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祖坛经 (第十八集) 1986/11 美国达拉斯 档名:09-005-0018
请掀开经本,第二十六面第九行:
【策云。我师曹溪六祖。隍云。六祖以何为禅定。策云。我师所说。妙湛圆寂。体用如如。五阴本空。六尘非有。不出不入。不定不乱。禅性无住。离住禅寂。禅性无生。离生禅想。心如虚空。亦无虚空之量。】
这些都是六祖大师经常为弟子们开示的,而由玄策禅师口里说出来,这是他答复智隍禅师请问的,就是六祖所说的禅定究竟是怎么样的?玄策是这样答复他的,说『妙湛圆寂,体用如如』,这个字样与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里面所说的相同,「妙湛总持不动尊」,这是形容法身。法身无相,法身无作无为,所以它是圆满的。法身不生不灭,所以它是常寂的,清净寂灭。「体用如如」,这是从体起用,用如其体,体如其用。在如来诸菩萨、声闻缘觉是如是的,就是在六道众生也没有例外,没有两样。所以佛看到一切众生说本来成佛,从哪里看的?就是从「妙湛圆寂,体用如如」。可惜的是众生迷,迷什么?就是迷「妙湛圆寂,体用如如」。诸佛菩萨悟,他悟得是什么,悟的就是「妙湛圆寂,体用如如」。所以迷悟不二,迷是这个事情,悟还是这个事情,是一桩事情。如果我们自己一旦要觉悟了,我们与诸佛菩萨那个心情开朗、愉快就没有两样。
我们为什么迷?下面就说出来了。『五阴本空,六尘非有』,这是悟的时候看出来的。迷的时候把五阴、六尘都当作真的,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假的,把它当作真的。这一当作真的,麻烦就来了,于是在身心境界上,「五阴」就是自身,「六尘」是外境,与自己身心外境上起虚妄的分别执着(分别执着也不是真的,都是虚假的),这才造业受报。如果真正觉悟了,身心境界都是一种幻相,不是真相,幻相不碍真,真也不碍幻。好像镜子,镜子里面什么都没有,干干净净的,外面境界照到里面清清楚楚,外头的境界照进去不碍镜子的清净。我们把镜子比作真如本性,把镜中那个影像比喻五阴六尘,可见得五阴六尘不碍真如本性,真如本性也不碍五阴六尘,所以才说「体用如如」。诸佛菩萨体用如如,我们凡夫体用也如如,乃至于畜生、饿鬼、地狱没有一样不如如。「如如」,怎么讲?当体即空。所以虽有,它不是真有,叫幻有;虽空,它不叫顽空,它叫真空。《心经》就是诠述这个道理,这是把事实真相说出来,你看就是四句十六个字,就把宇宙人生的真相说得清清楚楚。
明白人,他是怎么样子?下面这个几句,八句,就是说那个觉悟人的样子。『不出不入』,你说定,也没有入定,也没有出定。不像那个智隍,智隍有入定、有出定,他有入有出。所以真正觉悟的人、明心见性的人,就像《金刚经》上所讲的,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。他底下讲『禅性无住』,他没有出入,也没有定跟乱,心不乱了。心很乱我们才讲定,心不乱定也讲不上,所以二边都没有,无所谓定,也无所谓乱,没有了,定跟乱二边都离了,出入两头也都打掉了。「禅性无住」,这就是说决定不能存心要住在禅定这个念头,这个诸位要记住。拿到念佛法门里面来说,我们决定不要起个念头:我要求一心不乱,我要得个一心不乱。你要有这么一念,你这个一心得不到,为什么?因为一心里头没有这个妄念,你还有这个妄念,这个妄念就是障碍你一心不乱。一心不乱要不要求?要求,虽然要求,又不能起心动念,心里有这个念头就是障碍。所以祖师常常教给我们一句弥陀念到底,什么都不想,也不要想着我要往生、我要得一心不乱、我要开智慧,什么念头都不想,这样才能够念到一心,智慧才能现前,才能决定往生。所以要紧就是老实念佛。
『离住禅寂』,这个「离」就是心里头要离开,不要有住在禅定那个境界里,不能有这个念头。这个正是《金刚经》里头所说的,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这个是很难很难的境界。我们现在没法子,心都有住,有住就是有念头。到没有念头的时候,没有念头就住在无念上,还是有住,所以不住有念则住无念。住无念就是无想定,修成了,果报在无想天,外道。所以那个不是佛法。由此也能够体会到禅不容易,真正是难。要住,当然最好是住阿弥陀佛,心里头常常有阿弥陀佛,这样好,这个是能够带业往生。
『禅性无生』。这个要注意,因为一般参禅的人他不懂得,他心里有住,他也有生。有生生到哪里、生到什么地方?生到一个是禅,一个是想。他要生禅,禅就是四禅天;他要生想,想是四空天。所以说『离生禅想』,「离生禅想」这个是四禅、四空天他都不住,这样才能超越。所以绝大多数的人,禅修成功了,他都生四禅天、四空天。倓虚大师在开示里头常常讲,那还是六道的凡夫,寿命长一点、福报大一点,寿命尽了还是要轮回。我们无量劫以来,阿赖耶识里头不知道有多少习气种子,这些习气种子都会现行的,都是将来三途六道果报的亲因缘,遇到缘它就起现行了。我们要觉悟就是觉悟在这个地方。所以,要生,决定生西方净土;要住,决定住阿弥陀佛。自己要如是,还得要尽心尽力去帮助别人。假如我们自己这么做了,不肯尽心尽力帮助别人,我们与弥陀的大愿不相应。阿弥陀佛发愿大慈大悲普度虚空法界一切罪苦众生,我们也要发这个愿,与阿弥陀佛才志同道合,所以要尽心尽力去做。力做不到,我有这个心,那还是圆满的。因为事上做到得要种种因缘,因缘有欠缺、不具足,事当然不能圆满。禅家是无住无生,所以他离住离生,可见他那个心真正是妙湛圆寂,确确实实是这个境界。
『心如虚空』,这就是六祖所说的「本来无一物」,也不能有「本来无一物」这个想法,所以『亦无虚空之量』。假如说我们这个心大,多大?像虚空那么大,还是有个量,虚空还是一个量。如果说无有虚空之量,你那个心比虚空还大,那是真的。这是佛在《楞严经》上所讲的,讲个比喻,他把太虚空比作我们真心,把现在这个虚空比作一片云彩,虚空大还是云彩大?所以才说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这个才是自己的本来面目,才是自己的真心。这么高的境界,智隍没听说过,也未曾想到过。所以他一听,心就动了,赶紧到曹溪去参访六祖去了,这是他闻所未闻的。所以:
【隍闻是说。径来谒师。】
『径』就是很快的就来了,「径」是近路,马上就到曹溪来参拜六祖。
【师问云。仁者何来。】
就问他,你从哪里来的?怎么会想到,要到此地来?
