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tbcollege logo
 
简体 正體
綱目模式
頻次搜索 
AND OR
 
02-040-0300 主講人 : 淨空老法師
             小字號    中字號    大字號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三00集)  2013/5/13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40-0300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听我念三皈依: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
  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五百八十四页,从第一行第二句看起:

  「南泉云:说作如如,早变了也」。念老在括弧里头说,「说出个如如,其真实义早已变失了也」。这个意思是什么?说不得,明白的人自然明白,不明白的人怎么说他也不会明白,就这个意思。南泉,唐朝时候人,参考资料里头有简单的介绍,「唐池州南泉山普愿禅师,马祖之法嗣」。他是马祖的徒弟,马祖是他的师父,他是禅宗第九代。马祖是第八代,他是怀让的学生,中国丛林制度是从他兴起的,马祖跟百丈两位大师创建中国佛教丛林制度。「初习律,于教观究精要」,究是研究,深入的研究,他有戒律的基础,他有教下的根基。「后入马祖之门」,以后他学禅。马祖,禅宗的大德。「顿忘筌蹄」,这是一句比喻的话。「筌」是捕鱼的,现在少见。抗战期间,我们常年在农村,这个东西常见,竹子编的,前面口大,后面口小,放在小水沟里头、小溪里头,鱼进去就出不来,是抓鱼的工具,这个叫筌。「蹄」,是捕兔的网,叫蹄。比喻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,禅宗常用这个做比喻。鱼拿到,兔子抓到,工具就不重要了,就把它放在一边,目的达到了。禅宗参究是手段,目的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这个意思是说明南泉在马祖会下开悟了,正如同马祖在怀让大师会下开悟一样,没有开悟之前距离相差很大,开悟之后就入同样一个境界。

  像惠能大师那样的顿悟,在历史上只看到一个,没有看到第二个。往后这些人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都是长时间的参学开悟的,不像惠能,一句话之下他就开悟了。可是开悟之后境界是相同的,惠能大师的神通、智慧、辩才,每个开悟的人都是平等的。为什么?他见性了。怎样才能见性?放下就能见性。放下什么?六根对着六尘境界,眼见色、耳闻声、鼻嗅香、舌尝味,六根对外头境界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着,就开悟了。释迦牟尼佛三十岁,在菩提树下,他是入定开悟了。惠能大师是二十四岁,听五祖忍和尚讲《金刚经》,讲到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他开悟了。世尊开悟之后,把开悟的境界完全说出来,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惠能大师开悟,只说了二十个字,那二十个字如果展开就是《华严经》;《华严经》把它浓缩就是二十个字,不增不减。开悟确实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。我们从《六祖坛经》里面看到,那是透了一点信息。惠能大师不认识字,没有学过经教,在黄梅住了八个月,实际上跟五祖只见面三次。第一次见面,是到黄梅来求法,跟五祖见了一次面。五祖问他:你来到这里想学些什么?他回答五祖说:「我来作佛的。」我们相信五祖从来没有听过这么样一个人,他到这里是来作佛的,他不为别的。五祖真的就帮助他成佛了,作佛,明心见性就是作佛,真满了他的愿。分配他到碓房里面舂米破柴,他是樵夫,干他的老本行,在那里干了八个月。

  这一天五祖要传法,自己年岁太大,就是要传下一代,他是第五代,底下是第六代。吩咐寺院的大众:每个人作一首偈子来给我看看,真的要明心见性,衣钵就传给他,他就是第六代祖。话说出去三天,没人作偈子。神秀心里很清楚,大家不愿意作偈,也就是说,大众心目当中第六代祖肯定是神秀。这逼着神秀不作不行,神秀说我不能不作,大家都在看我。一首偈子作了好几天,自己没把握,作好了,不敢送给老和尚,没信心,想了一个方法,贴到墙壁上。如果老和尚看到赞叹,就说这是我作的;老和尚不满意,就算了,别说话。他的这首偈多出名,「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」。五祖看了,说作得不错,大家都可以依照这个偈子去修行,别的话就没说了。

