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tbcollege logo
 
简体 正體
綱目模式
頻次搜索 
AND OR
 
11-001-0027 主講人 : 淨空老法師
             小字號    中字號    大字號

梵网经  (第二十七集)  1983/11 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 档名:11-001-0027

  请掀开经本一百零三面第五行:

  如是一切众生。入发趣长养金刚十地。证当成果。无为无相。大满常住。十力十八不共行。法身智身满足。】

  科题里面讲「作劝修证」,在这一段经文,这是结答问义。前面把修学根本的因素给我们说出来,那就是三十心十地这四十法门。在通途所谓八万四千法门,法门不相等;换句话说,他修行的手段不一样,方式不一样,但是在原理、原则、果报上毕竟是相同的,因此才说之为法门平等,无二无别,这是讲法门所入的境界是相同的。如果不依照这个法门去修学,那就不是佛法,要想成就佛法里面殊胜的果报,当然是不可能,这是就通途来说。如果要就净土法门来讲,法门称之为特别法门,也不能够离开这个原则,我们才能够有决定性的把握求生净土,有希望将净土品位提升;换句话说,这一部经对我们就非常的重要。

  大经文字长叙说的详细,这个经简单扼要,我们看到这个本子是因为有注解的本子,如果离开注解就是薄薄的一个小册子,这是我们要晓得去受持。前面大师也给我们说得很明白,这是卢舍那佛报身如来自己说明他自己修证的根源,提供给我们做一个榜样,这是真正的慈悲!不仅如此,今天这一段文还特别劝我们要修证,报身如来劝我们修,劝我们要证,不但要修一定要证得。

  注子里面说「此总答前二问,以明修证之义,如是二字,承上自已成佛根源在斯」。这个意思就说得很明显,经里面讲『如是一切众生』,此地大师给我们解释「如是」这两个字,这是上面所讲他自己成佛的根源。这两个字的意思就非常深长,所以佛经一开端我们所看到的经文「如是我闻」,如是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?不仅是卢舍那佛成佛的根源,十方三世哪一尊佛不是这么成佛的!所以彻底明了如是这两个字意思你就成佛了。天台大师在《法华经》里面略说,跟我们讲的「百界千如」,讲的是世尊在经上跟我们讲十如是,他老人家展开来给我们说的百界千如,无有一法不如,无有一法不是。这个理甚深,境界广大不可思议。学佛的人要以佛做榜样,所以「一切众生,当亦如我往昔行菩萨道」。一切众生是指九法界的。「斯」指已经发心学佛的这些众生,初发心也好,你是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乃至於等觉都要以佛做榜样,要像佛过去在因地里面修菩萨道这个方式来修学。

  「修入发趣长养金刚十地,四十贤圣之行」,这就是前面我们所读的这四段讲菩萨四十个位次。「为因地心」,这说得太明显了,我们想一想我们今天也在因地,我们这个因地的心跟卢舍那佛对照一下,卢舍那佛在因地里面用的是什么心?我们在今天用的是什么心?如果我们用心跟佛在因地里用心是一样的,那就好,这个路就走对了;假如我们用的心跟菩萨心不一样,赶紧要修正过来,这叫修行。修行是把它修正过来,这是修行的根本。

  你看大乘佛法尤其是了义的修证,无不是讲从根本修,根本是什么?就是此地讲的三十心十地,这四十个法门,这叫根本。每一门都是说的心地法门,从根本修!禅家常讲从根本修,但是说得不详细,我们读语录、看禅宗的经论往往是不得其门而入,他这个根本说得太笼统了。这经上说得非常详细,我们从开卷读到此地也只是读一个提要,后面每一个心、每一个法门还要细说,希望我们都能够理解、都能够体会,用这个方法来修自己的心地。

  能依这个法门修才像此地所讲的「得证当成果」,得是得到,证是契入。当成之果是「无为无相,大满常住,法身智身,满足相好,无为无相,即显法身」。果是如来所证得的究竟果位,这个果位是『无为无相』。这一句我们要简单的说明,为是造作,在《百法》里面,这是我们最容易看得出来的,前面九十四法都叫做有为法,后面六法叫无为法,有为是生灭法,有为是造作法;换句话说,因缘所生法。凡是因缘生法都是有为的。这样说起来佛是无为,那佛现身在九法界,他是有为还是无为?这是我们一定要把它搞清楚。

