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tbcollege logo
 
简体 正體
綱目模式
頻次搜索 
AND OR
 
15-015-0004 主講人 : 淨空老法師
             小字號    中字號    大字號

八大人觉经  (第四集)  2002/11/3  日本知恩院和顺会馆  档名:15-015-0004

  诸位同学,请看第四觉知:

  第四觉知。懈怠坠落。常行精进。破烦恼恶。摧伏四魔。出阴界狱。】

  世尊在此地提醒我们『懈怠坠落』,这句话我们一定要好好的记住,堕落的第一个因素就是懈怠。所以佛在经论里面跟我们讲善根,世法里面善根有三条,叫三善根:无贪、无瞋、无痴,世间所有一切善法从这三个根生出来的;出世间菩萨善根只有一个:精进,精进是菩萨唯一的善根。换句话说,「懈怠」正好是精进的反面,懈怠就堕落,精进就往上提升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懈怠跟精进都有正反两面,我们佛法里面讲善恶两面。世间人、六道里面的众生,特别是三途的众生,他对於恶法非常精进,真的是一点都不懈怠;但是对於善法,他是完全疏忽、懈怠了。所以佛菩萨、圣贤人教导我们,我们对於一切善法要精进,对於一切恶法我们要懈怠。什么是善法?道德仁义,我们一定要勇猛精进去做。

  什么是道?道是自然的法则,自然的原理、原则,凡是能随顺自然法则的,这叫行道。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,儒家讲的伦常大道,完全是随顺自然法则。第一个是夫妇,我们看看现实这个世间,夫妇之道没有了!你看看每个地方离婚率多高,夫妇之间有严重的矛盾。最常见的就是财产,先生的财产太太不知道,瞒著太太,太太的财产瞒著先生,各人都有隐私权。有隐私权伦常大道就破坏了,这个隐私就是冲突。人与人之间,即使是夫妇、父子,都不能够面对真诚,都是用虚伪的心、隐瞒的心、欺诈的心,你说这个世间如何不遭劫难?劫难从哪里来的?从这个地方来的。我们今天很幸运闻到佛法,佛教导我们,我们不但对於自己的亲人坦诚,我们对於一切人、一切众生都是一颗真诚心来相待。真诚心随顺法性、随顺性德,这是走佛道、走菩萨道;如果舍弃了真诚,用虚伪的心面对一切人事物,这是邪道,这是恶道,这必定坠落,我们不能不知道。什么叫道、什么叫德,一定要很清楚、很明白。

  道,我再补充几句,夫妇、父子、兄弟、君臣、朋友,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这是正常关系,这是大道。知道这些关系,就知道自己应当要尽的义务。我们的存心,存真心,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我们的义务必须要尽到,在这个上面要『常行精进』。义务那就是德,忠孝、仁义不能不讲求,不能不认真努力做出好榜样给社会大众去看。人不可以没有恩、没有义、没有忠,什么叫忠?中国的文字,忠是中心,心没有偏、没有邪就叫忠。如果你有偏心、你有邪念,这个忠就没有了,忠是性德。孝讲过很多,孝是宇宙、人生、刹土、众生是一体,这是孝!如果你还有对立,我跟人对立、我跟事对立、我跟物对立,对立,孝就没有了,德就失掉了。

  修养道德,礼义廉耻都要从自己本身去做,不要去看别人。为什么?别人迷失了自性。像我们自己以前一样,没有遇到佛法、没有亲近善知识,我们迷失自性,我们确确实实是不忠不孝、不仁不义、无礼无信、无廉无耻,我们确确实实是这个样子。遇到佛法之后、遇到善知识,这才明白过来、觉悟过来,重新做人。这一念回头,就得诸佛护念,就得龙天善神拥护。果报、现前的果报,烦恼轻、智慧长,这是自己本身内在的果报;外面能得到世间许许多多人的敬爱、协助,能到处受人欢迎,这是外面的果报。内外果报随著我们自己道德的增进,果报愈来愈殊胜,你自己能够体会得到。如果你还是继续懈怠坠落,在名闻利养、在五欲六尘上去精进,道德仁义完全懈怠坠落了,你纵然现前得一点点享受、物质的享受,未来苦报不堪设想!这一桩事情我们要多想想,不能不觉悟。

  经文后半段,「常行精进」,后面四句是精进的效果、精进的利益。精进能『破烦恼恶』,精进能『摧伏四魔』,精进能超越三界六道轮回。什么叫烦恼?我们一定要清楚,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烦恼是扰乱自己的身心,使自己身心得不到安宁、得不到平静。烦恼总共有三大类,第一类叫见思烦恼。为什么叫见思?见是见解,思是思想,你的见解、思想错误了,从错误的想法、看法产生一切的不善,都称之为见思烦恼,所以它的范围就非常大了。