  整个庙里面都知道这桩事情,大家都在念这首偈子。惠能大师听到了,就找人,庙很大,他除了碓房,别的地方没去过,这偈子在哪里?找个人带他去看看,他说我也想去拜一拜。带到那边拜了三拜,问旁边有没有人会写字的,人家问干什么?说我也有一首偈子,请人帮我写一写。他不会写字,不认识字,不会写字。他把这首偈子改了,身是菩提树,「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」。这首偈子写出来之后,马上轰动,这整庙都轰动,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个人。五祖一听说,不妙,赶快到这个地方墙壁上来看,把草鞋脱下来把它擦掉,告诉大家:没见性,也没见性。这就平息下来了。

  第二天老和尚巡寮,巡寮就是整个寺院各个地方去看一遍,叫巡寮。巡寮的目的没有别的,就是去看惠能,因为单独看惠能不行,太瞩目了。整个寺庙拐拐角角上都去看一遍,也走到碓房,在碓房里面跟惠能见了面,说了几句话。第二次见面,八个月第二次见面。惠能在舂米,问他:米舂得怎么样?舂熟了没?他说:早熟了,就是还没有筛。他话里头有话,别人听不懂,他说「犹欠筛在」,那就是早就开悟了,没有人给他作证,求五祖给他作证。五祖就用拐杖在他碓上敲了三下,走了。这个三下就是三更,夜晚三更来找他。他们两个心是通的,惠能知道,别的没有人知道。所以三更他到方丈室去,果然方丈室每一道门都没有关,一推就进去了。进去之后,老和尚看他来了,把房门关起来,半夜给他讲《金刚经》。这是第三次见面,就见过三次面。

  开悟之后,衣钵给他,他就是第六代祖。因为嫉妒障碍很多,怕人会害他,连夜已经准备了船,叫他离开:赶紧走,你是南方来的,还回到南方去。他跑到猎人队,替猎人当伙夫,给猎人煮饭,在那里服务了十五年。十五年之后风平浪静,大家把这个事情忘掉了,他出来了。盛唐,中国佛法的黄金时代,惠能还遭这样的难,你说嫉妒障碍多可怕。他在黄梅八个月,黄梅有讲堂,他没有去听课,黄梅有禅堂,他没有去坐过香,他修行的地点就是柴房,就是劈柴舂米,那就是他修行。谁知道?五祖忍和尚知道,其他没有一个人知道。真修,真修在哪里修?六根接触六尘之处,就在那里修。见色闻声,修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着,就修这个。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是妄心,是阿赖耶。不用阿赖耶,不用阿赖耶就是用真心,真心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着,外面境界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那是自性里本有的般若智慧,智慧现前。

  逃难的路程当中,遇到无尽藏比丘尼。这个比丘尼,古人,都是一门深入、长时薰修。不像我们现在学经教,学得很多、很杂、很乱,所以不能成功。古人就是一样,无尽藏比丘尼就是一部《大涅槃经》,每天读经,读诵。这一次跟惠能遇到了,她在那里念经,惠能在旁边听。等到她念完,惠能就跟她讲,妳刚才念的那段经是什么意思,讲给她听。她非常惊讶,捧着经向他请教。惠能说:我不认识字。不认识字怎么会讲得这么好?这个与认字不认字没关系。惠能大师一生,在他会下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四十三个人,无尽藏比丘尼是第一个,开悟了。为什么她一听也能开悟?她念《涅槃经》至少也有十年,十年的心就在这一部经上,没有妄念,没有杂念,没有妄想,她清净平等心现出来了。清净平等心,惠能大师几句话一点,她就开悟了。开悟的基础是清净平等,觉就是开悟,我们这个经的经题。不具备清净平等的基础,就没法子开悟;有清净平等这个基础,很容易开悟。这都是一门深入,古人讲十年,十年把心定在一处。这个方法只有中国人有,外国人没有,外国人不知道。