【隍具述前缘。】
就把这一段因缘说出来了。
【师云。诚如所言。】
这是六祖也把玄策的话印证一下,玄策跟你讲的没错。
【汝但心如虚空。不着空见。应用无碍。动静无心。凡圣情忘。能所俱泯。性相如如。无不定时也。隍于是大悟。二十年所得心。都无影响。】
智隍在那里坐了二十年没开悟,虽没开悟,那二十年也不是白坐的,他要没那二十年的功夫,到曹溪祖师给他说这几句话他就开悟了,没那么简单,可见得他那个二十年不是白坐的。就是坐到边际上这一关打不破,到曹溪被六祖给他点破了。六祖教给他心要空,心里面不能有东西,为什么?因为心本来是空。你要有一物在心里面,你的心决定受伤害。心伤害是什么?障碍你开悟,障碍你见性,障碍你得一心。我们要把这个障碍拿掉,那就是心要常空,但是要紧的不能着空见,换句话说,空有二边都要离开,不但有要离,空也要离。『不着空见』,「空」也要离,空有二边都不执着,这个样子应用就无碍了。应用就是日常生活当中一切随缘,随缘当中空有二边都不执着,这是真正的功夫。凡夫随缘着有,二乘权教菩萨随缘着空,唯有圆实菩萨,他随缘空有二边都不着,所以他真正能做到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。
『动静无心』,动也好,静也好,他都能够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着。『凡圣情忘』,「凡圣情忘」这个境界就是一真法界,完全平等了,心里面没有那是佛菩萨,这是凡夫。佛菩萨、凡夫是随众生分别心而说的,法身大士决定没有这个见解,法身大士就是圆教初住以上,在念佛的人来讲就是理一心不乱。诸位要记住,如果我们心里面真的还有执着,还有佛菩萨、还有凡夫,我们纵然得一心,是事一心,没有得理一心。理一心的人没有这种分别,没有这个执着,为别人言说,那是随顺众生的分别而分别,随顺众生的执着而执着,自己本身决定没有分别执着,这样才能见性,才能得理一心。
『能所俱泯』。「能所」都是对立的,上面所说的,统统是相对的。正是六祖所说的,二就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。凡圣是二,动静是二,空有是二,能所是二,二一定要舍掉,这才能入不二法门。《维摩经》上讲不二法门;《华严经》上讲一真法界,一真就是不二;净土里面所讲的一心不乱,一心就是不二,二就不是一心。这个时候『性相如如』,「性相如如」就是前面玄策大师讲的「体用如如」,性是体,相是作用。相如其性,性如其相,性是空的,相也是空的,所以性是真空,相是妙有,真空跟妙有是一不是二。《心经》里面所说的,「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空就是讲的性,色就是讲的相,就是性相如如。这个境界里面就是『无不定时也』,这才真正叫大定,首楞严大定。
六祖给他这么一开示,智隍恍然大悟了。『二十年所得心』,就是他心有所得,他二十年来自己总觉得我得了定,他心里有定,他住在定上,他其他的妄念是没有了。别的分别执着还有没有?他还分别我有定,别人还没有定,所以他执着他得到定了。现在这一下把它打掉了,打掉才真正得道了。心里有一物,我得到一个什么东西,那是假的。《心经》到最后告诉你,「无智亦无得」。释迦牟尼佛二十二年讲的《般若经》,结集起来翻译过来的六百卷《大般若》,那个六百卷《大般若》讲个什么东西?就讲无所得,《心经》末后「无智亦无得」。无智是真智,有智是聪明,佛法里面讲世智辨聪,那是有智。无智是真智,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,心清净什么都没有,应用起来无所不知。心里头有一物,应用起来就不自在,就不能够圆融。所以他讲,他「二十年所得心,都无影响」,「无影响」就是统统没有了,这一下扫得干干净净,连影子都没有了。他这个就是说断得干净、断得彻底,真正到了无智亦无得,他入了这个境界。
【其夜。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。隍禅师今日得道。】
这个都有他的护法神,他的护法神看到他今天得道了,得道就是说他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也就是圆教初住菩萨的地位,这个叫得道。在我们念佛人来讲,就是理一心不乱,到理一心不乱了。所以护法神在空中宣布,他今天得道了,河北那一带的人都知道了。
【隍后礼辞。复归河北。开化四众。】
他在那里那么多年,跟那个地方上有缘,所以回去还是教化众生。诸位同学在此地,你们在这边也住得很久,也是与这一方有缘,没有缘你在这一方住不住,你能够住得住,与这一方就有缘,要尽心尽力用佛法来度化这一方,这个功德利益不可思议。再看底下一段,第十一位。这是有一个出家人,问黄梅意旨,这一个出家人的名字没有说出来,必定是有这么一个人来问。
【一僧问师云。黄梅意旨。甚么人得。】
『黄梅』就是五祖,祖师代代相传的祖师意,所谓祖师西来意,什么人得到?
