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tbcollege logo
 
简体 正體
綱目模式
頻次搜索 
AND OR
 
02-040-0203 主講人 : 淨空老法師
             小字號    中字號    大字號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二0三集)  2013/3/3  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 档名:02-040-0203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跟我念三皈依: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闍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
  请看《大经科注》四百七十一页倒数第三行,从当中「九者」看起:

  「九者,近於觉意,深起种种善根因缘,远离愦闹散乱之心」。近於觉意,这个觉是我们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。近於觉意,说明三昧成就了,清净心得到了。清净心得到就是阿罗汉,平等心得到就是三贤菩萨,别教说的三贤,觉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这样的菩萨,最低层的也是大觉,他还没有明心见性,跟明心见性靠得很近。三贤有上、中、下,下是十住,别教十住,上是十回向。近於觉意应该十回向里头,第九回向、第十回向。上面是初地菩萨,初地菩萨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这个等级相当高了,所以他深起种种善根因缘。我们起心动念,生不起善根因缘,大多数的是无记性,无记是说不上善恶,多数是不善,善根因缘少数,很少数有善的念头。学佛,功夫的浅深、功德的累积全都在这个地方著眼。应该怎样去做?怎么个修法?下面这一句就是教给我们方法,要远离愦闹。愦闹,这个注解里头,昏乱、糊涂,就是迷惑颠倒,散乱之心。我们讲念头,就是杂念多,不善的念头多,意志不能集中,问题在这个地方。

  近於觉意,在我们的经题上显示得很明显。学佛,修净土,真正求往生,清净心比什么都重要。世尊在经上告诉我们,「心净则佛土净」,这是净土的真因。那我们的心不能清净就不能往生,这是真的。清净心要怎样生出来?就是放下。阿罗汉有能力放下见思烦恼,见烦恼有五大类:身见、边见、见取、戒取、邪见,他能放下。这五种见惑断了,真放下,不再起作用了,在小乘,证初果须陀洹;在大乘,十信位菩萨初信位。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菩萨五十一个阶级,这第一个位次得到了。虽然这是很小,最低的阶位,我们通常称他为小小圣。十信菩萨通名小圣,初信位的是小小圣,他是真圣,他不是假圣,他是出世间圣人,不是世间圣人。世间圣人一转世就变了,出世间圣人转世他不变,他只有向上提升,他不会退转。

  经上佛告诉我们,小乘证得须陀洹得两种神通,天眼、天耳,他没有出六道,但是他在六道里头有期限,那就是天上人间七次往返,他就成阿罗汉,超越六道了。也就是说明他决定不会堕三恶道,他决定不会变成阿修罗、罗刹,不会的,他有诸佛护念,天龙护法护持他。所以小小圣,破五种见惑。修得再好,见惑没有破掉,是凡夫,说得不好听,大乘没有入门,小乘也没有入门。须陀洹是小乘入门。没有入门,那就决定搞六道轮回,一转世,不知道到哪里去了,自己做不了主。如果证得须陀洹,自己能做主,人间寿命到了生天道,天上寿命到了又到人间来,他只有人天两道,时间也只有七次,不多,七次往返,证阿罗汉果。小乘是四果,大乘是七信位的菩萨。

  从大乘来看就非常清楚,单讲断证功夫,不论其他,就是说断烦恼的功夫,初信菩萨等於须陀洹,小乘初果,二信菩萨是二果向,三信菩萨是二果,四信菩萨是三果向,五信菩萨是三果,六信菩萨是四果向,七信是四果,这就很清楚。证四果罗汉,他就脱离六道轮回,到哪里去了?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,证阿罗汉。虽证阿罗汉,见思烦恼断干净,他还有习气未断。如果习气也断掉,他就又提升,他就变成缘觉辟支佛,比阿罗汉高。辟支佛断尘沙烦恼,尘沙烦恼真正断掉,他提升了,他是四圣法界里面的菩萨。菩萨要断尘沙烦恼的习气,习气没断;习气断掉的时候,他就提升了,提升到四圣法界最高的佛。那我们就晓得,四圣法界的佛,见惑连习气断干净了,见惑、思惑断尽了,尘沙惑,包括习气也断干净了。