  第二个类似的例子,《坛经》上有记载的,法达禅师,一生受持《法华经》的,就是念《法华经》,什么意思不懂,念了三千多遍。《法华经》分量很大,七卷,每一卷分量都大,念得熟的人,功夫念得勤,一天可以念一遍,三千多部那就是十年,他的心在《法华经》上定了十年。到曹溪去参访六祖,礼拜的时候头没有着地,拜了三拜,头都没着地。起来,六祖问他:你应该有值得骄傲的地方,是什么?他就讲:诵《法华》三千部。真不容易!六祖问他:《法华经》讲什么?他答不出来,回过头来向六祖请教。六祖说:这个经我没有听人念过,你念到这么熟,你念一遍我听听。《法华经》二十八品,他从头念,念到第二品,就是「方便品」,六祖给他说:行了,不要再念,我全知道了。讲给他听,他开悟了。这时候感恩,再礼拜,头着地了。

  所以开悟的条件没有别的,「制心一处」,佛说的,大小乘经上都有,「无事不办」,连明心见性都可以办,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一切经教,你只要听几句就全懂了,不必听完,无论是哪一段,前面、当中、后面都可以,你只要念一小段,全经他都知道。这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现前,与认识字不认识字真的不相干。佛教有,伊斯兰教也有。大家知道《古兰经》是穆罕默德说的,别人帮他记笔记记下来的。穆罕默德本人不认识字,能说出一部《古兰经》。今天全世界有十几亿的穆斯林都读这一部经典,说出经典的人是不认识字的,他有智慧。我们今天学习经教的这些宗教人士,完全学的是知识,不是智慧。智慧从哪里来的?从戒定慧来的。知识不需要戒定,多看多听就行了,多写笔记,干这些的,所学的全是别人的东西,不是自己的。自己的就是自性流露出来的,这是自己的。不是自性流出来的,那是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流露的,这叫记问之学。中国古代老祖宗都说「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」,中国古时候这些老祖宗不重视。重视什么人?重视开悟的,重视有清净平等觉的人。

  学佛,无论出家在家,要真干,不能干假的,要向开悟这条道路走,就是正确。经可不可以看?可以看、可以听,但是戒跟定重要!戒,现在没人讲戒了,没人传戒,也没人学戒,几乎就断掉了。我们常年在国外过流浪生活,我们很清楚,在世尊末法时代,往后九千年,除了念佛求生净土,别的法门都不能成就。为什么?得不到三昧,得不到三昧就不可能开悟,换句话说,依旧搞六道轮回,必然的。要想在这一生决定往生净土,只有信愿持名这一个办法。这个办法是蕅益大师在《弥陀经要解》里头提倡的,印光大师完全接受了。印祖一生教人,他自己做出榜样,真做到了,十六个字:「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信愿持名,求生净土」。这十六个字是印光大师传法的法印,你能够一生依教奉行,你就是印光法师的弟子,你就得到他的真传,真弟子,不是假的。

  「敦伦」怎么讲?伦是同类的,我们是人,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就叫敦伦。敦是敦睦,就亲爱的意思。没有分别,没有彼此,凡是人,皆须爱,这敦伦。「尽分」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尽心尽力去做,不为自己,为社会、为国家、为世界、为众生,功德圆满。这是对外。对自己,对内,这就讲究存心,「闲邪存诚」,闲是防止,邪是一切邪恶,一切不善、一切邪恶我们决定不能做,心里面只存着真诚,真诚就是菩提心。菩提心的体是至诚心,《观无量寿经》上讲的,至诚心是体,至诚心对自己叫深心,自受用;对别人叫大慈大悲,他受用。真诚用在自己是清净,我就用清净平等;真诚心对别人是大慈大悲,存诚。「信愿持名,求生净土」,这是学佛了。信,决定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、有阿弥陀佛,一点都不怀疑,愿生西方,发愿我要到极乐世界去,我要亲近阿弥陀佛,我到这个世间来就为干这个事情的,其他都不是我要求的,我就干这个事情,一心一意求生净土,决定得生。这十六个字就是印光大师的一生,他的生平十六个字就写尽了。我们把十六个字完全接受过来,依教奉行,是印光大师法子,真的不是假的。