【师云。会佛法人得。】
他老人家答得很妙,什么人得?『会佛法人得』。此地诸位要记住,这是普通的一个问答,什么人能够得到?会的人得到。
【僧云。和尚还得否。】
他是五祖的传人,你得了吗?
【师云。我不得。僧云。和尚为什么不得。师云。我不会佛法。】
你们想想这个里头的意思,他要说他得了,他要说他会佛法了,那就大错特错了,为什么?他心里有分别、有执着了。六祖他讲,「本来无一物」;你还有个得,你有一物,你又会佛法,你有两物了。这才叫真正的得。所以这一条紧接着记录在此地,就证明不可得的宗旨。智隍禅师就是因为他都无影响了,这个才真正得到了。如果六祖心里还有所得,还会佛法,那与前面他教智隍禅师的就完全相违背了。所以这个几句话非常有味道,这一条录在此地用意很深,证明祖师如是教人,他自己也确确实实做到了,他也是无智无得的境界。再看下面第十二条,方辩法师。
【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。而无美泉。因至寺后五里许。见山林郁茂。瑞气盘旋。师振锡卓地。泉应手而出。积以为池。乃跪膝浣衣石上。】
这个『衣』就是达摩祖师所传之衣,这个衣虽然不用,但是放久了也会脏,他想洗一洗,把这衣服洗一洗。这个「衣」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衣,代代相传,传到六祖。可是没有好的泉水,他就在寺庙后面去找,找了很远,有五里多路。五里路的话要拿现在来算,大概是两公里多一点,我们中国的里小,两公里多一点。见到这个地方风景很好,我们俗话讲风水不错,风水很好。他拿着锡杖,锡杖往地上一插,泉水就出来了。现在叫濯溪泉,南华寺濯溪泉还在,将来有机会去看的话,这个地方还在。相传这个地方的泉水,就是六祖大师(本来没有泉水的)他把锡杖插在地上泉水冒出来,慢慢水积成一个小池。他就在那里洗这个衣服,可见他很恭敬,『跪膝浣衣石上』。佛法就是在恭敬当中求,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,有敬就有感应,轻慢就没有感应。
【忽有一僧来礼拜。】
他正在那里洗衣服,忽然有一个出家人,在他旁边向他礼拜。
【云。方辩。】
自己称他的法号叫『方辨』。
【是西蜀人。】
『西蜀』就是四川。
【昨于南天竺国。见达摩大师。】
这个人似乎也是有点神通了,昨天他在南天竺,今天到曹溪,现在用飞机差不多,可以,在那个时候不可能,那时候决定不可能,他怎么来的?而且他遇到达摩祖师(达摩祖师与六祖相去已经很远很远了),达摩祖师还在,还在世间,并没有入灭。达摩在中国示现是入灭,方辩他见到达摩祖师,而且达摩祖师嘱咐方辩:
【嘱。】
『嘱』就是嘱咐他。
【方辩速往唐土。】
赶快到大唐国去,叫他赶快去。
【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。】
『僧伽梨』就是衣。
【见传六代】
这个『见』念现,跟现在的「现」是一个意思。
【于韶州曹溪。汝去瞻礼。】
这个几句话这是达摩祖师告诉方辩的。而且他说昨天遇到达摩祖师,在印度遇到的,这是不可思议的神通。
【方辩远来。愿见我师传来衣钵。】
达摩祖师叫他到这来看衣钵,六祖正在洗这个衣服。
【师乃出示。】
他这么一说,六祖就把这个衣展开来给他看。
【次问。上人攻何事业。】
然后六祖就问他,你平常做些什么事?问他从事于什么事业,就是哪一个行业?
