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tbcollege logo
 
简体 正體
綱目模式
頻次搜索 
AND OR
 
02-040-0453 主講人 : 淨空老法師
             小字號    中字號    大字號

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 (第四五三集)  2013/9/23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40-0453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大家跟我皈依三宝: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阿阇黎存念,我弟子妙音,始从今日,乃至命存,皈依佛陀,两足中尊;皈依达摩,离欲中尊;皈依僧伽,诸众中尊。

  请看《大经科注》七百五十七页,倒数第四行,最后一句看起:

  「其余世智辩聪,通儒禅客,尽思度量,愈推愈远」。前面学到世智辩聪。「通儒」指通晓古今、学识渊博的儒者。「禅客」是指出家、在家一般参禅的,并不限于出家,包括在家,参禅修行称为禅客。另外也有个说法,禅寺里面的住持,「上堂说法时,由僧众中选一辩才出众者与住持问答」,这个提问题的人就叫禅客,也叫禅客。通儒禅客,有修行、有见地的人,这些人对净土尽思度量,尽他的能力去思惟,今天讲研究。结果是什么?愈推愈远,愈研究愈不能够明了。为什么?这是智慧,不是知识,用求知识的方法来求净土,这个距离就远了。净土这个方法,理论是圆满的,方法是微妙的,不但是世间,前面说世智辩聪不能够穷究,通儒是大儒,通达,我们讲博学多闻的,这是儒家的大德,参禅有功夫的,得辩才无碍的,对净宗不行,所以说他们愈推愈远。「又不若愚夫妇老实念佛者,为能潜通佛智,暗合道妙。」这就是反过来,这句话比什么都重要!反过来我们看到农村里头愚夫妇,老人,什么都不懂,什么也不知道,他就知道这一句佛号,除这一句佛号,他什么都不知道。一天到晚阿弥陀佛不离口,心里有阿弥陀佛,口上有阿弥陀佛,见到任何人,他都是合掌念阿弥陀佛。你给他讲什么,他回答你的都是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,好像他不会说第二句话。这种人有没有?有,只要你细心,你会碰到。

  上一次实际禅寺的住持开利法师到我这来,我问他,你们那个寺庙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?他说有,好像有三、四个。我说那是宝,千万不要轻视他,这种人不容易。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,老师对这些人非常赞叹,他说他很想向他们学习,许多年来学不像。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谓「上智与下愚不移」,这两种人很容易成就。上上根的人一听,他完全懂得了,像六祖惠能这样的人,上智。下愚就是指这些愚夫妇,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懂,他真正是信愿持名这四个字做到了。这四个字做到,将来决定往生,生的品位一定是上辈往生,一般人比不上。为什么?他心清净,他没有杂念,他没有妄想,他只有一念阿弥陀佛,这还得了!几个人能比得上他。所以我告诉开利住持,地方上有这样的念佛人,这个地方上不遭难。为什么?那是真正菩萨住世,这个人的福德大,你不要瞧不起他。这个经上赞叹的有道理,「潜通佛智,暗合道妙」。潜,不是明显,暗中他跟佛的智慧相通;也暗合道妙,道是菩提道,妙是微妙到极处。佛智跟道妙只有上上根人他们懂得,他们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知道;下下根人能跟他们得到平等的妙果,一般人望尘莫及。一般修行人几个人真正做到妄想断了、杂念没有了?诸位想想,有几个人到这个境界?这些农村里头愚夫妇他到这个境界。内行的人懂得,对他尊重、尊敬;外行人不知道,以为他们没有知识,轻慢他们,实在讲这个有罪过。这些是灵峰禅师《要解》里面所说的。

  再看第二个例子。第二个例子,「《无量寿经起信论》」,彭际清居士著作的。这位居士前清乾隆时代的人,他的父亲是乾隆皇帝那个时代的兵部尚书,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。所以彭居士是高干子弟,家里环境好。人聪明绝顶,应该是没有到二十岁,因为二十岁叫成年,行冠礼,没有行冠礼之前称为童子,他在这个时候考中进士,国家最高的学位他考中,可见这个人聪明。一生不做官,对传统文化非常有兴趣,儒释道都学,而且都通,都有优秀的成绩。他给《无量寿经》做过注解,这个注解叫《起信论》,里面确实有很多话是净宗的精华,不是一般人能说得出来的。念老在这里选了一段证明往生妙果,这段话他设了个问答,「问:临终见佛,为是自佛,为是他佛。若他佛者,即成魔业。若自佛者,想力所成,虚妄不实,云何往生。」这是先提个问,或者有人有这个问题,临终阿弥陀佛来迎接,这个佛是真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?还是我们自己妄想当中现的阿弥陀佛?这个问题在净土来说,是大问题,不是小问题。他的解答说得妙,「自佛他佛,总成戏论」,戏论就是开玩笑的话,不是真的,总成戏论。为什么?大乘佛法里面契入境界之后,自他两忘,还有人,还有我,你的分别执着没放下,分别执着没有放下,你的佛是白学了,你依然是六道凡夫。大乘经典里面讲得太多了,放下执着就是阿罗汉,放下分别就是菩萨,放下妄想就成佛。佛跟众生没有两样,就是这个人把妄想分别执着都放下了,他叫佛;这个人妄想分别执着完全具足,他就叫六道凡夫。