  所以南泉在马祖会下明心见性、大彻大悟,叫「心地悟明」。「德宗贞元十一年留锡池州不下南泉者三十余年」。你看看人家定力!南泉是山名,他在南泉山上住了三十多年,不下山,这就是定功。德宗时代,《四十华严》到中国。《四十华严》,贞元年间翻译完成,《华严经》最后的一品,完整的,没有欠缺,非常稀有难逢。这个经到中国翻译成中文,南泉大师在世。「文宗太和初,宣城陆亘」,这都在安徽,池州,好像现在也叫池州,离九华山不远,就住在这些地方。我们看到古人的行谊,住在一个地方一生不动。他是「太和八年」,就是文宗,文宗的年号是太和,八年十一月圆寂的,寿八十七岁。他的这些传记写在《传灯录》里头,《景德传灯录》,比他早的在《五灯会元》,这是禅宗两部传记。

  所以这两样东西里面所记载的,《五灯会元》一千七百个人,加上《景德传灯录》里面所记载的,我们估计禅宗在中国这一千年,明心见性、大彻大悟应该有三千人。明心见性就是成佛,所以佛教在中国这两千年,成就的超过印度。印度,佛陀在世时候没有这么多人。中国跟佛教特别有缘分。这个里头不算念佛往生的,要是算念佛往生的,我们最保守的估计要超过十万人。往生净土就成佛,地位不在明心见性之下,这个我们要知道。明心见性的路子难走,念佛这个路子好走。蕅益、印光大师的所传,末世的众生一定要尊重,要认真学习。这个机会稀有难逢,开经偈上说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彭际清居士讲「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」,我们遇到了。遇到要是当面错过,这一生不成就,怎么说都说不过去。成佛的这个机缘你遇到了,你没把它抓住,这像什么话!应该放下万缘,一心求生西方。特别是生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,愈想它愈珍贵,愈想愈难得,发心才对得起自己、对得起三宝、对得起祖宗。

  宗门见性,那个境界没法子说。说出来,懂得的人,他能听得懂,他明了;不懂得的人,听了之后还是不懂,不但不懂,他还有疑惑。大乘教里头两句话说得非常好,叫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。言语道断,言语说不出来,说出来的就错了。南泉这个地方,「说作如如,早变了也」,不是如如了,变质了。告诉你说不出,不能说、不能说,你怎么还说个如如?不但说不出,心里不能想,只一想就错了。为什么?自性里头没有言语,你怎么说?自性里头没有思想,它没有起心动念、没有分别执着,你怎么说?你怎么讲?你如果放下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你完全明了了。那是什么境界?就是经题上的「清净平等觉」,你就证得了。证得清净平等觉,就是法身菩萨,就跟这些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的人同一个境界,他们说的话你全懂。不入这个境界,难。

  下面说,「故云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」。你想从言语里头听一点消息,你觉悟了,没这回事情。我们要问,惠能大师听《金刚经》,听到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是不是听经开悟的?如果是听经开悟的,为什么别人听经不会开悟?这个事情要讲因果,有因、有缘、有果。惠能大师有因,我们凡夫没有因。因是什么?因是他真放得下,他确实放下了。从哪里知道他放下?你看,「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」,这就知道他全放下了。「本来无一物」,这句话说得好,「何处惹尘埃」,本无一物,哪来的尘埃。这是什么?这是因。听经是缘,有因有缘,因缘具足,果就现前了,这果是大彻大悟。我们天天听经,有缘没有因。如果真正有因的人,听讲经决定开悟。因缘具足,讲的人没开悟,听的人开悟了,有,与讲的人不相干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然后才晓得,学佛什么最重要?放下最重要。放下,你真听懂了;没放下,你没听懂。真话,听懂哪有不放下的道理!一放下就成佛,就这么简单,就这么容易。成佛之后,没有一样你不知道,没有一样你有障碍,所以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。

  《大乘起信论》里头有一句话教我们,教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听经,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读经。它说了三桩事情,第一个,听经离言说相。离,不执着、不分别。讲经的人说什么,不要去分别、不要去执着。看经,不要执着文字相,文字是音声的符号,不要执着文字相。第二,不要执著名字相。名字是什么?术语。缘觉、南泉、佛、菩萨、明心见性,这都是些名字相,别执着它,假的,不是真的,名词术语不要执着。第三个,不执着心缘相,就是不能想它这什么意思、这怎么讲法,不可以。懂就懂,你就开悟了;不懂,愈讲愈糊涂。这种教学法,走遍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,只有佛门当中有,现在佛门当中全不用了。就在面前,这也是宗门的话,「踏破铁鞋无觅处」,找不到,「得来全不费工夫」,就在当下,当下就是。当下就是,对我们来说怎么会这么困难?就是我们有分别、有妄想、有执着。有这个东西,对于诸法实相边都摸不到。离开这些东西就是,法法头头皆是,无有一法不是。