  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他活了八十岁。八十岁在我们今天来说也不算是长寿,我们今天看到八十以上、九十多岁的也常常能看到,他老人家住世只有八十岁。在世的时候说法四十九年,连头带尾是五十年,三十岁示现成道,成佛。成佛之后天天说法度众生,他是有为还是无为?迹象上说,就是外表上来讲是有为,他跟我们没有两样,到处讲经说法。我们凡夫看是有为法,他自己的受用是无为法,所以他老人家曾经说过,他一生没说一个字,那就是无为。所以佛是不住有为也不住无为。不住无为现身为众生说法,不住有为不为一切众生界所染污,这就叫无住涅盘。无为的意思晓得了,无相就容易明白。无相无不相,他这个现相,不是心里面想要什么个相现什么相,不是的,而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。无相无不相、无为无不为才是真正的大自在。

  所以底下讲『大满常住』。这个大满就是大圆满,大圆满没有一丝毫的欠缺。我们这个世间欠缺太多,遗憾太多,佛没有,佛是样样圆满,无有一样不圆满。真实的圆满不是能想像到的,他真实的,实实在在的圆满,要到什么时候?要到无为无相你才能证得,「大满常住,法身智身,满足相好」,这两句就是说明大满常住。「无为无相,即显法身」。我们每一个学佛的同修都希望自己能够证得法身,证到法身那是大菩萨,所谓法身大士。我们念佛人希望早一天证得理一心不乱,理一心不乱就是法身大士。由此可知,你要真正想证到理一心,这无为无相就重要了。一定要学佛在因地上的修行的法门,把它用在念佛上才能真正得到理一心。这一桩事情也是我们平常在讲席当中时时提示的,就是随缘而不攀缘,攀缘就著相,就是有为,就著相;随缘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,随缘。随缘无论做什么事情心清净一尘不染,攀缘就不一样,攀缘是有心去做,有一个攀缘心去做,这里面就有很大很大的差别。

  换句话说,攀缘是用心意识去做,随缘是真智照见去做,那个不一样!这是讲得比较容易体会的,就是用心意识那都是攀缘,离心意识真正的随缘,离心意识没有分别、执著、妄想。这个事情来要不要做?尽心尽力把它做好,要把它做到尽善尽美,不落在心意识里面,这就是无为。没有心意识是无为,事情又做得非常圆满,那是无所不为,无为而无所不为,不落心意识无相,事情做得圆圆满满,有相无不相,无相无不相。我们在生活当中要能够用这么个道理,用这种方法来修学,你这理一心不乱这一生当中决定可以证得,这是真正成就自己的法身。

  「大满常住,即显报身」。报身是智慧圆满,报身是六波罗蜜、十波罗蜜圆满。这个经是报身佛说的,法身没有相,报身里有相,法身里讲无相无为,从报身讲有相有为,报身不但是自受用身同时也是法身大士们的他受用身。『十力十八不共行』,就是十八不共法。「即显化身」,所谓化身就是应化身完全是他受用身,这是诸位要知道,自受用里面没有,因为十力十八不共法统统是有为的。佛与大菩萨们示现有为法为他受用,不是自受用,如果是自受用,那马上就落心意识去了,就落到十法界去了。他示现这个是为他受用不是自受用,他自己住在一真法界,他大满常住,示现的是给九法界众生给他们受用,这是大慈大悲、是清净平等。清净完全是自受用的,平等亦是自亦是他,慈悲完全是他受用。

  「法报不分,三身圆现,是为法身智身满足」。三身是一,一而三,三而一,不但诸佛如来如是,我们现在哪一个人不如是?问题是我们自己迷而不觉,我们迷了什么?我们把法身迷了,报身也迷了,应化身也迷了,我们把自己的三身都迷了。六祖大师在《坛经》里头说得好,给我们说出「一体三身佛」,《坛经》上说的一体三身佛是说我们本人,说我们自己,我们的真如本性,或者像《楞严》里面所讲的我们的六根根性那就是法身。我们本性里面的般若智慧这就是报身,从本性变现出来八识五十一心所,变现出这些东西出来,这就是化身。诸位想想我们哪一个不是如此?可是眼前我们对於三身都迷惑了,不知道自己有法身、有本性,不知道自己有智慧,不知道自己有十力十八不共法,不晓得,完全迷失了。所以佛看众生常常叹息谓「可怜悯者」,因此佛帮助你,把你度了,你成佛了。