【方辨曰。善塑。】
他会塑佛像,是一个雕塑家。
【师正色曰。】
六祖听他说会塑像,六祖也就正色,很严肃的、很有威严的态度举出来,说:
【汝试塑看。】
你试着塑塑看。
【方辩罔措。】
『罔措』就是被他的威德慑服住,感觉到手足无措,就这个情形。
【数日。塑就真相。高可七寸。曲尽其妙。呈似师。】
过了几天,他真的替六祖塑了一个像,塑了一个七寸高的相,塑得非常之像,这个相还在曹溪。再告诉诸位,就是六祖现在这个肉身像,肉身像也是经过方辩重新把他修整过的,所以保持得跟他老人家在世一模一样的。六祖的肉身是经过他整补、修补的,就是方辩。所以六祖今天那个相,你一看非常丰满,不像一般有的肉身那个肉都干了,人都很瘦。这不晓得他用什么东西把它补出来的。
【师笑曰。汝只解塑性。不解佛性。】
祖师前面跟他讲「汝试塑看」,这一句话就是提醒他,看他能不能在这个言下大悟,结果方辩没有开悟,回家真的塑一个六祖的像来。所以六祖说,你『不解佛性』,你不能悟。
【师舒手摩方辩顶。曰。永为人天福田。】
六祖很慈悲,看他虽然不能开悟,他说他造像造得很不错,造像功德也是很大的。称赞他永远作为人间的福田,帮助一切众生修福。像这些地方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。方辩以后也开悟了,也是他四十三个弟子当中之一,列在此地的没有不开悟的,要不开悟不可能列在此地的。这就是告诉我们,我们学佛决定要开智慧。学佛决定要团结、要合作,所以僧团叫和合僧团。每一个人自己有特长,都要能充分的发挥,会讲经的讲经,会办事的办事,会交际应酬的你就办交际应酬。所以过去丛林里头的执事有一百零八个,它是有非常严密的组织,各尽其能,各尽其责,这个僧团才能够兴旺。虽然每一个人的工作不一样,每一个人在僧团里面的地位决定平等,上到住持、首座,首座就是讲经说法的法师,住持是统领大众,好像学校的校长一样。最低的里面,有菜头,种菜的;有火头,烧火的,大厨房里面烧火的。地位平等,执事各个不相同,好像有阶级、有层次组织,但是他地位决定平等。所以这点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。从组织上来说,它跟世间法一样,但是从地位上讲,它跟世间法不一样。世间法不平等,皇帝跟庶民决定不平等;寺院里面,住持跟清众决定平等。这个是佛法的圆融,佛法之好就好在这个地方。
他会塑像,你就专门塑像,专门造佛菩萨、罗汉的像给别人供养。所以中国大陆上那些建筑、那些雕刻的确有许多,所谓是鬼斧神工,那是真的不是假的,现在的艺术家你去做做不出来。所以那些的的确确有许多是鬼神,或者是佛菩萨、罗汉化身来的,来做工人,来做。你看云栖寺莲池大师的那个大雄宝殿叫神运殿,就是鬼斧神工,不是人间工匠能做得出来的,所以他那个殿叫神运殿。我们看末后这一位,第十三位,卧轮禅师。
【有僧。】
有一个出家人。
【举卧轮禅师偈曰。】
『举』就是念这个偈子。
【卧轮有伎俩。能断百思想。对境心不起。菩提日日长。】
『卧轮』是个禅师的名字,但是在中国传记,高僧传记里面没有记载。《传灯录》里面讲「卧轮」可能不是人名字,可能是他住的地方,但是也有人说卧轮是禅师的名字,究竟怎么个说法,谁也不敢下定论。但是这个四句话传得很远,很多人都知道。『伎俩』,拿我们现在话讲有本事,他有本事,他有能力。什么本事?他能断妄想,『百思想』就是妄想;他有能力,『对境心不起』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,他有这个本事。所以,『菩提日日长』,「菩提」是智慧。六祖大师听到了,听到之后他就晓得,这一首偈就跟神秀一样没见性,有问题。
【师闻之。曰。此偈未明心地。若依而行之。是加系缚。】
要依这个来修,换句话说,你是加了一些绳索把你绑住,更不自由了。这个系缚在哪里?如果诸位从前面要是真听明白了,你一看就晓得,他这个病就跟智隍的病一样。病在他有执着,他有分别、有执着,他还有个伎俩,他还能断妄想,这都是病。换句话说,他能所对立,这个里头有能有所,能所对立,能所没有双忘。这是把他这个毛病,我们要先能看出来。
【因示一偈曰。】
六祖他也说了一首偈,这首偈完全破除它的,解念去缚。
【惠能没伎俩。不断百思想。】
『没伎俩』,那是无作妙用。『不断百思想』,本来没有「百思想」,断它干什么?你要断,它真有;它本来没有,它本来空,你要断它干什么?所以诸位要知道,烦恼很多,你要想断烦恼,好了,又加了一个烦恼。本来很多烦恼了,还要加一个断烦恼,就愈搞愈多。烦恼性空,需不需要断它?不需要。不需要,它扰乱你;扰乱你,是因为你起心。你要不起心,烦恼起现前,随它现前,根本不要理会它,一下烦恼就没有了。愈想断,烦恼愈多;不想断的时候,烦恼没有了。所以念佛人,只用一个阿弥陀佛,只管念佛就好了,断烦恼干什么。佛号念好了,烦恼就没有了;念佛还要用心去断烦恼,这个佛就念不好了。参禅、修观都是这个样子,所以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。