  我们接着看下面,「当知此之一件大事,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。就这一件大事,没法子说,不能想。「法藏果觉,实非语言之所能宣」。法藏,阿弥陀佛的因地,没有成佛之前,他在修菩萨行,在行菩萨道,他的境界,大彻大悟。有四十二个阶级,愈往上面去愈深愈妙,愈是言语达不到、思惟想像达不到。言语、思惟想像都是阿赖耶识的功能,菩萨转识成智,转八识成四智,那怎么会一样!「亦非众生生灭心」,生灭心就是阿赖耶,「思量」就是第七末那识,「分别」就是第六意识,统统达不到。「亦非」两个字冠下去的。「亦非(也不是)众生生灭心(阿赖耶)、思量(末那)、分别(第六意识)之所能及」,达不到。我们用这个心来学佛法,把佛法全都变成世间法了。变成世间什么?变成世间的哲学,高等哲学、佛经哲学,变了质的佛法。释迦牟尼佛的佛法,祖师大德他们证入这个境界的佛法,不一样。这个愈说愈玄,愈说愈妙,愈说愈不好懂,但是这是讲真话。「在凡夫分上,语言不能知」,给你讲你也不知道,「无语亦不能知」,不给你讲你也不知道;「分别不能知,无分别亦不能知」。为什么?这个一定要懂,为的是我们的心不清净,我们的心不平等。什么时候我们的心清净、平等,就懂得。心地清净,跟阿罗汉平等;心地平等,跟这些法身菩萨明心见性的人平等,这才行。清净、平等谁都帮不上忙,你自己的事情,你必须把染污离开,你心就清净;把分别离开,你就平等。学佛难,不容易!

  清净平等心没有现前,怎么办?除了净宗之外,依然去搞六道轮回,这是事实真相。佛法甚深的境界义趣不懂,没关系,只要老实念佛,个个都能往生。经要不要听?要不要读?我的主张,要听要读。为什么?如果不听不读,你连一点消息都得不到,消息得不到,念久了觉得不灵,怀疑了,一怀疑就完了,全毁掉了。所以天天读经、天天听经,维持你的信心。信心不退,愿心不退,念佛不退,这就行了,你就保证往生,有这么个好处。慢慢的,心愈清净,你明了的就愈多。一分清净心,有一分悟处;十分清净心,有十分悟处;百分清净心,你就有百分悟处。你听经能不能听懂,完全在清净平等心,不在别的。我跟章嘉大师三年,大师的言语很少,但是他的言语有力量,有摄受的力量,有启发的力量,有加持的力量。老人喜欢给你讲开示,是你的心很定,他喜欢给你讲;心浮气躁,他一句话不说。一定等你把浮躁的心情统统放下,他就给你讲了,没有废话。所以法藏菩萨、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这些人言语不能知,无言语也不能知,分别不能知,无分别也不能知。「法藏究竟法身妙果,唯有如如与如如智。故非凡情所能测」。如如,转八识,如如智是成四智,就是前面所讲开示悟入,他入了。六道凡夫、大梵天王、摩醯首罗天王,他们也不知道。