  六道凡夫跟佛无二无别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学佛不能放下,白学了,你原地踏步,一步的进展都没有。从哪里放起?从我放起。我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所以学佛这个概念,第一个概念要建立的,就是身不是我。为什么?我不生不灭,这个身有生有灭。我跟佛是划等号的,跟佛平等的,那真我。现在我迷了,堕落在六道轮回当凡夫。怎么堕落?妄想分别执着全有。这个东西自性里头本来没有,自性是真心,真心里头没有妄想,真心里头没有分别执着。这个一定要明了,一定要清楚,把身见慢慢淡薄,愈淡愈好,最后把它放下。放下我执,往生到极乐世界不是凡圣同居土,是方便有余土,品位等级大幅度的提升。念佛念了一辈子,分别执着没放下,临命终时最后那一念,念的是阿弥陀佛,没有想到这些事情,这决定可以往生。这个往生叫带业往生,什么业?没有放下的都叫业。带着这个往生,行,阿弥陀佛许可我们带业往生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我们一般人叫保佑,把你的境界就向上提升一等,我们功夫没有成片,提升到成片。成片是妄想分别执着虽然没断,伏住了,控制住不起作用。这是每一个往生的人,到达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都能得到这个境界。真正放下都在极乐世界,在极乐世界确实把执着放下,那就是方便有余土;确实把妄想放下,实报庄严土。四土三辈九品,我们在前面学得很多,在极乐世界有这个名词没错,实际呢?实际没有人有这个念头,没有人有这个分别。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切人,不管是哪个级别的,心里确实只有阿弥陀佛,口里只有这个佛号,都入了这个境界。就像前面讲愚夫妇的境界,跟愚夫妇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什么都明了。愚夫妇是什么都不明了,装糊涂;极乐世界人什么都明了,不糊涂。极乐世界的可贵我们要晓得,不是容易搞清楚、搞明白的。

  这个集注、会集本,二战之后才出炉的。集注在一九八0年代,一九八0年代黄念老才把它写成。我们这一代的人有福报,看到了。我上一代没有这个福报,有多少人修净土的,没有见到这个会集本,没有看到念老的集注,这就是福报不如我们,我们生逢其时,遇到了。这本书是世间第一奇书,奇妙到极处,没有一个法门能跟这个法门相比。遇到这个法门要空过了,叫真可惜!真正遇到,真正通达明了,肯定跟我一样,万缘放下。每天读书读什么?就读这一部,除这一部,什么书都不看了。不读书的时候就念阿弥陀佛。读书帮助我们坚定的信心、坚固的愿心,决定不退转。这一句佛号一切时、一切处心里头不间断,我决定求生净土,没有二话好说。极乐世界的好处全在这部书里头。所以彭际清居士在此地说,你心里还有自佛、还有他佛,还有自他这个念头,这都是戏论。我们在这个世界上,还有你我他,有没有这个概念?真正大乘人没有这个概念,可是事上要不要用它?要用,说话还是你我他。我们知道你我他是假的,不是真的,假设的;真的,没有你我他。学大乘的人高就高在这里。说你我他是随缘,恒顺众生,不这样说法你不懂,要随你的语言来说你就懂了。实际上心地清净平等觉,觉是明了,了解事实真相。