【对境心数起。菩提作么长。】
『对境心数起』就是无所不知,前面两句是般若无知,后面这一句就是无所不知。无论什么人来请教,你看祖师马上就回答,「心数起」,可见得他真的体用自在、体用如如。『菩提作么长』,「菩提」是智慧、觉性,觉性是本有的,本有的哪还有长不长?如果有长的话,那本有的菩提还有大小、还有长短、还有有无?这就错了,菩提是自性觉。所以六祖大师这首偈,是专门对治卧轮禅师「能断百思想」这个病而说的。他那个偈子不是不好,对于初学的人来讲是很好的,但是他不究竟,对于一个修行功夫有相当成就的人,他再要用这个方法就错了,那法就不契机了。
所以我们要知道,我们今天用能大师这个偈子,我们用不上,他这个境界太高了。可是我们如果要用卧轮禅师那个,那个我们能用得上,我们有本事能断妄想。我们有什么本事?我们念佛,念阿弥陀佛,能断,或者我们修止观,我们能断,我们现在是在这个阶段上,能大师这个阶段我们还达不到。但是要晓得,那是初学用的,六祖大师这是究竟法。我们用的那个方法,等我们到了功夫成片、到事一心不乱,那这个法子不能用了,因为如果还用这个法子,决定不能证理一心。所以到那个时候,我们再用能大师这个偈子,就可以帮助我们到理一心不乱。就正如前面神秀大师那个偈子一样,神秀大师那个偈子我们用得上,对我们来讲非常好;惠能大师那个偈子,对我们没用处。所以这个要晓得。再看下面第七章:
【南顿北渐第七】
【时祖师居曹溪宝林。】
这是六祖,这是讲当时他住在曹溪宝林寺,就是现在的绍州南华寺,现在叫南华寺。
【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。】
『荆南』就是当阳山玉泉寺,这个地方在湖北。
【于时两宗盛化。人皆称南能北秀。】
因为他们两个都是五祖的高足,可以说都是五祖忍大师的传人,一个在南方,一个在北方。所以在佛门,或者一般世间人谈论起来,都说是『南能北秀』,南面是能大师,北面秀大师。
【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。】
南面是顿教,北面是渐教,这是大家有这么个看法,有这样的一个分别。
【而学者莫知宗趣。】
所以很多想学佛法的人,不知道究竟是应该学顿还是学渐,有的时候反而迷惑了。
【师谓众曰。法本一宗。人有南北。法即一种。】
这是说明,南北宗旨是一样的,没有两样。
【见有迟疾。】
『见』是见道,就是开悟,大乘是明心见性叫见道,有的人迟,有的人快。
【何名顿渐。法无顿渐。】
『法』没有,的确没有,顿渐是在人分的。所以:
【人有利钝。故名顿渐。】
要明白这个道理。六祖所说的非常有道理,绝对没有自赞毁他。所以他对秀大师也非常的尊重,秀大师对能大师也很尊重。可是底下的人就不行了,程度不够。
【然秀之徒众。】
就是神秀大师这些学生、弟子。
【往往讥南宗祖师。不识一字。有何所长。】
所以底下的学生程度不够,他们就轻看了六祖,神秀也知道这个事情。
【秀曰。他得无师之智。深悟上乘。吾不如也。】
这是神秀大师也常常开导他的学生,不可以轻视六祖。自己虽然读书讲经说法,他是国师,皇帝的老师,可是对六祖还非常赞叹,自己认为不如他。
【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。岂徒然哉。】
假如说他真的不如我,我老师把衣钵传给他,那我这个老师也不行,老师也不认识人,连智愚他也分不清楚,哪有这种道理?老师能把衣钵传给他,不传给我,他当然比我高,当然比我行。所以这桩事情不是偶然的。
【吾恨不能远去亲近。虚受国恩。】
这个话是真的,不是门面话,他是非常想到曹溪去亲近,但是没有机会。他要在这边教化众生,尤其那个时候是武则天做皇帝,武则天、中宗皇帝常常都要听他讲经,他是走不开,没有法子到曹溪去亲近、去请教。这些地方我们都要学习的。所以法门决定是平等,不管哪一个人学什么法门、修什么法门,只要是正法,我们赞叹,我们拥护。虽然赞叹、拥护,我不学,我还是老实念佛,这样自己才能成功。如果见一个法门想学一个法门,这是自己没主张,贪多嚼不烂。法门一定要专一,八万四千法门,门门平等,无有高下。所以一定要赞礼三宝。『虚受国恩』,就是说他自己比不上六祖,而今天为帝王的老师,受到国家优厚的供养。
【汝等诸人。无滞于此。可往曹溪参决。】
所以他常常劝他的学生到曹溪去亲近六祖,也有不少人从他这个地方,听他说法奠定基础之后,再到曹溪去参礼。
【乃命门人志诚曰。】
『志诚』是他一个得意的学生,他派他去。
【汝聪明多智。可为吾到曹溪听法。汝若闻法。尽心记取。还为吾说。】
就是派一个人,等于说代表他到曹溪来亲近六祖,六祖教诫你好好的记住,回来跟我讲。这个也是求法的诚意,自己不能去,派代表去。
【志诚禀命至曹溪。】
志诚到曹溪来,是他师父派来的,不是他志愿来的,是他师父派来的。