  我们再看底下这一小科,只有两句经文,「誓愿成就」。

  所发誓愿。圆满成就。】

  着重在『圆满』两个字。注解里头念老说,「圆满者,圆妙具足」。『成就』者,嘉祥大师注解《法华论疏》里头说:「具足无余,不可破坏,故云成就」。具足无余就是圆满,样样具足,没有丝毫欠缺,而且不可破坏,这叫成就。「又《往生论注》」,这个注是昙鸾法师的,「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,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。愿以成力,力以就愿。愿不徒然,力不虚设。力愿相符,毕竟不差,故曰成就」。昙鸾法师《往生论》里面说的,说得好,我们应该要学习。依据的是《无量寿经》的四十八愿,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,自在神力是自性里头流出来的本有的德能。佛在《华严》上说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自在神力是属于德相。「愿以成力」,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愿,愿愿都圆满了,怎么圆满的?是自在神力圆满的。没有自在神力,这个愿就不能圆满。「力以就愿」,自在神力跟四十八愿融成一体,四十八愿就是自在神力,自在神力就是四十八愿。所以「愿不徒然」,真愿,愿愿兑现,「力不虚设」。「力愿相符,毕竟不差」,实际上,力跟愿融成一体,现在科学上的名词叫纠缠在一起。「故曰成就」,极乐世界不思议的成就,有道理、有凭据,不是假的,不是妄想。

  「又《法华经普贤劝发品》」,是普贤菩萨劝发菩提心,这品经里头有:「善男子、善女人成就四法,于如来灭后当得是法华经」。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,去我们现在,依照中国人的说法是三千多年。外国人说法是二千五百多年,跟中国说法相差六百年。中国古时候的记载也是有凭有据,不是随便说的。释迦牟尼佛出生是在周昭王二十四年,甲寅,这中国古书里记载的,灭度的时候是周穆王五十二年。佛住世八十年,中国人算虚岁,依照这个算法,到今年就是三千三十多年将近四十年,三千零四十年。这个时候,如果有善男子、善女人成就四法,于如来灭后当得是《法华经》。所以得到《法华经》不容易!《法华经》是大乘法宝,你能拥有一部、你能得到,多大的福分!

  成就哪四法?下面说出来了,「一者,为诸佛护念」。你有没有得到诸佛护念?诸佛为什么要护念你?这得问。在现前这个社会,对佛法的信心丝毫不动摇,坚定的信心,坚定的意志,依教奉行。真正是佛所说的经,你只依一部,无论哪一部经,只要一部,不能两部,为什么?一部,你能得三昧,太多了就不行。得三昧之后,就很可能开悟。你要是涉猎太多,那就生妄想、生分别、生执着,这错了,这完全变成世间法。一生专攻一部,几十年不改变,不下山,不改变,他决定有成就。台湾果清法师,专攻戒律,三十多年就这一部经,他成就了。我知道,三十多年前他们刚刚学佛,同学八个人。他来见我,我问他,同学们都还在吗?在,都六十多岁了。那个时候大学刚毕业,参加李老师的研究班,内典研究班,成就的就他一个。为什么?他三十年走一条路,没有拐弯,成就了。三十年是相当长的时间,专搞一样东西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一门东西搞十年,我们常讲小有名气了,二十年就大成就,何况三十年、四十年?自自然然成为一代祖师。「祖师」这个名词自己心里头痕迹都没有,别人送给你的,不管你要不要,你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这就是什么?为诸佛护念。

  「二者,植众德本」。这一句是说断恶修善,积功累德。这也要长时间,这是得「为诸佛护念」的第一个因素,你没有德本不行。德本是什么?德本是孝亲、是尊师。净业三福,释迦牟尼佛说的,第一句话就是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」,这就是德本。我平常跟别人讲,我讲「根本」,孝养父母是德的根,奉事师长是德的本。植物,我这是一个同修送我一个盆栽,给你们看看,树根比喻作孝亲,本是主干,这一枝主干,其他的是枝叶,所有枝叶花果都依根本建立的。没有根本,哪来这些树干?哪来的花叶枝果?人把孝亲尊师丢掉了,一切都完了。学佛,没有根本不能学,有这两个根本,一切善法自然就生发了。中国这个民族在东亚建立国家,千万年不衰,靠什么?就靠这个根本。这个话不是我说的,外国人说的。

