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tbcollege logo
 
简体 正體
綱目模式
頻次搜索 
AND OR
 
02-040-0032 主講人 : 淨空老法師
             小字號    中字號    大字號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三十二集)  2012/11/24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40-0032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二百零六页,倒数第四行:

  「又《要解》云:故一声阿弥陀佛,即释迦本师於五浊恶世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。」这句话非常重要,这也是过去没有人说过,蕅益大师发现的,就在《阿弥陀经》。多少人读这个经,对这桩事情都疏忽了。释迦牟尼佛怎么成佛的?蕅益大师告诉我们,他是念佛成佛的。佛教我们念佛,他自己念佛成功了,把这个方法传授给我们。「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」,今是今天,就是现前,佛将他的果觉全体,就是念佛成佛,这是果觉的全体。因果不二,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,所以佛法用莲花来表法。莲花,因果是一不是二,让你看得非常清楚,花开的时候果就在花里面,莲子,莲子是果,所以花果同时。不像其他的植物,先开花后结果,花果不同时,莲花是花果同时。真像莲花,十方世界众生念佛,七宝池就有一朵莲花出现,有花、有莲子,都出现了,这叫妙!念佛愈恳切,这个花愈大,光色愈美,只要人真念。念,要用深心去念,非常认真,一丝不苟,全心全力,唯求往生。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,唯求往生,这个果报就无比的殊胜。

  蕅益大师注《弥陀经要解》,后面有一段跋文,他九天写成功的。印光大师的赞叹说:「即使诸佛再来,给《弥陀经》写一部注解,也不能超过其上。」这个发现真正不可思议,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是念佛成佛。今天世尊把这个方法传授给我们,我们确确实实是浊恶众生,我们生在这个时代。五浊、十恶,真正到了极处、到了饱和点,我们遇到这个时代。浊恶的饱和,感召来的就是大劫难。我们不说灾难,说劫难。冷静的思惟观察,它有个道理,不是劫难现前,人不知道回头。人总以为古圣先贤说的话是不可靠的,现在所谓没有科学的根据,这句话就把古圣先贤全部否定掉了。科学的意义是什么?必须拿出证据出来。善因善果,恶因恶报,有没有证据?证据就在眼前,可惜他有眼睛,睁著眼睛没有看到,竖著耳朵没有听到。不能怪别人,怪自己愚痴,没有智慧;怪自己业障太重,把你的眼睛、耳朵统统障住了。头脑稍微清醒一点的人就看到了,在哪里?就在当下。一念迷是因,他的际遇苦不堪言,那是报。一念善是因,他的日子过得还不错,心地善良,染污不严重,每天生活还有快乐,这就是善报。善有真有假,真的是从内心里头这个喜悦向外流露;假的是刺激,就好像人怎么快乐?吸毒、打吗啡、兴奋剂,让自己兴奋一下,那是假的,不是真的,那种乐付出的代价很惨痛。人一定要求真乐。中国人喜欢用喜悦两个字,喜是外面的刺激,外来的乐;悦是从内心里头流出来的乐,是真乐,圣者之乐。学佛,内外都乐,内是契入境界,外是许多良师善友。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,这外乐;不亦悦乎,这是内里头的乐,内外都乐。

  「乃诸佛所行境界」,这不是凡人之乐,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他们的境界,他们的日常生活。「唯佛与佛能究尽」,这其中的理、事,只有到佛境界彻底明了。八地以上真享受到,这乐享受到了,要问他道理,他不是不明了,他没有佛讲得那么清楚。「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」,九法界,包括菩萨法界,一定要得佛力的加持,没有佛力加持,信解都不可能。如何能得佛力加持?诚敬,要能跟佛相应。这是凡夫,真诚恭敬,真诚恭敬到极处跟佛就起感应道交。佛的无量智慧、无量德能,从哪里来的?自性本具的。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,因何而流露利益众生?全靠诚敬。至诚、至敬,诚敬都到了极处,就是性德自然流露。这个流露有无量智慧、无量德能、无量相好。