【随众参请。不言来处。】
他就是混在大众里头,不说明,因为听经的人多,那个时候他道场总有二、三千人。他混在里头,不特别去参请,也不特别去礼拜,混在大众里面,『不言来处』。
【时祖师告众曰。】
六祖很厉害,一看就晓得哪有新人来的,没有说话就跑来了。
【今有盗法之人。潜在此会。】
现在有人盗法,偷偷摸摸进来听法,没有来礼拜,偷偷摸摸来的,这人是盗法的。他这么一说,志诚没法子,只好出来礼拜。
【具陈其事。】
他就把到此地来的因缘陈述,他老师派他到此地来的。
【师曰。汝从玉泉来。应是细作。】
『细作』就是奸细。你来盗法的,祖师跟他开玩笑,你是玉泉寺来的,你到这儿来盗法,你来做奸细,就是做间谍。
【对曰。不是。】
他说,不是的。
【师曰。何得不是。对曰。未说即是。说了不是。】
我原先没有说,是的;我现在已经说了,说了就不是。他也非常可爱,志诚禅师也很可爱的。
【师曰。汝师若为示众。】
这就问了,『汝师』就是秀大师(神秀大师),平常对你们如何开示?就是怎么样教导你们。
【对曰。常指诲大众。住心观静。长坐不卧。】
这是秀大师在玉泉寺教导他的学生,特别注意着重就是『住心观静』,打坐,很注重这个事情。首先我们要了解,要「住心观静」。我们凡夫的心,俗话常讲心猿意马,那个念头一会儿想东、一会儿想西,妄念纷飞。住心就是定,观静就是慧,心要住在一处,把它安住在一处。禅宗,比如讲参话头,就住在话头上。有些参禅的人,他拿念佛当话头,阿弥陀佛,他心就住在这上面。住在这个上面起疑情,念了几句南无阿弥陀佛,然后提出这个疑情,念佛是谁?他在这个地方参下去,这心有住。「住心观静,长坐不卧」,这个就是我们后人所讲的不倒单,这个是修禅定。这个方法对初学的人来讲,好,初学的人就是如此。只是初级而已,向上一着,那要把这个观念要打破。
【师曰。住心观静。是病非禅。】
六祖大师话里头的意思,你一定要懂。
【长坐拘身。于理何益。】
如果要不开悟、不明理,天天坐,坐在那里有什么用处?他所接引的确实是上上乘,好像他办的是个研究所,他这个水准比神秀大师那高。好像后头有说,秀大师他是接引大乘根性的人,他是接引上上乘根性的人,也就是一乘法。所以他所讲的全是一乘法,要知道两个都不错,层次境界有高低。他后面这个偈子讲了:
【听吾偈曰。生来坐不卧。死去卧不坐。一具臭骨头。何为立功课。】
所以六祖着重的,离相,不要着相,着相就错了。这个几句话的意思,是要人应当以明心见性为修学的宗旨。不要执着在功夫上,我这一坐能坐几个钟点,我这一坐能不倒单,拿这个当作功夫就错了。你纵然坐在那里能够坐上三个月,坐上个三年都不起来,这是大定了,没有见性还是凡夫。定力深的人,确实他一坐坐几天。所以说入定,我们世间凡夫看到,这个人不得了,那要轰动一方,那不得了。可是真正开悟的人,你不晓得,因为真正开悟的人,他往往表现就跟普通凡夫一样,你不知道他真高明。所以凡夫的确不容易认识到真正善知识,尤其在现代,变一点花样、搞一点神通就觉得了不起,这往往受骗。这是真正的事情,决定不是假的。六祖决定不是反对你常常打坐,不是反对这个事情,他是不赞成把打坐认为第一桩要紧的事情,这个是错了,要紧的应当是明心见性。所以诸位要懂得这个道理。
【志诚再拜曰。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。不得契悟。今闻和尚一说。便契本心。弟子生死事大。和尚大慈。更为教示。】
六祖这么一点他,他的确是聪明,的确他是有智慧,所以他听六祖这几句话,他就有悟处。所以他讲,他在秀大师那里学道九年,这个时间不算短,『不得契悟』,九年没有悟处。听六祖这么一说就恍然大悟,听听觉得的确是有道理,过去只晓得枯坐,换句话说,住心、观净都落在有能有所。观静,当然有静就有动,都落在二边上,这是他不能开悟的处所。所以现在有悟处就想到『生死事大』,要求大师指一条明路,这个机会难得!
【师曰。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。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。与吾说看。】
他说,我听到秀大师在那边教你们修戒定慧,不晓得他讲的戒定慧的修行,『行相』是怎么样?你说给我听听。
【诚曰。秀大师说。诸恶不作名为戒。诸善奉行名为慧。自净其意名为定。彼说如此。】
秀大师常常拿这个来教诲大众。其实这个就是佛法里面的一首偈子,在《阿含经》里头都有,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」这个四句偈可以说把一切的佛法统统包括了,统统包括尽了,秀大师平常就是以这个宗旨来教诫学徒。他就说明:
【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。】
我不晓得『和尚』(就是六祖),你老人家用什么方法教学生?