  成佛谁度你的?自己度自己,不是佛度你。一旦发觉原来我也有法身,也有报身,也有应化身,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;一旦发现了并不是佛给你的,是你自己什么时候发现你自己也有,你就成佛了,就是觉悟了,你自己觉悟了。所以这个法门教人的是自悟、自修、自觉,觉就是证得。佛菩萨对我们来讲只是一个增上缘,把我们点醒而已,他给我们开示这就是点我们,我们自己会不会醒过来?这就是问题,什么时候一下觉醒了,什么时候你就成就了。这个地方要紧的意思是讲三身一体。

  「以此三身,繇因地中修习心地,是以得果证身」。这就是劝勉我们,诸佛如来他这个果报是这么样得来的,而我们现前如果也要想得到这样圆满的果报,没有例外的,也得要用这个方法来修,那就是在因地当中修习心地,著重在「修习」这两个字。我们今天人不肯干。修是修证,觉悟就修证,习难,习是实习,实习就是要在生活当中把它做到,这叫习。譬如今天同修问的一个问题:怎么样叫八风吹不动?我们的心遇到境界它就动了,顺自己意思马上就起了欢喜心,心动了;不顺自己意思的时候,马上就起了瞋恚心,心也动了,这就不行!现在觉悟了,应当要不动心,这个不动,不动是对的,动是错的,这是你修正过来了,修正过来怎么样?以后再遇到顺境没有喜欢心,再遇到逆境没有瞋恚心,真的在境界里如如不动,这叫习。这个习的时间就太长太长,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都要修习。

  你看《金刚经》上忍辱仙人修忍辱修多久?修了五百世,单单修忍辱修五百世!要是以我们中国人的讲法三十年叫一世,我们中国人写这个世,三个十,过去十年,现在十年,未来十年,三十年叫一世。就以这个来算这个时间也相当可观,五百世,百世三千年,他修一万五千年。当然实际上忍辱仙人还不止这么长的时间,就算我们这很短的三十年一世,他修这么长的时间,种种境界里面,全是逆境里面去磨炼,炼什么?炼不起瞋恚心,到最后是什么境界?《金刚经》那一段故事实际上是出在《涅盘经》里面,《涅盘经》说得详细,歌利王割截身体,忍辱仙人是大善人、大好人,遇到这个不讲理的恶王,将他来凌迟处死,用刀割肉一片一片的割下来,这样给他割死的。他不生瞋恚心,他的布施波罗蜜圆满了,圆满之相。

  这个过程每位修学菩萨道的人都要经历,你不要看到这个,将来你自己也要受这个,你要不受这个境界,你的忍辱波罗蜜不能圆满。早早晚晚遭一个人,你是个好人大菩萨,他来给你凌迟处死,叫你粉身碎骨;如如不动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你这个忍辱度圆满了。忍辱度圆满才能往上进一级精进圆满,再往上是禅定度圆满,今天一点点小小都不能忍,那你的时间还长!六道轮回里头不晓得还有无量劫,你今天学佛在佛门里面只可以说阿赖耶里头种一点佛法的种子而已,这一生不能成就,所以要真正修。真正修就是在生活当中去练习,历事炼心去修布施,我们开头就修六度。

  诸位要记住带业往生像天台智者大师所示现的,他做出来给我们看的。他临命终他的弟子问他,你老人家一生弘法利生,修行这么好,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有多高?他告诉大家,他说我因为领众,就是操心,领众,只得一个五品位,圆教的五品位;如果我要不领众的话,他可以得上品上生。这就是菩萨再来舍己为人,为了成就大众,牺牲自己的品位,这了不起。五品位里面有兼行六度,正行六度,正助双修;换句话说,我们如果不肯修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我们求西方极乐世界是没有把握的,为什么?你有障碍。布施度我们贪悭,贪心、悭吝心这是障碍,障碍我们功夫成片,障碍我们往生净土。持戒是对恶业的,我们的恶业无量无边,我们的恶业与日俱增,这怎么得了,业障!忍辱是度瞋恚的,精进是度懈怠的,禅定是度散乱的,般若是度愚痴的。你不用这六种方法除掉自己心行上的障碍,怎么能得一心不乱?怎么能成念佛三昧?这些障碍严重了连功夫成片都得不到;换句话说,带业往生下品下生都没法子得到,这是我们真正要觉悟。

