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tbcollege logo
 
简体 正體
綱目模式
頻次搜索 
AND OR
 
11-001-0007 主講人 : 淨空老法師
             小字號    中字號    大字號

梵网经  (第七集)  1983/11 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 档名:11-001-0007

  请掀开经本,今天我们讲到正宗分,正宗分也就是正说菩萨心地。上一次给诸位介绍过本经的三分,因为这一品经是《梵网经》六十一卷当中的两卷,在全经来说这一品皆是正宗分,译经并没有将全部翻译过来,只翻译当中这部分,所以此地讲的三分前面一段等于序分,这一段才是正说。正说里面分为二段,第一段是说明菩萨「心地道」,就是上卷所说的;第二段是讲「心地戒」。我们黑板上写的二初、四初。二初,这是他不明了,他不懂科判,这写的叫诸位看到会莫名其妙,应当把这个小字去掉;如果小字要写的话写在下面,就是正宗分里面分为二段:初明心地道,二明心地戒。要这样写法,不能把它写到上面去,写到上面去人家就看不懂。不但一般人看不懂,连我看到也莫名其妙,真是妙极!心地道又分为四个段落,第一段是「化佛代请」,我们在经文里面就看到了。请看经文:

  是时释迦即擎接此世界大众。还至莲华台藏世界。百万亿紫金刚光明宫中。见卢舍那佛。坐百万亿莲华赫赫光明座上。】

  这段经文是说明「摄用归体」,生佛等无差别的意思。『是时』,就是指人天大众俱会的时候,诸菩萨心里面有疑惑的时候。『释迦』,就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。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是应化身佛,我们讲佛的三身,法身、报身、应化身,这是讲的化身佛,在《华严》里面跟我们说的法身佛毘卢遮那,卢舍那佛是报身佛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,我们在过去说过很多。底下一句。

  『擎接此世界大众』。意思就是说接引我们这个世界有缘的众生。佛门里面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,有缘包括的范围非常之广大,凡是有机会接触到佛法,有机缘看到这部经,有机缘听到这部经,都叫有缘众生,都是佛接引教学的对象。但是这个教学对象里面当然有程度不齐,程度高的这一生成就,程度低的也种下了佛种(菩提的种子),所以这都叫做有缘的众生。可是这一句的意思是讲「擎接此世界大众」,擎是举,向上,接是向下。因为前面我们看到佛所放的光明,光光所照一切世界之中,见到光心有所感动,这个人就有缘了。下方世界、上方世界,还有东南西北所谓十方世界,佛是每一方都接引,所以用「擎接」这两个字。

  『还至莲华台藏世界』。「还」是回来,又到了莲花台藏世界。这个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与诸菩萨乃至与一切众生,原本就是从华藏世界卢舍那佛本迹,本是说的理体,迹是说现相,「本迹心地戒中」光明流出的。这样说我们还是不容易理解,我们再用比喻来说,十方世界的众生都是我们真性所变现出来的,能变在此地就用光来代表。所以我们常常用这个光来表能,今天我们讲能源、能量,用光来代表。既然有能变当然就有所变,从能变我们了解所变,从所变我们知道有一个能变。因为能变的它没有迹象可寻,不容易觉察,而所变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呈现在我们面前,我们六根能够接触得到,很容易感觉到这一个现实的世界。所以从这一个我们能够感觉到的现实世界,我们就晓得一定有一个能变的能量,在此地就是讲舍那佛「本迹心地戒中一光」,这个光就是能变,「流出」就是十法界一切众生,现在再归复到本体,这是还至的意思。「莲华台藏世界」就是《华严经》里面讲的一真法界,净土经论里面所讲的常寂光净土,这是宇宙人生的本体。

  『百万亿紫金刚光明宫中』。「亿」是指数量,古印度这一个字的数量不定,佛经里面讲有四种,有「百亿,千亿,万亿,万万亿」,在此地四个意思当中是指百万亿。「紫金刚光明」是代表「菩提智境」,代表这个意思。佛法用比喻的非常之多,不但在佛法的教学,世间教学也是常用比喻,才能够叫学生容易理解、容易接受,所以比喻在佛经里面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。像佛比喻般若用金刚,诸位晓得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,金刚就是比喻,比喻般若智慧像金刚一样的坚固不可破坏,一样的光明。在此地他用「紫金刚」,这是金刚当中最可贵的,最为大众所喜爱的,代表我们本性菩提智慧的境界。