  前些年我在澳洲,南昆大送我一个博士学位,那一天典礼结束之后,校长请我吃饭,有几位教授作陪。当中有一位是学校的教务长,吃饭的时候告诉我,他说在二战之前,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,欧洲有一批专家学者研究一个题目,就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,那三个都已经灭亡,没有了,为什么中国还存在?研究这个问题。研究有结论,结论是中国古人重视家庭教育的关系。我听这个结论,我点头,我说这个结论一点都不错,确确实实是这个关系。在全世界,所有人类族群的文化、宗教的文化,无一不是建立在这个根本上,如果没有这个根本,它不能够永远存在地球上。今天我们的文化根本动摇了,这是大问题,不孝父母,不尊重老师,这问题可大了!现在的小孩不知道孝顺父母,不知道尊重老师,也不能怪他们,而是什么?父母自己没有做好,老师自己也没有做好,老师不像个老师,父母不像做父母,这个麻烦大了,这才是今天真正值得忧虑的大问题。我们能把「孝亲尊师」找回来,中国就有救。我相信这个世间人,谁会反对孝亲、会反对尊师重道?你不希望你的儿女孝顺你吗?你不希望你的学生尊重你吗?哪里有这种老师、有这种父母?今天社会偏偏出现。加上近代的传媒,这些事情在全世界报导,常常发生。国家希求长治久安,把根本丢掉了,长治变成长时期的动乱,社会不稳定,伦理没有了。孝亲尊师是伦理的根,伦理、道德、因果教育统统都不讲了,因果是迷信,要把它推翻。这能推翻得了吗?好像是可以推翻的,为什么?古老的预言在今天都不灵了,假的、骗人的,行善没有善报,造恶也没有恶报。这个道理是很深的课题,今天人相信科学,必须有科学的证据他才相信。

  我年轻的时候,那时候没学佛,遇到一个老先生,朱镜宙老居士,他是章太炎的女婿,我认识他的时候他七十岁,老人了,非常慈悲,他是学科学的,虔诚的佛教徒,告诉我他学佛的经历。他的岳父曾经做过东岳大帝的判官,活着的时候做的,晚上,他说有两个小鬼抬了轿子去接他上班去,天亮就把他送回来,日夜不能休息,白天他有他的工作,晚上要到东岳庙东岳大帝那里去上班,地位很高,判官。判官的地位就等于像现在讲秘书长,二把手。他只做了一个月。在我们相信,可能是东岳大帝的判官临时有事情不能上班,请他去代理,一个月之后判官回来了,他就不必再去了。这一个月,把这个鬼道里面事情透了很多信息,告诉大家,全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他是个读书人,他说韩愈、柳宗元这些唐宋八大家都在鬼道。鬼的寿命长,所以他还能见到他们。

  就是这样的,他还是半信半疑。怎么样真正让他相信?他自己亲自遇到了。抗战期间,那个时候他好像是做四川、西康税务局局长,他是学财经的。他说有一天晚上,几个朋友在一块打麻将,很晚才散场,大概夜晚两点钟的样子,散场,散场回家去。那个时候虽然官做得很大,没车,要走路。晚上回去的时候,在路上,那个时候有路灯,但是路灯只有二十烛光,很远才有一个,模模糊糊。回去的时候,有一个女人在他前面走。他也无所谓,反正晚上一个人,前面有个人,走的是一条路,同一个方向。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,他突然想起来,夜这么深了,怎么有一个单身女子出来?愈想愈害怕,寒毛直竖,再看前面那个人,有上身、没有下身,这就晓得那是鬼,那不是人。这一惊,一害怕、一惊,前面人不见了,立刻就没有了。亲自看到的,不是短时间,半个多小时,这不是眼花,不是幻觉。他经过这桩事情之后,才真相信了,不再敢说没有鬼了、说没有报应,不敢讲这个事情。晚年跟印光大师修念佛法门。我跟他的缘很深,我认识台中李老师,是他介绍的,他跟李老师是老朋友,同年。一定要自己遇到,这真正相信了。

  我自己生性倔强,不服人,傲慢习气很重,对这些鬼神事情也都认为是迷信。抗战时间读书,学校设在寺庙,小学,在乡下,逃避日本飞机轰炸。这个小庙的住众很少,就请他们搬到别的寺庙去,寺庙给我们做学校,佛像统统锁在一个房间,殿堂都变成教室,大雄宝殿做为大礼堂,国民党时代。我们那个时候,小孩,年岁小,知道那个房间里面完全收藏的是佛像,贴了封条,我们从窗户,那窗户是纸糊的,舔破之后看到里面。小佛像,近一点的,就拿出来当玩具玩了,也糟蹋了有不少佛像,小的,大的拿不出来,小的在外面可以把它拿出来。在大陆上从来没有听说讲经的,没听说过,只知道和尚念经,做经忏佛事超度,所以对它的印象非常不好,排斥。