  「人我两忘,自他不异」。不但你我他不异,你我他与诸佛菩萨、与诸佛如来也没有两样。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遍法界虚空界,能大师《坛经》上所说的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记住前面这句话,「何期自性」,没有想到自性,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,万法从哪里来?真心所现的。《楞伽经》上一句话四个字讲绝了,一切法是什么?「自心现量」。这句话讲得太好,这句话是《楞伽经》的核心,讲绝了。整个宇宙是什么?是我自心现量,现是现前,量就是摆在面前。这是什么?这就是真如自性,这就是诸法实相。这句话很难懂。佛法难不难?不难,一句话。在本经里面,前面引用的蕅益大师,蕅益大师一句话,「信愿持名」。这句话就是一部经,《弥陀经要解》;自心现量就是一部《楞伽经》。所以自他是一不是二。分自分他,你怎么还有分别、还有妄想、还有执着?可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,又谈何容易?没有几十年功夫,对这句话听不懂;听懂,你也未必能做到。听懂叫解悟,不是证悟,证悟自己才得受用,自他不二。

  我们看到美国的修.蓝博士,去年到我们这来访问,他用意念给人治病,没有一个失败的,治一个好一个。跟病人不需要见面,怎么能把人家病治好?而且那个病都是重病,医院医生宣布放弃治疗,说你的寿命,你能够存活只有一、二个月时间,他治的是这些人。跟病人不要见面,距离几千里,都能把你治好。他要的资料很简单,四样,第一个,你的名字;第二个,出生年月日;第三个,你现在住在哪里,住址;第四个,病历。就要这四样,他拿到这个资料,他每天做半个小时。怎么做法?把这个病人观想跟自己身体合成一个,这就是自他不二。要有自有他,就治不好,就没有这个本事。你看,他有这个本事,把病人跟自己观想成一体。一体,他的病历上这些病状就是自己的病状。真的,不是假的,他用清净心把这些病毒清除。四句口诀,那就等于他的咒语。四句口诀很简单,第一句,对不起;第二句,请原谅;第三句,谢谢你;第四句,我爱你。就这四句,就念这四句念半个小时,每一天做法是半个小时,连续做三十天,病就好了。他自己病好了,对方病也好了。这是什么?自己身心清净,没有妄念,知道整个宇宙一切法跟自己是一体,产生这么大的效果。我们在之前听说美国有这个人,没有想到他到我这来访问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非常赞叹他,希望他这个方法要广泛的宣传。为什么?在没有医疗设备的地方,这能救人。他很慈悲,已经在做了,在世界上各处他都有据点,在这个地方教学生。这个方法不是佛教的,是古老夏威夷土着治疗的方法,总有几千年,他承传了,而且用得很有效果。

  所以,「人我两忘,自他不异」,就能产生不思议的效果。这是一般凡夫疏忽了,他没做到。为什么?下面说到,「诸佛法身,湛然常寂」。这是跟你讲原理。诸佛的法身,这是自己的真身,法性是自己的真心,法身是自己的真身,这个身不生不灭,这个身是自己的本人。禅宗里面常讲,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就是法身。学佛,大乘佛法,终极的目标就是回归法身。整个宇宙跟我们关系太密切,它是我们自心现量,自心就是自性,就是法身。湛然常寂,湛然是清净,清净到极处,常寂是不生不灭,永恒不变,这是我们自己的真心。这些人已经回归自性,我们称他作佛,诸佛;还没有回归的,称菩萨、称罗汉、称众生。菩萨回归快要到了;罗汉已经回归,路还远一点;凡夫还不知道,还不晓得这桩事情。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就会相信。

  「以本愿故,感应道交」,这就讲到我们净土宗,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,本愿就是四十八愿。他有四十八愿,四十八愿教给我们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我们今天真正照干、照做就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。我们有感,阿弥陀佛就有应,好像我们这里发的电波,他那里就收到;他发的电波,我也收到,这感应道交。「即自即他」,自他是一不是二。《三时系念》法本里头,中峰禅师有两句非常精彩的开示,他说「阿弥陀佛即是我心」,阿弥陀佛是我的心,「我心即是阿弥陀佛」。这两句话说绝了!我跟阿弥陀佛是一体,是不是真的?真的,一点都不假,只是你自己不知道,你分自分他。你要知道是一体,问题就解决了,你肯定一天到晚一分一秒都不空过,真的分秒必争。争什么?念这句佛号。阿弥陀佛四个字,无量无边的功德,修善,修整个宇宙的善都不如一句阿弥陀佛。大乘经上佛常说,像《金刚经》上讲的,你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,这个福报还得了吗?比不上以大乘经里面的四句偈为人演说,比不上这个功德。更进一步呢?以大乘四句偈为人演说,比不上念这一句阿弥陀佛。这你才知道,这一句佛号的功德不可思议!真正明白的人,哪有不念佛的道理?念佛的人,十方诸佛加持你,一切龙天善神保佑你。为什么?你是个真念佛人。为什么要讲这部经、要学这部经?把念佛的道理、因缘、果报、事实真相,统统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才真相信,我才真发心求生净土,净土是老家。我才真肯念佛,一分一秒也不会让它空过;一秒钟没有念佛,空过了,对不起阿弥陀佛。念念相续,到西方极乐世界,就跟阿弥陀佛合而为一。「感应道交,即自即他」,说我是佛行,说佛是我也行,是一不是二。「无虚无实」,虚实这个念头都没有。「唯一真如,周遍法界」。这是什么?这就是报身,报身周遍法界。