  「宫中」也是比喻,宫是内,殿是外,宫殿。殿是处理政务集会的所在,所以这是对外办事;宫是内,是自己起居作息的场所,就是住家的地方,所以这个代表涅槃的境界。涅槃是不生不灭,的确是内,内什么?我们讲内是心,心要清净,所以把清净心比作宫,对外我们要有智慧,以智慧来观察一切外境,以智慧来处理一切事物,所以用紫金刚光明来比喻。这个意思就是说明清净心的理体,这是因,这是因地,发出来就是智慧光明的作用,或者我们讲德用,所以德用就是讲的生活。再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自己以清净心为基础、为理体,在日常生活当中,显露出智慧光明的生活。我们今天讲幸福美满,那是能够达到智慧光明,这个幸福美满可以说是到了究竟之处。学术里面所讲的真善美慧,这个生活是我们人人所向往的,人人所追求的。「梵网菩萨心地品」这两卷经就是帮助我们达到最圆满、最究竟的真善美慧的人生。这一段这几句话就是这样的意思。所以我们看古人的字,有的时候不太理解,实际上就是我们所向往的人生。

  可是这个心与境界要能圆融、要能够相契,那就是《华严》里面所说的无碍的境界。清净心不碍一切的事物,所谓是大千世界森罗万象不碍自己的清净心,清净心也不碍森罗万象的发挥,这才显示出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才是真正的真善美慧的人生。如果这里面有障碍,真、善、美、智慧这四个条件统统都失掉了,失掉之后所现的这个境界是什么?是烦恼。所以圆融就是智慧,迷失就是烦恼,不但是法身、报身无碍,报身、化身圆融,乃至于尽虚空遍法界,诸位果然是能够体会到这一层意思,你才晓得全是卢舍那本迹所现。说卢舍那难懂,要说我们自己真心所现,大家就比较上容易理解。卢舍那就是自己的智慧,清净智慧所现出来的,我们迷了清净智慧,所以才生烦恼,所以才生障碍。

  『见卢舍那佛』。这是讲释迦牟尼佛,就是化身佛,化身佛见到了报身佛,不但他自己见到,而且还带领十方世界有缘的众生。此地有缘就是我们常讲的返本归真,或者说一句俗话已经回头的众生,回头是岸,回头怎么样?回头就见到自己的报身,回头就见到自己一体三身,回头就见到自己本来面目。禅家所说的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在此地就用「卢舍那佛」这个名称来代表。卢舍那佛才是我们自己真正的本师,我们根本的老师。诸位要晓得那不是别人,是自己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智慧光明,这是自己的本师,也就是《华严经》讲十种身里面的智慧身,我们的智慧现前了。

  由此可知,自心、自佛、自己的智慧德能不是从外面得来的,如果我们极力向外去追求,使用许许多多的时间,那真叫浪费时间,浪费了精力,所得到的都不是真实的智慧。佛法里面所讲的虚妄分别,没有得到真正智慧,没有得到真正的实况(就是真相),并没有了解它的事实真相,所知道的是一种虚妄相,并没有得到真实相。因此佛教给我们修学一定要从内心里面去作功夫,不可以向外攀缘,不可以向外寻求,因为一切法都不从外得。这个道理的确是非常的深,不是我们的常识能够理解,当然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接受。他不能够接受就是他还没有回头,他能够明了这个道理,能够接受,这就是已经回头;换句话说,与佛有缘了。底下一句。

  『坐百万亿莲华赫赫光明座上』。这就是舍那佛所坐的这个座位,当然它也是表法的,我们不能把这一句呆呆的就看作是我们的座位,如果呆呆看成座位那就错了。这个「坐」在佛法里面是表不动,因为我们坐在那个地方不动,是最稳当的。站着也不动,没有坐着稳当,所以这个坐在佛经里常常表不动的意思。我们在《坛经》里面六祖给我们讲坐禅,坐禅是怎么个坐法?所以现在有一些人看到经典里面坐禅,他就学打坐,认为什么?我这个功夫好,我可以坐多少个钟点,面壁叫参禅,其实这是误会,你没有事情在那里坐当然也可以,可是坐的本义不是这样的,本义是取不动,我们眼根见色尘能够在色境里面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就是我们的眼根在色尘里面坐禅,取这个意思。所以《华严经》里面鬻香长者他修禅定,他在哪里修?在最热闹的地方去修,佛经里面讲市廛,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像百货公司,非常热闹的场所,他到那里去逛街,到那里去看看、去走走。六根都接触那个境界,在这个境界里面他不动心,不起心,不动念,这叫坐禅。这个地方这个「坐」也是这个意思,就是《金刚经》里面讲的如如不动!