  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,他就是断无明,根本无明。无明一断,无明是起心动念,无明断了,他就超越十法界。生到哪里去?生到实报庄严土,叫一真法界,这个地方是个很重要的界限。十法界是生灭法,阿赖耶做主;一真法界是不生不灭,也就是永远常住。十法界以下是无常的,一真法界真常。但是他那个无始无明烦恼习气没断,无明断了,无明的习气没断。无明习气没有方法断,所以在这个境界里叫无功用道。古大德也有所谓的「此处用不得力」,为什么用不得力?不能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就落在无明里头,那就退到十法界里头。十法界里面有起心动念,一真法界没有起心动念,没有起心动念怎么断法?所以没有方法。怎么办?随它去,时间久了,自然就断掉了。要多长时间?要三个阿僧祇劫,习气完全没有了。古人对於这桩事情说个比喻,让我们从比喻里面去体会。古人用酒瓶做比喻,酒瓶盛酒的,把酒倒干净,擦干净,确实一滴都没有,闻闻有味道,那叫习气,这个习气无法断。所以习气除了妨碍回归常寂光,常寂光是自性,回归常寂光,其他的没障碍。因为有无明习气,所以现实报庄严土。实报庄严土从哪里来的?从无始无明习气来的。如果习气断干净了,实报庄严土就没有了,所以实报土也不是真的。但是实报土没有变化,因为它是法性变现的,它不是阿赖耶变的。阿赖耶变的有生有灭,阿赖耶是生灭法。

  我们凡夫把阿赖耶的境界相揽取一分,做为是身体,把阿赖耶的见分,就是转相,阿赖耶的境界相是遍法界虚空界,阿赖耶的念头,就是见分,也是遍法界虚空界,我们揽取一点点做为我们的心。我们会想,我们能想过去、想未来,这是阿赖耶的见分,这叫迷,迷得很可怜。阿赖耶是大海,把大海里头的一滴水当作自己,其他的都不承认了,这叫迷惑到所以然处。要知道阿赖耶所变的全是自己,阿赖耶是自己的妄心,妄还是自己,还是一体。真正觉悟了,那是真的一体,觉悟了也晓得真妄不二,妄是真之妄,真是妄之真,真妄不二,你才能入佛的境界。如果把它分成二分,真不是妄,妄不是真,你永远不能脱离十法界;换句话说,永远不能成佛,不能进入实报土。无始无明习气障碍我们契入常寂光,常寂光是自性本体,只障碍这个,其他的统统不障碍。所以在实报土见到佛是法身,自己也是法身。

  极乐世界的法身特别殊胜,为什么?跟阿弥陀佛的法身相同,没有差别。阿弥陀佛的法身是一切诸佛如来法身当中最圆满的。从理上说,佛佛平等,没有差别,理上讲;但是事上讲,阿弥陀佛有特别的因缘,那就是五劫薰修,参访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。二十一是表法,不是数字,是密宗里头代表的大圆满。所以二百一十亿等於给我们说,遍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,没有一个漏掉的,法藏菩萨统统去参访过。结成大愿,这个大愿就是四十八愿,这是诸佛如来在因地上没有的。所以法藏成佛了,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。诸佛对他的赞叹,称他为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,这是一切诸佛公认的。我们要问,有没有跟阿弥陀佛相同的?肯定有。哪些人?在极乐世界修满成佛的,跟阿弥陀佛光明相好没有差别。所以这个法门就变成真正稀有,真实第一。

  我们这一生有幸遇到,这绝对不是偶然,我们相信经里头所说的话,皆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。你没有这种善根福德因缘,你这一生遇不到。这一桩事情我们要很清楚、很明了,愈清楚、愈了解,对於这一生的缘你就愈珍重。这一生当中,是我们成佛的机会到了,我绝不放过。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净土,亲近阿弥陀佛,那就要像此地所说的,远离愦闹散乱之心。前面第五所讲的,「深心清净,不染利养」,我们才真正珍惜这一次的缘分。过去生生世世,就是对这个世间名闻利养还有贪恋,就没去得了。这一生又碰到了,碰到不能往生,多半到哪里去?人、天两道。一入人天两道,没有不迷惑的。迷惑造业,业堕三途,不晓得哪一辈子再到人间来,再遇到佛法,好难好难!这个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。知道、清楚了,就会非常珍惜,这一次机会不再错过了。