  「众生依于业缘,幻有分段」。这是讲我们现前的众生,六道众生。六道众生依什么?依造业这个因缘,业因业缘。这个业是什么业?太复杂了,无量无边。佛把它归纳起来,无量无边的业缘不外乎三大类:无明烦恼、尘沙烦恼、见思烦恼,不外乎这三大类。这三大类你统统具足,你是六道凡夫。如果见思烦恼断了,还有尘沙、无明,你是十法界四圣法界的众生,四圣法界里面,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、佛,四圣法界里面的菩萨法界,你是这个地方的众生。如果无明破了,你就真正找到法身,回归自性。虽然回归自性,找到法身,还不圆满。为什么?还有习气没断,所以你住在实报庄严土。住多久呢?等到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。这个时候告诉你,实报庄严土不见了,你到哪里去?你回归常寂光。「即自即他,无虚无实,唯一真如,周遍法界」,这就是常寂光,身跟土都不见了,一片光明,跟诸佛的光明融成一片。这里面没有菩萨,只有诸佛如来。在哪里?遍法界虚空界,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一切诸佛如是,阿弥陀佛不例外。我们念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给我们现身,是不是从极乐世界来?不是,就在此地,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。我们这个身体乃至于每个细胞,都在佛心中,都在佛身中,叫法身佛。自性真心融成一体,我们自己不知道,所以我们依于业缘,这个错了。能不能把业缘放下,尽可能不再造业,什么都不要想,连身体都不要想。

  我这一生从来没想过身体,但是为我身体操心的人可挺多。怎么办?得恒顺众生,不顺他,他不高兴。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我有没有念头?没有。饮食起居,给我什么吃什么,我没有挑剔。出家人托钵,托钵人家给什么吃什么,怎么可以挑剔?现在虽然不托钵,人家供养也是跟托钵一样,不要有分别,不要有执着。真正到这个程度的时候,不管什么样的饭菜,到口里自然就变成妙味。我们还没达到这个境界,但是一定要学习,不要去分别执着,什么都好吃。衣服,不要去分别执着,什么都好穿,你说你多自在。要为这些东西操心,就很苦,错了。为什么不念阿弥陀佛,操心这个干什么?总是念佛要紧,这是我告诉大家的,除了念佛之外,其他的都不要紧。

  「依于业缘,幻有分段」,这个幻有就是现在的身体,现在我们居住的环境,不是真有,是幻有,幻是假的。分段,分段是一段一段的生灭,这个一段一段是刹那相续,相似相续,不是真的。就像我们看电影,老式的电影,我这一卷,这个是老式的电影底片。它是什么?幻灯片,张张不一样,现在讲动画,张张不一样。它在放映机里面,光打在银幕上,一秒钟二十四张,也就是它的速度是二十四分之一秒。每一张,镜头打开,在银幕上出现,这是生;立刻就灭了,再换一张,第二张生;灭了之后第三张生,这就是生灭,这是事实真相。这个生灭的速度,记住,一秒钟二十四次,我们对它就模糊了,以为它真有,不知道它是假的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我们现实的环境,就在眼前,我们现实的环境,跟这个电影底片打在银幕上是一个道理,是一桩事。频率多快呢?电影是一秒钟二十四个生灭,相似相续相,我们现在实际上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。单位是兆,一千六百兆,你能知道它是假的吗?不知道。不是佛告诉我们,我们怎么会知道?一秒钟已经生灭一千六百兆次,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这个现象是相似相续相,绝对没有两个相是完全相同的,没有,相似相续。