  「由上可见,念佛法门实是无上深妙之法。」开经偈上的赞叹,「无上甚深微妙法」。广义来说,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都是无上甚深微妙法。无量甚深微妙法,这里头哪一法是第一法?最深、最妙,一切深妙法都不能跟它为比的,是什么?就是念佛法门,而且是信愿持名的法门。微妙到极处!上上根人学它,成就了,下下根人学它,也成就了,而且成就是相等的,这真妙!人人能修,圣贤能修,下愚不肖也能修,男女老少个个能修,妙中之妙,没有比这个更高的妙法了。「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当。」凡是能够直下承当的人,都叫做上根。直下承当是单刀直入,一门,长时薰修,这就是直下承当。一句佛号念到底,不再起心动念去想别的,对於一切法门,没有一门不赞叹,没有一门不礼敬。但是自己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这个人就是上上根人,往生见佛就大彻大悟。

  下面说,「又本经《菩萨往生品》曰:十方世界诸佛名号,及菩萨众当往生者,但说其名,穷劫不尽。」十方世界无量无边,诸佛如来无数无尽,名号差别不同。及菩萨众当往生者,也是无量无边。但说其名,没有时间细细介绍,只把名字报出来,也是穷劫不尽。「《受菩提记品》曰:由於此法不听闻故,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」他为什么会退转?没有缘分遇到这个法门,意思就是说,如果他遇到这个法门,没有一个不成就,没有遇到这个法门,中途退转了。我们也见到过,遇著这个法门,中途退转的也不少,这什么原因?我们细心去观察,他真遇到了,也真生欢喜心,也曾经发愿求生,对这部经也读诵,虽读诵,於此经真实义没有深刻的认知,他还有疑心,认为还有比这个更高的法门。他的心不专注,在内,伏不住烦恼,贪瞋痴慢,他的功力伏不住;外面,名利诱惑,他抵挡不住,退心了。自己也知道退心,他回不了头来。这种人很多,用什么方法来预防、来救度?唯一的方法就是教学。所以,诸佛菩萨无论他做何示现,全部是教学,没有一个不用教学的手段来帮助众生。这些众生都是迷惑的众生,都是苦难众生。不认识正法就是苦难、就是迷惑,做再多的好事,不能出轮回,不能脱离六道。

  所以有这么多菩萨会退转,我们今天看到很多人修净土而退转的,就不会感觉到奇怪,他跟菩萨比差远了,菩萨都退转,何况凡夫!我们看到了,如如不动,心里头明白,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情。对自己来讲,有好处,这些人提醒我们,我们不能走他的路子。那要怎么防止?每天要认真努力奋发精进,时时刻刻不能忘失佛菩萨的教诲。最基础的方法,就是要把经读熟,最好能背诵。闲暇无事的时候,不是背经就是念佛,不能去想别的。如果闲暇想其他事情,我们就退转,这一生往生净土就靠不住。一定要有这个警觉心,才能保证自己不退转。

  极乐世界众生,阿弥陀佛慈悲加持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。为什么能真正得到三不退?实在说,就是阿弥陀佛讲经教学没有中断过。我们这个世间有中断,睡觉中断了,吃饭中断了,课堂有上课、下课,下课中断了。中断的时间长,一天二十四个小时,中断时间长,进修的时间短,这是在这个地方修学不容易成就主要的因素。现在这些科学技术很发达,我们利用这些工具来补助我们,佛号二十四小时不断的播放,提醒我们。可是我们自己有业障,昏沉的时候依旧中断,佛号虽然听了,听而不闻。昏沉重了,睡著,作梦了,梦里头也胡思乱想。几个人作梦也在念佛?没听说,所以作梦的时候断了。这里必须要记住,修学的环境可以说极乐世界是第一殊胜。阿弥陀佛大恩大德无比殊胜的,就是帮助我们换了身体,把这个肉身(血肉之身)放下,得到法性身,居住的环境法性土,这就方便了。我们这边所有一切障碍,在极乐世界全没有,所以容易成就。没有障难,听经闻法没有中断的时候。

