有著作。我说你的著作后面有「版权所有,翻印必究」。是的!那就是冲突。有冲突,那就是了,我的自利跟利他冲突了。我们今天要做和平工作,首先把自己的冲突化解,以后你的书上面不要印这四个字。欢迎翻印,功德无量,我们要做出榜样给人看。这些教授很聪明,我非常敬佩,他们听了我的话都答应了,放弃版权,不容易!

  好东西应该跟一切众生共享,怎么可以独占?不能有这种念头,这个念头是错误的,这个念头说实在话,生生世世当穷教授,发不了财。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。我跟他们五十分钟谈话,学校就决定邀请我参加他们这个研究工作,聘请我做教授。好!校长跟我说了很多好话。

  所以中国古德说得很好,这个话是在《吕氏春秋》里面的,有几句话说,「凡事之本,必先治身」,我们学佛这是大事,根本在哪里?在对治自己,这是一个总纲领。「治其身」,身治就是戒律,在佛法讲就是戒律,在儒家讲就是礼,儒家是以礼治身,礼是个标准,我们的身、言语、动作要合礼,佛家叫戒律,要合乎戒律,这是标准,治身的标准。他说「治其身则天下治」,你看这是效果!说到这里,持戒就非常重要了。「成其身则天下成」,成是什么?成就自己的德行,那个成就是我们佛法讲转凡成圣,修行证果。你自己成就了,天下人都成就了。这个意思很深,浅而言之,你给社会大众做了个模范、做了个表率。聪明人他就跟你学,你是他的榜样,他就向你学习。在佛法讲有缘人,佛不度无缘之人,有缘人就是他看出来了,他向你学习,这个人就得度了。

  所以,末后他说「为天下者」,我们要为一切众生著想,我们从哪里做起?不在众生,在自己。这些话跟佛法讲的没有两样,《吕氏春秋》这本书是汉朝初年时候成就的,那个时候佛法还没到中国来,中国这个社会里头不是没有圣贤,跟佛法讲的没有两样。所以,凡事之本确确实实是在自己,自己不成就,要想成就别人,佛在经上常讲「无有是处」。所以伦理的观念一定要建立,一定要遵守,能够遵守伦理观念,你就是佛菩萨在这个世间做正面的表演。

  现在大家都废弃了,都不懂得,怎样能把圣教恢复?要靠自己做,讲没有用!讲了你自己做不到,人家在旁边笑话,「你会讲,你都做不到」。人家不会跟你学,人家提心吊胆,怕上当,「你在骗我,如果真的是好的,你一定会做到」。如果再细心观察,你所做的跟你所讲的完全相违背,那他的信心完全丧失掉了。表面对你客气,背后批评你一文不值,你在欺骗一切众生,这个罪还小,欺骗诸佛菩萨,这个罪过重了。诸佛菩萨不在眼前,我们看诸佛菩萨泥塑木雕,对泥塑木雕的菩萨你都存心欺骗他,你想想看,你的心多可怕!所以伦理一定遵守的,这是在中国大乘佛法里头。

  佛法的修学一定是先学小乘再学大乘,戒经里面讲得很好,「不先学小乘,后学大乘,非佛弟子」,这是世尊讲的。在中国可以说从唐朝中叶以后就没有人学小乘了,什么原因?儒跟道代替了,学佛的同学,无论在家出家,都有儒学的底子、有道学的底子,儒跟道足以代替小乘,这个可以。所以中国大乘很发达,大乘的修学成就非常之辉煌,在世界历史上都找不到的,这样殊胜的成就有原因。我们今天是儒丢掉,道也丢掉,小乘也不学了,大乘法没有基础,所以你不能成就,原因在此地,这个我们一定要懂。

  小乘的修学,我们依照印光法师教导我们的那就足够了,从《了凡四训》里面真正认识因果报应,那是因果教育。从《太上感应篇》里面我们学到了善恶的标准,什么是善,什么是恶,标准找到了。找到标准,每一天检点反省,改恶为善,用这个标准。《安士全书》里面除了详细加强这个标准的认识之外,末后劝我们念佛求生净土,所以还是指归到净宗。

  八德:孝悌忠信礼义廉耻,这八个字常常放在心上。我们最近印了一部书,古书翻印的,《八德须知节要》,现在在澳洲我们请老师在那边讲解。每天都讲,内容都是历史上的一些故事,哪些人,他们怎样尽孝道,他们怎样友爱弟兄,他们怎样为社会、为国家尽忠,对朋友、对一般人讲义,以这些做模范,我们来向他学习。这本书印的数量也不少,此地可能也会有流通。