  这桩事情,佛经上说的,是真的吗?还是夸大?佛说是真的。谁知道?佛说八地以上统统见到,八地菩萨。大乘佛法菩萨的等级一共是五十二个,五十二个等级,八地菩萨是什么等级?最高的第五个等级。也就是五十二个等级里头,最高的五个等级,他们统统能看见,统统知道。释迦牟尼佛不是说我一个人说的,我一个人知道,你们都不知道,不是的,八地以上全知道,这就是有证人。但是八地以上,我们一生一个也没遇到,我们怎么能相信?关于这一点,我们要感谢现代的量子力学家,他们在实验室里面见到了,为我们说出来。我们这个世界,所有一切物质现象,假的,不是真的,这被他们发现了。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?从念头生的,先有念头,后有物质现象。但是这个先后我们无法想像,你就想,它一个生灭,一个生灭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这一个生灭里头还有生住异灭四个相,就是这个相的生、住、变化、灭亡,它还有这四个相。这八地以上菩萨,科学家也做不到,科学家晓得这个事实真相,还不清楚,跟八地比比不上,念头的速度之快就可想而知。但是现在的科学,也非常了不起,能够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,能捕捉到。佛经上讲的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。一千兆分之一秒,科学家已经捕捉到,这是我们可以相信的。佛是用内功,不向外求,向外求来的是知识,从内里面觉悟的是智慧,这是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的地方,我们要知道。

  「幻有分段」,幻有分段这四个字,讲我们自己身体,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宇宙,这一切现象全是幻有分段,整个宇宙没有例外的。「如居屋下,不见天日」。这是个比喻,好比我们住在屋子里头,四面都关闭起来,看不到天日,把自己封闭住了。这个屋子是什么?这个屋子就是六道轮回,你没有办法出六道轮回,六道轮回以外的天地,你完全不知道,连四圣法界都不知道,生生世世在搞六道轮回,这就苦了。这把众生跟佛说清楚了。下面给我们讲,「念力诚坚,幻缘斯净」。念力,念佛的这个念力,修.蓝博士给人治病的念力,真诚、坚定。要把念力集中,不能分散;分散,效果就没有了。念力一定集中,集中就是禅定,叫定力不可思议。那个定力就是自己念力集中产生的力量。这个什么?能把虚幻的境界照破。所以阿罗汉得到菩萨第七个定的这个地位。要知道这个定的等级,总共是五十二个等级。小乘阿罗汉他达到第七个,第七个,六道轮回就不见了。换句话说,阿罗汉在六道里的梦醒了,做了一场恶梦,梦醒了,六道不见了。在这里我们要好好去想想,六道没有了,六道里头你还要执着吗?你还要分别吗?六道没有了,你还要想占有吗?你还想控制吗?全都等于零。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他能不放下吗?没有这个道理,他肯定放下。为什么?一场空。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」,《金刚经》上说的。你心里有这个念头就错了,心里有阿弥陀佛这个念头就对了,这是叫我们把念头转过来,真诚坚定的念力,不念世间法,世间法就清净了。「如撤屋蔀」,好像把房子拆掉,「天日豁然」,整个天空现前,外面境界看到了。「任运往生,还同本得」。这个时候往生到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是自己心里现的,阿弥陀佛也是自己心现的,离开自性没有一法可得,所以还同本得。彭际清居士的话说得好,我们真搞清楚、搞明白,信心坚固,不再怀疑。

  「此论」,这下面是黄念祖老居士的话,《起信论》里面这一段话,「扫尽一切分别,自他生佛总成戏论」。彭际清居士在极乐世界,怎么知道?他搞得这么清楚,他能不去极乐世界吗?哪有这个道理!跟我们说得这么清楚,说得这么明白,他说的话如同阿弥陀佛自己说的话一样。「唯一真如湛寂周遍」,这是常寂光的境界。「任运往生极乐,还在本心之内。」本心就是自性,你没有超越。自性才是真正的自己,自性才是整个宇宙的本体,这个时候你才真正叫证得究竟圆满,你跟佛没两样。跟哪个佛?跟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的代表,所以要不发心念佛往生,叫大错了!不认真念佛,随随便便的,把它当儿戏,也是大错了。

  下面后头这一段,举莲池大师《疏钞》作证。「《弥陀疏钞》云:着事而迷理,类蒙童读古圣之书。」着是着相,着什么?着了事相。心里面的事不能放下,就是心思太多,妄念太多,这是搞什么?这是搞六道轮回。六道轮回怎么来的?就是着事迷理。对于理,是道理,是真相,你对它毫无所知;这个世间点点滴滴的小事,你执着得严重,不肯放弃。这像什么?像小朋友童蒙读圣贤人的书籍,读得没错,念得都会背,清清楚楚,问他什么意思,不知道。这就是说,六道轮回的假相你很清楚,六道之外的真相完全不知道。六道没有内外,说内外是随顺众生分别而说。佛法里头没有内外,没有自他,所有相对的全没有,这是大乘教。