  「又《如来不思议境界经》云:菩萨了知」,了是明了,知道,「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,得随顺忍,或入初地,舍身速生妙喜世界、极乐净佛土中。」菩萨知道,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。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心量,「谓心起妄想,对外境起种种度量,此为凡夫之心量。如来真证之心量,则远离一切所缘、能缘,而住於无心。」这个话是《楞伽经》第三卷里头说的。我们中国古人有一句谚语说,量大福大。佛的心量大,大到什么程度?他住於无心。这个心量大了,无心之量遍法界虚空界。大乘赞佛心量常说,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。这是真的,并不是佛独有,一切众生统统都有,这是我们自然的心量、原本的心量。我们常讲没有私心,没有自私的念头,起心动念以什么为所缘的对象?遍法界虚空界,向上缘诸佛如来,向下缘地狱众生,还包括树木花草、山河大地,一法不漏。这是本有的心量,自性本来就是这个样子,自性就是真心。

  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?这真可怜!会变成这样的因素,第一个因素就是执著有个我,心量就小了,大心量不见了,从此以后生生世世都是这个小心量做主,这出不了六道轮回。小心量执著阿赖耶的相分,这一分就是这一个肉身,以为是自己,身外的一切都不是我。这个麻烦可大了,由於这个误会,没有我以为有我。大乘佛法里面讲我,意思很多,有两个主要的意思,一个是主宰,一个是自在,要用这两个定义来看我们的身、我们的心,就没有我。心是念头,念头一个接一个,妄念、杂念从来没有停止过,主宰在哪里?自在在哪里?都没有了。这是怎么回事情?这叫迷。迷的心是动的,是生灭的;觉的心是不动,不生不灭。大乘经上常说「觉心不动」,觉心有主宰,觉心有自在。迷了就没有,迷了是生灭心,迷了的现象就是波动的现象,前念灭,后念生。我们要不读大乘经,根本没有想到这回事情,那真正叫醉生梦死,在这个世间活得很可怜,完全是随著业力在流转,自己根本做不了主宰,得不到自在。由於迷惑所造的业,恶多善少。这一天几个念头是想到别人?多少个念头是关心自己?这就明白了。所谓自私自利、损人利己,全错了,与性德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。诸佛菩萨没有起心动念,如果有起心动念,他肯定是为一切苦难众生,决定不会有一个念头为自己,这就是凡圣不相同之处。真正苦乐的界限,念念想到别人,真乐;念念都想自己,是真苦。真乐的人没有自己,把自己解放了,小我解放,变成大我,大我是遍法界虚空界。所以「菩萨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」,离不开心量。

  菩萨得随顺忍,这是我们要学习的。普贤菩萨教导我们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不要要求众生随顺我,要求我恒顺众生。连诸佛如来也没有要求众生恒顺他的,他教导众生恒顺法性、恒顺性德。诸佛所示现的,诸佛所说的,全是性德。性德是自己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佛法没传到中国来之前,中国老祖宗也讲性德,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,全是性德。随顺性德,不亦悦乎,在佛法里面讲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。真正随顺性德,心境柔和,充满法喜。如果违背性德,随顺自私,自私的心患得患失,没有得到,想得到它,得到之后唯恐丢掉,这个心哪来的乐?这个心只是忧患,患得患失,很累、很苦,放不下。