  二十岁左右,对哲学非常有兴趣,所以我到台湾遇到方东美先生,当代的哲学家,我跟他学哲学。他给我讲了一门哲学概论,分成六、七个单元,最后一个单元是佛经哲学,我从这个地方认识佛教的,认识了释迦牟尼。老师告诉我,我说我学哲学,佛经怎么会有哲学?佛经是宗教、是迷信,那是我那个时候看法。老师说:「你年轻,你不懂。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,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,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」我在这个单元里面才把过去错误的认识修正过来了。学佛到哪里学?老师告诉我,不在寺庙。我说在哪里?在佛经。他说你要学,你要去找经典。告诉我,两百年前佛经哲学在寺庙,那些出家人都有德行、有学问,他们真的研究、真的修行。他说现在他们不搞这个,现在搞经忏佛事,不研究经典了。我还是非常幸运,我遇到章嘉大师。前面三年,章嘉大师给我奠定的根基;后面十年,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学经教,很不容易,因缘稀有难逢。

  我的福报比不上果清法师。果清法师出家,师父好,自己有庙、有道场。我出家那个庙也不错,师父也很好,可是师父不喜欢学经教的,喜欢做经忏佛事、做法会的,跟我讲过几次,叫我放弃经典:这个有什么意思?不能赚钱,不能给道场带来收入,道场怎么活下去?法会、经忏佛事有收入。我说我出家不是为搞经忏佛事,我是希望有机缘再深入经藏。这个我们意见就不相同,住了一年多就不行了,我要不听他的话就不能住在这个寺庙,这就过流浪生活。果清法师有福,他的师父支持他学戒律,所以他在这一个道场能住几十年。我这几十年是云游、是流浪,居无定所,哪个地方请就到哪里去,住的时间都不长,最长的不过三个月,就得走路;短的,一个星期。好在认识人多,国外朋友多,到处都是,如果没有这个缘,那真的是无路可走。

  所以我们一生反省、思惟,似乎都是佛菩萨安排的。这个话,在我初学,没有出家之前,章嘉大师告诉我的。他劝我出家,劝我学释迦牟尼佛。真正发心学释迦牟尼佛,他说:「你的一生,佛菩萨替你安排,你自己不要操心。」这个话我听到非常满意,对我是很大的鼓励。我相信佛菩萨加持,相信佛菩萨保佑,无论什么环境,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,我要从这个里头去历练、去磨炼,在这个里面成长,学习植众德本。净宗学会在美国成立,净宗同学在家的人多,我提出五个科目,行门,日常生活所依据的。第一个是净业三福,最高指导原则,第二个是六和,三学、六度、普贤十愿,就这几个科目就够了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与这五个科目相应,这就是断恶修善、积累功德。

  因为我受方东美先生的影响,我是从学术进门的,不是从信仰进门,所以忏云法师、李老师劝我学净土法门,我知道他们都是诚心好意,我没接受。介绍我净土宗的书,《印光大师文钞》、《弥陀经》三个注解,我都看了,我不反对净土、不毁谤净土,我自己还是不想学,心都在大经大论上,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、《般若》、《楞严》,搞这些东西,在经典里学习这些东西。所学到的,刚才说了,知识,不是智慧。我学佛三十年才相信净土,不容易!古大德讲,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,我相信。我怎么相信的?我从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、《楞严经》上认识净土的。看到文殊、普贤这些大菩萨,是我们心目当中最佩服的、最敬仰的,他们统统都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。我不能大意了,认真仔细在经典里面去找净土宗的理论,才接受净土经典,讲解净土经典。真的,真正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里头第一法门,真的是难信之法。难信易行,你一生只要相信了,决定成就,不会落空。其他大经大论,要不是大彻大悟,决定依旧搞轮回,出不了六道。所以我到八十五岁,《华严》放弃掉了,不讲了,专讲《无量寿经》,专学《无量寿经》,专弘《无量寿经》,其他统统放下了,决定往生极乐世界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