  「莲华」也是表法,莲的特性是因果同时,开花是因,莲子是果实,有花的时候它的果实就在里面,所以表因果同时。在佛法里面佛教给我们有方便法,有真实法,方便法就好比是花,真实法好比是果,因此常常用莲花来代表这个法门。方便与真实是同时的,方便那是真实的方便,真实是方便的真实,所以方便跟真实是一不是二,这个地方的莲花就是代表这个意思。「赫赫光明」是表智慧的相、智慧的作用,因为唯有智慧才能够破迷惑。像《心经》里面讲的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没有智慧不能照见,照见五蕴皆空就彻见心性,本经里面讲的回头就是指这些人,未能照见五蕴皆空,那还没回头,真正回头了!

  我们现前的境界,我们在佛法里面不能算是没有缘,有缘;我们喜欢,也喜欢听,也喜欢研究,也喜欢修行,也希望回头。可是怎么样?虽然希望回头毕竟还没回头,想着照见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照见,所以真正会用功,想走这个路子,从哪里做起?从观照做起。要讲观照必须对于这个经论要熟悉,纵然不能像古人把经论背诵得那么熟,最低限度经里头的意思要熟,就是你要多看、要多读,重要的经文要记住,为什么?帮助我们观照。怎么样叫帮助观照?

 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所遭遇的境界太多太多,有顺境、有逆境,一接触境界我们就会起心动念,顺境里面我们就会生欢喜心,逆境里面就会生烦恼、生瞋恚心;超越我们常识的境界,我们就生疑惑、就怀疑,像这种起心动念就是我们的心迷失了。观照就是提醒,一有这种情形立刻提醒自己,我怎么又迷了。观照的方法不外乎用经典里面的经文,譬如我们迷执在境界里面,我们立刻想到《金刚经》佛跟我们说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一句话提醒自己,我们对这个境界不执着了。为什么?境界是虚妄的,我自己自身也是虚妄的,身心世界都是虚妄的,俱不可得,我又何必执着?何必在这里头起心动念?这一提醒自己心又清净了,外面的境界又光明了,所以一念迷自己的心不清净,外面的光明失掉了。

  还有一种以佛号提醒,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提醒自己,南无阿弥陀佛是皈依无量觉,我要觉悟我不能再迷惑。阿弥陀佛就是无量觉,南无就是皈依,我应当要皈,回头,我回头,我要依无量觉,从迷妄里面回过头来,皈依无量觉。念一句「南无观世音菩萨」,我要大慈大悲。我们下个星期在此地打观音七,目的是消灾免难,我们现在这个世间灾难太多了,个人有灾难,国家有灾难,世界有灾难,无论是共业、别业都是大灾难临头的时候,如何消灾?经典里面常常教我们念观音菩萨,灵吗?你们有没有怀疑?真能消灾吗?在这个佛七当中我们要来讨论这个问题,所以我们讲《普门品》,在《普门品》里面来说明这个道理。怎样念有求必应,真灵,怎样念不灵,怎么念都不灵。可见得同样是一句观音菩萨为什么有灵、为什么不灵?心不一样。

  所以今天这《梵网经》里头给你讲戒律,「心地戒」。单讲个戒不就行了吗?何必讲心地戒?十重里面第一条不杀生,我们守不杀生的戒跟菩萨持不杀生的戒大大的不相同,不一样,为什么?心不一样。所以我们要想修菩萨行,这个「戒」就是行,首先要建立菩萨心,要修菩萨心。有了菩萨心,你的行为自然是菩萨行。所以这两卷经,上卷能够真正通达明了,下卷就很容易了。从修心到修行这叫根本修,心正行必定正。从修行恢复到心地清净,是从末到本,也是一个办法,但是那要吃很多的苦头,所谓寻枝摘叶才归到本体,这是我们不可不明了的。唯有智慧能够破迷断惑,才能够永断烦恼,恢复我们心地的清净,恢复我们真善美慧的生活。就是究竟圆满的人生是我们本来有的,并不希奇,真善美慧的人生就是佛菩萨的生活。