  菩萨何以能放下?菩萨知道外面一切相是假相,没有一样是真的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所以他对於一切法没有得失的心,有,很好;没有,也很好,所以他心得自在,他心里头没有牵挂。遇到大乘佛法,大乘佛法是从自性里流出来的,全是性德,无比的欢喜。大乘佛法里头遇到净宗,遇到信愿持名,他得随顺忍,或入初地,初地是什么?欢喜地。遇到别的大乘,欢喜,但是自己学不到,得不到真实受用。遇到这个法门,行,自己能得真实受用,自己在这一生当中往生不退成佛有指望,这多欢喜!「舍身速生妙喜世界、极乐净佛土中」。妙喜,这个字的意思深,说明这个欢喜不是从外头来的。外面来的欢喜,刺激,这不算妙。自性里面的欢喜往外透,这叫妙。像泉水一样,永远往外流,流不尽,这个妙!妙喜世界,就是指的极乐世界。清净佛土中,这个世界真正是一尘不染,为什么?它没有尘相。

  「《弥陀疏钞》云:故知念佛,菩萨之父」,这是比喻,「生育法身,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」。真正把念佛无比殊胜的功德为我们说出来了。做好事,昨天有人告诉我,现在做好事确实有被人欺骗的这种事情发生。说的是慈善事,实际上,钱给他,他装到自己荷包里去了,没做好事,被人骗了。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,什么是第一等好事?头等的好事,就是念阿弥陀佛。念阿弥陀佛不被人骗,尽管放心去做,世出世间什么样的好事都不能跟它相比。为什么?它帮助你脱离六道轮回,好事,帮助你离开十法界,帮助你往生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,还有什么好事能比得上它!生到极乐世界就证法身。「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」,这句话是《华严经》上的话。十地菩萨,始是初地,终是十地,从初地到十地,这十个阶位的菩萨,这是菩萨阶位里头最高的,他们修什么法门?念佛法门。念哪一尊佛?那我们想想,《华严经》上佛所说的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华藏世界的十地菩萨跟著文殊普贤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。「何得初心自足,不愿往生?」这是莲池大师在《疏钞》里头一句提醒我们的话,我们要觉悟,我们这才初发心,才遇到佛法,不愿往生,可就错了。为什么?不能往生,这一生不能成就。「可见净土法门正契菩萨之机。」这是说当机的,什么人当机?十地菩萨当机。

  我们再看向下,注解,「由上可见,持名念佛,乃果觉因心之法。」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果觉,我们发心念这句名号是因心,这个法门是因果同时、因果不二的法门,妙极了。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其体用」,体是理,用是事相。「是法无上深妙,广深如海。」如海是比喻,在大海里头,看不到边际,广的意思;海深,摸不到底,深广无际。海是个比喻,实际上它有边际、它有底,再深,现在科学技术都能帮助你到达海底。但是佛所说的大乘经教,佛所教给我们的持佛名号,这体相作用是真正的深妙,确实没有边际、没有底限,真是中国古人所说的「其大无外」,没有边际;「其小无内」,没有底源。「沐其中者」,洗海水浴,「下根人浅游海滨」,他要享到这大海水之乐趣,在浅处,「亦即身在大海,并得海水浴之乐」,这是下根人。上根,上上根人,「欲深穷其底,则唯赖上根利智之士」。上上根人就是十地菩萨,他们行,他们能够深入法海的底源。「若潜水工作者,深入海底」,用潜水的人比喻十地菩萨,他们能深入,「方能知其深广之无量」。大经上佛常说八地以上,八地以上的菩萨能深入经藏。「故云专接上根,傍及中下。」祖师大德各说各的看法,各说各的体会,都有道理,都值得做参考。