  「昏穉未开」,昏是迷惑,穉是幼稚,没开。小朋友,幼稚园小朋友,「仅能读文,了不解义」,他能读,他不解意思。「所谓终日念佛,不知佛念者也」。我们天天念佛,不知佛念,阿弥陀佛念我们,我们完全不知道。我念佛,他念我;我不念佛,他就不念我。为什么?感应,我念佛是感,佛念我是应。我不念佛,这个感没有,应也没有。我念这个世间名闻利养,就感世间名闻利养。那就是什么?念六道轮回,你永远出不了六道轮回,修行修得再好,出不去。念大乘经教,不念西方极乐世界,必须要断烦恼才能够明心见性。烦恼难断,断不掉,所以我们回过头来依阿弥陀佛,依《无量寿经》。信愿持名,我们做得到,我们有把握。信愿持名感应的是极乐世界,我们造的是极乐世界的净业,不是六道轮回的染业。这个道理要不搞清楚、不搞明白,我们的心定不下来,愿不能坚持。这个世间还有好的,就错了。这个世间再好,不能跟极乐世界比;这个世间再好,无法超越轮回,那六道都得要去,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

  「执理而遗事,比贫士获豪家之券」。执理,大乘经讲的理,禅宗所讲的理,把事丢掉了。理而无事,那个理是空理,不起作用。譬如大乘经教里头常说的,放下妄想分别执着,圆成佛道。你能不能放下?你放不下,你成不了佛。话说得一点都不错,你试试看,执着能放下吗?放下执着是阿罗汉,放下分别是菩萨,放下妄想就成佛。需不需要修?不需要。放不下呢?放不下就得要努力在事上下功夫。理明白,对事上不要怀疑,这个修行方法,这是真修、是实修。在哪里放?在穿衣吃饭,在工作,在待人接物。眼见,练什么?练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要练这个功夫。耳闻声,在闻声里头也是练这个功夫,练不起心、不动念。禅就是用的这个功夫,所以它快速。禅是成佛的捷径。教是很慢的。学经教,慢慢通达理,慢慢再放下,禅比教快。净土最快,净土最快是什么?先到极乐世界,到极乐世界再成佛。

  禅,禅修,唐朝时候六祖惠能大师,在五祖忍和尚那个地方八个月,他那八个月就是在穿衣吃饭上,在工作上(他的工作是破柴舂米),在接触一切人事上,修什么?就是修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。不需要认识字,不需要到讲堂听经,不需要到禅堂去参禅,不需要。他是真干,直截了当的在干,最后五祖传法传给他。这个人亿万人当中难找一个,我三个老师都警告我不能学惠能,惠能之前没有出现这样的人,惠能之后也没出现这样的人,那个人学不得,学不到。他的这套道理我懂,我全清楚,我相信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,把这些东西看得淡,对我们的修行有大帮助。为什么?能放下。

  我在这里不错,你们看常常有四方八面送来这些供养,我到那里瞄一下,看一下,都送的是好东西。我起不起贪心?想不想这个?不要。清清楚楚是智慧,如如不动,大家有福报,大家享受,这就是修行。修行的法门无量无边,这是最高等的方法。知道什么?假的,知道在作梦。决定不能够据为己有,这是大家供养我的,我收起,我享受,错了,着相了。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,没有控制的念头,也没有分配的念头,为什么?我这个地方不需要,有人干这个事情,什么心都不操。各人有各人的因果,我有我的因果。大乘教听多了,听明白了,自然就会了。最重要的,佛法里最重要的就是告诉你,有是假有,空是真空,真空不空,假有非有,空有二边都不能执着。境界现前,确实《楞伽》上这四个字「自心现量」,一切万法是自心现前所现出的量,自心现量,要怎么样?如如不动。不起心不动念,这就是佛知佛见;起心动念是菩萨知见;还有分别,罗汉知见;有执着,那就是凡夫知见。我们要晓得我们自己在哪个等级,向上不能向下。我感激章嘉大师,第一天见面就教给我看破、放下。看破,了解事实真相,放下分别执着。看破就是智慧,你清楚,不糊涂;放下就是功夫,放下就是禅定。