  顺境,绝无贪恋;逆境,决定没有烦恼,没有怨恨,时时刻刻知道感恩。连修.蓝博士这世间法,四句话,第一个是对不起,第二个是请原谅,第三个是谢谢你,第四个是我爱你,这是夏威夷土著千万年遗留下来的。我们至少也用这四句话对一切大众,无论是善知识、是恶知识,都要说一声「对不起,请原谅,谢谢你,我爱你」。这个爱在佛法就是大慈大悲,我愿意帮助你,纵然你毁谤,你侮辱陷害,我还是帮助你。为什么?你迷惑,我不迷惑。迷了,你是你,我是我,不是一体;觉悟了,你跟我是一体,我知道,你不知道。觉悟的人,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。

  佛门弟子要把这个做出来给社会大众看,唤醒他们的迷梦。贤首大师在《还源观》上讲的四德,分量不多,只有四条,那个四条就是佛弟子代表佛把大慈大悲展现给世人。第一个,「随缘妙用」。随缘是恒顺众生,妙用是随喜功德,随喜里头成就功德,不造业。世间人随喜他造业,随著善缘造善业,随恶缘造恶业,他造业。随缘不造业,怎样做到不造业?随缘,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叫妙用。这是总的指导原理,佛弟子在世间应该是这样的心态,表现在外面,后头三句,「威仪有则」,就是处处都做好样子给人看。什么是好样子?随顺性德。什么是性德?五伦是性德,五常是性德,四维八德是性德,世间法;出世间法,十善是性德,三皈五戒是性德,六和六度是性德,普贤十愿,弥勒十念,我们现在正在学的这个地方,是性德。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与这些性德都相应,都不违背,这就是对的。各人要做出人的好样子,在家同学给在家人做最好的样子,出家同学给出家人做最好的样子,我们这个团体要给一切团体做好样子,这家庭要给所有一切家庭里面做最好的榜样,这个人是真正佛弟子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做出与性德相应的好榜样,佛教才能兴旺起来,我们就有理由相信,没有一个人不欢喜学佛,佛陀教育太好了。

  现在社会为什么对於佛教产生这么严重的误会?许多人甚至於怕看这个佛字、怕听这个佛字,到这种程度。做佛弟子要生惭愧心,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?都是我们做得不好。我们思想言行跟性德完全相违背,做的榜样是恶的榜样,不是善的榜样,你就让人看不起。佛教给我们的没做到。最简单的教导,章嘉大师教我的。我那时候刚刚入门,我生平第一次亲近出家人,就是他老人家。我向他请教问题,佛法好我知道了,方老师跟我讲清楚、讲明白了。佛门里头有没有什么方法,让我们很快契入境界?我问这个问题。我提出这个问题,章嘉大师看著我,我也看著他,我等待他的开示。我想他看著我心不清净,一定等我到心恢复清净他才说话,现在人讲心浮气躁。心浮气躁给你讲了没用处,他听不懂,他不能接受。所以他看我看了半个多小时,人好像都入定了。我总算还不错,很有耐心,专心等待著。

  如果等待的时间打妄想,有杂念,老师很可能给我话话家常,打发你,去吧!没用,你不够资格学。我们半个小时把精神、心集中在一处等他。他说了,他说个有。我们听说有了,很高兴,心就动了,这是什么?不及格。这一次再等,等了六、七分钟,说了六个字,他的字是一个字一个字说,说得很慢,看得破,放,比我这速度还慢,放得下,说了六个字。从我问他到把六个字说完,大概四十分钟,你要没有耐心就听不到。毕竟我们年轻,没定力,我接著就向他请教,从哪里下手?大师告诉我,从布施。布施就是放下,布施就是舍。告诉我,大乘佛法从初发心到无上道,就是看破帮助放下,放下帮助看破,就是这两个相辅相成到如来地。你每天都要看破,每天都要放下,你才是真干。放下愈多,放下愈久,你看破的能力就愈往上增长。再增长的时候,把你看破这个再放下。用今天佛经的术语说「彻法底源」,你就成无上道。心念里头痕迹都不能有,真心离念,没有念头,有念就错了。所以古人讲,「起心即错,动念皆乖」。不起心不动念,就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。

  惠能怎么开悟的?听五祖讲经,讲《金刚经》大意,耳听,耳根接触声尘,怎么听?没有起心动念,就豁然大悟。我们今天为什么不开悟?我们是起心动念,分别这一句话,执著这一句话,所以就不开悟了。诀窍就在此地。我们眼见色,不开悟,为什么?见色,分别这个色,执著这个色。古德讲,你错用了心,所以你不开悟。要开悟,要把这个念头放下,念头根本都没有,然后才有随缘妙用出现了。随缘妙用是诸佛菩萨,这法身菩萨,应化在世间,用善巧方便,那叫妙用。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他那个用完全是自性起用,为什么?没起心动念。自性起用,绝妙不可思议,真实智慧的流露,决定没有丝毫妄想执著。有起心动念,必然会连带有分别、有执著,它连著起来,这是六道众生长远劫以来的习气,一定是连带的。