  下面这一段,结会前面不同的说法,做一个结论。「行人若能於此无上甚深微妙之法」,指的就是这部经,「能稍生信解,其人必是上根」。不是上根,他不能相信,他不能理解。浅解也是上根,为什么?他相信,他真发愿,他真念佛,他真往生了。我们看念老注解,「以上乙丙两说,文异旨同」,说法尽管不一样,意思相同。「恰似庐山,横看成岭,侧看成峰」。岭是高山,侧面看,横看成岭,侧看成峰,侧面看是山峰,尖尖的,横看是岭。我们看注解里头说,恰似庐山,横看成岭,侧看成峰,这是江西庐山,慧远大师选择这个地方,在这里建念佛堂,邀集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个人,大家在这个地方念佛求生净土。古人所谓的住山,他们一心一意就在这个道场求生净土。活动的空间以虎溪为界,山上有一条小溪叫虎溪,不出这个界线。一百二十三个人真的都往生了,无比的殊胜!「现相有差,本体是一」。横看、竖看,样子不一样,都是这一座山。「总之,只是这个庐山。故两说文字虽异,但悉皆阐明两土导师悲智无量,福慧双圆。」本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,彼土极乐世界的导师阿弥陀佛,这两位都是福慧双圆。福慧双修是菩萨;佛,福慧都圆满,二足尊。我们在现前,别人问佛法,问佛法是什么?佛是什么?我们可以这样解答,佛法是修福修慧的方法,大家喜欢听。佛是什么?智慧福报圆满的,这就是佛。没有说错,很容易懂。不必说太多,太多他听不懂。因为众生心里头没有一个不羡慕福慧圆满,没有一个不想福慧双修,你给他这样说法,很容易接引他入佛门。入佛门,决定没有欺骗他,真的是叫你修福修慧。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福慧圆满,这个法门直截了当,福慧双圆。

  「专接上根」,什么上根?成熟的人叫上根。也就是说在这一生当中,他决定得生净土,这个人就是上根。无论他生哪一品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叫上根人,为什么?他生净土了,真能称得上上根。为什么?生到极乐世界,就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当然是上根。「正显如来之大智大慧」,大智,圆满的智慧。「盖此净土法门,乃弥陀住真实慧,从真实之际之所开化。」真实之际就是真如自性,就是真心本性,从心性当中流出来的智慧德相,来开导教化众生。「显示」两个字的意思,是佛在众生面前示现修学的榜样。你得要会看,看他是什么样子,这个样子有很深的意思在里头,你要能把它看出来,看会了,你就学会了。这在教学里头叫身教,现身说法,不用言语。你看他日常生活当中所作所为,留意观察,他一举一动、一言一笑都是教化众生,都有很深的意思在其中。修行人的心诚,愈真诚你就愈容易发现,愈恭敬愈容易体会。这是说为什么有的人得佛法利益,有的人不得;有的人得的深,有的人得的浅,全在学人用心不同。佛菩萨示现是一样的,没有差别,体会的人不一样,深心的人体会得深,浅心的人体会得浅,没有诚敬的心体会不到,不得利益。

  「故唯佛与佛乃能究竟」。谁能体会到究竟圆满?那是佛。为什么?佛的心究竟圆满,所以佛看诸佛的示现,圆满的明了,等觉菩萨跟佛相比还差一层,道理在此地。与学无学不相干,确实在诚敬。能大师,惠能,他有万分诚敬之心,所以听《金刚经》能悟入佛的境界,佛知佛见,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。神秀,神会是下一代的,神秀法师跟五祖几十年,听五祖的教诲时间很长,对五祖、对禅宗那种诚敬比不上惠能。神秀天天闻法没开悟;惠能只是一次听讲,时间不会超过两个小时,这一生当中就听这一次讲经,他开悟了。凭什么?真诚到了极处。五祖衣钵传给他,没传给神秀。这是教我们什么?教我们诚敬两个字。诚敬到极处,跟佛就通了。诚敬不到位,没通,当中还有障碍、还有隔阂;真诚到极处就通了,障碍没有了。神秀还要继续留在五祖身边,没毕业,他不能离开。能大师这一堂课就通了,毕业了,就走了,不必再跟老师,老师的东西全知道了,该去。该去的去,该留的留,没有通的继续学,通了你赶紧走。告诉我们诚敬重要,诚敬不能没有,诚敬不能不多,愈多愈好,具足圆满的诚敬心,就跟惠能大师一样,谁讲经说法,听一遍就懂了,就契入境界。