【师曰。吾若言有法与人。即为诳汝。】
『诳汝』是骗你。我要说我有个方法要教诫你们,那是骗你们。
【但且随方解缚。】
这六祖说出来了,我怎么教人?你的毛病在哪里,我给你指点出来,你改过,就如此而已,我没有什么法子来教诫别人。
【假名三昧。】
『三昧』也是个假名,换句话说,决定不能执着。
【如汝师所说戒定慧。实不可思议。吾所见戒定慧又别。】
我也有戒定慧,跟你师父讲的不一样。
【志诚曰。戒定慧只合一种。如何更别。师曰。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。】
这就是一般通途的教学法。
【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。】
所以方法不一样。
【悟解不同。见有迟疾。】
换句话说,秀大师讲的戒定慧是佛教里面的一般讲法,也就是共同科目,大家都要遵守,要修学的。他讲的这个法门,是特别方法,不是通途的,是对于修学已经有相当基础的人,帮助他一把,把境界往上提升。所以他不是教诫初学的,初学的人学他这个方法就糟了,初学一定要学秀大师那个方法。他就说了,因为志诚他已经学了九年,现在六祖可以提他一把,把他拉上来;他要没有那个九年基础,六祖不会跟他说这些话的。
【汝听吾说。与彼同否。吾所说法。不离自性。离体说法。】
『体』就是自性。
【名为相说。】
『相说』就是着相。如果离自性说法,那是着相。离自性是说法这个人,他要不悟自性,他所说的法没有一样他不着相。六祖明心见性,所以他不着相。着相:
【自性常迷。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。是真戒定慧法。】
所以,他这个戒定慧跟佛说的四种,仔细去想,意思是不相违背的,但是在教学上来讲,确实不一样。换句话说,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」,这个几句话可以浅说、可以深说,神秀拿这个教诫初学,六祖教诫上上乘人也离不开这个原则,还是这个四句话。问题在哪里?神秀着了相,他不着相。还是这四句,着相是四句,不着相还是这四句,可是着相跟不着相意境大大不相同。不着相,清净法,真正是菩萨法;着了相,是凡夫法、二乘法、权教菩萨法,这不相同。下面他就说首偈:
【听吾偈曰。心地无非自性戒。】
他老人家特别着重在『心地』。所以《梵网菩萨戒本》,这是一乘经,是一乘法,他讲「菩萨心地品」,那个戒是菩萨心地戒。「心地无非」,心地里面没有过失、没有错误、没有缺失,这个戒就圆圆满满。
【心地无痴自性慧。】
心清清净净,照外面一切境界相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愚痴,这就是『自性慧』,就是般若波罗蜜。
【心地无乱自性定。】
心不乱,在一切境界里面心不会被境界所动,这个就是『自性定』。
【不增不减自金刚。】
统统都讲心地。心地本来圆满,具足智慧、德相,没有一样不圆满。所以谈不上增加,也不会减少,『不增不减』。『金刚』是比喻,就是金刚不坏身。这个意思就是说,在凡夫,纵然堕落在三恶道,你自性的戒定慧没有减少一点;成佛作祖,自性戒定慧也没有增加一点,「不增不减」。为什么有成佛、有堕落?这个里头是迷悟。悟了就成佛、成菩萨,迷了就做凡夫、做众生,只有迷悟,没有增减。
【身来身去本三昧。】
可见他这个禅定是活的,不是在那里盘腿,天天在打坐的,不是的,『身来身去』都是禅定,所以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。前面说过了,妄念不生这是禅,外离相是禅,内不动心是定。
【诚闻偈。悔谢。】
听了六祖大师开示之后,『悔』是忏悔,礼谢,知道过去走的这个路子是不对,现在才真正有一条明路。因为来的时候虽然老师派他来的,他自己聪明有智慧,又多才多艺,没把六祖看在眼里头,所以这个时候忏悔了。
【乃呈一偈。】
他也呈一首偈给祖师,说明他自己的见地。
【五蕴幻身。幻何究竟。回趣真如。法还不净。师然之。】
他说出这四句话,六祖同意。『五蕴幻身』,这是讲我们现在自己这个身,是四大五蕴和合幻化之身,这是第一句的意思。『幻何究竟』,这句的意思很深很深,必须深深觉悟才行,如果说只觉得「五蕴幻身」,这个地方就究竟,那就错了。所以底下讲,『回趣真如,法还不净』。为什么不净?你有舍幻趣真,真与幻是二法,二法就不是佛法。那什么是究竟?真幻不二,这个才是究竟。像永嘉大师所说的,「不除妄想不求真」,这就是究竟的,因为真妄是一不是二,你要去妄求真,「法还不净」。这个要把前面多想一想,那个意思你才能够贯通。所以佛在《金刚经》上说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。法是什么?就是回趣真如。为什么要舍?因为有这个念头,法还不净;舍了,那个心才真正清净。
我们今天做不到,我们今天念念要求生净土,净不净?法还不净,这个要懂得,这是我们现阶段不如禅的地方。可是我们一生到净土那就清净了,那禅又比不上我们了,道理就在此地,妙就妙在此地。我们今天禅、教、密、律,我们哪一门都比不上人家,一往生的时候,任何一门比不上我们。道理在这个地方,所以自己要晓得。你真正明了了,今天我们谦虚,自谦而敬人,他有能力学那个法门,我们学不到。我们自己想想,学那些法门,这一生不会成功的。可是我们也不必对着那些人有自卑感,用不着。为什么?我们晓得,我一往生绝不在他之下。没有往生,不行,比上人家;往生之后,不在他之下。不自高,也不自卑,努力的念佛。
【复语诚曰。】
再告诉志诚。
【汝师戒定慧。劝小根智人。吾戒定慧。劝大根智人。】
这是他们所讲的对象不一样。
【若悟自性。亦不立菩提涅槃。亦不立解脱知见。无一法可得。方能建立万法。】
这是明心见性的人。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的人,他心里头绝对不会还有个菩提涅槃,还有个解脱知见,没有。一心不乱,他心干干净净,『无一法可得』,无智亦无得,他是在这个境界里,这个时候心真正清净。『建立万法』就是教化众生。为什么?法法都通了,没有一法他不通。为什么会通?因为一切法都是从清净心里面生出来的,换句话说,一切法都是从「无一法可得」里头出来的。只要心清净了,心像一面镜子,胡来现胡,汉来现汉,没有一样不清楚。我们今天病?病在心不清净。所以一切境界现前,我们是茫然无知,也无所措,我们病在此地。下面说:
【若解此意。亦名佛身。亦名菩提涅槃。亦名解脱知见。】
真正到达这个境界,就是像佛所讲的,那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【见性之人。立亦得。不立亦得。去来自由。无滞无碍。应用随作。应语随答。普见化身。不离自性。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。是名见性。】
这是讲见性的样子,见性的作用,真正是得大自在,立与不立都是随念解缚。如果那个人他说他一切都不执着,你就用执着来打破他那个不执着;他样样都执着,那你用不执着来破他的执着。所以立与不立是活活泼泼在那里应用,灵活的运用。这也是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,没有一定的。众生的病不一样,说法就是开方子,他一听,他马上就觉悟、就回头,病就好了。所以没有一定的说法。所以他是『应用随作,随语随答』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随缘而不攀缘,就是这个意思。『普见化身』,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性变化的作用。所以祖师给人开示句句都是活的,同一个问题,问的人不同,答得不一样;处所不同,答得也不一样,活活泼泼,都能叫人听到之后恍然大悟。这个叫『自在神通游戏三昧』,这是见性人的样子。
【志诚再启师曰。如何是不立义。】
前面讲立也可以,不立也可以,什么是『不立义』?