  下面这个比喻,「执理而遗事」,执着理,不晓得事修,事修就是放下,日常生活从早到晚学放下。工作呢?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,工作之后放下,不要把那些工作放在心上。要把什么放在心上?要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。我事情做错了,有阿弥陀佛,决定不会错。打妄想会把事情做错,心里有阿弥陀佛,不会做错事情,遇到事情,自然智慧开了。不是学来的,这种智慧是自己本有的。「贫士」,贫穷的人,获得富贵人家的券,是财物的凭证,好像现在讲的支票,拿到富贵人的支票,这个支票不能兑现,兑不了现的。我遇到过,有个人拿到是英国的债券,一百多年前的,虽然期限,它是没有限制期限的,英国政府肯给你吗?不可能的事情,数目字是很大,决定拿不到。「不知数他人宝,于己何涉」,这是数别人之宝,于自己不相干,财宝是别人的,不是自己的。莲池大师用这个来做比喻,执理遗事。

  下面大师说,「所谓虽知即佛即心」,这个我们知道,心佛是一不是二。「判然心不是佛者」,可是事实上怎么样?事实上我们的心是妄心,跟佛差距得太远。「是故约理则无可念」,从理上讲,生佛是一,无可念之佛。从事上讲,「则无可念中,吾固念之」,我还要坚固的执着这句佛号。「以念即无念」,有念跟无念是一不是二,我念,我并不执着念,没有这个执着,养成一个习惯,念念都是阿弥陀佛,每一句佛号都是求生净土。我为什么念这个佛号?没有别的,求生净土。为什么?阿弥陀佛跟我们定的是这个约,四十八愿说的,十方世界只要有念佛的人,临命终时他一定来接引,往生其国。他有这个愿,我有这个心,我这个心跟他的愿相应。所以念即无念,无念即念,「理事双修」,理我明白了,事我不放弃,有理有事,「即本智而求佛智。夫然后谓之大智也」。相信有极乐世界,相信有阿弥陀佛,相信念佛能往生极乐世界,大智,这是本智,这是世界上第一等智慧的人。为什么?他这一生成佛,那还得了!这还不是普通人,他不是成菩萨,不是成阿罗汉,不是生天,那都是小事,他成佛去了。不是一等智慧,不是一等的福报,他做不到。

  一等智慧、一等福报的人,不多。所以我们把这个法介绍给别人,不要期望每个人都能学,每个人都能往生,不可能,福德智慧不足,他还等来世、后世。这一生能够接受的,是他过去生中的智慧福报现前,他能接受。甚至于我们亲眼见到的,临命终之前三天,我在美国见到的,在美国的华府,就是美国的首都,华府佛教会,周广大先生。他一生没有宗教信仰,临走的时候癌症,医生宣布他,他没有办法再活下去。家人这个时候到处求神问卜,看看能不能发生奇迹,让他好转,找到我们佛教会。我们佛教会派了四个同学去看看,他们看了之后,觉得他确实不可能再康复,于是就劝他念佛,劝他求生极乐世界,告诉他极乐世界的好处。当时他就接受了,听得很欢喜,告诉他家里的人,别求什么仙丹、仙方,别求了,大家统统念佛帮助他求往生。这个念头一转,他癌症很痛苦,居然他就没有痛苦,对这个念佛求生净土,他产生信心。我们学会里面有十几个同修轮流帮他助念,三天三夜,往生的瑞相很好,火化的时候还有舍利。真的,三天往生。《弥陀经》上说的话不是假话,若一日,若二日,若三日,到若七日,这是我们亲眼看见的。这个人能往生,临终前三天才遇到佛法,他能相信,他能发愿,这个能相信、能发愿是过去生中所修积的善根福德,这个时候起到作用。如果不是过去生中善根福德,怎么会可能?这不可能的事情。他的往生给我们带来信心,我们知道这个法门是真的,不是假的,这是给我们作证转,做证明。这是「即本智而求佛智」,我们念佛人干的是这个。「然后谓之大智」,往生到净土就是大智,佛的智慧。

  「又《疏》云:然着事而念能相继,不虚入品之功」。这就是你对于净土的理不懂,像周广大才三天,没有办法把道理讲清楚、讲明白,没有办法,完全是事,告诉他极乐世界怎么好、怎么好,不要留恋这个世间,往生到极乐世界,他听了就相信,这就是他的善根福德。三天三夜念佛相继不断,他真的往生了,莲池大师这两句话,他给我们做证明了。如果「执理而心实未明,反受落空之祸」。这是指什么?学教的,学禅的,执着理,但是没有明心见性,这一生当中他不会有成就,依然是搞六道轮回。这就错了,犯这种错误的人,不知道有多少。「《钞》曰」,《钞》是《疏》的注解,也是莲池大师自己作的,「假使骋驰狂慧,耽着顽虚。于自本心曾未开悟,而轻谈净土,蔑视往生,为害非细」。这里头有几个专有名词,「顽虚」,参考资料第二十三,「顽虚还空」,有这一条。「顽者,无知也。顽虚者,谓无形相,顽然无有知觉。」《佛学大辞典》解释,「太虚空:术语,浩浩宇宙之虚空也,毕竟无为无物,故云顽空,偏空,太虚空。以譬小乘之涅槃,而别于大乘涅槃之妙空第一义空。」这是对于真理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,只晓得名相,并不知道事实,把这些甚深的义理解错了,以为自己明白,其实没有,差距很远。小乘人的涅槃,阿罗汉所证得的,在大乘人心目当中它是顽虚,他以为这个境界是涅槃,不生不灭,其实他错了。