  所以这个地方,近於觉意这两个字意思很深。觉决定生善根、引善缘、结善果,这肯定的。如果是近於迷的意思,那一定生烦恼。生什么?自私自利,以为身是我,以为起心动念的是我。这一关很难破,这一关破了才叫入门。真入门,智慧就开了,你就知道该怎样去做。譬如今天我们讲佛法,我要从哪里做起?从持戒做起,肯定把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落实,为什么?他觉悟了。他还没有做到,你就晓得他还在迷,还没入门。入门就觉悟了,入门就是初信位的菩萨。入门,心浮气躁的这个习气完全没有了。心浮气躁,连世间法都学不到,就是世间圣贤他学不到,世间知识他可以学到。圣贤的,世间圣贤表面他能学到,实质他学不到。

  这个里头说起来,很深的学问,在哪里?世出世间典籍里头全是。你没有恭敬心,你读不懂,听不懂。《起信论》上马鸣菩萨教导我们,用什么样心态听讲?不执著言说相,不执著名字相,不执著心缘相,就对了,这叫妙用。听讲是随缘,三个都离开了,这三个都是迷,三个离开就是近於觉意。那我们读经、诵经,不执著文字相,文字是言语的符号,不执著言语、言说相,读经、看经不执著文字相;不执著名字相,名词术语;不执著心缘相,我看它这是什么意思、那是什么意思,它没意思。这种心态去读经,念得字字清楚,句法、段落分明,没有起心动念,没有分别执著,读了会开悟。惠能大师用这个心听,一听就觉悟了。不定什么时候,不定什么场所,不定是什么缘分,豁然大悟,这里头有个道理,就是你的心清净平等。清净心开小悟,平等心会开大悟,大彻大悟。

  所以在一切法之中,现在所谓说人事物,一切人事物当中,谦虚恭敬,这是弟子之道。一部《弟子规》,它的精神就是真诚恭敬,《弟子规》显示这个精神。《感应篇》教我们提高警觉,真正明了起心动念都落在因果上。这是六道凡夫,落因果。圣人,他没有起心动念。小圣,阿罗汉,阿罗汉还有起心动念分别,没有执著,因为他有起心动念,所以他出不了十法界,六道超越了,十法界不能超越。如果不起心不动念,十法界超越了,他就到一真法界去了。修行在哪里修?一切时一切处都是修行的场所。我们睁开眼睛会看,竖起耳朵会听,吃东西我们尝味、闻香,统统是修行的场所。就是修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,首先修不执著,从最浅的、容易下手的地方先干;真正能不执著了,执著念头没有了,再提升一步,修不分别;最后学不起心、不动念;果然六根在境界里头统统不起心、不动念,你往生实报土,肯定的。因为实报土里头的人,个个都是没有起心动念的,你跟他们志同道合,就到那去了。无论是什么地方,愈是繁华的地方,那功夫就愈深,他定功深。不深,他会被外头扰乱。眼花撩乱,他不动心,这厉害。在深山里头,根本遇不到人,他在那里不动心,那功夫浅;在城市里头不动心,功夫高。

  我们净土宗讲的清净心比不上密宗的清净心。为什么?净土讲的是远离不净,得清净。密宗是什么?不离,他就在染污里头得清净心,他比我们高,他比我们难。我们在他那个环境里头,恐怕敌不过诱惑,那怎么样?那就又得搞轮回,这一生到极乐世界指望没有了。但是密宗修密的,他如果要禁不起那个考验,全都到地狱去了。这是章嘉大师告诉我的,密宗只有两条路,一个天堂,一个地狱,不到天堂,就到地狱,没有当中的。不像显教,显教有当中的,有很多层次的。密宗就两个层次,一个天堂,一个地狱,你上不去就堕地狱。老师没有传我密法,劝我学显教,告诉我密是显之密,学密要有显的基础。他就讲,藏传佛教学人要学十年的显教,以这个为基础。他要不学十年显教,他没有资格学密。十年显教之后,还要经过考试,考试及格有个学位,叫格西。取得格西学位之后,才可以拜上师、传密法,不是随便就可以学的,随便学不到的。