  六波罗蜜就是在生活当中去修、去练习,於一切法不贪,於一切法不吝啬,自己有的可以给人,大大方方慷慨的送给别人,决定没有吝啬;起心动念都为一切众生,想的是善的,做的也是善的,不造恶业,不为自己只为众生,你与佛法就相应。处处想到自己,不想到众生,西方世界没份。今日之下的念佛人很多,成就人很少,为什么?自私自利,我们不要看别人,要想想自己是不是犯了这个毛病,因为什么?一般人看别人眼睛都很亮,看得清楚,看自己就一塌糊涂。时时要反过来看看自己,我们自己要是为了个人、为了私利那就不得了。

  所以我在念佛的时候劝勉诸位,平常我也常讲你们诸位心量要大,要重视道场不要重视个人。这个道场是我们大家的,法师走了我们再请一个,就好像学校一样,学校是我们地方的,校长、教员是我们聘请的,他教得好我们请他多教几年,教得不好我们解聘另外再聘别人。我们是这个道场的主人,我们要利用这个道场成就自己,不能跟法师跑。自古以来什么?铁打的常住流水僧,哪一个靠得住?现在有很多道场不愿意请法师讲经,原因在哪里?现在人心是浮的,他跟法师走,这个法师来讲经有一些人皈依他,他走了就带走了,那个法师来又带一批去了,所以常住不欢迎来讲经,讲经把信徒都带跑掉了。这些信徒什么?心性不定,心性不定怎么会有成就?没成就。

  所以印光大师在世,他老人家一生教人修学一个法门,道场,一个道场,他的主张就是如此,为什么?不浪费精神,也不浪费财力,全心全力护持一个道场,在一个道场修行。你说你的法缘很好,今天这个寺院里有什么法会你去了,明天那个,一天到晚你跑庙,把心都跑乱掉了,你怎么能够得功夫成片,你怎么能得一心?美其名为结结缘!缘可是结了,结得什么缘?结得生死缘,结得是六道轮回的缘,不能出离三界!这是我们自己要警觉的。所以印光大师提起来哪个人不佩服,可是没什么人赞叹印光法师,为什么?印光法师这一套理论把我们信徒都搞没有了。其实这个观念也错误,如果大家都能遵守印光法师这个教训的话,每一个寺院他有固定信徒,他不会跑来跑去,结果怎么样?个个都成就,他心是定的,他不跑。老法师是西方大势至菩萨的化身,再来人,给我们教诫没错,他也是代表阿弥陀佛来接引众生的,所以真正要修行确实要省事、要省缘,不能多攀缘。

  所以我们讲经只讲一种,在此地我们星期天就讲这个经帮助我们,使我们在修行当中抓到要点,抓到纲领。经我们只讲《弥陀经》,真正是一门深入!我不但现在在此地是讲的一部经,明年国外邀请我讲经也是讲《弥陀经》,别的经不讲了。这个世界上法师很多,他要听别的经请别的法师去讲,我不会,我只会讲《弥陀经》。而且《弥陀经》就两个注子,一个《要解》一个《疏钞》,其他的注子我也不看。希望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,不做第二个想法,没有第二个念头,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。

  这个世间人我不攀缘他、不跑他的庙,得罪他没关系,我得罪他事小,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事大,等我到极乐世界之后我再到他那个道场去,不迟!我自己成佛、成菩萨了,乘愿再来再去度化他。这个观念才正确,不怕得罪人。你不守原则,不明道理,结果是误了自己一生,这个事情大。所以修习著重在习!世间法也是如此,连孔老夫子教人,《论语》里面第一句「学而时习之」,学就是此地讲的修,修学,时习是把你的修学一定要应用在生活中,生活就是修学,修学就是生活,是一不是二,这样才能证果。我们今天所求的果报就是往生西方世界。