【师曰。自性无非无痴无乱。念念般若观照。常离法相。自由自在。纵横尽得。有何可立。】
所以,实在讲是无有一法可立。
【自性自悟。顿悟顿修。亦无渐次。所以不立一切法。】
这个的确是接上上乘人。
【诸法寂灭。有何次第。志诚礼拜。愿为执侍。朝夕不懈。诚。吉州太和人也。】
现在的江西吉安太和县。这个是说明了,这也是六祖大师自己所证悟的境界,可见得他真的是得大自在,真正解脱了。所以这是我们要多多的去念、多多的去学,把这个道理、把这种境界应用在我们念佛的生活上。再看底下一位志彻禅师:
【僧志彻。江西人。】
他是江西南昌。
【本姓张。名行昌。少任侠。】
『任侠』就是打抱不平,拔刀相助,他是这么一个人,是个走江湖的这么一个人。
【自南北分化。二宗主虽亡彼我。】
就是神秀跟能大师南北两个道场对立,他们两个人是没有问题,彼此都互相的尊敬,可是门徒不行,这些学生们不服气。
【而徒侣竞起爱憎。】
他们都是拥护自己的老师,总要毁谤、贬斥别人,这是心量窄小不能容忍。
【时北宗门人。自立秀师为第六祖。】
他们认为神秀大师才是真正禅宗第六代的祖师。
【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。】
天下人都知道衣钵的确在惠能大师手上,他们对这个事情很忌讳。
【乃嘱行昌来刺于师。】
行昌做刺客,就是派行昌到曹溪来做刺客,想把六祖杀掉、除掉,他们那边就正式是第六代祖。
【师他心通。预知其事。】
能大师心清净就有他心通,他心通是本能,不是得来的,心清净就有。所以外面一有点惊动,祖师自己心里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【即置金十两于座间。】
『金』就是银子,就是十两银子,他准备十两银子放在他平常打坐的那个椅子旁边。
【时夜暮。行昌入祖室。将欲加害。】
行昌到这个地方来了,果然摸到方丈室。
【师舒颈就之。】
行昌拿刀要砍六祖的头,六祖不但不回避,把颈子、脖子伸长长的,砍!让他砍。
【行昌挥刃者三。悉无所损。】
行昌砍了三刀,六祖也如如不动,若无其事的。不但若无其事,六祖说:
【师曰。正剑不邪。邪剑不正。只负汝金。不负汝命。行昌惊仆。久而方苏。】
行昌吓倒了,吓呆了,昏过去了。三刀没有伤害他,六祖知道前世的因果,前世不错,欠他十两银子,没还,所以现在准备十两银子还他;不欠他命,所以他来杀也杀不死,不欠他命。我只欠你财不欠你命,所以你杀不了我。『久而方苏』,昏过去,昏了好久,这才醒过来。
【求哀悔过。】
哀求悔过。
【即愿出家。】
他就发心想出家。但祖师还不答应他。
【师遂与金。】
把十两银子还给他,前生债了了。
【曰。汝且去。】
你赶快走。
【恐徒众翻害于汝。】
因为你来行刺,对我不利,我没有事情,我会原谅你。那些徒众他们不会饶过你的,你还是赶快走,走得远远的好。
【汝可他日易形而来。吾当摄受。】
『易形』就是你可以到别的地方出家,出了家之后你再到我这儿来,我可以收你做个学生。
【行昌禀旨宵遁。】
『宵』就是天还没有亮的时候,就走了。
【后投僧出家。】
以后他果然真的出了家。
【具戒精进。】
戒律很严,也非常精进,很用功。
【一日。忆师之言。远来礼觐。】
有一天忽然想起来,六祖大师叫他到曹溪去参拜他,他应当去,他果然就来了。来见了面:
【师曰。吾久念汝。汝来何晚。】
他说,我很想念你,你怎么这么久、这么晚才来?
【曰。昨蒙和尚舍罪。今虽出家苦行。终难报德。】
他非常忏悔,那个时候蒙和尚原谅他,饶恕他的罪行,现在虽然出家苦行,总是没有法子来报这个恩德。
【其惟传法度生乎。】
想到真正的报答恩德,唯一的办法就是弘法利生。这个一点都不错,所谓「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」,只有弘法利生,我们要努力来做。好,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