  活佛转世,真的吗?我们在章嘉大师面前,孙子辈的,他把我们当小孩看待。我认识他那一年,他六十五岁,我二十六岁,差不多是大我四十岁。所以我们在他老人家面前讲话没有什么忌讳,向他老人家请教,活佛转世真的吗?他告诉我,他讲真话,大概前面三世是真的,二世、三世、四世可能是真的,以后不可靠了。他说但是你要晓得,纵然不是真正活佛转世,他被选作灵童,他就有机会受最好的教育,当代最有德行、最有学问、最有修持的人来做他的老师,来教导他。他如果要好好的学,依教修行的话,他肯定有成就。这个机会一般人遇不到。

  就像古时候皇上培养太子一样。太子何以有能力治国?从小被教好的。人是教得好的。皇上请的老师都是国家第一流的老师,替他请三个老师教他,叫三公,那个地位很高。国有三公,三公也是皇上的顾问,太子的老师。太保,用现在的话说,他管卫生保健,日常生活,饮食起居,卫生保健,太保管。第二个太傅,管教他伦理道德。最后一个,太师,太师教他怎样治国,怎样和谐天下。这个和谐天下,就是今天国与国之间的往来,互助合作,和谐世界,教这些道理。叫三公。古人知道,单单教你恐怕不起作用,为什么?耳边风,课堂听到很好,出了教室就忘掉了,你做不到,做不到就等於白教了。那怎么办?选三个教练,教练带头做。所以有太保、太傅、太师,还有少保、少傅、少师。这三个是教练,跟学生一起学习,学了之后三个人带头做,一定要做到才算,真正落实。他们学习很辛苦。

  学成之后,皇上过世了,他们继承王位。继承王位也很辛苦,皇上不好当,非常辛苦,做个好皇帝。所以古人有一句话说,「为君难」。雍正皇帝刻了一个图章「为君难」,常常想到的,真正不容易,处处要给天下人做榜样。头一个就是早睡早起,这天下人做榜样,真正做到。大概睡眠的时候,九点钟就睡眠了。什么时候起来?两点钟起来。三点钟要上早朝,早朝就是早晨的汇报。那个什么?头脑清醒。像现在人晚上娱乐,到晚上二、三点钟还在跳舞,还没睡觉,第二天哪有精神!但他们有闲工夫,第二天可以睡到十一点才起床,十二点起床,生活颠倒了。那个皇上享不了这个福,他没有这个机会。他要是这样做法,他就会亡国,就有人把他推翻了。

  点点滴滴、处处为人民做榜样,所以中国人称皇上为圣人,这是佛门称什么?称作菩萨,菩萨才大慈大悲,舍己为人。贤首四德里头最后,「代众生苦」,他做的是代众生苦,这种人值得尊敬,值得赞扬。皇上如此,下级,到宰相、各部的部长、地方的首长,省的首长、县的首长,乃至於村长,村长要做一村人的榜样,县长要做一县人的榜样,都要跟皇上学习。皇上带头,这个国家大治,这个朝代是盛世。谁享福?人民享福。谁造福?各级的领导人造福,人民享福。这些造福的人,造这样大的福报,供给这一切人民,他们来生福报大,世间没那么大的福报,他到天上去,享天福了。天有很多种,很多很多。

  所以这是觉意,生善根、生善行、生善果,一定要远离一切不善。现在愦闹散乱最严重的,应该就是电视、网路、媒体,太多了、太杂了。这些我们现在都晓得,都属於魔王掌控的,他们的最高领导人是欲界第六天主波旬,卫星电视是他的,网际网路也是他的。我们也有一个卫星电视台,也有网路,魔王来找我,很凶、很不客气,说我没有预先向他报告,侵犯他的道场。我给他讲我没有、没做,从来没有做过侵犯别人的事情。他说你的电视。我才恍然大悟,原来世界上电视是归他管的。所以我说请他原谅,我原先不知道,不知者不罪,我不晓得。那既然知道了,我就礼请他做护法!我那里供他一个牌位,魔王波旬的牌位。那是小的,相缩小了。我请他当护法,我也欢迎他来听经。