  下面大师引《宗镜录》上几句话「宗镜录云,由转根本之心,得证法身」。这一句话很要紧,什么叫根本心?底下有说明「根本心者,即第八识,谓善恶等法,本此出生」。这就是说的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这才行!转八识成四智这就成佛了。所以经论里面告诉我们,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这在菩萨什么地位?八地菩萨。八地菩萨叫不动地,七地叫远行地。换句话说,对於一切法真正远离了,这个远是比喻,到八地真的不动了,真正不动了,世出世间法统统不动了,这一不动就转了。那个不动的阿赖耶跟诸位说就是真如本性,法身理体好比什么?好比是水,平静的水。阿赖耶好比是水起了波浪,因为它动了,动了起波浪,不动是水,水跟波是一不是二,心水要不动就叫真心,它要动的时候我们就叫它作妄心,其实妄心跟真心是一个心不是两个心。

  你在境界里会起心动念,换句话说,你就是转本心变成妄心,你是转大圆镜变成阿赖耶。如果你在一切法里都不动,样样清楚、样样明了,眼看得清清楚楚,耳听得清清楚楚。看得清楚、听得清楚这里头决定没有分别执著,决定没有起心动念,这是真心,这就是大圆镜智;如果在境界里面分别执著、起心动念,那你就把大圆镜转变为阿赖耶。这个道理我们遍数讲得太多太多,一说大家都晓得,可是怎么样?我这个话还没说完,你就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了。这就是觉你有,你那个实习的功夫是一点都没有,那个没有用处!你有解你没有行,说起来你懂,这是你解,你有解,可是你在境界里头你还是照老样,你没有行,有解无行就好比说食数宝,你能不能得受用?不能得受用,一定要去行。

  这个行就是一定要晓得转识成智,我们的办法就是用这一句佛号,用这一句佛号来转识成智。心里面在境界才有分别,马上一句佛号阿弥陀佛,把这个分别心打掉;如果有执著也是一句佛号把执著心打掉,如果起妄想也是这一句阿弥陀佛把妄想打掉,用的是这个方法。平常结七念佛叫打七,我问问你怎么打法?打七两个字怎么讲法?七天用这一句佛号把你的分别执著妄想打掉,就是这么个意思。七是指七天,这个七天当中不做别的,专门做这个工作,心里才起个念头,这一句佛号就把它打掉,这个意思在此地。你要不把这些念头打掉,你的心如何得到平静?怎么能够恢复你的大圆镜?大圆镜就是报身、智身,平等性、妙观察、成所作是你的化身。我们岂不是转三身为八识了!迷了三身就变成八识,这个地方跟我们解释根本性者就是第八识,第八识是根本。「善恶等法,本此出生」,这是说八识叫藏识,好比是个仓库一样,无始劫以来的善恶种子都含藏在其中,遇到缘就起现行。

  「若迷此识,即为生死,悟此识者,即得涅盘」。迷是不觉,不知道它的真相,这就是三界六道生死的根本。悟是什么?悟是转识,转识成智,迷是转智成识。经上常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,你为什么现在搞成这个样子?那是因为你迷了自性,转自性变成阿赖耶识,本来是佛没错,刚才讲了阿赖耶跟真如本性是一不是二,真如本性,佛好比是平静的水,阿赖耶是起了波浪的水,是一不是二,一点没错,现在你这个波浪如何能把它息下去恢复平静。

  平静的水像一面镜子,外面东西照得清清楚楚,那叫什么?那就是智慧,叫大圆镜智,叫根本智。所以根本智从哪里来?不是求来的、不是修来的,根本智是本有的,什么时候你心清净根本智就现前,只要你心里面还有波动,你的根本智决定不能现前。愈是去求智慧愈糟糕,为什么?你有求的那个心它就是个波浪,你要想心恢复平静,还故意在那里增长波浪,那不是颠倒吗?所以智慧是从定里生的,就是这个道理。因戒生定,因定开慧!这里说得好,觉悟了的阿赖耶识就是大圆镜智,觉悟了的阿赖耶识就是如来的大涅盘。涅盘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是不生不灭,而识是有生有灭。你看那个波浪,一个波浪起一个波浪灭,它总是不停的,波浪是个生灭的,水平如镜没有生灭的相,如来果地上的大涅盘,生死跟涅盘不二。