  讲「坐莲华光明之座」,诸位把这个意思要是明了了,你就自然贯通,就是自己心安、身安,身心都如如不动。心不动比较上容易懂得,身不动就不太好懂。我们观察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,他教学不是住在一个地方,他是到处去行化,从喜马拉雅山南面就是现在的尼泊尔,他到过锡兰岛,锡兰岛是印度的最南端,在锡兰岛里面曾经讲过《解深密经》,讲过《楞伽经》。不过有几个地方他居住的时间很久,住了十几、二十年的像舍卫国,灵鹫山这是住得比较久的,许多大乘经典都是在这些地方讲的。

  这样说起来佛这个身动,常常到各处去游历,纵然在精舍里面每一天讲经说法也有动作、也有言语,为何说身亦不动?我们从另一个现象里头能够体会到一点意思,动就有疲劳,动了要休息,所以我们身动作多了,疲劳要休息,心动多了的时候要睡觉,睡觉是心要休息。我们看《普贤行愿品》十大愿王里面所讲的每一段后面都讲「不疲不厌」,他为什么不疲?因为他没动,为什么不厌倦?因为他没动,这就是所谓「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」,他之作为什么说作而无作?那是感应道交,众生有感佛是自然而应,像我们敲钟一样。钟我们敲它一下它就有响,是不是它自己要响?没有,是不是它自己不要响?也没有,这是经文里面常讲的法尔如是!诸佛菩萨应化在九法界教化众生就是这么一种情形,所以在他那边讲身心都不动,而我们凡夫看起来他身心都动,这是我们凡夫的概念,在佛地上说身心俱不动,这就是自己安稳。在身心俱不动的时候教化回头的众生,也就是教化那些觉悟的众生,教他们每个人都像佛一样身心寂静。

  这个地方经文里面讲「百万亿」就是千百亿释迦,释迦牟尼佛这么多!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也是一个通号,而我们今天称释迦牟尼佛是称谁?是称印度净饭王的悉达多太子,他将佛法传给我们,我们称释迦牟尼佛是专指他而说的。其实释迦牟尼佛是通号,到底是谁?就是自己。我们要明了释迦牟尼佛这个名词的真正的意思,「释迦」是仁慈的意思,就是我们讲慈悲,他能够对于一切众生大慈大悲,释迦是这个意思;「牟尼」是寂静,就是自己心地清净,六根清净一尘不染,对自己,就好像是前面讲的宫殿一样,宫殿的意思,而释迦就是光明的意思,紫金刚光明是这个意思,宫殿就是牟尼的意思;「佛」是觉悟的意思,觉而不迷。

  我们自己对于一切人都也像佛一样大慈大悲,对善人我们慈悲,对恶人也慈悲,决没有一点的戒心,我们就是释迦;我们的内心在六尘境界上一尘不染,我们就是牟尼;我们也觉而不迷,那不是释迦牟尼佛是谁!所以诸位要懂得这个意思,你就晓得千百万亿释迦,才恍然大悟。围绕卢舍那的宫殿,围绕卢舍那的莲花宝座,这个「围绕」就是不离开的意思,这是说明这个境界相。这几句经文是说明这个样子,所以才称作「百万亿赫赫莲华光明之座」,这种境界相我们在《华严经》里面看到。而《六祖坛经》里面也说到这个相,就在第五章「传香忏悔」那一章里面,六祖大师给我们讲「一体三身佛」就是这一段经的注解,这一段经的说明。必须具足这样一个条件,就是生佛众生三无差别,具足这个条件才能够说法,就是能够教学了,学生都有这个程度、有这个基础,可以接受梵网大法。我们再看底下一段经文「正请决疑」:

  时释迦及诸大众。一时礼敬卢舍那佛足下已。释迦佛言。此世界中。地及虚空。一切众生。为何因缘得成菩萨十地道。当成佛果。为何等相。如佛性本源品中。广问一切菩萨种子。】

 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。佛经我们研究读诵,一定要理解它教学的巧妙处,所谓是善巧方便;要晓得它这些,你才能够真正会听、会看。如果你不知道这些道理,你听不出东西,你也看不到东西,这很要紧。这一段是假设一个问答,化身佛去请教报身佛,显明说法根本的宗旨,为什么?佛对佛。不是菩萨对佛、佛对菩萨,是佛对佛。报佛是本,化佛是己之本,这就是代表说法宗旨的原本。前面几句是叙说请法的仪式,在这个地方给我们莫大的启示,因为我们在其余经里面所看到的是菩萨对佛,声闻对佛,人天对佛,那当然要恭敬了。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释迦牟尼佛对卢舍那佛,佛对佛也要恭敬,这就是教我们,我们地位平等的人也要恭敬,地位比我们高的我们对他恭敬,地位平等的我们这个心就稍微轻慢一点了,这个恭敬心不像对那个地位高的。这一段的含义就是教给我们一切恭敬,平等恭敬,无差别的恭敬。