  凡是来障碍道场、扰乱道场,我统统请他们做护法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魔也有佛性,妖魔鬼怪都有佛性,都是未来佛,应该要护持佛法才对,不要障碍佛法,不要消灭佛法,功德无量。你今天消灭,今天控制,将来你堕到无间地狱。因为你在天上,福报还是有限的,享完之后怎么办?这个罪业成立之后,你得要想到要堕无间地狱。趁你还有大福报的时候,请你来听经,请你来护持,你福寿绵长,对你有好处,没有坏处。何况觉悟之后,真正清楚,世出世法是一法,芸芸众生跟自己是一体,一体,怎么能叫他堕三恶道?怎么能忍心看到他受苦?为什么不向阿弥陀佛看,向阿弥陀佛学习?我相信他能接受,所以我给他立牌位了。

  最后一条,「正念观佛,除去诸根」。正念观佛容易懂。观佛,特别是《十六观经》,观想念佛、观像念佛、持名念佛,都是正念观佛。除去诸根,诸根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怎么除法?应该是只要除两个根就行了,眼耳鼻舌身意,先除末那。末那是什么?末那是染污,佛法讲染污意。因为第六意识也是意,第七叫意根,也叫意识,叫二意。三心二意,三心是阿赖耶、末那、意识,这叫三心;二意就是指意识跟意根,就是第六、第七,这叫二意。

  交光大师注解《楞严经》,《楞严正脉》,他主张的就是舍识用根。这个地方讲除去诸根,这个根应该是意。六识,眼识能看,耳识能闻,鼻识能嗅,舌识能尝,身识能触,意识能够思惟。不是叫我们除这个,除什么?除染污,除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妄想是阿赖耶,分别是第六意识,执著是第七识。转八识成四智,著重在因上转,果上不能转。八识在因上转,只有两识,第六、第七,六七因上转,五八果上转,果上转就不必了。因上一转之后,果上全部都转了,只要转第六、第七,八识全转了,这叫除去诸根。除去诸根,不是叫你眼不见、耳不听,不是的。转过来之后,前五识变成成所作智,第六变成妙观察智,第七变成平等性智,阿赖耶变成大圆镜智。所以这个地方讲的除去诸根,就是转识成智,就对了。换句话说,六根要在六尘境界上去修行,去修菩萨道,修成佛之道。菩萨道、成佛之道都是不执著,不是叫你不看,不是叫你不听,不看、不听,智慧从哪来?看了、听了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生智慧不生烦恼,起觉性不起受想行识,不起这个东西。起什么?起见闻觉知,自性里头本来具有的见闻觉知。迷了,见闻觉知就变成受想行识,那叫迷,迷悟总得搞清楚。

  所以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见色闻声,六根起的作用全是正面的,不是负面的。负面是十法界的,正面是一真法界的。一真法界叫佛知佛见,那就对了。所以首先要去除诸根,诸根是自私自利里头有的,它起的作用是坚固的执著,执著有个我,执著有我爱、我痴、我慢,这叫根本烦恼。这个东西一定要把它除掉,就是贪瞋痴,我爱是贪。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为什么?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世间、出世间,包括佛法也是虚妄,千万不要以为佛法是真的,那你就错了,佛法也是假的。什么是真的?世法、佛法统统放下,就是真的。放不下,都是假的。执著佛法,还是执著一个假东西。《金刚经》上佛说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。你看,佛不骗人,佛不害人,佛不说「别的是假的,我是真的,你跟著我走就对」,不是这样的。佛给你讲真话,佛也不能执著。净宗为什么说它是真的?它是教你往生,到极乐世界再教你放下,就是把放下分作两截,在现在放下一些,到极乐世界再彻底放下,是这个意思。所以阿弥陀佛也没骗人,统统是讲真话。弥勒十念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
  下面,「《宗要》曰:如是十念,既非凡夫(所能),当知初地以上菩萨乃能具足十念」。这话真的,不是假的。弥勒十念境界高,不是我们凡夫境界。什么人?初地以上,这个初地是别教,别教初地,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是别教初地菩萨,等於圆教初住,他们能做到。我们可以学,随分随力去做,不要勉强。我们可以用信愿持名做现前的正行,我们的目标在极乐世界,在亲近阿弥陀佛,我们以这个为主修。像弥勒十念,我们念了之后,我们用它来做帮助,助修,正助双修。