  「此识转时,一时烦恼断灭已尽,得证法身故」。我们法身怎么证得的?转识成智证得的,这也就是常讲的转烦恼为菩提。烦恼跟诸位说是消灭不掉的,譬如刚才讲这个识比作波浪,波浪能消灭吗?消灭不掉的。所以叫平静,它可以恢复平静,它不会消灭的。如果它消灭了水就没有了,波就是水,水就是波,如果我们把波比作真如本性,比作菩提,波浪比作烦恼、比作生死,烦恼要是断掉了、没有了,那菩提也没有了,它是一不是二。觉悟的时候烦恼就叫菩提,迷惑的时候菩提就叫烦恼,换个名称而已,但是迷悟的相是完全不相同。悟的相清净自在,迷的相那真是苦不堪言,它不相同,不一样的。所以阿赖耶识一转,阿赖耶识有含藏的那些习气种子,不管是善、是恶完全变成智慧,大圆镜智。所以你不要怕烦恼太多,不要怕,为什么?一转识你智慧就多了,怕的是你不会转,转过来你智慧就多,你智慧多了你善巧方便多,你就能普度一切众生。

  诸位晓得佛法里面对因果定律讲得很详细,没有因决定没有果,我们要问问成佛了,不讲四圣法界,我们讲六凡或者讲三恶道,成佛了之后三恶道的这些种子他还有没有?当然没有了,如果要有的话他怎么能成佛?不但三恶道的种子没有,三善道种子他也没有,别说佛没有,阿罗汉就没有了,如果阿罗汉有他怎么能出得了六道?六道的习气种子统统断尽了,没有了,超越三界了。他没有种子,他为什么会再来?乘愿再来。他凭什么理由来,乘愿再来光有愿不行,还得要有条件,并不是说你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,那你得具备条件才行,他有什么条件?他有三恶道的那些种子,它变成智慧了,三恶道的种子变成智慧,就凭这个,他有恶道的种子,所以他还可以到三恶道去,去的时候他不迷,他就拿那个恶道的种子习气在那里去教化众生,自己不迷又能够帮助别人,令人开悟,是这么个道理。

  由此可知,九法界的习气种子统统都存在,就是一个觉而不迷,自己自觉,不受轮回之苦,超越三界了,同时又可以自在的去利益九法界的众生,帮助他们觉悟,是这么一个道理。这就是诸佛菩萨何以能够乘愿再来的道理。所以大乘菩萨跟小乘圣者不一样,因为大乘人什么?烦恼多,他一回来之后他度众生得多,善巧方便多。小乘人住在深山里与社会不接触,他烦恼少,他要是倒驾慈航再回来度众生,他缘少,他善巧方便少,他这个法门少,他度众生就有限度。所以凡事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,这个问题是什么?得转识才行。你凡夫跟修小乘人来比较一下,我们没有转识的时候,那我们烦恼比他多得太多,我们不如他,他心地清净;一旦转了识他不如我们,我们智慧多,善巧方便多,他不如我们,转了时候才见到!不转的时候那不如小乘人。再看底下这一段,这一段要紧。

  「二转依本之心,得证报身,依本心者,即第七识,谓依八识而起,如迷此识,即起一切愚痴,悟此识者,即起一切智慧,是故此识转时,一切愚痴解脱,即证得报身故」。叫转识,转依,依是什么?依第八识而起。真如本性是自己,是真正的自己,迷了之后变成阿赖耶识,阿赖耶识还是自己,也算是真正自己,可是很可怜他把那个真正自己不承认它,他只认真正自己里面的一分以为是自己,这叫真可怜。我们再举个比喻,好比这个大海,不起波浪的时候平平静静的是自己,真正是大海自己,起了大风大浪了就好比变成阿赖耶识了,那个大海还是自己,结果这个大海怎么样?他这个大风大浪他只见到一个波浪,认为那是自己,其他的都不相干,这就坏了。

  《楞严经》里面所讲的、所做的比喻,这个众生遗失了大海,把大海里面的水泡泡认为是大海,这个意思是说我们不晓得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,而在虚空法界里认这个身,虚空法界好比大海,我们这个身好比大海里头一个水泡,把这个水泡当作自己,而不晓得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。这迷得太深太深,怎么样唤也唤不醒。所以你要想入佛的境界,要想真正恢复自己本来面目,第一个关要把这个打破,把身见打破,这是第一关。身见打破小乘叫见道位,圆教里面初信。过去我们讲这个经的时候有很多同修问,我们现在算不算初信位的菩萨?不算,为什么?你现在身见没打破,身见破了就是初信位的菩萨。