  所以请法一定要尊重,礼敬是五体投地行接足礼。『礼敬卢舍那佛足下已』。这是最敬礼,行最敬礼。口里面再请法是口业的恭敬,身、口恭敬,意业自然在其中。意是内,表现在外面是身、口的恭敬。所以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记住,无论对什么人,对佛这是讲请法,即使在世间法里面我们有问题请教别人,要具足恭敬心来请教,对方给予你的指导自然就不一样。

  所以一个老师他的教学,观察学生他看什么?就是看恭敬心。印祖(印光大师)说过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,决不是老师教学有偏见,老师一样的教学,学生每个人得的心得不一样,他所得的心得与他的恭敬心成正比例。具足恭敬心的,老师要特别帮他忙,为什么?他是法器,也就是说他是个回头的人,他是一个很乐意接受、很乐意依教奉行的人,这样的人你要是不帮助他是过失,没有尽到教化的责任;如果他并没有诚意来学,要到讲堂是很勉强不得已,不能不来学,像学校的学生,为了什么?为了文凭,为了分数,不得不来听课,老师看到这里,马马虎虎敷衍敷衍算了,不必认真,为什么?认真也没用处。这种事情不能勉强,是要我们自发,自己愿意来修学才行。这就是在威仪当中,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表现当中能够观察得出来,哪一个人是法器,哪一个人不是法器,而不是说某个人学历很高,聪明才智过人他就是法器,不见得!

  你们看《影尘回忆录》那个持律法师,晒蜡烛的和尚,笨得不得了,他被寺庙的方丈和尚认为他是个法器,为什么?他有敬心。他在寺庙里面做香灯师,香灯就是管蜡烛的,蜡烛、灯油、香,管这些东西。别人因为看到他呆头呆脑,人真是个好人,你跟他讲什么他都相信,绝对不怀疑,所以别人骗他。大陆上六月天热天的时候,人家告诉他:香灯师,你蜡烛放在那个地方上霉了,搬到外头晒一晒!他不晓得人家是跟他说笑话的、骗他的,他真的搬到外面去晒去了,那一晒统统化掉了。老和尚看到这情形这个人法器,所以就不要叫他做香灯,叫他去拜佛,在育王寺拜释迦牟尼佛的舍利,一天拜三千拜。老和尚叫他拜三千拜,他每一天一拜都不缺,他认真,真干!他拜了三年开悟了。那个传记在《影尘回忆录》你去看。真正回头,真正诚敬,真正听话,不折不扣的依教奉行,这种人一生决定成就,聪明才智往往落在世智辩聪,反而不能成就,这是学佛的人必须要知道。我们从请法仪式当中看到诸佛菩萨对于佛法的尊重。

  佛(释迦牟尼佛)说『此世界』,就是指我们这个世界,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。『地及虚空,一切众生』。地是指地面上,空是指虚空之中,这个意思就是讲人间天上一切众生。因为这个世界,我们这个世界是指一个大世界,就是娑婆世界,指的这个大世界。娑婆世界,我们晓得除我们这个地球之外还有无数的星球,所以有二十八层天。有欲界天、有色界天、有无色界天,有二十八层天。讲天上人间就是娑婆世界里面的六道众生,「一切众生」是指这个。也就是释迦牟尼佛将天上人间有缘的,就是法缘成熟的、回头是岸的这些众生,带领到卢舍那佛的宝座周围;要以本经前面来讲,就是娑婆世界众生见到佛光心有所感动,这一类的众生。

  其实佛光无时不在,无处不在,有许多人见到、听到了,见如不见,听而不闻,为什么?无动于衷,你给他介绍哪个地方有讲经,哪个地方有法会,他无动于衷,好像这个事情与他不相干,那就是没有回头,与佛无缘。一听说某处有讲经,我今天没有事情我去听听,哪里有法会我今天得闲我去参加,这就是缘成熟了。这个地方所讲的境界就高一点而已,境界高,在《华严》里面所谓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的境界在此地,不是普通的境界。