  见解的错误,第一个是「身见」,身见我们说得白一点、说得粗一点,就是自私自利,自私自利是身见。第二种错误的见解叫「边见」,边见用现在的话就是对立,相对的。我跟人对立,善跟恶对立,真跟妄对立,甚至於大跟小对立,利跟害对立,长跟短对立。所有一切对立的见解,就是属於这一类的,所以叫边见。第三种错误的见解叫「见取见」,第四种叫「戒取见」;这两种我们可以合起来讲,就是中国人讲的成见,「某人成见很深」。成见里面分为两类,一类是因上的成见,一类是果上的成见。见取见是属於果上的成见,果报上的,戒取见是因上的成见,这些因上跟果上的成见都是错误的、都不是正确的,所以称之为见烦恼。不属於前面四条的所有一切错误的见解归纳为一类,叫「邪见」,你的看法是错误的,不是正确的。

  思想上的错误也有五大类,这五大类就是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。疑是对於圣贤人的教诲他怀疑,他不能够相信、不能够接受。所以,思想上的错误有贪瞋痴慢疑五种,见解上的错误有身见、边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、邪见,总共十条,佛法里面叫见思烦恼。只要这十大类的烦恼你没有断干净,你就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,为什么?六道轮回就是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。如果见思烦恼断了,这十大类的烦恼你没有了,六道轮回的现象也就没有了。因没有了,果当然就没有了,这个时候在佛法称为你证得阿罗汉果、辟支佛果。你超越了,不在六道里面,在佛法里面称为四圣法界的众生,四圣就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你进入这个层次。都要靠精进,都要靠断烦恼。

  「摧伏四魔」,魔多,太多太多了!无量无边。它可以分为四大类,第一类叫「五阴魔」,五阴不在外面,是自己本身。五阴讲的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。「色」是物质,我们的肉身这是色身,这个身就是魔障。你看看,稍微不谨慎,就受风寒、就得病,你就得要受折磨之苦。佛在经上给我们讲,「五阴炽盛」。「受」是你的感受,你有苦乐忧喜舍的受;「想」,你有妄想、有妄念,昼夜刹那都不停,这是妄想。佛在大经上常常告诉我们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这个想是妄想,这一切法是六道轮回的一切法、九法界的一切法,是你妄想想来的、变现出来的,本来没有!「行」,是你前面色、受、想刹那不住,这个叫行。「识」是阿赖耶识里头,你的造作会变成种子,种子遇缘会起现行,这就是说明因果转变、因果相续、因果循环。这是魔,折磨你的身心永远不能得清净,永远不能得安乐。第一类的魔要认识,是在自己。

  第二类,「烦恼」,前面跟诸位讲,烦恼有见思烦恼、有尘沙烦恼、有无明烦恼,这三大类的烦恼我们现在统统都具足,而且是百分之百,「烦恼魔」。见思烦恼断了,你超越六道轮回,你有没有得自在?当然,比六道的人来讲,那你是得大自在,比起佛菩萨你还是不自在,为什么?你有尘沙烦恼。尘沙烦恼没断,比诸佛菩萨你还是在受苦受难,你还是被魔控制住。尘沙烦恼断了,超越十法界,往生到一真法界,就是极乐世界、华藏世界,还有没有烦恼?有!还有无明烦恼没断。无明烦恼这是最轻的、最难断的,所以在一真法界里头还有四十一个位次,这四十一个位次从哪里来的?就是四十一品无明来的。破一品无明,你的地位就上升一层。

  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,二住菩萨破二品,三住菩萨破三品,十住菩萨破十品。十住往上去是十行、十回向,第十回向破三十品,再往上去,登地。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,十地(法云地)破四十品无明。还有一品,那一品是等觉菩萨,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。这一品无明破尽了,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。换句话说,烦恼断尽是什么人?佛断尽了。菩萨没断尽,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。这个理、事,我们都要清楚。学佛,学什么?断烦恼,远离魔障,「摧伏四魔」。所以我们从远离见思、尘沙、无明,这是有次序的、有次第的,一步一步来做,这是烦恼魔。