  初信位的菩萨跟诸位说如果要是修净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那是凡圣同居土决定生,就怕你不肯去。你要不求往生净土,你在六道里面就决定不堕三恶道,就保证了,真是得了保险,决不堕三恶道。但是到这个程度的时候要在娑婆世界修,那就佛经所讲的「三大阿僧祇劫」,这个时候这个时间表就可以定了,确确实实三大阿僧祇劫。好像你念书一样,你已经考取了,入了学了,你一年级,那么四年你一定毕业,四年毕业,日程表就可以定了。你要是没考进去,讲我四年就可以毕业,那是遥遥无期,为什么?你还没考取还没上学,四年毕业是说别人不是说你。所以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是对什么人说的?对於那个见道位人说的,对他来讲的,就是三界八十八品见惑他断掉了,对这种人说的。我们是一品惑也没断,我们没资格!

  由此可知,我们念佛不能不懂这个道理。不懂这个道理确确实实你这一句佛号念得不得力。所谓不得力,就是没有办法达到这个标准。这是经论里面你们长期在此地熏习、在这里探讨,使我们自己真正觉悟,晓得在二六时中一切境缘当中,怎么样用善巧方便,时时得力,处处得力,断惑证真,惑分分断,真是分分显,自己怎么不法喜充满,心开意解!这个时候的前途真正呈现出一片大光明,身心自在,法喜充满。

  第七识确确实实是愚痴为根本,四大烦恼常相随。四大烦恼里面最重的我痴,一有这个东西在,我见、我爱、我慢都出来了。那个我见就是见惑,是见惑的根本,我爱那是烦恼障的根本,贪瞋痴,我慢是傲慢,我痴里头就是怀疑,对圣教怀疑。所以信之一字不容易建立!说信佛,谁信佛了?真正明白这个道理,依教奉行的人,前面讲因地当中认真修习心地,这个人叫信佛,没有在心地上用功夫,没有实地上去实习,那不叫信佛,没有信。所以这一句佛号里头要具足信愿行三资粮,那这个人决定往生,为什么?他真修行,他这个佛号里头具足信愿行,这个佛号有力量,能伏惑,能断烦恼,决定能够有功夫成片,而事一心,而理一心。这个佛号里头不具足信愿行,你说信,不相信;说得很好,点头,决定不肯做,不相信,所以信之一字不得了!你看初信位的菩萨断见惑才叫初信,真正相信,他一往生的时候当生成就,一生成就,不往生在这个娑婆世界就是三大阿僧祇劫。几时我们才能做到这个信?

  今天时间到了,我看只能够讲到此地,这一段的意思还没能讲尽,我们下一次就从这一段讲起,就从一百零四面倒数第二行最末了三个字从这里讲起。这些地方非常非常重要,与我们修行有很密切的关系。今天我们收到中国佛教会的一个通知,希望我们佛教徒发起捐助,对这一次煤矿灾变受难的这些家属们。今天我们才收到这个通知,希望同修随喜,我们在柜台里面,柜台那边另外拿一张纸写,这个钱要交给中国佛教会,由中国佛教会再去转交,转达给他们。

  明天我们《弥陀经要解》圆满,明天圆满是个好日子,希望同修们踊跃的来参加。星期三我们又是一个会的开始,是《弥陀经疏钞演义》第三次讲解的开始。希望同学们要发心,这个经要讲三年圆满,如果三年当中我们真正能得到清净信心,把念佛法门的理论、方法、境界都彻底明了,自己这一生当中在这个娑婆世界是最后身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三年值得。而且这三年对我们一生来讲,不是一生,不止一生,生生世世无量劫以来这个三年,这种机缘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!你们三年当中未必每一次都能参加,我是会会必到,没有一次缺席的,我得的受用太大!这个会头我来带头,希望你们大家能跟进,所以我们组织这个念佛会,我们这个会取个名字叫「莲池海会」,我们从明天起就开始登记会员,莲池海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