  像这个十念里面所讲的,常生慈心,这个好,对待一切众生要大慈大悲。第一个是「慈心」,第二个是「悲心」,怜悯一切众生,有慈悲心才会不伤害众生,帮助众生。第三里面,我们学习「不毁谤」。於一切法不毁谤,看到人做再恶的事情,只是生怜悯,不应该毁谤,不必去责备他,各人因果,各人承当。在社会上应该是隐恶扬善,能带动社会走向稳定和谐,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。如果是互相毁谤,社会就动乱,人跟人当中就不能和谐,一定不可以毁谤。第四个要「修忍辱」。第五个要「不染利养」,对於财色名利要淡化,希望这些东西跟我一年比一年远离,你的功夫就有进步。如果这些东西没有离开,你是原地踏步,你的修行没有进展,这个东西障碍你,要晓得。对於世间一切法不执著,知道它是无常的,知道它是生灭的,知道它是得不到的。怎么知道世间法得不到?你想想你的身体,你能不能得到?身体得不到,身外之物怎么会是自己的?人命无常,八十岁以上,就常常想到明天可能就走了,也可能今天就走了,对世间一切万物不再执著了。执著什么?阿弥陀佛要紧,分分秒秒记住,不离佛号,这才行,这是真的。

  我们在年轻时候,老师给我们讲古文,讲《秋声赋》,这是一篇很著名的文章。老师从这篇文章给我们讲到人生的四季,从出生到二十岁,这一生当中的春天;二十到四十,是人生的夏天;四十到六十,是人生的秋天;六十到八十,是人生的冬天,后头没有了。几个人能活到八十岁?所以要知道八十岁以上,天天都可能走。你要想到这一点,要往来世著想,不想这一世。这一世要做一个清理,是善多还是恶多?好好算算帐,看看这个标准,来世符合哪一道,心里就有数了。如果恶多於善,还来得及,我用我多余的时间来补足,真正断恶修善。断恶修善最好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,没有比这个方法更好,没有比这个方法更殊胜。如果还有些钱做好事,我就劝你只印《弥陀经》跟《无量寿经》,印得愈多愈好;只做光碟,讲《弥陀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,念阿弥陀佛。这是晚年弥补我们功德不足最好的方法、最妙的方法,搞什么都不如搞这个。那当然,比这个还有殊胜的,还有殊胜是培养弘法人才。那要缘分,你要遇到那个人才行。一生遇不到,那就没法子。后继有人是第一德,那个福报是享不尽的。为正法、为国家、为人类培养继承道统的人才,叫正法久住。世间有正法,出世间也有正法,弘护正法功德很大很大。

  「以上诸说咸以此愿专为上品,甚至地上菩萨乃能具足,则中下凡夫何由得生」。这个话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「可见以上诸家之议」,这些注经的、讲经的大德们,有出家的法师、祖师,有在家的大德,他们这些议论,「未契净宗他力果教之真谛」。如果用这一句话来说,他们的说法就不圆满,不是不对,不圆满。「至於义寂以《观经》下品下生之十念,注本经第十八愿之十念,深有见地」。《观无量寿经.下品下生章》里面的十念,就是持名念佛。最后,人在临终最后的十念是阿弥陀佛,是求生净土。这是说这个人一生没有宗教信仰,不知道有阿弥陀佛,不知道有极乐世界,临命终时才遇到。

  历史上有一个例子,唐朝的张善和,是个非常明显的例子。张善和在世,杀牛为业,他是屠户,卖牛肉的,杀牛为生的。临命终时,见到很多牛头人来问他索命,他在万分恐惧之下,大声喊救命。这个缘很巧,刚在他喊救命的时候,就有一个出家人从他门口过,听到里头喊救命,就到里面去看看。看到张善和大声在叫救命,他说什么事情?好多牛头人来问我讨命。这个出家人知道,点了一把香拿给他,教他大声念阿弥陀佛,求生极乐世界。他就大声念阿弥陀佛,念了几声之后他告诉大家,牛头人不见了,佛来接引我。这是《观经.下品下生章》讲的十念。第十八愿,「十念必生」,应该是这个意思,这才圆满。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到极处。这么短的时间发心,就是真信、真愿、念佛,十念必生,他做出榜样出来。