  第三个魔是「死魔」,死是魔障。我们想修行,道业没有成就,寿命到了,死了之后你就没有办法精进。你再投胎,纵然你的善根深厚,你又得人身,你再能够继续努力修学,至少要耽误二十年;换句话说,你的修行功夫中断二十年,这是折磨。我们想想,二十年再得人身,能不能遇到佛法?能不能遇到善知识?能不能真的接著前生继续不断努力去做?难!太难太难!有些人一耽误,虽然得人身,他闻不到佛法,没有办法精进,往往一中断就中断好几生、好几世,甚至於中断,佛经上讲多少个劫。开经偈讲得好: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你这一生这个机会失掉,下一次再遇到的时候,百千万劫!这是属於死魔。

  这三种魔都是属於本身的,都不是属於外面的。外面只有一种「天魔」,天魔是什么?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,那是属於天魔。今天的天魔势力非常大,诱惑的力量强,为什么?没有人禁止。在古时候帝王时代,帝王有使命、有责任保护一切众生身心的安全,所以不利的那些诱惑统统禁止。现在民主自由开放,财色名食的诱惑,大量的在渲染。小孩从生下来一张开眼睛,看到电视就受天魔的诱惑,他怎么能够保护自己的性德?所以性德完全没有了,随著外面的诱惑去走,这个样子才造成世界大灾难,才造成世界末日,才造成佛法里面讲的三灾八难!所以我们一定要觉知、一定要觉悟,要真正在佛法上、道业上精进,要破烦恼、要摧伏四魔。真正有这个能力不受外面境界诱惑,唯一的方法,天天亲近佛菩萨,一步都不能够离开。佛菩萨在哪里?经教!天天读诵、思惟、研究,落实在自己生活、落实在自己工作、落实在自己处事待人接物。这样才叫真精进,你才有能力断烦恼,有能力远离诱惑,超越六道轮回,求生净土。

  求生净土决定不是容易的事情,往生净土的条件是信、愿、行,你做到哪一条?真正信佛了,你心里头不会产生一个恶念。你还有一个恶念,不信佛。真正愿,愿同佛愿,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哪一愿是害人的?哪一愿做出来是於人不利的?没有!我们的愿是不是跟阿弥陀佛的愿一样?行,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普度众生,那是行,身语意三业都要做出最好的榜样、正觉的榜样来教化众生,这是行。我们这三个字,哪一个字做到?这三个字如果没有,你天天念阿弥陀佛,古人讲的:一天念二十万声佛号,「喊破喉咙也枉然」。如果信愿行具足,你这一生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,这是跟你讲真话。往生西方的条件是「信愿行」三个字。具足信愿行,这个人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,就是阿弥陀佛的模型,他怎么会不往生?非常可惜,这些道理、事实真相、方法、境界,没有人给你讲清楚。古大德注疏里头讲得很清楚,你看不懂,你体会不到!那是你的业障太重,念念你都随顺恶业,所以这一生修行,结果还是没有办法脱离三途六道,原因在此地。看下一段经文:

  第五觉悟。愚痴生死。菩萨常念。广学多闻。增长智慧。成就辩才。教化一切。悉以大乐。】

  『生死』有两种,一种叫做「分段生死」,实在讲我们用生灭这个名词诸位更好懂、更容易明白。生灭的现象它是一段一段的,譬如以我们人做一个比喻来说,人从出生到死亡,我们叫它做一生,在佛法里面这叫一个段落,这种生死叫分段生死。而实实在在讲,这个分段,这是讲很粗的相,大家容易理解,如果细说,每天确实是一个分段生死,天天不一样。晚上睡觉,人就等於死了,第二天早上醒过来,这是一段,又活过来了。今天决定不是明天,这个如果诸位细细去思惟,不难明了。而佛法里面讲得最微细的叫刹那生灭,那是一般人真的很不容易体会到,这是『愚痴』。所以,生死、生灭的现象从哪里来的?从「愚痴」来的。第二种,佛给我们讲的生灭的现象,这是分段之外它有变易。「变易」也是一种生死的现象,变易就是你的境界提升。像我们做学生在学校念书,我们念一年级,一年级念完了,明年升二年级,升二年级就是一年级死了、二年级生了,这个属於变易,你产生变化了。