  佛法修学的标准,我们不能够太繁杂,繁杂了真的不切实际,学不到,所以我们只取三福、六和、三学、六度、十大愿王五个科目。这五个科目好记,这五个科目我们都曾经详细讲解过,重要的是要我们认真努力来学习。

  这是「菩提道场」题目当中的大意。现在我们看经文,看经文就好懂了:

  又其道场。有菩提树。高四百万里。其本周围五千由旬。枝叶四布二十万里。】

  这是一段,说『菩提树』的量,这个树有多大,有多高、有多大。这里面,古大德所说的、所解释的,黄念祖居士在注解里面都引用到了,诸位自己可以去看。对於佛在经教上所说的,最怕的是不会学的人。不会的人,妄想分别执著非常严重,他要想想这个树『高四百万里』,我们地球上当然不可能,大概从地球到月亮还不到四百万里,那这个树可以架个桥了,哪有这么高的树?如果看看其他经里面,像《观经》里面所说的,《观经》上讲阿弥陀佛在西方世界示现的相有多高?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由旬,那佛的相太大了,到我们这个世界,恐怕佛在此地站著,头顶上已经到银河系了。

  黄念祖居士在末后这几句话说得好,他说此处高低纵然有异,跟一切经里面讲得不一样,你要懂得《华严》里面的玄门,如果你要懂得《华严》里头所讲的广狭自在之玄门,你就入无障碍的境界。所以这里面讲高低、讲远近,都有它表法的义趣在里头,不能当真,不能把它看作是个事实。佛经难懂,真的是难在此地,这在《华严》里面讲得最透彻。

  「菩提树」,我们把它解释为破迷开悟的教导高树建立。这个「四百万里」,跟底下『五千由旬』、『二十万里』,可以看作是他教学影响的范围,我们这样看法,这个问题就解决了。你要说四百万里,能讲得通,我们今天的无线电广播电台,发射的塔虽然不高,但是它发射的电波很高,四百万里还不止。确确实实我们今天的无线电波可以能够探测到太阳系的这些行星,无线电的望远镜能够达到火星,能够达到金星。我们的发射台没有那么高,电波达到的地方,那就是高度;电波的范围是它的幅度,那就是它的周围,就像「枝叶四布二十万里」。所以诸位从这个地方去体会,你才真正能得受用,你才真正摆脱了妄想分别执著;妄想分别执著是障碍,障碍你的智慧。

 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今天二十一世纪,这我讲得很多了,二十一世纪的道场绝对不是寺院庵堂,不是这样的场所。是什么场所?肯定是卫星电视台,我们要建这样的道场,这个地球上建一个道场就够了,全世界的人都得度了。我现在的看法、我的想法,大概五年之后,接收广播的萤光幕,就是电视机,可能就像一个卡片一样,放在你手掌心里头,无论在什么地方,全世界的广播讯息你都能收听得见,这是非常可能。

  现在用电话的传真已经有了,手提电话的小萤幕可以传真,打电话的时候,跟国外的朋友讲话,那一边的人像可以看见。所以我估计五年之后,这个小型的电视接收器一定是在你手掌心当中。要听经不要到这儿来了,哪里都可以听,哪个地方风景好、山水好,游山玩水,一面在那里听经,一面在那里读经念佛。想读什么经,如果这个电视台非常完备的话,三藏十二部统统用频率播出去,你要读经,你在手掌心就能看到哪一部经,你跟著读。你要听讲,有法师大德讲经的时候,我们这个世界跟极乐世界也差不多了。

  所以用不著花这么多冤枉钱建道场,把钱都埋在土地下,埋在土里去了,很可惜!这个不值得。但是在没有这个高科技,那这是必要的。高科技发达之后,这是革命性的一个时代,我们必须要认识,必须要理解,要能配合得上。下面的意思尤其是明显了:

  一切众宝自然合成。华果敷荣。光晖遍照。】

  下面这是显树上的庄严:

  复有红绿青白诸摩尼宝。众宝之王以为璎珞。云聚宝锁。饰诸宝柱。金珠铃铎。周匝条间。珍妙宝网。罗覆其上。】

  这个『宝网』就好像我们现在讲的天线,那是有形的,无形的就是电波。实在讲我们现在这个地球上,不要说其他的电波,现在每一个人手上拿手提电话这个电波就交织成宝网了。所以诸位从这些地方细细体会,这个经文里头有无尽的妙义,你细心去体会,你都能够领略得到、能够体会到,然后知道怎样去学习。

  百千万色。互相映饰。无量光炎。照耀无极。一切庄严。随应而现。】

  所以科学技术的发达,对於佛法的讲解、领悟、修行、体会帮助很多。我们是欢迎科学发达,科技愈发达,我们这个经愈好讲,愈容易明了、容易体会,在这里面能够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。好,时间到了,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