  这个我们看了,怕有很多人把意思错会了,这净土很容易修,临终时就行了,现在何必辛苦?何必去念佛?老师给我们说过,临命终时,你头脑清不清楚,这第一个因素。如果临命终时糊涂了,连自己家的人都不认识,这个我们见到的,而且很多。老人临命终时,他的小孩、孙子来见他就问,你是谁?他不认识了。我还见过个老人,在台北,往生的时候只认识他一个儿媳妇,这一个人,其他的人都不认识了。儿媳妇是常年伺候他。那一点办法都没有了。再有一个,如果得了老年痴呆症,完了!往生希望就没有了,助念也帮不上忙。你看这个事情多可怕,不是那么容易事情。

  遇到真正懂佛法的人,在这种要命的关头,时间非常短促,要劝一个人念佛,求生西方,他听了马上就接受,马上就照干,反应这么快。所以临终头脑清醒难,遇善知识难;这个善知识懂得净土、劝你往生,这难;那你听了之后肯接受,也是难。真能放下,一切都不要去想它,这都不容易做到,所以不能侥幸。临终十念必生决定是真的,不是假的,可是我们不能存侥幸的心理,要认真准备资粮,要准备往生。准备往生就是信愿持名,一向专念,时时刻刻都准备,时时刻刻想往生,才真能去得了。对这个世间随缘,一切都随缘,决定不攀缘。就是我想做什么做什么,叫攀缘。遇到了是好事,利益大众事情我们可以尽心尽力来做,做的时候不要忘记往生极乐世界。做了就把它忘掉,不要放在心上,不要记得我做了多少好事。记这个东西,做了多少好事,生人天善道;记很多恶事,就生三恶道。你到哪一道去,最后一念做主宰,所以最后一念比什么都重要。你喜欢的东西要放下,否则的话,到最后的一念还会想到,你就极乐世界去不了。什么都不能够放在心上,只有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那就对了。所以念老在此地告诉我们,义寂用《观经》下品下生之十念,注释本经第十八愿的十念,深有见地。他的见解正确,叫正知正见。

  「望西云:宗家不尔」。望西,日本人,日本净宗的祖师。你看,他称善导称宗家,宗家是什么?是他的老师。他是唐朝人,在中国留学,善导大师的学生,回国之后传净土宗。他说这个话好,宗家不尔。「今之十念,但是口称,上尽一形,下至一念」。就是口念,念十句佛号。上尽一形是一生,我们有这个身体,就是讲尽形寿。这个上尽一形,尽形寿,我一生,活一天我念一天,活两天念两天,这叫上尽一形。上是上等,上等念佛人尽形寿,天天念,一天不空过。年岁大了,来日无多,所以我常常劝导大家,分秒必争。不是一天不空过,希望每一秒钟都不空过。黄念祖老居士临命终时,前半年,每一天十四万声佛号,是做给我们看的,那就是分秒不离,追顶念佛,一句接一句,一切统统放下,没有任何顾虑,没有任何妄想,一句佛号念到底。下是最下等的,那是临命终时一念。

  「通於三辈,摄於九品,莫不皆往」,往是往生。念佛法门不可思议!每一天念得少,不要紧。因为经上没有给你讲限制要念多少声才能往生,最少的十念、一念都可以往生。经上教导我们重要的一句话,就是心净则佛土净,这句话重要;换句话说,我们要用清净心念佛。平常要养清净心,养清净心一定要放下万缘,心才能得清净。放下万缘,在今天,我们粗说,要放下名闻利养,不受外面境界干扰。我这一生得力於韩馆长,她帮助我,帮助我太大了,没有她,我不能成就。她建个道场,这道场是我建的,建了以后就给她,归她管了,管人、管事、管钱,她什么都管。我是什么都不管,才能得清净心。你要管这个,你的心怎么能清净?一生能够有这么一个人照顾你三十年,可遇不可求。她往生了,她要不往生,她照顾我一辈子,不让我有一点点操心的事情。所以每天想著是经论、经教。早年,想著讲的这个经本,学哪一部经本,很专心,心在上面。真正能够把这些缘断绝的少。这些缘太多了,常常来找你,你不找它,它来找你,你稍稍有一点贪心,就被它勾去了,非常厉害。不受诱惑,好难好难!我的期限都过了,我现在到八十七岁了,不受诱惑了,来日无多了,现在什么都不动心了。怕年轻人挡不住,六十岁都不保险。真的,现在这个社会,到七十、八十才算过关,没有到八十,不能算过关。八十还有贪的,那有什么办法?那就没有办法了。贪心,饿鬼道去了;瞋恚,地狱道去了,不是好地方。所以要有非常非常高的警觉心。我们今天就学习到此地,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