  所以释迦牟尼佛开口就问,是什么『因缘得成菩萨十地道』?「因」就是讲的因行,「道」这是讲果道,修因后面一定证果。这个意思就是说发菩提心的人他希望返妄归真,想修佛道应该要用什么样的因行才能够达到修学的目标。这是第一问,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天人怀疑「何因何缘」的意思。这些事可以说完全在《华严经》五十三参当中。本经的指示,本经的宗旨,本经给我们的开示,可以说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修行的纲要。《华严经》太长、太大了,难读也难以受持,能够以这两部篇幅不太长的经文,总摄一切教法、教行、教理、教果那实在是太圆满、太究竟!如果要不细读《华严》,细细的研究《华严》,实在说这两卷经文的旨趣很难体会,为什么?它是纲领,就好像我们读《心经》一样,如果对于六百卷《般若》没有概念的话,《心经》的旨趣不容易看到,我们能在这两卷经里面看到它这么多的好处,这么多的功德利益,得利于《华严》的修学。

  佛第二个问就是问成佛。『当成佛果,为何等相』?这是第二个问题,意思就是说成了佛是什么样子?「相」在今天的俗话说就是样子,是个什么样子、是什么样的境界。这就是前面华光主菩萨「放光集众」的时候,大众异口同心问光,「光为何等相」这个意思。

  这两个问题我们合起来看,前面一个问题就是问修因,应该怎么个修法?后面一个问题就是问果报,问果地上的境界,这个问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是略问,在大部就是在全经『如佛性本源品中』,那就是『广问一切菩萨种子』。我们虽然没有见到「佛性本源品」,可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足以代替。在八十卷《华严》里面前面八会都是讲修学的因缘,末后一品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研究、所读诵的《四十华严》,「普贤行愿品」,那就是讲果地上的境界,也就是此地所谓的「当成佛果,为何等相」。五十三参就是它的相,五十三参呈现给我们的就是真善美慧的人生,最幸福、最圆满的人生,那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。我们要细心的去体会,依照前面理论方法来修学,才能够达到这个境界,今天所谓是提升我们生活的品质。说到生活品质包括我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统统在其中,而《华严经》可以说达到至高无上,这是诸佛如来的境界。

  佛性就是菩提心,佛心也是讲的菩提心,所以大乘佛法是以菩提心为根本。我们在《四十华严》里面看到善财童子每参访一位善知识,首先就说明我自己已经发菩提心,但是对于菩萨行、菩萨道还不是明了,特地到这儿来请教,都有这些话。因为发菩提心才够资格修菩萨行学菩萨道,大经里面给我们讲得很详细,住、行、向这三十个位次是修的菩提心,就是我们这「心地品」里面讲的心,三十心,这是大根大本。三十心圆满这才能登地,「地」是境界,入了佛的境界。所以十地菩萨偏重在境界上,三贤菩萨偏重在心地上。所以那个戒,戒是修什么?修心的。心,菩提心,菩提是觉的意思,菩提心就是觉而不迷的心,可是我们众生迷了,迷了所以叫佛性,那个佛性就是本性并没有迷,在一切无情众生上我们叫做法性。

  这一段佛的意思是在因地,所以叫佛性叫菩萨种子;换句话说,就是《楞严经》里面所讲的因地心,因地心要真实,果地就圆满,因地心要不真实,你所得的那个果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,正所谓「因地不真,果招迂曲」。这一句话用在菩萨修行上面那是大的境界,如果是运用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上也不例外,现前我们所有的感受就是果报,我们果报是自在还是不自在,与我们的因地心就有密切关系。如果我们因地心很纯很正,我们的果报一切自然是顺利的,必定是好的增上缘帮助我们的定,帮助我们的慧,充实我们的生活,提高我们的品质,一定道理。如果我们的因地心不真,那我们所感受的必定是增长烦恼、增加痛苦。所以无论就眼前的生活或者在菩提大道上,因地心与果地觉都非常重要,这一段是以毘卢遮那化身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来代表我们请法,向卢舍那佛就是向报身佛来请教这个问题。

  下面的经文卢舍那佛答复释迦牟尼佛,实际上就是答复我们,为我们来开导,教我们如何修心,就是如何修学自己的根本法,好像盖房子一样,打地基,基础坚固了以后,你盖一百层大楼很顺利就盖好,很快的就成就了。所以学佛第一要重视心地道品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