  在佛法里面六道凡夫这两种生死都有,超越六道之后,分段生死没有了,只有变易生死;也就是说,证得阿罗汉果之后,没有分段生死,只有变易生死。他修行继续不断的往上提升,这个现象就属於变易生死。譬如以《华严经》四十一位菩萨境界来说,初住菩萨他有能力再破一品无明,他就升到二住,升到二住,从初住变到二住,这叫变易。二住变到三住,四十一个位次都是属於变易,没有分段生死。这些现象都离不开愚痴,愚痴是无明烦恼。所以在一真法界里面,四十一位菩萨他这个愚痴没断,所以它有变易生死。在九法界里面,特别是在六道里头,愚痴重,不但有愚痴,从愚痴里面生尘沙烦恼、生见思烦恼,所以不但有变易生死,而且有分段生死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,大慈大悲帮助一切众生,他帮的是什么?无非是帮助众生解决生死问题而已。生死是大苦,佛菩萨脱离生死,不但分段生死他没有了,变易生死他也没有了。自己成就之后才能成就一切众生,佛菩萨为我们示现,教导我们。

  『菩萨常念,广学多闻,增长智慧,成就辩才』,这是佛教导我们的,怎样破除愚痴?这四句就非常重要。「广学多闻」,修学是有方法的,这个方法说出来好像跟「广学多闻」是恰恰相反,其实不然,它的确是相辅相成的,它不相违背的。学习一定是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这是佛法里讲的。中国儒家教学,你看看童蒙,第一次接触的教材《三字经》,《三字经》上就把学习的方法说出来了,「教之道,贵以专」。你们想想看那个专字,专就是佛法里面讲的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所以要从这个地方扎根。现在人学习的方法恰恰与这个原理相违背,一百八十度相违背,他一开始学,什么都要学,真的是广学多闻,结果学到最后,他什么都不知道。

  现代人跟古人真的想法、看法不一样。古人教学就像种树一样,先扎根,根扎下去之后,将来它自然会发芽、茁壮、开花结果。枝叶茂盛那就是广学多闻,它有根、它有本。现在人修学,一下就要广学多闻、就要好看,结果他的学问是没有根、没有本,所以我常常用花盆里的花来比喻,很好看,死的,几天就枯掉,就没有了,它不像中国古老教学的方法是活的。你从一个根本上下手,真正功夫到有一定的深度,然后自自然然触类旁通,一接触他就明了,那是广学多闻。所以,佛法教初学一门深入。现代人不肯学、不能接受,所以我们现代这一代,佛法里头没有人才。不是我们的禀赋不及古人,我们的禀赋至少跟古人是一样的,没有两样,我们的成就比不上古人,是我们学习的方法错误。这个道理要懂,古人学东西都是一门深入。

  我往年学教跟李炳南老居士,李老居士特别强调这一点,如果我们不能接受,他就说:「你到别的地方去学,你不要到我这儿来;你要到我这个地方来,一定要听我的教导,要遵守我的方法。」我们一进佛门拜老师的时候条件就谈妥,一定要百分之百的服从,阳奉阴违是决定不许可的。这是扎根!你真正听话、真能接受,老师真的负责任,真教你。到什么时候才广学多闻?到你开悟。所以老师教导你,头一个是德行,持戒、修定。一门深入,学一门东西,戒定慧三学都在一门上。依照老师教导的方法是持戒,整个的精神、时间、功力都用在这一部经上,这是修定,一门深入是修定。你有戒、有定,自然开悟,开悟是智慧,你能够悟入。然后将戒定慧三学落实在你日常生活当中,你就得受用。这种学问叫实学,真实的学问,真正有用处,真正有受用。什么时候到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这个时候就广学多闻,你六根所接触的境界就是广学,一接触就通达,没有一样不通达。

 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后人集结成为经典,流传到中国来是少分。那个时候交通不便,所以精挑细选,选这些好东西带到中国来;次要、再次要的,没有办法,带不动,只有舍弃。我们今天看到《大藏经》,分量还有这么多,精挑细选的。如果是把世尊当年四十九年所说的全部集结成经藏,我们最保守的估计,比我们现在《大藏经》要多十倍,最保守的估计。这么大的分量,龙树菩萨三个月就学完,那叫广学多闻;我们一生的力量,一百年的时间都学不完,人家三个月就学完,什么原因?他有根。真的是「闻一知十,一闻千悟」,所以三个月就毕业了。龙树菩萨三个月能够学完全部《大藏经》,我们三个月也能学完全部《大藏经》。这是给你讲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要怎样呢?入佛境界,那佛所有的东西你不是全部都通了吗?重要是入佛境界。你的心跟佛心一样,你的愿跟佛的愿一样,你的行跟佛的行一样,你的言语跟佛的言语有什么两样!一通一切都通,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样不通,这个方法妙绝!