  这个地方再往下看,「弥陀之一乘愿海」,这是讲阿弥陀佛的心,真心,阿弥陀佛的本愿,「六字洪名」是阿弥陀佛使用的方便。用什么方法接引众生?用这一句名号。「圆融具德」。这句名号从哪来的?从阿弥陀佛一乘愿海里头流出来的,它代表一乘愿海,它就是一乘愿海,这才妙!《华严经》妙,妙在那么一大部经典,《弥陀经》之妙,就妙在四个字,四个字不亚於那一部大经。实在说,这六个字是跟一部大经平等,一部大经能帮助你证得妙觉果位,这一句名号同样的也能帮助你证入妙觉。《华严经》这部大经,我们一天讲四个小时,把它讲一遍至少也得两万个小时。我们过去讲了四千多个小时,讲了五分之一,要照以前这个速度、这种讲法,就需要两万个小时,哪有六字洪名方便?效果完全相同。这就真正体会到,这个法门是方便法门,太殊胜。「圆融具德,超情离见」,这是讲这个名号的理。圆融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,圆融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如来所说一切法,都在这一句名号之中,没有丝毫欠缺,具足一切诸佛无量的功德。超情离见,情见代表烦恼、代表习气,这一句名号超越了,三大类的烦恼,无明烦恼、尘沙烦恼、见思烦恼,全都超越了。

  「举体是事理无碍、事事无碍之一真法界」。举体也是全体的意思,名号的全体是什么?是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,这就是一真法界,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。「故非思量分别之所能知」,思量是阿赖耶识,分别是第六、第七识,这个意思就是说,非十法界众生之所能知。为什么?十法界里面的人,从佛到无间地狱,这些众生都是用阿赖耶为自心相。阿赖耶的见分,自心相。阿赖耶的相分,认为是自身,实际上是阿赖耶极小极小的一部分,迷了,以为这个是自己。「语言文字之所能及」。世间的语言说不出,语言有范围,范围不大,文字亦如是,语言、文字没有法子表达。这说的什么?说的是名号,名号的义理无量无边无穷无尽。「故云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」,所以才有这么一句话。九法界,这除佛,菩萨往下的。十法界里面的佛是菩萨身分,不是真正成佛。大乘教里头真正成佛,是要用真心,这就成佛了。明心见性,见性是用真心,自性是真心,这是佛。用阿赖耶的,最高的,菩萨,权教菩萨。十法界里面的佛是十信位,在《华严》圆教十信里头是第十信成佛,第九信成菩萨,第八信是辟支佛,第七信是阿罗汉,这个我们要搞清楚。用阿赖耶的,对大乘教他不能够理解,他不能够真信。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,他能信能解,要靠加持,加持的原因是过去生中的善根。这个善根包括福慧,过去生中亲近佛菩萨,供养三宝,闻法修行,这个在阿赖耶里头形成种子,这个种子就是善根。内有这个善根,外面佛力加持,你对这个法门就能信、能解,信的程度跟解的程度与你的善根成正比例。

  真正明白,真正搞清楚,知道自己善根福德还不够,可以补。怎么个补法?勇猛精进,至诚无间,间是间断,短时间也能补足。最短的时间,打一个佛七,一七能补足,这一个七可以补足。万缘放下,一心念佛,日夜不断。我们想到莹珂法师,虽然现的出家身,不守清规,破戒破斋,造作这种罪业,必堕地狱。好在他相信因果,堕地狱太苦,那个苦受不了,求教於同参道友,怎样能够让他不堕地狱。同学当中就有一个人,给一本《往生传》给他看。他看到之后非常感动,自己关起门起来念佛,不吃饭、不睡觉,一句佛号拼命念到底,就拼命。念了三天三夜,把阿弥陀佛念来了。阿弥陀佛现身,就是告诉你,你的业障消掉了;业障要没有消掉,你见不到阿弥陀佛。你见到极乐世界、见到阿弥陀佛,就告诉你,你业障消掉了。勇猛精进,三天三夜,这事情就搞成功了。佛来给他授记,告诉他,你的阳寿还有十年,十年之后,命终之时,我来接引你。这是授记,就是预先告诉他,十年之后佛来接引你。他很聪明,这没有糊涂,这是真智慧,他告诉阿弥陀佛:我十年寿命不要了,我现在跟你去。高!