  在世间,我们六道里头,许许多多的修行人迷于顽空,四禅天、四空天,把四禅天当作涅槃,把四空天当作涅槃,很多,这个错了。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,那个定功之深,时间之长,佛说八万大劫。一个大劫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一次,一个大劫。八万大劫,这个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,他的定功能支持这么久。但是到时候定会失掉,八万大劫到,他定功会失掉。失掉之后,他才知道错了。失掉之后到哪里?又到三恶道去了,下来了。涅槃是不生不灭,我证得涅槃,为什么还有生灭?这个时候毁谤大法,说佛菩萨、说圣人说涅槃骗了他。这个念头一生,他造的业,毁谤圣贤,毁谤圣教,堕无间地狱,这个麻烦可真大。在非想非非想处天八万大劫,堕无间地狱大概也是八万大劫,你说这个人多可怜。

  所以学佛,老师非常重要,不是真正善知识,他路子给你走错,你麻烦就大了。今天到哪里去找善知识?找不到善知识,我们怎么办?我们真正想成就,想脱离这个轮回苦海。我在台中学教,五年之后,李老师给我介绍一个老师。他说我只能教你五年,往后,给我介绍个老师,谁?印光大师。他已经往生了,他的《文钞》在,老师送了四册《印光大师文钞》,正续两编。现在有《全集》,那个时候没有,只有这四本。教给我,天天读它,天天跟他学习,就是印光大师的私淑弟子。我今天也把这个介绍给大家,真找不到良师益友,你就读《文钞》,决定不错。这个是现代的善知识,虽然往生了,去我们不远。我们读《文钞》,最好先从《菁华录》下手。我学的时候还没有《菁华录》,现在《全集》里头有《菁华录》,把印祖的教诲分类,重新编组,精要提出来。这部东西分量就不多,最好是能够背诵,天天读,背诵它,对你决定有好处,你在大乘在净宗,根扎得深,不会堕在顽虚空,不会堕在这里。

  下面举《菩提心论》上一段话,「《菩提心论》曰:当观二乘人」,声闻、缘觉,「虽破人执,犹有法执。但净意识,不知其他」。二乘人人我执破了,见思烦恼断了,我们经题上「清净平等觉」,清净心他得到了,平等没得到,觉也没得到。觉是大彻大悟,他没有得到,他只能在意识控制住,不知其他。「久久成果位,以灰身灭智趣其涅槃,如太虚空湛然常寂。」大乘教里头佛告诉我们,阿罗汉证得偏真涅槃,两万劫才能回头,回小向大。他在那里迷,要迷两万劫这么长的时间。辟支佛呢?辟支佛比他聪明,迷在这个涅槃境界里一万劫,就能够回小向大。他要在那个里头耽误这么长的时间,这是我们要知道的。

  「曾未开悟,而轻谈净土,蔑视往生,为害非细」。不但害自己,如果影响别人,那个麻烦就大了。自己不明了,情有可原,你还要用这个去劝别人,这个罪过就重。那怎么办?黄念祖老居士的《集注》,能帮助你解决问题。这个注解太好了!也正因为如此,我们选中这部注解深入,一遍一遍不断的去学习,目的是增长我们信心,巩固我们的愿心,决定求生净土。常常听我讲经的同学知道,这个注解,我这次第三遍讲,一遍比一遍殊胜,一遍比一遍透彻,一遍比一遍清楚,证明古人所说的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。千万不要以为,我看一遍、二遍,我看过了,没用处。我在初学佛的时候对于经教,遍数至少是三十遍才放下。没有三十遍,你的印象不深,你得不到这个经论上的受用,理明白,不透彻,甚至于还有误解,要三十遍。中国古人定的是一千遍,现在有人一部书看三十遍的人很少,真正得利益,要相信古人的话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