  诸佛菩萨亿万劫这种经验、方法,传授给我们,我们是依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,不能接受、不能相信,这个责任要自己负,绝对不是佛菩萨不慈悲、不是善知识吝法。真正的善知识、真正觉悟的人,对一切众生平等的,叫「和盘托出」,我有多少,统统托出来给你,你不能接受,那就没法子。所以总的纲领、总的原则:「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。」你要不守法,守法就是持戒,你不遵守这个法则,你不去修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这统统都属於定慧,你怎么会开悟?你怎么能增长智慧?智慧增长,辩才就成就。辩才绝对不是自利的,是利他的;自利就是广学多闻、增长智慧,就这两句。广学多闻决定从戒定慧,离开戒定慧那不是佛法。佛法是觉悟之法,不是佛法那就是迷惑颠倒的法,不是觉悟的法,这个道理要懂!

  所以我常常勉励同学,在家同学学佛,如果你十善、五戒做不到,你不是真佛弟子,你是假的。出家佛弟子如果连「沙弥律仪」十戒、二十四门威仪做不到,你不是真的出家人,不是真的出家人你就破坏佛教形象。在家佛弟子亦复如是,你十善、五戒做不到的话,你不是在家佛弟子,你破坏在家佛弟子的形象。从前我在台中,李老师常讲,我在那里住了十年,至少听他讲一两百遍,印象很深。他老人家讲真话,不讲客气话,「学佛念佛人,真正将来能往生的,一万个人当中只有两三个!」古大德讲这个法门「万修万人去」,为什么一万人往生只有两三个?那两三个是信愿行统统具足。心是佛心,愿是佛愿,行是佛行,他能往生。其他九千九百九十多个,心不是佛心,还是烦恼习气;愿不是佛愿,还是搞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贪瞋痴慢;行,不是佛行。所以天天念佛,真的是古德所讲的「喊破喉咙也枉然」。

  我们今天了解这个社会现前的现象,要求自己,不要求别人;要求别人是决定错误的,一定回过头来要求自己、成就自己。自己成就了,一切众生都成就了;自己得度,一切众生当然得度。所以菩萨成佛,他看大地一切众生「同成佛道」,这句话你不入境界你很难理解,入境界你就明白了。孟夫子说得好:「反求诸己」,圣贤人讲的话没错!无论是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,我们六根接触,回过头来要反求诸己。善法,要认真学习、保持;恶法,要断绝、要改进。成就自己的德行,戒律是德行,成就自己的定功,成就自己的智慧,然后自自然然就能够教化一切众生。

  末后一句,『教化一切,悉以大乐』。「一切」,通常我们都是讲九法界众生,不仅是讲到人道,九法界都包括在其中。只要你有智慧、你有辩才,佛菩萨是以度化一切众生为事业。教化首先要成就自己,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的榜样,他自己修行、成道、证果,然后才出来教学。我们常讲自己先做到了,然后再教别人,这是圣人,他做到了、他成就了。佛的学生没有例外的。如果没有证到真实菩萨的果位,菩萨有两类,一类叫权教菩萨,一类叫实教菩萨,就是真实。实教菩萨是破一品无明、见一分真性,这个时候可以离开老师,去教化一方;如果还没有明心见性,他只能够守在老师的身边,接受老师的教诲,也就是像学校的学生他没有毕业。佛法,菩萨毕业了是以明心见性,没有明心见性他没有毕业,那只有跟著老师,你就不会走错路;如果不跟老师,也要学菩萨出去教化众生,那是非常危险的道路。为什么?你自己造业受报,那没有话说,你自作自受;你要是把别人也引导向错误的道路上去,造作罪业,这个罪过不得了!佛法里常讲:以盲引盲,相牵入火坑。你自己没有道眼、没有觉悟,你再引导一批众生跟著你一起堕落,这个果报严重!自己堕落,果报不严重,你误导别人,这个果报比什么都严重。

  古德常讲「地狱门前僧道多」,那个僧道包括在家佛弟子。你不去引导别人,你没有这个过失;你引导别人,你要担负这个因果责任。所以一定要自己成就,才能够出去教学。我早年在台中,李老师限定:没有满四十岁,不能够出去教化众生。这是说什么?你在老师面前学习,已经有一点成就了。现在成就标准降低,不像从前,从前是明心见性,现在的标准,是你有能力辨别是非、邪正、真妄,有能力辨别这些,你就可以离开老师,你不至於走错路。没有能力辨别邪正,没有能力辨别是非、真妄,你决定不能离开老师,离开老师决定堕落,这个道理我们也不能不懂得。『大乐』就是破迷开悟,离烦恼、离生死、离轮回。说到具体的,真正得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是真正的「大乐」。『悉』是平等的,这里头决定没有感情用事,对待一切众生用平等心、清净心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