  你们昨天看一份资料,也是个女众,见到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问她要不要往生?她在这一时就想到她家里还有儿女,事情还没有办完,阿弥陀佛走了,走了之后后悔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口里头有阿弥陀佛,心上没有,阿弥陀佛真来了,还得犹豫,这一犹豫,佛不见了。难得他的先生,她把这个事情告诉先生,先生得受用,先生说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。先生念佛,真往生了,站著往生。全在信心之有无,不在别的。那个信心真的坚定,一丝毫怀疑都没有,就证明你业障消了。你的烦恼习气纵然没有断,也伏住了,不起作用,这就具备往生的条件。要真正相信,不能怀疑。千万记住不能受外头境界干扰。我看到,起心动念;听到,起心动念,这不行!这把我们自己功夫全破坏了。真修行,不必离开境界,境界是磨炼自己的,什么境界都可以接触,如如不动。因为接触到外面境界不能够如如不动,所以才闭关,所以才找个清净地方,没有人干扰的,让我什么都看不到的,找这么个地方来静修,也行,也是个办法。真正的办法是什么?什么境界在面前,不相干,你真看破了。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,什么境界现前,用这句话就放下了。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计较它干什么?回归一句阿弥陀佛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,上上根的阿公阿婆,他确实什么都不懂,但是什么境界都不能够动摇他、都不能干扰他,这是上上根。什么都不懂,他愚痴,愚痴人有上上根。这个上上根就是不为外境所动,这不是容易事情。对七情五欲,面对著它,不起心不动念,依然是一句佛号相续不断。这样练出来了,随时可以往生,随处可以往生。他不会计较死了以后我这个身体要怎么样处置,还要想这些事情就不能往生。他什么障碍都没有,他没事。所以这句话讲得太好,「行人若能於此无上甚深微妙之法稍生信解,其人必是上根。」他真信,他真懂,所以总结为「专接上根」。上根,有聪明利智的上根,有无知无识这一类的上根,上根有两种,这都是上根。

  「同时如来从真实慧中开演此法门」,这个要记住,这是如来无尽的慈悲,无比的恩惠,给予一切众生真实方便法门,开是开示,演是表演,做给我们看的,「欲惠众生真实之利」,真实之利是脱离六道轮回,这是真实利益,不再在轮回里头受苦报。可是究竟圆满的真实是得生净土,你见到阿弥陀佛,你一定不舍阿弥陀佛,你就跟定了,一直跟到你自己成就无上菩提,自己就不知不觉变成了阿弥陀佛,你学到家了,学得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。「故此法门必方便究竟」,因为这个缘故,什么都能度,而且都能度到究竟圆满,那这个法门一定要方便,不方便,很多人做不到。这真方便,究竟方便,成究竟佛果,因究竟,果也究竟。「普被三根」,上中下三根,什么样根性的人遇到都能得度。根器的辨别就是四个字,信愿持名,这就是净宗法门的根器,这种人修净宗法门就决定得生。「普令现在当来一切凡愚浊恶众生悉登彼岸,故此甚深之法,复又傍及中下也。」这个下是什么?下是造作罪业的,五逆十恶,临命终时遇到善友,用这个法门劝他,他真有善根,听了就相信,这一听马上就发愿,十念,就见佛来接引他,这是真善根。

 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